“小楓,你先米洗乾淨,把水位加到一節手指頭這麼高,放進電飯鍋裡插插頭,等到這盞紅燈跳了就能掀蓋吃飯了,是不是很簡單?”媽媽在廚房給男孩演示怎麼煮飯。
“媽媽,我爲什麼要學煮飯呢?”男孩拿着小本子在一旁做着筆記。他現在和媽媽住在一起,家裡很小,一房一廳而已,但這樣很好,能天天看見媽媽。
那是一段非常快樂的時光。每天早上媽媽騎着摩托車載小男孩去學校再去上班。中午男孩在學校吃飯午休。放學了就在校門等媽媽一騎絕塵紅塵滾滾的來。然後路過菜市場時就買點菜回家,媽媽在做飯,男孩去洗澡。洗完澡,飯也做好了,母子兩就坐在小桌子上邊吃飯邊聊今天發生的事。
“因爲媽媽很多時候要加班,不像在外婆家,每天都能變着花樣給小楓做好吃的。小楓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了。”母親蹲下身子跟男孩平視,心裡百般滋味,做母親的何嘗不想天天在家陪着孩子。
男孩很小,但什麼道理都懂。媽媽很忙的,快樂的日子總是很短暫,更經常的是媽媽要加班。所以男孩只能自己搭公交去到菜市場學着別人一樣砍價買菜然後再自己回家摸索着做飯。沒有溫馨美好的環境,有的只是匆匆忙忙回到家,手忙腳亂的在廚房孤身奮戰,填飽了肚子把碗刷乾淨後又馬不停蹄的做作業,挑燈夜戰完再迷迷糊糊去洗個澡,到了牀邊累得倒頭就睡。媽媽是沒有多餘的錢供他天天在外面吃飯的。那麼,只能自己學做菜啦。
他點點頭,“我學會做飯了,以後天天做給媽媽做好吃的。”他要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媽媽,好好照顧這個家。
“小楓最乖了,來,媽媽教你做菜。”媽媽很欣慰,孩子真讓人省心。
大人總喜歡乖孩子。但‘乖孩子’只是那原本愛淘氣的孩子更愛大人罷了。
從那以後,男孩笨手笨腳的頻繁進出廚房。從站在爐臺前大氣不敢出的碰煤氣竈,到眼不閉心不慌的打開火燒菜。從去菜市場低着頭買完菜紅着臉出來,到氣定神閒的插着腰與豬肉攤大叔砍價。從開始只會煎蛋蒸蛋煮蛋,到後來連糖醋排骨紅燒魚也做的得心應手,色香味俱全。男孩徹底承包了廚房,有空琢磨食譜,想吃什麼就去買,去學,去做。這過程就像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愛迪生與他的發明,要慢慢搗鼓,細細專研,自己摸索。一次,兩次,無數次,一切都顯得神聖偉大,它沒有震驚世界,也沒有驚豔時光。只是終於有一天,一桌子讓人垂涎三尺的菜誕生在了一個什麼都沒發生的星期六裡,一個陽光懶懶洋洋灑進去的小屋子中,一個所有餐具擦的發亮的廚房案臺上,外人看來不過尋常,但這就是一個男孩能做到的最大成功了。若是長大後說出這種話來,那是不知天高地厚,但小時候說同樣的話便稱,百無禁忌。所以讓男孩再童言無忌一次,他做出來的菜可以跟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媲美!
十點三十六分,母親渾身疲憊的回到家。廳裡孤零零的留了一盞燈,她輕手輕腳的進屋關門,鎖門的時候卻發現了貼在門後的一張便利貼‘媽媽,廚房裡有驚喜!’
母親打開廚房的燈,牆上又醒目粘着一張紙‘媽媽,驚喜在鍋裡!’她迫不及待掀起鍋蓋一看,有好幾盤菜擠在裡面,魚香茄子,水煮肉片,上湯娃娃菜。
這真的是,我兒子做的嗎?媽媽不可思議的眨了眨眼,甚至想找出一張外賣單,但她看到了旁邊還有一張紙,‘媽媽,這是我做的菜,可好吃了,你回來要全部吃乾淨!’媽媽笑了,她端出了菜後就起筷,大把大把的撥進嘴裡。菜都涼了,但是比她外面吃過的任何東西都要好吃,臉上有什麼溫溫的液體滑落,這水煮牛肉可真辣啊。
她走進房間,男孩已經安安靜靜的縮在牀內側睡着了。桌子上放着寫的工工整整的作業,翻開以前的一看,頁頁都印了小紅花。媽媽俯身親了親男孩的臉頰。男孩笑了,他夢見媽媽回來了,把菜都吃光了,還誇他做的飯好吃。
第二天一早,男孩醒來,媽媽還在旁邊睡着。太好了,今天媽媽不用去上班。男孩很驚喜,頓時渾身幹勁的爬起牀,中式早餐西式早餐都各做一份。
晨曦裡清爽的空氣灌滿了整間屋子,母子兩其樂融融的坐在小餐桌享用早餐,一個喝着皮蛋瘦肉粥一個啃着抹滿果醬的方包。
“媽媽,如果我不做飯了那還乖嗎?”
“當然,不做飯的話媽媽可以帶你去外面吃。”
男孩又分不清乖的定義了,不做飯了還乖嗎?媽媽怎麼笑呵呵的,大人好難懂噢。
後來男孩已經變得很會做飯了,只不過到目前爲止,吃過男孩做的飯的只有家人,連巧巧都不知道他有這個特長呢。
“你就是那種擁有十八歲的年紀和八十年的工作經驗的人?”江溯聽得笑嘻嘻,“可以啊,不愧是我兄弟。”
“少往自己臉上貼金,我開始做飯的時候你都不知道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呢。”我搖頭。
在銀杏樹小學等你啊!江溯黯然。隨即他又仰起頭笑着,“是我有眼不識泰山,咱們挑菜去,本少爺今晚就吃了季大廚做的菜可就成了季大廚的人了!”
M記裡的人紛紛看向“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江溯。我苦笑擦擦嘴,推門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