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名寺可藏重兵

三王淡出世道日久,而且過往兩年多的時間都居在乾陵,不入西京,相識者少,自不如永昌年間賓客盈門那種煊赫。

今次出迎做客的十幾人衆,算起來還是李守禮朋友爲多,且主要還是關隴勳貴人家子弟。

李守禮性格熱情好動,雖然喪居乾陵,但也並不耽誤他交朋友。這些關隴勳貴人家,不乏親長得享陪葬乾陵的榮譽,難免往來祭拜先人,一來二去便與這位少王熟悉起來,呼喝爲友。

至於河東王,雖然清俊更有盛名,但他們在這位大王面前反而不敢過分的放縱恣意,雖有敬重,但卻少了幾分能夠盡情嬉鬧的從容。

李潼自知他就是那種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明白這些勳貴子弟們面對他時總有幾分自愧不及的拘束,出面接待、應酬幾分,然後便起身離席,召集幾名府員並長兄李光順去討論正事。

“大王此番遊社,應是所得頗豐啊!”

劉幽求因爲要提前返回長安佈置三王歸京事宜,並沒有一路跟隨,見大王神情頗有開朗,便笑語說道。

“秦川多豪邁,諸位又任事勤勞,此行自是收穫頗豐。”

李潼擡手自慕容康手裡接過一份名冊,笑語道:“入隴豪義並導行老卒俱都挑選完畢,他們的器用、糧秣之類,一定要準備充足,不可有缺。如果是因爲水土難服、風物害人,人員損傷還情有可原,但若因爲物用的缺失害我豪義,無論言辭怎麼堂皇,我都愧對這些性命託我的義徒!”

“大王請放心,卑職既然從行照拂,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劉幽求正色說道,此番隴上練兵,他是作爲後勤方面的保障,官職也從原本的陵官轉爲蘭州司倉參軍。

蘭州地在隴道,隨着與吐蕃交戰日頻,實在算不上什麼美職,州佐常有缺員,以李潼舊年在神都積攢的人脈,運作這樣一個官職並不困難。

對於劉幽求的能力,李潼是很放心的。經過幾年的歷練,特別是主持秦雍行社的日常並發展,劉幽求早已經不復最初的青澀。如果沒有這種保障,他也捨不得派遣那些得來不易的敢戰士們輕易赴險。

剛剛抵達長安不久的史思貞嘆息道:“可惜朝事更迭頻繁,原本得算在握的沙苑副監遭人衡奪,卑職只能守在始平,不能就近補助。”

隨着聯繫日久,李潼也將自己的秘密逐步向府佐們放開,史思貞這個官二代也逐漸步入心腹之列。

史思貞的父親舊年擔任司僕卿,沙苑監則是掌管隴右牧事的機構。

原本李潼是打算藉由這層關係將史思貞安排進沙苑監,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史思貞之父出爲外州刺史,不再居朝,新任司僕卿則是武家諸子中的武攸望,使得這一計劃被迫流產。

“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始平大縣,地傍西京,居此任事,也能就近料理行社。”

武周革命之後,李潼許多的意圖也就不再遮遮掩掩,直接明明白白講出來,鼓勵府員們身在國任而竊成私事。

雖然說永昌年間國器更迭的趨勢也已經大露,但當真正做成的時候,人心所受衝擊仍然巨大,信念都多有動搖。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起碼對自己的心腹們,李潼不需要再遮遮掩掩,就是要清楚告訴他們,自己是積蓄實力,謀復唐業!只有明確了他們的奮鬥目標,做起事情來才果決敢任。

“大王厚養羣義,若非親眼所見,我真是不敢相信如今兩京之間已經積蓄這麼多的人情勢力!”

史思貞是在抵達西京之後才接觸到有關秦雍行社的事情,講到這一點,不免神采奕奕。他橫下心來死戰少王隊伍,除了舊事情誼之外,也是對這位大王的看好,卻沒想到大王優秀仍然勝出他舊年所知所見。

劉幽求聞言後則大笑起來:“天道有修補,唐家餘韻自在大王!伏線草野,謀於混沌,人尚懵懂觀情,大王已經料成後略,我等恭勞則可,大不必張望彷徨!”

他是王府最早心腹之選,也參與許多大事,對於大王的才器謀略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些閒話不必多說,如今大勢傾覆已定,唯負重前行而已。”

說話間,李潼又對劉幽求說道:“那個萬年社楊直案,長史知他前事幾分,我準備將他引入府中任事。”

劉幽求聽到這話略作思忖,然後便說道:“這個楊直案名楊顯宗,蜀中成都人士,也是一個學養粗成的鄉野遺士。大王此前不是謀要通商巴蜀?我正準備向大王推舉此人,所以安排他導遊巡視下社,讓大王能就近細覽才器,看來其人是能入大王眼略?”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的確是一個難得的遺才,經術淺通不必多說,難得品性豪爽闊達。蜀中雖閉塞,倒是聚養不少賢良。”

如今他的門下聽用之人是不少,但是相當一部分還是舊局勢中引入進來,如劉幽求這樣的進士出身,或史思貞此類權門子弟,還有蘇約那樣的落第文人。雖然草野寒庶揀拔不少,也都忠誠尚義,但才能上還是有着明顯的短板。

如今故衣社裡也在培養教授一批人才,但畢竟爲時尚短,還沒到收取果實的時刻。野中賢遺不是沒有,只是選用的效率實在太低。

這個時代,各種知識還沒有盡數普及,真正有條件教養子弟的,最差也是鄉居地主。這些人自有倫情勢力、安居鄉土,即便是外出闖蕩尋找機會,如今神都城也是制舉連開,女皇一副大恩寒門的架勢,他們也未必就肯委身李潼這樣的尷尬宗王。

所以對於故衣社中嶄露頭角的才力之士,李潼也是非常看重。

“這個楊顯宗,身世清白,大王可放心任用。其家遷居蜀中數代之久,如今也是成都一戶豪室。大王還記不記得舊年田翁等伴我西出故事?其人舊爲賊所執,是田翁等救其性命,後來有感故衣社尚義宗旨,索性捐身入此……”

聽到還有這一層淵源,李潼便更放心了,他要繼續開拓蜀中商路這一條利益線以供故衣社繼續發展,正需要獲取巴蜀當地人的支持。即便沒有這一層關係,他對這個楊顯宗所表現出來的才幹也非常看好。

“挑選一個合適時間,直接引他入府來見。”

李潼交代劉幽求一聲,然後問向史思貞:“神都集募經法、珍貨諸物,收成如何?”

“那些豪客們知大王除喪在即,歸往神都後必將再引風潮,捐輸也是極多。”

說話間,史思貞掏出一份籍簿呈送上前:“卑職急來相見應教,器貨還在後方徐行,但短日之內便也能抵達西京。”

李潼將那籍簿小作翻看,頗爲滿意的點點頭,看來他雖然淡出神都人衆視野時間不短,但人氣也沒有削減多少,看來自己離開神都之前那一番張揚還是很有效果的。

畢竟喪居期間,他也不能太過招搖,再搞什麼文抄帶貨,給人聲色犬馬、不加收斂的印象。所以過往數年,他也沒有什麼新作問世。

史思貞集募到的珍貨不少,可見那些神都豪商們對他仍有極大信心。不過這些器貨,李潼卻不是拿來自己享用,而是另有用處。

“器貨入京之後,也不必在市中招搖,往始平上任之後,直接派人捐入京西草堂寺,求結善緣,向他們借取一些寺人工匠,我另有使用。”

李潼將籍簿遞迴給史思貞,吩咐說道。

他募取珍貨捐輸寺廟,自然不是爲了禮佛。京西草堂寺海內名剎,歷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六國時期後秦皇帝姚興,也是佛法東傳的著名譯場之一。

跟這樣一座名寺打好關係,好處是不少的。草堂寺除了名寺這一身份之外,還是京兆之間最大的地主之一,寺田廣袤,僧戶衆多,其中就有許多關隴之間失地破產的府兵軍戶。

如果能將故衣社的影響力滲透到草堂寺,這對故衣社的壯大是有很大意義的。

別的不說,單單那些寺廟產業的田莊,便是一個個絕佳的藏兵地,真要到了不得不動兵戈的時刻,在這裡隱藏一支武裝力量,絕對能幹得他奶奶和叔叔們兩眼發直,當然前提是她們得返回長安。

除了這些長遠計劃之外,李潼最眼饞還是草堂寺所擁有的那些匠人們,其中就包括很多的印刷工人。印刷術在如今已經有了一定規模,但雕版印刷主要還是應用在佛經之類。

畢竟這樣一個絕佳的藏兵地,而且還遠離神都政治中樞,真搞廢了也挺可惜。

他就是沒有認識的名僧和尚,否則直接安排個人進去混成方丈主持之類的僧官,做起事來更便利。不過可以記下來,以後有機會就幹!

0159 皇孫李寶雨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79 飛錢承兌0212 獨不見,自惶恐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240 少陵原逢故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020 願此心同我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090 家賊難防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84 具位庸臣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87 蓮生獻經0122 枯禾逢甘霖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010 悲慘的一家人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009 聖心取捨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050 太平公主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087 蓮生獻經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042 能奏《武媚娘》否0255 肥羊難宰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010 悲慘的一家人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265 順水推舟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31 不是一路人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417 搶位政事堂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229 心似雙絲網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161 宰相薦才0258 曲江盛會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295 無妄之災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
0159 皇孫李寶雨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79 飛錢承兌0212 獨不見,自惶恐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240 少陵原逢故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020 願此心同我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090 家賊難防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84 具位庸臣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87 蓮生獻經0122 枯禾逢甘霖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010 悲慘的一家人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009 聖心取捨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050 太平公主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087 蓮生獻經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042 能奏《武媚娘》否0255 肥羊難宰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010 悲慘的一家人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265 順水推舟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31 不是一路人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417 搶位政事堂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229 心似雙絲網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161 宰相薦才0258 曲江盛會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295 無妄之災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