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

當郭元振率領着葉茹甲士們圍繞着康延川四處攻戰的時候,來自吐蕃王城的使者也抵達了康延川,其中就包括葉阿黎被驅逐到藏茹的兄弟桑東贊,可見吐蕃希望儘快息事寧人的誠意不小。

葉阿黎與母親親情淡薄,但與這個兄弟卻感情頗深。只是父親死後,姐弟兩人便被國中權貴操縱,長期分別兩地不得相見。如今久別重逢,彼此自然激動高興。

葉阿黎並沒有先見王國使者,而是單獨接見了兄弟桑東贊。

“阿姊,你真的要遠去唐國?他們已經把你逼得不能在唐國立足了?”

桑東贊年紀比葉阿黎小了一歲,姐弟倆相貌有些相似,只是跟姐姐英氣逼人的氣質相比,這少年則就顯得有些懦弱、不夠勇敢,當帳中只剩下姐弟兩人時,上前一步握住姐姐的手,未語先泣。

葉阿黎見到兄弟垂淚,細眉頓時一揚,沉聲道:“收起你那淚水!琛家兒郎,有血可灑,無淚可垂!”

“我、我往常是不哭的,哪怕怎麼思念家人。可是,再次見到阿姊,阿姊卻要遠行,此生怕難再見,我、阿姊,你不走行不行?既然已經聯合了大論,大論一定會幫助我們,咱們姊弟就據住孫波,就算國中來攻,我拼去性命,也不讓人再傷害阿姊!”

桑東贊抓住阿姊的手腕,一臉期待央求的說道:“沒廬家也想讓我娶了他家女子,言是要贈我兩個東岱甲馬領民,我若應下來,也不再軟弱無力,能夠保護得了阿姊!”

“大論又是什麼善心人?跟國中那些豺狼陰謀相比,他只會更加霸道!父親死後,我姐弟只能仰仗自己!你沒有答應沒廬家的求婚是對的,若你真因爲貪求他家兩個東岱的甲馬點了頭,下一刻你姊可能就死在了鹿苑!”

葉阿黎聞言後恨聲道,國中諸家對她們姐弟百般逼迫,不過是貪求她們所繼承的琛氏葉茹人勢。

吐蕃統一高原後,由贊普主持,以盟約的形式將土地與人口分配給各個邦部,以此換取諸邦部對贊普的效忠。因爲有這盟約的存在,各邦部想要侵吞彼此便多了一層顧忌,不可再像此前那樣揮兵奪之,聯姻就成了最重要的兼併手段之一。

此前他們以爲女子可欺,才促成了讓葉阿黎繼承琛氏人勢,結果葉阿黎這個女子比男子還要難纏,其弟桑東贊自然就成了另一個選擇。葉阿黎本身沒有子嗣,一旦橫死,繼承其封地領民的自然就是她的兄弟。

“今次我招引大論歸國,王室是絕對不能容我。爲了名正言順的從我家收回葉茹領地,將我收養進了王室。大論沒有膽量此時便反抗贊普,我送入他手中的葉茹,他竟拱手讓出。”

葉阿黎自知葉茹作爲吐蕃腹心之境,國中諸家都垂涎不已,憑她是很難長久守住,再堅持下去只會人地俱失,所以纔有這樣出逃舉動。

她出奔於外,等於是主動放棄了葉茹的領地,招引大論歸國,就是要用葉茹的領地誘惑王室與噶爾家這國中最爲勢大的兩方爭奪。

但國中這麼快就達成如此妥協,也是她始料未及的。大論欽陵在葉茹領地上沒做更多堅持,看來其重心仍然不在國內,而在噶爾家經營多年的吐谷渾。

有關這一點,葉阿黎也不無感慨:“大論久在國外,國務浸淫不深,他想做阿秦王者,與贊普雙雄兩地,卻忘了噶爾家的根始終還在國中。放棄這一次我給他的機會,噶爾家怕是終要在他手中走向滅亡!他或有雄鷹的志向,但唐國的西面王者卻是一個比贊普還要更加強盛的敵人,未來他不死於外、即死於內,不會有善終的!”

眼下雖然還未入唐,但葉阿黎心中對唐國那位鎮國雍王的評價卻越來越高。無他,就是因爲郭元振在領掌她家兵部曲之後在孫波茹征戰的表現。

這樣一個戰術精妙、能征善戰的大將之才,居然沒有被用在青海與大論交戰的正面戰場,而是被派往敵後做一些並不緊要的策反工作。如果青海戰敗,說明唐王並不識人。可在青海戰場上,唐國的雍王也戰勝了大論欽陵,只說明其臣員當中還有比郭元振更加出色的將帥之才!

對於大論欽陵的選擇,葉阿黎雖然並不看好,但也無法干涉太多。而且她如今的處境,其實較之欽陵還要更險惡幾分。

“如果這一次贊普與大論直接爭鬥起來,我還有希望留在國中。可現在,我是很難再留下來了。”

葉阿黎不無憂慮的說道:“我勾結大論歸國,王室是絕不容許我這樣的叛逆繼續再留國中。他們加我虛榮,收走了葉茹的領地,更用王命遣我出國,我若不行,王室一定會發兵攻我,到時候不會再有任何人來幫助我。大論連通往王都的門戶都可以放棄,又怎麼會在意我的生死?加給我和親的使命,只怕也是大論要害死我的手段之一!”

“阿姊入唐,難道還有性命危險?”

少年桑東贊聽到這話,頓時驚聲問道。

“此前或無,眼下則就不好說了。”

葉阿黎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笑容,嘆息道:“唐國使員雖然遞訊給我,勾我入唐,但卻無言其他。其國久爲上邦,或有宗女分贈邊酋,但卻並無親王禮聘蠻荒之女的禮俗。賜我東域、加我公主虛榮,使我和親唐國宗王,這全是加害我的手段。

若唐國對此不加理睬,則我去留兩難,即便勉強收納,大論欽陵難道是能與唐國維持長久和氣之人?一旦邊釁再起,我自然首當其衝,要承受唐國責難,怕是難活……”

葉阿黎講到這裡,臉上罕見的流露出幾分軟弱無助的悽楚,對於世道人心之險惡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只覺得整個世界惡意無處不在。

她藉助贊普與大論的矛盾,接應欽陵歸國,從而趁機跳出王都那個泥沼,自以爲得計。之後藉助唐國使員的韜略勇力,攻破孫波茹境中一些勢力強大、不順服她的邦部,自以爲立在了允進允退的位置上,獲得了一些從容。

但唐國的使員也不是俗類,每臨戰陣便先宣揚唐國口號聲令,將她與唐國勾結的事情宣揚得人盡皆知,使得她的退路更加狹窄。

原本寄望國中會因爲葉茹歸屬而君臣大打出手,結果局勢卻轉趨緩和,且彼此都將矛頭指向了她。王室通過加她虛榮將葉茹收回,雖然賜她東域,但顯然也不會讓她長期俱有,加她和親的使命,這是徹底斷絕了她的退路。

她若逗留孫波,不往唐國去,王室可以名正言順的討伐她,且因爲她的傲慢,唐國也絕不會給她什麼實際的幫助或聲援,破壞掉她與唐國使員此前達成的一些約定。

她若真奉命前往,但唐國本身就沒有聘求蕃女的打算,對她自不會正眼以待,甚至有可能直拒國門之外。即便唐國貪圖她的封領將她收留下來,青海還有一個賊心不死的大論欽陵!

在對唐國關係的處理方面,大論欽陵是一個絕對的主戰派。而且其人對唐國情勢瞭解也最深刻,其人之所以同意國中如此處理她的問題,必然也是篤定她如此身份、使命的入唐是絕對沒有什麼好下場,是要借她的悽慘際遇,以警示國中一些欲與唐國修好的人,堅定國中與唐國交戰之心。

葉阿黎甚至可以肯定,大論欽陵之所以放棄葉茹的權益、不作爭求,就是爲了趁着她入唐這段時間裡,籌措力量再次挑起邊釁,以激發唐國掌權人物對她的敵視!

她雖然也不負智計,但在背後謀算她的,卻也都是深浸權謀中的老狐狸,他們共同的一個目標就是逼她入唐赴死!

葉阿黎與自己兄弟交談這段時間裡,攜帶着金字告身的王國使者已經連番催促,讓她儘快接受王命所賜給的這個新身份。

“我生來就是一個亡命之徒,即便前程黯淡,也沒有什麼畏懼。他們既然逼我入唐,那我便入唐。我離開之後,東域暫交給你來統領。你或許沒有控御的手段,但只是閉守康延川,不要理會國中的任何事情!

若我入唐能活,僥倖有子女延傳,自是新的東域之主,若我不幸死在唐國,你也不要懷抱什麼貪戀與仇恨,率領部曲放棄東域,入蠻荒無人之境躲避求活吧。”

葉阿黎又交代了自家兄弟幾句,但還是沒有召見王國使者接受告身誓約,而是喚來僕從詢問道:“唐國的郭參軍歸營沒有?着他來見。”

不久之後,身披着一副蕃國甲冑的郭元振便匆匆入營,神態間多有興奮,叉手問道:“貴人召我,是否還有逆部需要討伐?此前一戰,勞損不多,短作休整,即刻便可出征!”

“召郭將軍來,不爲兵事,而是國中已經有了聲訊傳來。得惠將軍近日奮勇爲戰,國中迫於無奈,已經將康延川以東境域割封給我!”

葉阿黎神色平靜的說道。

“這麼輕易……”

郭元振聞言後頗有些詫異並意猶未盡,可是一想到能夠啓程歸國,又是一喜:“貴人夙願既然已經達成,如此可以整理版籍,隨我歸國拜見殿下了!”

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265 順水推舟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262 謀殺河東王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40 少陵原逢故0161 宰相薦才0260 分頭入洞房0279 飛錢承兌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029 李氏爲上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152 潛龍怒音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121 徐敬真引誣0317 尚方少監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130 少王邪才妖異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095 東宮舊人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088 貌類乃父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264 色是殺人刀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327 南省氣象0048 內教坊諸事0294 門人遇襲0052 大酺獻樂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50 太平公主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088 貌類乃父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066 猶歌前代功德0343 女人的報復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
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265 順水推舟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262 謀殺河東王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40 少陵原逢故0161 宰相薦才0260 分頭入洞房0279 飛錢承兌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029 李氏爲上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152 潛龍怒音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121 徐敬真引誣0317 尚方少監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130 少王邪才妖異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095 東宮舊人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088 貌類乃父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264 色是殺人刀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327 南省氣象0048 內教坊諸事0294 門人遇襲0052 大酺獻樂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50 太平公主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088 貌類乃父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066 猶歌前代功德0343 女人的報復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