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 宰相薦才

李光順率領禁軍血洗丘神勣家宅的時候,李潼仍然逗留在鸞臺。

他奶奶派他來傳達敕命,然後又沒有更多交代,他也不敢私自離開皇城,索性便直接留在了這裡,觀察一下門下省的辦公環境。

出閣之後,李潼兄弟三人雖然也望朔朝參,但基本上都是參加完大朝會後便匆匆離開,也沒有機會在這些中央機構官署溜達。

鸞臺作爲中央三省之一,官舍宏大堂皇,佔地很廣闊,眼下雖然已經入夜,但仍然有不少官員值夜留守,內外燈火通明,人員出出入入,顯得很是繁忙。

值夜的鸞臺侍郎韋方質在發出敕命之後,便告罪一聲返回直堂處理案事,只是留下幾名胥吏陪伴少王。李潼閒人一個,也不好尋人攀談、打擾旁人的正常辦公,廊舍之間遊走一番後,便讓人尋一間空舍入座小憩片刻。

他這裡剛剛躺下沒多久,便聽到外面有人發問道:“大王可在舍中?”

不待吏員答話,李潼又起身將衣袍稍作整理,讓人上前開門,便見到一個年在四五十歲、身穿綠袍的中年官員站在門前。

中年人面相清癯端正,很有一種儒雅氣質,見到少王起身相迎,連忙舉手作揖並微笑道:“卑職左補闕喬知之,知大王駕臨鸞臺,特來走拜,殷情叨擾,還請大王勿罪。”

聽到對方自我介紹,李潼略有詫異的端詳兩眼,然後才笑語道:“喬補闕才名高著,小王聞名日久,憾不能並席請教,巧逢此中,言何叨擾,快快請進。”

這個喬知之,官位雖然不高,才名卻實在不弱。其最爲後世所知,還是一樁桃色事件,家中有美婢被武承嗣所奪,喬知之寄情詩篇,密送婢女,婢女感憤自殺,由此觸怒武承嗣,被武承嗣指使酷吏將喬知之構陷殺害。

當然那都是後事,眼下李潼說久聞其名,倒也不是虛言。喬知之本有文詞之名,除了與陳子昂相交莫逆之外,與沈佺期、李嶠等人也都關係不錯。李潼朋友本來就不多,偶爾也從李嶠等人口中聽到喬知之的名字。

“大王擴新諸律,卑職常於閭里賞聞,奇致妙趣,大有洗耳娛新才情。日常有憾不能近睹風采,及至得聞大王正在左近,不能按捺情懷……”

喬知之走進房間入席之後,神態略顯激動,張嘴便滔滔不絕說起來:“大王《天仙子》新曲,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動情極致,歌入肺腑,卑職愛之至深,常與時流雅客連日弄曲欣賞,只嘆大王新辭擬出,曲子詞才脫俚俗而就工整,章式風雅……”

大概是積攢了太久的心聲,終於有了傾訴的機會,喬知之入座之後便一連串的褒言讚語,竟讓李潼都找不到機會插話。

對於其人熱情,李潼也頗感消受不起。他雖然對文抄大業一直念念不忘,但也一直沒有什麼精力用心去做,尤其此夜更是滿心的陰謀險計,也實在沒有心情應付喬知之這個老文青。

不過李潼心裡也明白,隨着此夜解決掉丘神勣這個隱患危機之後,未來他們兄弟肯定是要更加深入的走入時局中,什麼樣的人都會有機會接觸到,喬知之這樣的人物或許不能提供直接的政治助力,但在人脈開拓方面則能夠給李潼帶來極大幫助。

所以李潼也就暫時不再去想有關丘神勣的事情,耐下心來與喬知之討論起詩詞創作技巧。

當然,講到詩文真正的精熟,李潼遠遠不如喬知之這個老才子深刻,畢竟對方是能夠與陳子昂這樣的大能情趣相投的。但李潼的優勢就在於思路開闊,有唐一代詩文發展脈絡都能簡記在懷,與喬知之討論起來,非但不落下風,甚至還能反過頭來引領談話節奏。

正談論之際,李潼擡頭髮現鸞臺侍郎韋方質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外,正負手側耳聽室內兩人談論。

見少王視線望向自己,韋方質便舉步行入房間中,嘴角含笑,望向少王的眼神也帶着幾分讚賞:“大王趣才滿懷,口吐蘭芝,諸多妙語發人警思,老夫途過偶聞,竟然忘行,門前小竊雅趣,實在失禮。”

宰相入門,房間中兩人不敢怠慢,各自起身相迎。喬知之工作時間划水,來跟少王討論詩詞,當着上司的面總有幾分不好意思,陪坐片刻後便起身告辭,離開前又約定擇日邀集李嶠等文友登王邸拜訪。

待到喬知之離開後,韋方質便又說道:“早前歐陽通咆哮鳳閣,使人無解大王等失於學養。年初幸聞《萬象》曲式,已經讓人自知所見偏頗。今日得親近細覽,更知大王美玉良才……”

“韋相公謬讚,小王忝受,雖不能及言中一二,但憑此自警,盼能追比言贊。”

李潼嘴上在敷衍,心中卻有些好奇韋方質何以如此態度。望朔朝參場合雖然難免有見,但彼此之間還是少於言談。

韋方質如此和顏悅色,倒讓他有些受寵若驚。就算有那一份敕令的緣故,應該也不至於讓一位宰相即刻折節下交。要知道這個韋方質未來倒黴,就是因爲譜兒擺的太大,對權傾朝野的武家子都不假辭色。

“大王才趣深養,憾不爲世道熟視。老夫討巧一步,來日有同宗故義後進一員將入神都,欲薦門下聽教,不知大王可願納之?”

韋方質又笑眯眯說道。

李潼聞言後,是真的有點受寵若驚了,他直接從席中立起,又對韋方質施了一禮,才又說道:“小王草野閒人,承蒙韋相公雅重,薦用才流充我客席,多謝相公雅意。”

他之所以這麼驚喜,也是有原因。暫且不論韋方質的宰相權位,其人出身京兆韋氏,言之關中第一著族都不爲過。

雖然從高宗時期開始,就一直在嘗試擺脫關中本位的限制,長孫無忌的死意味着關隴勳貴集團政治上一家獨大的局面不復存在。到了武則天時期,手段要更加激烈,但是以京兆韋氏、弘農楊氏爲代表的這些世家豪門,政治潛力仍然龐大。

武週中後期逐漸成型的李武韋楊政治集團,雖然只是學術上的一個概括,但在之後幾十年也一直在實際影響着整個帝國的走向。

甚至一度強大到讓武則天這個締造者都心生危機感,不得不用二張兄弟加以鉗制,更是直接出手逼殺李顯的嫡長子、皇太孫李重潤,但最終仍然沒有逃脫神龍政變被逼宮的宿命。

眼下這個聯姻集團雖然還沒有一個影,但是京兆韋氏影響力仍然不容小覷。單單武週一朝,韋氏走出的宰相便有四五人之多。

這樣的大世族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族人衆多,家學淵源,能夠源源不斷的提供合格的政治人才。

比如眼前的韋方質,便是一個刑名法律方面的人才,對國朝以來律令格式研究非常精深,所編寫的《風俗廉察四十八條》更是考察地方官員政務能力的主要條款。

李潼欣喜不在於韋方質個人對他的態度如何,畢竟韋方質就算沒有之後不久的橫禍,政治前景也已經不大,而且眼下的李潼也根本不夠資格跟宰相達成什麼政治同盟,就算對方看得起他,他還怕自己折在裡面呢。

韋方質肯將同宗子弟引薦給李潼,這意味着幾位少王的存在終於獲得這樣的豪門大族關注,認爲他們兄弟已經有了可以燒冷竈的潛力!

這對李潼而言,意義就太大了。他以前招攬那些府佐都是啥人呢?這麼說吧,就算他今次挑起事端,讓朝野震盪,但除了自己親自上場之外,也幾乎不能獲得什麼像樣的政治回報。

比如說這一次洛陽縣廨官屬幾乎被掃蕩一空,按照正常政治邏輯,李潼也想分一杯羹。

洛陽令那種赤縣長官他不敢想,給自家門人爭一個縣尉位置也不錯,可問題是,就算他爭得到,門下那些府佐也根本沒有人夠資歷勝任!

如果李潼府中有京兆韋氏這樣的族人供職,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意味着李潼能夠通過其人,在特定情況下借用到韋氏那龐大的政治影響,能夠進行的騷操作空間可就大多了!

李潼還沒來得及細問韋方質將要推薦給他的是什麼人,鸞臺官署外又響起人馬喧譁聲,之後便有吏員奔走來告:“廣漢王入坊執賊,已經返回!”

聽到這話,李潼精神頓時一振,起身與韋方質一同行出。兩人剛剛抵達直堂附近,便見李光順一身甲衣浴血闊步行來,行至直堂前方,視線望着李潼,激動難耐,同時叉手對韋方質說道:“卑職奉命擒賊,賊徒卻怙惡不悛,不肯甘心入案,恃兇頑抗,無奈之下,卑職只能下令格殺,丘氏數子賊首俱在此中,任事出錯,恭待韋相公裁決!”

說話間,他擡手一招,自有軍士上前將血淋淋的丘氏几子人頭擺出。

李潼見到這一幕,不免對他長兄刮目相看。他本來還擔心兄長素來謹慎,恐是不敢大下殺手,如今看來這擔心是多餘的,他們李家真的是少有善男信女啊!

幾個血腥人頭擺在面前,韋方質一時間也有些傻眼,張張嘴不知該說什麼,沉默片刻後才又說道:“請大王暫居署中,臣即刻入陳奏事,請訴神皇陛下。”

0073 春江花月夜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052 大酺獻樂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112 神都水深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306 魏王不壽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002 又一個才人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009 聖心取捨0264 色是殺人刀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040 內教坊伶人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07 李氏名駒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172 薛師人間英豪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247 血脈的力量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009 聖心取捨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015 仁智院掌直0363 新的班底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124 朔邊良才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102 少王神都行0061 佳人再贈香0074 《萬象》美哉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269 西京此夜驚魂0062 禁中亡命徒0009 聖心取捨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48 內教坊諸事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35 義伎捐金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
0073 春江花月夜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052 大酺獻樂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112 神都水深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306 魏王不壽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002 又一個才人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009 聖心取捨0264 色是殺人刀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040 內教坊伶人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07 李氏名駒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172 薛師人間英豪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247 血脈的力量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009 聖心取捨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015 仁智院掌直0363 新的班底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124 朔邊良才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102 少王神都行0061 佳人再贈香0074 《萬象》美哉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269 西京此夜驚魂0062 禁中亡命徒0009 聖心取捨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48 內教坊諸事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35 義伎捐金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