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

一日之內,官職三遷。因爲事關自身,李潼對武則天的用人策略感觸更加深刻。

儘管他自己也很明白他奶奶用心如何,無非將自己豎作一個標榜,用以向世人宣告一些東西。經過這麼來回的折騰,哪怕再怎麼遲鈍、對時局世道並不敏感的人,想必也已經對他的事蹟耳熟能詳。

就算李潼對這些官職本身並不上心,且本身一直有着很強烈的自己當家做主的想法,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官途勇進所帶來的際遇變化的確是讓人很沉醉。

他不過僅僅只是一個閒散的宗王而已,一日之內變得炙手可熱,由原本的門可羅雀變得門庭若市。如果自己內心稍微失於把持,必然要對他奶奶強權舞弄的手段俯首帖耳,心悅誠服。

司膳少卿與麟臺少監雖然同爲從四品上的官階,但彼此之間意義卻並不相同,一個是管廚房的,一個是管書房的。所謂校理文籍,緝宣大典,惟國所重,非才勿居,既清貴又顯要,一旦任此,必然廣受士林矚目。

像是初唐大手子陳子昂,雖然在682年中了進士,但之後仍然是白身守選,像是李潼府中的小倒黴蛋劉幽求一樣,落魄難免。當然陳子昂本身便是四川大土豪,家境優渥,倒是不必像劉幽求那樣寒酸的用兩壇鹹菜給上司送禮,但政治上沒啥前景可言。

一直等到高宗去世,陳子昂一篇《諫靈駕入京書》,上書勸阻高宗靈駕回返西京,以洛陽作爲新的帝宅,由此才獲得武則天的關注與欣賞,授爲麟臺正字。

校書、正字等官職,已經是官員解褐首選清任,由此可以想見李潼區區十六歲的年紀便被除授麟臺員外少監的驚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中使前來通知這個消息之後,整個王府歡慶氛圍頓時再攀上一個新的熱度,劉幽求等府佐們更是興奮得無以復加。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們這些府佐本身也的確是因爲落魄而不得不委身王府任事,此前真是做夢也想象不到少王竟會有今日的風光。

別的不說,少王成爲麟臺官長之後,所掌握的話語權自然也是激增,他們能夠側身於王府供事,於自身資歷便是濃厚一筆,日後無論是爲官做事又或與人交際,都能大收裨益。

與此同時,前來王府祝賀的人數也是激增,儘管宵禁早已經開始,但登門來訪者仍是絡繹不絕。

尋常坊民婚喪嫁娶都可以申請臨時開啓坊門,如今少王高授四品清要,坊門大開供賓客出入都是應有之義。畢竟新郎官兒只要是個男人,都有機會去做,但能夠拜授高官者卻非人人都有的幸運。

此前少王以司膳少卿歸府,前來迎接的還僅僅只是合宮縣丞蕭至忠,中使入邸未久,合宮縣令李敬一便親自登門來祝賀。

李敬一出身趙郡李氏,又是官宦名門,對於這樣重量級的賓客,李潼也是不敢怠慢,親自出門相迎,見面之後,自然又是一番客氣寒暄。

“卑職沉迷案牘廨事,一直未能撥冗來拜,實在是失禮。”

對於李敬一的告罪,李潼自然也不會深作追究,聞言後只是笑語道:“小王久居皇苑,入坊後便能幸在府君治下。若非府君忠勤王事,善治民生,府邸幾能得於清逸?仁力已經在享,受惠日久,怎可再以私情勞擾。”

聽到少王的回答,李敬一臉色微微變化,少王一日之內驟顯至斯,常情以論,他本以爲對方多多少少應該會有一些恃寵生驕的傲慢,倒沒想到少王如此的謙和知禮,更有幾分寵辱不驚的淡定。

李敬一出身名門顯宦的家庭,對於一些倖進之類,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瞧不上眼,特別少王的情況要更加複雜一些。今天之所以登門,除了顧及禮數週全之外,也是因爲心裡對少王存有幾分好奇。

原本他是打算如果少王真的驕橫傲慢,他露個面、不留人情禮數的把柄也就夠了,不必牽涉太深。可是這第一次見面讓他對少王頗生好感,於是便決定留下來再作一番更細緻觀察。

此時王府門前因賀客太多而顯得有些混亂,劉幽求等府佐們雖然也在竭力控制局面,不斷將賓客們引入府中,但門庭驟然變得熱鬧起來,他們也實在少於處理這些情況的經驗,難免就顯得有些手忙腳亂。

特別少王拜授麟臺少監的消息還只在上層官員羣體之間流傳,所以今日登門的主要還是一些官宦人家子弟。要作這些人情交際,可不僅僅只是笑臉相迎那麼簡單,他們各自的門第家世包括本身爵散官位都需要考慮到。

可是此一類人情世故的經驗,劉幽求他們這些人又哪裡知曉。包括史思貞這個官二代在內,其父雖然官居司僕卿,但是胡人門庭少與士流往來,對此也是陌生的很。

往常門庭冷落,府事不多,對於這方面的要求也並不高。可是誰又能想到,短短一天時間裡,少王就極速躥紅,從一個閒散宗王直接成爲都邑之內的當紅炸子雞,完全沒有給這些府佐們留下適應併成長的時間。

所以儘管劉幽求等人也是忙得一腦門子汗,但也仍然難免忙中出錯。當然就算是有一些錯漏,眼下這種情況誰也不會借題發揮,直接在王府中吵鬧起來,但局面這麼混亂,總歸還是有些不好看。

李潼將李敬一迎入王府正堂之後,轉頭又有府員通告言是南衙大將軍泉獻誠家人登門,他又向李敬一稍作告罪,轉頭吩咐桓彥範前往相迎。

李敬一坐在堂中,跟先到的幾名權貴賓客閒聊幾句,心裡則在小作權衡,過了片刻後,他便擡手招招喚來自家隨行的門僕,耳語吩咐道:“速速歸家,將七郎引入王府。”

門僕聞言後便領命而去,過了小半個時辰,便引着一名相貌周正、身穿白色紗袍的年輕人行入王府。

“阿耶有什麼吩咐?”

年輕人名爲李思年,乃是李敬一的次子,登入王府之後先向在場賓客稍作致禮,待到退至李敬一席畔後才又低語請示。

李敬一擡手示意兒子站在自己身後,等到少王歸席之後,他便移席而就、笑着指了指兒子並對少王說道:“大王府員簡少,雖然得於日常清趣,但是譽望秀穎,仰慕之衆難免雲集府中,人情勤來,非是奪趣。此小兒去年曾爲拜洛齋郎,雖無才器可誇,但迎送勤勞,可作驅用,不知大王可願將這劣才笑納府中?”

李潼聽到這話,難免驚喜,席中對李敬一拱手爲揖並笑道:“往常只知清簡自守,人情事務多有生疏。此前還能矯飾篤靜守趣,一旦世道熾情加我,門疾積陋便畢露無遺。府君不因門事疏忽輕我,更薦才郎入爲肱骨,小王實在感激,情急惶恐,難擬謝言,虛席以待,盼與俊才同美。”

聽到少王的回答,李敬一也是頗感滿意,擡手指着兒子不乏嚴肅道:“還不快來拜見府主,大王雅量包涵,肯賜你一事自立。日後一定要謹慎感恩,以勤補拙,勿使你父顏面損失於你的拙劣陋才中!”

“在、在下……卑職、卑職拜見大王!多謝大王能容不才,卑職一定入侍勤懇,爲府事捐以絲毫之用。”

年輕人李思文連忙上前下拜,言行舉止都很有一種教養良好的熟稔。

席中其他賓客見狀後也都紛紛起身上前道賀,一時間內外喧譁的窘迫都被驅走許多。其他在場的賓客未嘗沒有這樣的想法,可是李敬一已經先做了,他們若再效顰,又擔心會被看輕,心情不乏糾結。

“既然已經入府,速速下堂禮賓待客。”

李敬一對兒子也不客氣,待到拜禮完成,便擺擺手將兒子驅趕下堂去做門童。

有了李思文這個耳濡目染、長於世故的官宦子弟加入接待,王府內外喧譁的混亂便很快得以收斂,賓客們出出入入很快就變得有條理起來。

倒也不是說這個官二代能力就比劉幽求等人高多少,主要還是家教的薰陶,經多見多,處理這種人情世故的往來自然不在話下。

眼見賓客滿堂,井然有序,李潼也不得不感慨權勢動人,這一整天下來,際遇轉變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以前的他想要跟人說上兩句話,都得看人心情好不好,可僅僅只是因爲討得他奶奶歡心,整個世道在他面前都沒有了此前那種矜貴傲慢,對他極盡迎合,近乎投懷送抱。

昨夜宰相韋方質纔剛剛跟他說完要舉薦一名同宗子弟入府供事,今天晚上更有同樣宰相門庭的李敬一更是親自將兒郎送入王府。

只要他能寵眷不失,類似的現象日後肯定會陸續有來,跟早年身在禁中、苦於無人對話的際遇更是雲泥之判!

因爲明早還要隨班入朝、領取敕命,等到送走李敬一等幾個重要賓客後,李潼也就返回王邸準備入睡。不過他剛剛回到王邸,田大生卻又來夜訪並辭行。

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022 萬古愁難銷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103 府佐諸衆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121 徐敬真引誣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36 蜀商楊麗0065 人情難測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224 名寺可藏重兵0368 薛郎鐵頭0456 誰沐代王恩威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003 前途堪憂0203 奔跑的大王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033 雕蟲與公賞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022 萬古愁難銷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260 分頭入洞房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417 搶位政事堂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25 無兒還有孫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242 蜀女有才0059 生人探幽0064 薛師信義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224 名寺可藏重兵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289 竇七入彀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328 野狐宰相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020 願此心同我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124 朔邊良才0107 坊居閒趣0074 《萬象》美哉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07 李氏名駒0204 誰都別惹我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16 大唐潑婦說幾句話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089 賢賢易色
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022 萬古愁難銷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103 府佐諸衆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121 徐敬真引誣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36 蜀商楊麗0065 人情難測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224 名寺可藏重兵0368 薛郎鐵頭0456 誰沐代王恩威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003 前途堪憂0203 奔跑的大王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033 雕蟲與公賞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022 萬古愁難銷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260 分頭入洞房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417 搶位政事堂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25 無兒還有孫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242 蜀女有才0059 生人探幽0064 薛師信義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224 名寺可藏重兵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289 竇七入彀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328 野狐宰相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020 願此心同我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124 朔邊良才0107 坊居閒趣0074 《萬象》美哉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07 李氏名駒0204 誰都別惹我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16 大唐潑婦說幾句話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089 賢賢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