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嬪

貴妃起居注 7孫嬪 名 3G 網首發

第二天早上,給太孫妃請了安,太孫妃就帶着她、何仙仙去太子宮裡。

太子妃每天早上也都要和妃嬪們見見面的,東宮地方小,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總要把關係處好,別叫誰老不開心,一個院子都跟着陰沉。

因爲規矩大,和外界接觸少,都是很小就進宮了,所以妃嬪們性情也都比較天真,就是偶然拌了嘴,一時半會也都好了。她們最發愁的,還不是寵愛不寵愛,而是日子難以打發。

東家長西家短地嚼舌頭,是內訓明確告誡的忌諱,一大羣人湊在一起說三道四,那是沒有的事,就要嚼舌根,也得要好的姐妹坐在一起,偷偷地嚼。可人也不能靠嚼舌根過一輩子吧,再說,這裡吃的喝的都有人送來,太子妃娘娘也公平,平時什麼東西,都是按份例給的,就是要嚼舌根,也不知說什麼好。除了正月、萬壽月以外,宮裡又不準推牌九、賭錢,妃嬪們有的愛鬥蛐蛐,有的愛打鞦韆,有的愛踢毽子,有的愛下圍棋,有的野一些,愛踢蹴鞠,都是在想方設法地打發自己的時間。

有些妃嬪的年紀同何仙仙、徐循相當,見到新人進來也都很喜愛,在太子妃跟前坐了一會,她們便邀兩個人去後院打鞦韆,徐循和何仙仙想去,又不敢,偷眼看太孫妃。太孫妃笑着說,“沒事就去吧,反正地方近,回來吃飯就行了。”

一羣人就笑着都出了屋子,太子妃和太孫妃坐在一起說話,太孫妃看了太子妃手裡做着的一個針線,知道是給太子做的鞋面,便主動道,“我幫您做幾針吧?”

做鞋是很費事的,太子人胖腳大,鞋面要做得特別寬這才合適,太子妃雖然位分尊貴,但還是堅持親自給夫君做鞋,這麼多年來從未間斷。聽見太孫妃這樣說,她也就順勢把鞋面給遞過去了,欣慰地笑道,“有時候都忘了,我也是有媳婦的人了。”

兩人相視一笑,太子妃揉着有些痠痛的脖頸,喝了幾口茶,笑着說,“聽說婕妤和昭儀,昨天都給宮裡人放了賞錢?”

四時八節,除了宮裡以外,各主子對底下人多少都有些賞賜,這是不成文的慣例。太孫妃點頭道,“昨天婕妤先問了我,連數目都問清楚了。後來,好像是昭儀中午放了,也是放了十貫。婕妤放了多少便不大清楚。”

“你們年輕的主子,手緊些。”太子妃不禁感慨了一句,“這樣也好,簡樸一些,皇爺過問起來也不至於觸了黴頭……這幾年國庫有些吃緊了,外頭風聲,也說皇爺大手大腳,你們年紀輕,有時也許愛奢華,在這上頭要千萬注意,別爲大郎招惹麻煩。”

太孫妃連忙低頭受教,對長輩的教導很放在心上,“平日一定用心,不會讓有心人挑到把柄的。”

太子妃脣邊,不禁現出了一個略有些諷刺的微笑,她慢悠悠地道,“有心人自己可比我們奢侈多了,也不必過分小心……”

似乎是察覺到了言辭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她自嘲地一笑,“這做長兄、長嫂的,命要苦些,底下的弟妹、子女、妃嬪們不懂事,也不能跟着計較,不能往心裡去,要好好地教……”

“我常覺得自己能力不夠,不能爲爹、娘分憂。”太孫妃也說了心底話,“這一陣子,朝堂上似乎又有些不利於爹的說法,我聽了心裡也難受,可面上卻不好露出來……”

“千萬別露出一點痕跡。”太子妃嘆了口氣,“皇爺還是很寵愛大郎的,這就夠了。有大郎在,一些風浪,也不怕什麼。”

她心事重重地一笑,便又把話題給轉回來了。“婕妤和昭儀,我從選秀起也是一直都有留心,兩個人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就是昭儀呢,心眼粗一些,婕妤心細。你沒說昭儀賞了多少,她和你賞得一樣是吧?嗯,不要往心裡去,這不是什麼大事。”

“昭儀就是那個爽快的性子,沒什麼心機的。”太孫妃笑着說,“也不差這一兩貫。”

“哦?可婕妤就只是悄悄地賞了八貫呀。”太子妃說,“孩子們都還小,十三四歲就進了宮廷,自己能有什麼想頭?都是管事的嬤嬤們給出的主意。婕妤身邊的嬤嬤呢,老成,婕妤也聽話。昭儀性子粗,沒想那麼多,她的嬤嬤眼淺些,也愛那兩貫錢。這件事,因和你有關,你就別開口了,回頭我讓安兒去同昭儀身邊人說說道理,還是要防微杜漸,什麼事都該有個規矩不是?這事小,現在就把昭儀給教會了,以後就鬧不出大事來,這也是爲她好。”

雖說兩宮分開居住,可就是昨天下午的事,太孫妃也不過聽身邊的宮人說了幾嘴巴,都沒怎麼留心,太子妃卻什麼都清楚了。——她知道婆婆這是在教她當家,趕忙的把這些道理都給記到心裡,恭敬地說,“娘說得是,我以後一定從小處留心。”

太孫妃爲人真是溫良恭讓,再沒得挑了。太子妃不禁露出笑容,又說,“玉女今天還沒過來?”

“前天那事兒忽然來了,她當時回去,就痛得很。本來不想過來,但進新人大家湊在一起,又怕人說她拿大,這就硬撐着過來了,結果回去就躺下,喝了幾貼藥還起不來,我讓她這幾天都好好歇着。”太孫妃一五一十地向太子妃稟報,一句壞話也不肯說。“等她好了,再讓她和昭儀、婕妤親近親近吧。”

“都是好孩子,能處得來的。”太子妃欣慰地點了點頭,“皇爺也快回來了,大郎的寢殿你要令人去看看,一走就是幾個月,整個冬天都不在沒有燒火,別漏了火牆,整個屋子都不暖。”

兩婆媳又說了幾句家常瑣事,太子妃見太孫妃偶然盼望窗外一眼,不禁笑了,“去吧,你也去打打鞦韆,纔多大的人,別老拘束着,也該活動活動。”

太孫妃羞紅了臉,“娘——這……不尊重。”

“你纔多大。”太子妃說,“去,別做針線了,你爹還少那一雙鞋穿?去吧去吧。”

把太孫妃打發走了,她這才垂下頭,又一針一線地繡起了鞋面。

這天下午,大家午睡起來,何仙仙就來找徐循說話了,“你怎麼還不放賞錢呀?我都放了——”

“我放了呀。”徐循說,“就是悄悄放的。”

“放了?放了多少呀。”何仙仙立刻打聽,“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呢?”

徐循免不得稍加解釋,“……不敢和太孫妃比肩,放了八貫。”

何仙仙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她唉聲嘆氣的,很沮喪,“我真傻了,怎麼就放了十貫呢!哎!沒想明白!”

徐循也不好把自己的做法一五一十地告訴她知道——她本來還想放十五貫呢,她說,“不要緊的,胡姐姐你還不知道嗎,人那麼好,怎麼會和我們計較。實在不行,你去解釋幾句也就是了。”

何仙仙垂下頭說,“難怪嬤嬤老說我不懂事,我也覺得,我腦子有時候少根弦似的。”

她沒說什麼就走了,這幾天都有點沒精打采的:徐循自己不知道,但幾個嬤嬤消息靈通,她們說太子妃那兒來了個安姑姑,說了何昭儀身邊的導引嬤嬤幾句。

宮裡最年幼的宮女,就以名字來叫,稍微有些年限,等着日後放出去的,都叫做姑姑。還有些終身都在宮裡,預備老後出宮便不嫁人的才叫嬤嬤。這個安姑姑應該就是太子妃娘娘用得很順手的人了,徐循記下了這個名字。

“宮裡什麼事都要有分寸、有規矩,這要慢慢的學,沒三五年時間哪裡能夠事事清楚呢,誰都有鬧笑話的時候,不大的事,一轉眼也就過去了。”趙嬤嬤和徐循說,“過上幾天,誰也不會記在心裡。”

這說得也比較有道理,但徐循想到這宮裡的消息居然能傳得這麼賊快,就覺得這件事要讓人忘記,恐怕很難。除非出上什麼大事,把這個事給蓋過去了。

何仙仙運氣不錯,當天下午,內宮還真就傳出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王貴妃宮裡的韓麗妃手底下的宮女,和張貴妃手底下的嬤嬤拌嘴了。

宮女的事,本不該蓋過主子的新聞,不過這兩個都是貴妃的宮人,不可同日而語,宮裡一轉眼就沒人惦記何仙仙了。徐循聽了原委,卻覺有些無味,這些家長裡短的小事,徐家那條街一天能出三五十件,也就是在靜謐的宮裡算是個新聞了。

這麼幾天過去,太孫嬪的身子也好起來了,她跑到徐循屋裡,剛好何仙仙也在,三個人就坐下說話。

“我一直有這麼個老毛病,疼起來有時都起不來牀。”太孫嬪人也很和氣,“那天吃飯,本想和你們說幾句話的,可就那樣坐着,也疼得一身冷汗了。話就少了幾句,你們可不要見怪。”

徐循因爲知道她的來歷,所以把她當了半個主子看待,又怎麼會見怪呢?何仙仙正處於低潮期,現在看誰都覺得矮人一頭,哪裡還會把太孫嬪的話當真,兩個人都連說不要緊。太孫嬪和她們互通了名姓,又分別問了來歷和家口,得知兩人都是本地人,徐循才進宮大半年,她忽然羨慕地道,“唉,真好!我都快十年沒回家了……”

太孫嬪生得當然很好看,她小時候就是個美人坯子,據說彭城夫人一眼看到,便以爲異。現在更是硃脣皓齒、柳眉杏眼,這一沮喪,讓人看了由不得就是一陣憐惜。何仙仙也說,“是啊,我也有快兩三年沒回家了,從前在外頭,一年還能見一次家裡人,現在連音信都通不得了……我走的時候,弟弟纔剛滿月,現在怕都有板凳高啦——”

太孫嬪說,“都是一樣的,你看就是太孫妃娘娘,也不能時常見到家人呢。家人送信進來也都是報平安的,說多了,他們也怕我們在宮裡不安心。”

徐循想到已有八個月沒有回去,漸漸的已經陌生的家,她忽然明白:這一生一世,她都再也回不到那個簡單的兩進小院裡去了。即使她現在有了幾千兩身家,有了一年也穿不完的好衣服,有了徐師母一輩子都想不到的好首飾——即使拿這些去換,她也再回不到她的家,這一處地方,永遠都只能在她的腦子裡了。

她的眼淚止不住地就流了下來,心裡空落落的難受極了。何仙仙看她哭,自己也哭了,太孫嬪說,“久了就習慣了——”

一邊說,眼淚一邊也掉下來了,“可是習慣了,也還是不能不想,越久越想家……唉……”

宮裡的人哪個不想家呢?身邊的小宮人們眼眶都紅了,可她們規矩大,在人前不準哭,人後哭也不許放聲兒,只有徐循三個人,還能痛快地擠在一起輕輕地抽噎一會兒——但都是受過告誡的,誰也都不敢大聲嚎啕,哭了一會兒,就一個接一個地止住了聲音。

這麼一哭,倒是把幾個人的距離給哭沒了,等情緒平復過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點不好意思,彼此反而還破涕爲笑。徐循說,“哎呀,都哭成花貓啦,快洗把臉,再上點粉吧。”

趙嬤嬤、錢嬤嬤正輪着當值,這裡看到哭,那裡早就讓人預備下熱水了,聽徐循一說,立刻就端上來。絞的帕子第一個給太孫嬪,第二個給何仙仙,然後才輪到徐循。洗過臉,徐循又把妝奩打開,讓太孫嬪挑粉。

太孫嬪一看就笑了,“我知道你們纔來,還沒得胭脂水粉。別的也罷了,這個粉不大好。這位嬤嬤——”

趙嬤嬤給她行了禮通了姓,太孫嬪說,“你去我屋裡和劉嬤嬤說一聲,把我平時用的粉取兩盒來。”

就在一個院子裡,不一會粉就到了,是兩個黃銅包金角的扁盒子,太孫嬪開了一個,挑一點出來勻在手上給兩人看,“這個是拿紫茉莉花籽兒、滑石混出米粉做的,雖不如鉛粉那樣白,但白了看得自然得多,用過面脂輕輕上一層就夠了,絕不會吃不住的,看來就和沒上似的一樣好。只是有米粉在內,一季內要用完。”

她用了面脂,果然上了一點,徐循和何仙仙嘖嘖讚歎,也都用了。太孫嬪笑着說,“這兩盒你們一人一盒吧,我那裡還有些,夠用到新的送來。不然白放着也是扔。”

她這麼說,兩個人就不好推了,也都十分歡喜:這禮物不名貴,但卻十分合意。先後笑着收了,何仙仙的那份當時就讓人送了回去,太孫嬪又張羅着下棋,知道兩個人都不大會打雙陸,還說,“可要學呢,殿下除了鬥蛐蛐以外,就愛打雙陸。”

她這麼不藏私,兩人自然更加喜歡,再說幾句話,太孫嬪便讓她們叫‘玉女姐姐’。“都是姐妹,我位分也不高,娘娘叫得沒意思。”

這也是實情,她又熱誠,徐循和何仙仙都改了口,和太孫嬪下了一下午七國棋,至晚便盡歡而散。

孫玉女這麼和氣,太孫宮裡的日子就更好過了,徐循每天都是早起請安,有時隔日過去太子宮,有時便回來和何仙仙玩耍,反正在哪裡都有在哪裡的玩法——這麼逍遙的日子過了半個多月,皇太孫回來了。

第181章 妙人第166章 恭讓第300章 安靜第184章 甜寵79 管家第141章 對策第233章 失敗第173章 選秀121 主角第277章 快意53 甜蜜第198章 態度102 險惡61 惱火81 噩耗119 大事76 操心28 寵愛107 孃家114 說合第244章 尋死第252章 退休春睡第167章 黑點太孫第161章 回宮第241章 便當73 溫泉56 動情選秀117 後浪第265章 愚笨第172章 願望第165章 愉快第184章 甜寵第297章 先皇盛會第299章 別離第230章 選婿185 許諾第159章 真愛22 過夜第225章 同病冊立第288章 逼宮第206章 冬夜49 遊覽186 回生第219章 苦果第170章 黑鍋第227章 護短48 同居121 主角內幕36 和睦第293章 丟人第222章 成熟64 提點第243章 想死第199章 富貴第152章 失望變化第297章 先皇第266章 攝政76 操心第260章 風格65 難測50 事故第209章 送禮第290章 決斷137 渾水冊立第230章 選婿第162章 精分第207章 威望第174章 評委第236章 康復137 渾水113 冤屈敵我第227章 護短第163章 涸魚94 威風27 二次31 本分99 憨妃204 孤寒25 賞賜45 疼寵第224章 羞恥50 事故51 喜事第275章 心術第158章 風波46 親近第297章 先皇59 關照41 侍膳第144章 猜疑第249章 坑死
第181章 妙人第166章 恭讓第300章 安靜第184章 甜寵79 管家第141章 對策第233章 失敗第173章 選秀121 主角第277章 快意53 甜蜜第198章 態度102 險惡61 惱火81 噩耗119 大事76 操心28 寵愛107 孃家114 說合第244章 尋死第252章 退休春睡第167章 黑點太孫第161章 回宮第241章 便當73 溫泉56 動情選秀117 後浪第265章 愚笨第172章 願望第165章 愉快第184章 甜寵第297章 先皇盛會第299章 別離第230章 選婿185 許諾第159章 真愛22 過夜第225章 同病冊立第288章 逼宮第206章 冬夜49 遊覽186 回生第219章 苦果第170章 黑鍋第227章 護短48 同居121 主角內幕36 和睦第293章 丟人第222章 成熟64 提點第243章 想死第199章 富貴第152章 失望變化第297章 先皇第266章 攝政76 操心第260章 風格65 難測50 事故第209章 送禮第290章 決斷137 渾水冊立第230章 選婿第162章 精分第207章 威望第174章 評委第236章 康復137 渾水113 冤屈敵我第227章 護短第163章 涸魚94 威風27 二次31 本分99 憨妃204 孤寒25 賞賜45 疼寵第224章 羞恥50 事故51 喜事第275章 心術第158章 風波46 親近第297章 先皇59 關照41 侍膳第144章 猜疑第249章 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