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富貴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最近這宮裡,幾乎都能上個《後宮十月無事札子》了,從元月到如今七月初秋,宮裡是熙和雍穆,雖然這麼多人住在一處,每日裡都免不得發生些人和人的摩擦,但重量級人物之間的關係卻是越來越和諧,經過了好幾年的混亂期,如今的宮裡,彷彿終於是找到了一種新的秩序,大家在這體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也還算是比較滿意,經過一年的運轉,新秩序行之有效。所謂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後宮裡的氣氛,自然而然,也就要比前幾年更積極了許多。

就比如說太后吧,如今雖然不管事,對前朝也漸漸地沒有那樣用心了,但人們也習慣了她對於後宮事務的積極關心。皇后在操辦宮中關於萬壽節、千秋節乃至各皇子皇女小生日,四時八節各種節慶時,都照例時時派人去詢問清寧宮的意見,據此隨時調整,沒有一點兒脾氣。更時常主動抄寫佛經,奉獻給太后一道供奉佛前,連帶坤寧宮各宮人、宦官,都染上了得閒祈福抄經的習慣,一個個在待人接物上便更加圓融寬和,雖然是天字第三號坤寧宮的差役,卻是半點傲氣都沒有,博得了六局一司乃至諸多宮人的交口稱讚,都道皇后是難得的慈和人。

當然,後宮嬪妃們,也都被皇后的榜樣帶動,在宮中閒居無事時,不是抄經,就是從事佛事活動,再不然就是給邊關的徵人做些冬衣,以此表達自己支持的態度,比如咸陽宮的趙昭容就是抄經模範,曾創下一個月抄寫十五卷經書的記錄,迄今尚且無人超越,也換得了皇后的微笑讚許。——這就是失寵嬪妃們在這個體系裡的位置,能有一件事去做,有一個途徑去討好皇后,她們的心靈也獲得了安慰,紛紛感到幸福感有所提升。

至於新入宮的得寵宮嬪們,則一手承包瞭如今宮中的勾心鬥角份兒,諸嬪和袁嬪之間本來關係和諧,可惜,袁嬪本來極爲受寵,後又乍然跌落,難免心中不平,見諸嬪因美貌上位,而原本和自己無法相比的李婕妤,也得了些體面,更是酸楚得很,自然而然,也有些難掩的妒忌流露在外。而諸嬪和李婕妤,原來都無甚寵愛,又有袁嬪在上頭,彼此間也沒什麼爭鬥,可如今都有了臉面,倒是攀比起來,三人居住在一宮裡,擡頭不見低頭見,時而你和她好,說我的壞話,時而我又和你聯合起來孤立她,彼此間不是爭閒氣,就是比首飾,口角無盡,傳出來大家都當笑話看,也算是平衡了一下對新人那帶着酸澀的排擠之意……反正也都是受過教導的,私下無論怎麼鬧,大面上都出不了格,皇后歷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她們去鬧,年輕人熱鬧熱鬧,也沒什麼不好。至於供給,倒是一律十分公平,讓人挑不出一點錯兒來——別看三人私下鬧得歡,到了外頭又全是好姐妹了,畢竟在各自都有些根基的老人跟前,新人無子,不抱團,倒也覺得有些氣虛。

至於遠在長安宮的靜慈仙師,日常在太后娘娘身邊潛修,時不時把大女兒接去住上一陣,太后得她陪伴,也能聊解寂寞,畢竟如今年老,更愛熱鬧,而不論是皇帝還是孫子女們,過去請安的次數都終究有限。且孩子們畢竟天真爛漫,也不如靜慈仙師聰慧解語。

因寵愛日甚,如今宮中飲宴,衆人已慣了在皇后上首再安排一張座位,給仙師安坐,唯有每年新年大朝、大宴,萬壽節、千秋節等隆重場合,仙師身爲修道人不便出面,方由皇后居首……雖然如此終究似乎於禮不合,但人畢竟是習慣的動物,皇后本人沒說什麼,幾次以後,衆人習慣成自然,亦根本不覺得難堪。

至於宮中寵愛最盛,十年來榮寵不衰的徐貴妃,三天一次往坤寧宮的請安,從未斷過,坤寧宮四季應時該送的份額,以及份額以外的特權物事,也未曾虧待過她,兩宮見了面彼此都是笑意盈盈……不過除此以外,卻沒有任何私下的交往。徐貴妃無事常往西苑、南內去,或是侍奉皇帝,或是帶着孩子們踏青,或是操練馬球隊,除了何惠妃、靜慈仙師以外,並不大同宮嬪來往,也完全不參與佛事活動,給清寧宮請安次數,也並不多。雖然宮中皆傳說她是個慈和人,只是人望卻又比不上兢兢業業操持宮務,處處都是賢良淑德的皇后了。

至於皇帝,如今宮裡安安靜靜,后妃再無嫌隙,皇后上侍奉婆母,下照料子女妃嬪,對自己也是噓寒問暖、呵護有加,三伏送冰、三九問暖,偌大一個宮廷,被她管得有條不紊,四時八節若干盛事,也是操辦得花團錦簇。不論太后如何揉捏,她都是逆來順受,而妃嬪、子女若有行差踏錯之處,也是照應、教誨周到——所謂賢后,亦不過如此。他幾次公開表彰皇后的辛勞,夫妻之間,舉案齊眉,而同幾個寵妃,或是蜜裡調油、你儂我儂,或是多年默契、溫馨親切,母子之間,數年沒有齟齬,太后退居二線不再過問政事、宮事,關係自然日趨緩和;父子之間,每三日共享一番天倫之樂,眼見兒女們日漸長大,亦是一番享受。朝政中,司禮監漸成氣候,和內閣互相制衡,統帥六部,極大地減輕了他的工作量,身爲天子,幾乎可以垂拱而治,把住大弦兒不錯已經儘夠,外有賢臣,內有能宦,這太平天子,真個是垂拱而治,可以說是無一處不順心,享盡了人世間的種種富貴福祿。——皇帝的幸福感也很高。

該主持中樞的主持中樞,該退居二線的退居二線,該安分度日的安分度日,該變着花樣邀寵的就變着花樣邀寵……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新的利益鏈條之下,後宮運轉日趨穩定,太后便授意皇后,意在安排些從前沒心力鋪陳的大事了。

老孃娘有意增開女學堂?徐循不禁笑道,如今這女學,難道還嫌不夠嗎?

老孃娘意思,覺得如今天下太平,久不聞金戈。皇子皇女,必然是長在深宮婦人之手,即使到了年歲出閣讀書,也難以真正地體會民間疾苦,靜慈仙師輕輕地呷了一口茶水,倒不像是文皇帝、昭皇帝乃至當今,都多少經歷過風風雨雨。這是大勢,難以改變扭轉,既然如此,只能從都人、宦官的質素着手,務求讓皇子身邊聚集着才德兼備的宮人,最好還是各有所長,如此一來,皇子纔不至於被寵縱壞了。

這想法當然是好,但徐循聽說了,也不禁有點同情皇后——好容易做上手,把宮務都給理熟了,按徐循想,坤寧宮裡的那幾個親信,模仿她的字跡也到了爐火純青、難辨真假的地步,還沒喘上一口氣呢,太后的新招數就又出來了,還是打着爲了下一代的幌子,說得也的確極有道理,只怕皇帝聽了都會點頭。至於點頭完了誰來操辦,那自然是皇后娘娘了。

這可是大事。她道,說來,如今宮中人口逐年增長,宮女已有數千,也不是誰都識字的,不說什麼栽培人才了,只說教會所有人識字,都是浩瀚工程,女學堂哪有這麼多教習?我記得原來宮裡的教習這些年都逐年被抽調走了,不是去了各宮主子身邊,就是機靈懂事,去了乾清宮服侍。

能當教習的,自然都有一定的學問,各宮日常庶務也需要人才打理,六局一司更是少人管事,比如王振這樣又有心眼又會來事的,更是找到機會就往乾清宮鑽。靜慈仙師點頭道,,就是因爲教習抽調得快,才顯得各宮都少能人,老孃娘不信這數千宮人裡沒有堪用的,如今就是要建立一個制度,將她們中間的能人種子篩選出來多加教習,日後派到各宮聽用。

我猜,老孃娘只管出主意,這件事肯定是皇后娘娘主辦了。徐循問。

靜慈仙師微微一笑,盡顯恬靜,皇后娘娘精明能幹,才能勝任如此重責。如今我對她也是心服口服——我在她那個位置上的時候,也做不了她三成的事情。

那是因爲,當時的宮裡需要皇后做的事,大概也就是如今的三成……太后這是在稱量皇后的背到底能負擔起多少重擔,一個包袱擱下去,她背住了,那就再多添一個包袱。皇后呢,似乎也是心甘情願,一點都沒有二話地受着她的稱量。就事論事地說,如此表現,也堪稱是孝順典範了。

徐循望着靜慈仙師,心中亦有些感慨:仙師和如今皇后之間的恩怨情結,不是她可以多說什麼的。

她扯開了話題,今次來見你,倒覺得你的臉色比上回好些了,想是病已經大好?我請你去西苑走走,你總不去,如今病好了,倒可以和阿黃一道出去騎馬。

畢竟是修道人,太常出門冶遊也不大像話。靜慈仙師柔柔一笑,倒是多虧你常帶阿黃出門,她見了我,常唸叨你的好,我也不知該如何謝你了。

可沒什麼好的,都是該做的,不敢居功。徐循笑道,阿黃如今長高得快,才幾個月,又抽條了。倒是點點如今,長高慢了,食量卻不減,幾個月胖了好些,我現在不許她多吃呢。

兩人說了一番兒女經,倒比剛纔更高興了些,靜慈仙師終究是應允了和她一道去西苑走走,徐循方纔從她這裡告辭出去,去看望文廟貴妃——如今她是越發弱了,天氣纔剛轉冷呢,就又病倒了,終究是隔了輩兒,又是妃嬪,門庭冷落,沒有多少人過去看望,徐循今日多來清寧宮,倒是爲了探她的。

和文廟貴妃也說了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徐循出來已經是午飯時分,正好就不去打擾太后用飯,回了永安宮纔剛坐下,便有人來傳,皇爺問娘娘吃過沒有,請娘娘去南內賞桂花。

前年種的那幾本丹桂開花了?徐循先有幾分驚喜,醒起又問,就請了我,還是也喊了別人?

還是同上次一樣,請了諸嬪。來人自然只能老實回話。

徐循的喜悅頓時就消散了不少,她點點頭,笑了一笑,知道了,換身衣服就去。

皇帝來人喊,除非不舒服,不然一般也沒有誰拿喬不去,換衣服就是真的換衣服,來人就在外頭等着,沒什麼好拖延時間的,亦無需徐循出主意,孫嬤嬤帶了人盡職盡責將她裝點一番,出門上了轎,穿過長長的甬道,幾層門扉,便到了亭臺樓閣星羅棋佈,彷彿人間仙境般美不勝收的南內。

她畢竟耽擱了一會,諸嬪早已到了,正在下首陪坐皇帝,兩人一道靜聽教坊司的伶人吹笛,她身着棋盤格羅衣,手持紈扇,丹桂香中眉目如畫,徐循望之亦覺動人,可皇帝卻似乎有些無聊,見到徐循來了,倒是精神一振,直起身道,怎麼耽擱了這麼久?

是從清寧宮回來的,探文廟貴妃的病,只好換一身衣服再過來。徐循在皇帝身邊坐下,和諸嬪互相頷首爲禮,諸妹妹今日真漂亮。

姐姐太誇獎了。諸嬪輕聲細語,卻無別話。——她性子畢竟是木了幾分,此時便不知道吹捧徐循幾句。

徐循亦不在意,她捺着腹中飢餓,聽了一會笛音,見諸嬪含笑爲皇帝斟了一杯酒,皇帝亦回了她一笑,終不免暗暗笑嘆一聲,轉過頭去,又默唸起了趙嬤嬤‘陽根便是是非根’的總結——如同皇后抄經一般,她念這真言,一日總要念上幾百遍。

不過,皇帝對她也十分照顧,並不曾因爲諸嬪而冷落了她,拿着酒喝了一口,見徐循神思不屬,便奇道,這不是吹的你愛聽的《鷓鴣飛》嗎?怎麼倒是漫不經心的。

徐循有點不好意思,但仍直說道,我沒吃午飯就過來的,現在有些餓……

皇帝被她逗笑了,你都多大了,怎麼還和點點似的?就不能先吃過飯再來嗎?

不是怕你等久了嗎……徐循低聲嘀咕。

皇帝聽了,不免撫撫她的秀髮,衝她微微一笑,多少深情厚意,盡在其中。想吃什麼?過了午飯時點,隨便墊巴兩口吧,免得到了晚上又吃不下。

他們在丹桂樹下鋪了錦墊,隨意坐臥其中,自然瀟灑,不過這並不適合進餐,身旁的隨從宮女人數亦不大多,一時點心來了,皇帝便令諸嬪,你也到廊下去,伺候你姐姐用飯吧。

此時笛音已住,諸嬪正翻看曲譜,揀選下一首曲子,聽了皇帝說法,不禁微微一怔,她還未開口,徐循已道,算了,讓她陪你吧,我自己吃一口也就過來,哪要那麼多人伺候?

諸嬪本待起身,聽說了便又坐了回去,皇帝看了她一眼,沒有多說什麼,徐循吃過飯來,他又召了幾名宦官在下首跪坐着,令他們作詩來看——如今內書堂裡,頗有些風雅的宦者,也能做得幾首詩詞,只是不曾流落在外。

皇帝拿着稿子,邊看邊笑,又令一邊伺候的馬十,明日召翰林飲宴於此,也以丹桂爲題,或是爲賦,或是作詩,都獻上來我瞧瞧,和內臣們的比較一番。

又和徐循道,娘昨日和我說,欲再興女學,教曉都人文理,數年以後,沒準還能多些女學士,到時候,內廷文氣,指不定真能和翰林院分庭抗禮。

雖然是用說笑話的口吻,但畢竟是透露了對內外皆能文的期許。徐循笑道,被翰林們聽見,仔細他們氣得偷偷寫詩罵你。

皇帝不免哈哈大笑,有些得意道,若論優容儒臣,我可勝過祖父多了,他們在我手上,日子還比從前好過。

一邊金英也幫腔,爺爺說得對,眼看這翰林們秋日得賜宴、觀御樹、制新詩詞,又是一番文氣薈萃的風雅盛事。自高祖立朝以來,風風雨雨五十餘年,如今方是有了天下昇平的氣象。

接着諸位宦官自然有許多阿諛之詞奉上,又做得了不少詩詞,更有教坊司笛簫琴箏相伴,這個下午過得無比雅緻。回宮路上,皇帝召徐循相伴時,又和她計劃,明日若天氣好,可以去西苑看打馬球,正好把幾個孩子帶去,大家秋遊一番。

徐循除了說好,還有什麼別的話?她笑道,今年回想起來,好像就光是玩了,春天賞百花、打鞦韆,春遊,夏日又划船又釣魚,如今秋日該賞桂花、菊花,打馬球了,天氣冷了,再去堆個雪人兒,那今年便算是玩得痛快了。

皇帝笑道,太平盛世,不玩做什麼?沒聽人家王安石公都說,願爲長安輕薄兒,生當開元天寶時麼?

頓了頓,又嘆息,只可惜,陪着一起玩的人,卻難找。我看諸嬪當日過選秀,肯定是因爲長得特別美……不然,就她那個性子,怎可能留到最後。

皇帝雖然厚道多情,但卻的確算是個精細人,徐循從他下午看諸嬪那一眼,便知道他有些不滿,她倒爲諸嬪說了兩句話,都是妃嬪,雖說我比她位分高些,但也不至於有主僕之分。她又沒學過伺候人……性子又老實,不知所措也是自然的事。

就是因爲不懂得個眉高眼低的,才嫌棄她。皇帝嘆了口氣,笨得可以,這樣的人,和她多說幾句話都覺得無聊起來。

徐循聽他這麼說,倒是想起袁嬪來,你這一陣子少喚袁嬪了,要說機靈,她是比諸嬪機靈幾分,又會唱歌,今日我還以爲你會喚她的。

皇帝瞅了徐循一眼,頓了頓方纔道,嗯,是有幾個月沒喚她相伴了……

徐循畢竟是女人,也有點很基本的好奇心,是哦,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她惹惱你了?

其實說來還是因爲你。皇帝掃了徐循一眼,擰了擰她的鼻尖,不過,難道我寵她你就不吃醋?沒見你這樣大度的,我在你身邊,你還主動提別人,有意思。

自從元宵和好,兩人的關係畢竟是有了更進一步的感覺,許多以前不會說的話,現在也能隨意出口,兩人相伴已有十年以上,關係的遞進也相當緩和,並不是突飛猛進,只是皇帝如今在徐循身邊,要自然了許多,而徐循心中那說不清道不明的鬱郁倔強之氣,似乎也隨着元宵相會的那一眼,被擊退、深藏了起來。不論是故意又或是出自自然,在皇帝身邊,她想得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那你到底是要我妒忌還是不妒忌?她反問道,難道要我每日裡打殺你那些寵姬,只許你陪我一人,你才高興?

皇帝失笑道,你就不能拿捏點分寸嗎?稍微妒忌妒忌,增添點趣味麼。

徐循橫了他一眼,你覺得我這麼會演?

兩人說笑幾句,亦不提此事:不妒那是美德,開幾句玩笑還可以,皇帝絕不會真的希望自己的妃嬪懷有妒嫉之意。

說來還是殉葬的事。他便給徐循解釋了幾句,反正……我依你的話,四處問了問人,袁嬪的答案,令我不十分滿意。

兩人吵翻,是因爲殉葬,和好以後,誰也沒有主動提起,徐循不知皇帝的心思,於她自己,她自問自己心意未改,若皇帝也沒有改變,再提就等於再吵。今日聽皇帝主動說起,心頭不免一跳。

再吵架,那也有點太傷筋動骨了,但對袁嬪的失寵,她是持同情態度的。她因爲所有其餘原因失寵,那都和她徐循無關,但一個人在殉葬這樣的問題之前,舉止失措是理所應當之事……

那……她一邊尋思一邊問道,大哥你現在,是有意廢除殉葬制度了嗎?

皇帝雖沒有說話,徐循卻從他的臉上尋到了答案。

她的心迅速地直往下沉去。

作者有話要說:距離1月31就3天了,我這個月堅持六千堅持了好久otll,實在不想最後放棄。

下個月就無所謂了,寫多少發多少啊,不好意思啊……讓大家等了六分鐘。

106 大紅第153章 回去66 生女58 陽根第277章 快意96 賢妃第168章 躺槍第180章 吐血侍寢第241章 便當第223章 早熟65 難測春睡第230章 選婿26 藍寶108 震怒第251章 錦瑟39 委屈第238章 偕老第215章 第 215 章體面第261章 玩脫第269章 選秀第173章 選秀第224章 羞恥111 敲打第226章 不振第154章 和好無寵第228章 中年第250章 來了第192章 冒險第265章 愚笨第223章 早熟109 複雜第281章 不安62 龍威109 複雜第173章 選秀第182章 風浪第197章 相思139 感情22 過夜第210章 人品第292章 侷限30 算學第199章 富貴第284章 作死89 微妙139 感情第277章 快意61 惱火186 回生43 美差第168章 躺槍孫嬪第171章 雪崩第193章 醫藥第149章 糊弄第298章 放心85 升職87 堅壁103 盛寵第231章 水滴第280章 無奈身家第277章 快意第284章 作死第288章 逼宮第280章 無奈第181章 妙人42 隨駕第259章 花季140 順遂100 莊妃51 喜事第168章 躺槍87 堅壁117 後浪第247章 脫生60 囂張第274章 天道嫁妝侍寢130 炎涼第278章 佳媳第156章 正確第249章 坑死第201章 不來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50章 對戰114 說合第278章 佳媳第274章 天道第234章 病魔破瓜第170章 黑鍋44 行李第213章 上火76 操心
106 大紅第153章 回去66 生女58 陽根第277章 快意96 賢妃第168章 躺槍第180章 吐血侍寢第241章 便當第223章 早熟65 難測春睡第230章 選婿26 藍寶108 震怒第251章 錦瑟39 委屈第238章 偕老第215章 第 215 章體面第261章 玩脫第269章 選秀第173章 選秀第224章 羞恥111 敲打第226章 不振第154章 和好無寵第228章 中年第250章 來了第192章 冒險第265章 愚笨第223章 早熟109 複雜第281章 不安62 龍威109 複雜第173章 選秀第182章 風浪第197章 相思139 感情22 過夜第210章 人品第292章 侷限30 算學第199章 富貴第284章 作死89 微妙139 感情第277章 快意61 惱火186 回生43 美差第168章 躺槍孫嬪第171章 雪崩第193章 醫藥第149章 糊弄第298章 放心85 升職87 堅壁103 盛寵第231章 水滴第280章 無奈身家第277章 快意第284章 作死第288章 逼宮第280章 無奈第181章 妙人42 隨駕第259章 花季140 順遂100 莊妃51 喜事第168章 躺槍87 堅壁117 後浪第247章 脫生60 囂張第274章 天道嫁妝侍寢130 炎涼第278章 佳媳第156章 正確第249章 坑死第201章 不來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50章 對戰114 說合第278章 佳媳第274章 天道第234章 病魔破瓜第170章 黑鍋44 行李第213章 上火76 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