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水滴

京裡情況擺在這裡,徐循也沒辦法扭轉改變,說實話,雖然國朝公主都還算是比較貞靜寧婉,但那也是相對而言的,說她們好,那是和前朝的公主們比罷了,真正說起來,從小到大還受過什麼大委屈不成?要指望她們小鳥依人,那也是有點不現實。好男兒不願爲駙馬誰都能理解,徐循都覺得自己好像是在選另一個自己,當然了,駙馬還是比她們要好點,起碼配偶死了不用殉葬。

要麼選個好男兒,坑沒見過面的駙馬,要麼選個非常急於爲駙馬的——這種人人品可想而知不會多麼高妙,坑阿黃。反正這個制度就決定要坑一個,她不可能坑阿黃吧?徐循請準了皇帝,便讓金英去京畿一帶的大城暗訪,她也把要求縮減到了十六個字,詩書人家、寒門小戶、人品敦厚、長相清秀。

這是絕不可能再讓步的最低限度了,金英也未再推諉什麼,便領命而去,徐循去長安宮和仙師說了一下情況,仙師雖然也着急,但亦沒有別的辦法。她們女眷,在宮裡地位不論多高,說到宮外事,那就是啞巴,一句話都多不得,一點事都要靠內侍來做。這一點別說徐循了,連太后都沒法改變。

採選駙馬,歷時起碼得幾個月吧,這暗中採選,時間就更得放寬鬆了。徐循就怕自己催得急了,金英隨便給選一個應付了事,所以也把時限設得寬寬的,又給金英接連寫信,述說阿黃的性子,希望這個趕鴨子上架的大媒,能給阿黃採選個各方面條件都匹配的駙馬出來。

除了此事以外,如今宮中並無別事,女學不興,六尚人口充盈,以前還要徐循親自過問的事,如今都是六尚完成,有什麼缺漏之處,還有各宮內侍填補。不是說宮裡沒有勾心鬥角的事兒了,只是如今,這樣層面的事情,不需要徐循來處理,六尚內部就能給解決掉。

這纔是盛世氣象。錢嬤嬤對此很感慨,從前在仁孝皇后身邊服侍時,宮裡一貫也是如此,有什麼事,能上六尚都算是鬧大了,鬧到娘娘跟前的,更是幾乎沒有。

徐循進宮時,仁孝皇后早去了多年了,在人們的傳說裡,那位是賢比堯舜的存在,和文皇帝鶼鰈情深,直追太祖和馬後。理論上說,如此賢后治下的宮廷,應該是如同三代之治一般和諧。徐循從前聽錢嬤嬤說起來,也是留下了這個印象,此時不免笑道,原來仁孝皇后在位時,宮裡一樣也有紛爭的。

那時候宮裡女人多,爭風吃醋的事何時沒有?錢嬤嬤也笑了,就比如咱們曹寶林和吳婕妤一塊住着,平時多和氣?一年也難免要鬧幾次脾氣。不是你嫌我多挑了新綢子,就是我嫌你揹着我巴結上峰,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只以前六尚的飽學女史不少,得閒無事在坤寧宮開講,諸妃俱往聽課,《女德》、《女誡》之言時時在心,是以就是有人想鬧——

她微微一笑,也會鬧得比較委婉。

徐循還是第一次聽她說得這麼直白,不由笑倒了,結果到底還是要鬧。

老奴進宮也有近三十年了,侍奉過三個皇帝。錢嬤嬤眯着眼,垂頭撥弄着艾草,她手巧,即使年老,也還是能編出活靈活現的艾虎給點點玩。就老奴看到的,這三代宮廷,沒有不爭的,爭的也都差不多。得寵的爭寵、爭兒女,不得寵的爭臉面、爭財貨,以前咱們宮裡先生少,沒人教,那就擼袖子吵架,現在先生多了,六尚管得嚴厲了,那就和六尚的人打關係,爭取多行方便……歸根到底,還是在爭。

您早十年不拿這話教我呢?徐循打趣錢嬤嬤。早教我,我就早爭上了,您這耽誤了我多少年?

錢嬤嬤看了她一眼,居然也嘆了口氣。

早誰知道了?就覺得她們爭得傻唄,爭到後來,能落下什麼?她喃喃道,誰知道咱們這一朝,爭到後來,居然真是能落下實惠的。

徐循知道她說的是廢后之事,她笑道,看吧,要能未卜先知,您就肯定不這麼教我了。

兩人相視一笑,錢嬤嬤道,聽兩位尚宮說起來,最近宮裡也和從前仁孝皇后在時一樣,大面上沒出事了,出事都在內部。上回分份例,您分了兩匹西洋布到咸陽宮,惠妃說這色太豔她穿不上,讓趙昭容她們自己挑。焦昭儀多剪了半尺,趙昭容恨得背地裡罵了好幾次,又使人往宮正司告密,說焦昭儀身邊大宮女有病不報,宮正司送來給您決斷的就是這事兒。

自從徐循開始掌宮,她身邊的幾個嬤嬤免不得就要和六尚裡的同輩管事來往起來,圖的就是個消息靈通。錢嬤嬤說給她伴茶吃的軼事,就是好處的體現,宮正司的公文裡只說了有病不報,沒有前因後果,徐循若在不知情情況下發落了,難免有做了趙昭容手裡槍的嫌疑。

這也就是半尺布罷了……趙昭容心胸是要多小?徐循禁不住嘆了口氣,你別告訴我,仁孝皇后那時候,宮裡爭的都是這些個針頭線腦的。

那時候三寶太監還沒下西洋呢,半尺西洋布,是夠人爭一爭的了。錢嬤嬤倒是不慌不忙,什麼身份爭什麼事,趙昭容那身份,可不也就爭個一碗肉、半尺布的意氣了。

三寶太監的船隊去年又從西洋回來,不過其本人卻是死於任上。徐循也未聽說詳細,她還是因爲有賞賜發到宮裡,才知道船隊回來了——船隊來往,走的都是南京水路,她要聽到風聲也難——知道三寶太監去了,她免不得唏噓一場,只是自當日兩面以後,兩人再未見面,三寶太監不出海時都在南京榮養,印象早已模糊,因此感慨一番也就罷了。此時聽到錢嬤嬤說起,便笑道,是呢,其實就是現在,西洋布也稀罕的。眼看就是夏天了,西洋布的衣裳確實涼快,又比綢布的稀罕,我看一樣是棉線紡出來的,怎麼就比我們的棉布更滑呢?色澤也好,怪不得鬧了鈔二桃殺三士’。

其實,按品級來說,趙昭容等人根本分不到數量較爲稀少的西洋布,徐循對分份例時做的算術題記憶猶新,那兩匹西洋布是她給何仙仙準備的,因何仙仙夏天怕熱,以前就愛穿西洋布衣裳,再加上她喪女後老穿暗色衣服,這一次好容易得了花色西洋布,徐循便特意給她送去兩匹,盼着給她身上換換顏色,沒料到何仙仙轉手賞給底下人,倒是惹起了一場風波。

徐循一邊聽錢嬤嬤說着,一邊拿起帖子看了,原來那宮女得的也不是什麼大病,只是她今年春天犯了咳嗽,好得慢了些,到夏天還未好全。服侍焦昭儀時偶爾咳喘,不過焦昭儀本人寵愛她,並不介意,還爲其向宮正司說情。不過,估計只是嘴上的功夫,銀子沒送過去,所以宮正司也沒給抹平,而是直接往上送了。

按錢嬤嬤所說,此事倒是趙昭容更可惡點,不過她也沒做什麼違規的事情,相反也許還能算上出首有功。徐循心裡雖然厭她惹是生非,卻也找不到理由罰她,她思忖了一番,便對侍立在旁的花兒道,既然是焦昭儀本人知道的,那便不算是隱瞞主上了。雖有違規,但不至於體罰,送去內安樂堂開幾貼藥來吃,什麼時候焦昭儀高興了,就重進去當差好了。

花兒自然領命出去傳話,徐循又叫住她,還有,爲了半尺布,鬧到我這裡來了。這兩個人都該罰,焦昭儀多拿,貪婪了些,趙昭容挑撥是非,也是多事。讓女學派兩個女史,到她們身邊宣講三日《女德》上的道理。

錢嬤嬤等花兒走了,方纔笑道,娘娘如今是越來越得心應手了,瞧您發落諸事,決斷須臾間,真是威風凜凜。

你這是誇我還是罵我呢?徐循反而被逗笑了,又撐着手和錢嬤嬤糾結,本想等阿黃的駙馬人選定下,發了詔書,開始採辦嫁妝了,再說內安樂堂的事,現在倒好,要去京外採選,一下就把時間給拖長了,這麼一來,內安樂堂的事又不知道要拖到何時了。

她當家以後,也開始明察暗訪內安樂堂的運營情況,像焦昭儀身邊宮女,得了咳嗽不愛過去的事情,簡直數不勝數。畢竟大家也都不是傻瓜,對那兩大夫的水平都有了充分認識,去過內安樂堂,出來還能痊癒的,好像似乎也是因爲他們的醫術。

這件事現在關乎錢嬤嬤福祉,她的立場就沒那麼超然了,思忖許久,頗有些小心翼翼地道,不如由皇后娘娘挑明,您覺得如何?

徐循道,她是想看我和老孃娘徹底撕破臉,可不是想出頭和老孃娘繼續結怨。去見皇后說的那些話,她沒瞞身邊人。

有個阿黃婚事在前頭,便鬧得徐循投鼠忌器起來,不過好在現在宮裡還沒聽說誰生了大病,大家商議的結果,只好是以‘若有大病就送出去看’作爲過渡階段的權宜之計。基本上公事就算是處理完畢了,徐循拿過錢嬤嬤手裡編着的艾虎,笑道,我一直想要學的,嬤嬤老說教我,可到現在都沒教。

您每年端午前後都忙,平時也想不起這個不是?倒是今年,因要當家,反而沒那麼常出門了。錢嬤嬤手把手教徐循,在這扭一下——

兩人編了一會艾虎,錢嬤嬤又道,再過幾個月,就是壯兒生日了,您打算怎麼給他過?

徐循道,還有三個月呢,現在說這事還早了點吧?

太子開蒙也有一年多了,錢嬤嬤說,如今已有七歲,去年開始,逢年過節已經接受朝賀……

蒙學一般都上個兩到三年,之後就轉入正式的分科教育,明年很可能太子就會正式出閣讀書,開始擁有東宮建制,接受翰林院諸學士們的教導。到那時候,按例他就該去東宮住了,開始接受朝賀,大概也是皇帝認爲他年紀到了的信號。如果按慣例的話,後年出閣讀書的應該就輪到壯兒了,到那時候壯兒當然也不能再住在後宮,即使不出閣,一般男孩上十歲也都會從母親宮裡出去了,如果壯兒後年要出去,那今年明年這兩個生日就得好好給過——不過這終究還早了,徐循還是沒領會錢嬤嬤的意思。

錢嬤嬤只好進一步解說,我聽人和我說,皇爺有意讓壯兒和太子一道分宮出去住。

壯兒不才六歲嗎?剛開蒙幾個月呢——徐循迷糊了,這又是爲什麼?

聽說是皇爺不喜他身在永安宮,卻還惦記生母……錢嬤嬤也嘆了口氣,幾手的消息了,也不知準不準。

徐循不比錢嬤嬤,她更瞭解皇帝,對這個消息,初聽挺吃驚,琢磨一會,倒覺得合乎皇帝性格。把壯兒拿給她——生母陰謀的受害人來養,就等於是把栓兒塞給皇后一樣,都是他當年欠考慮的結果。當然現在栓兒此事已無法更改,阿黃、圓圓和他離心是既成事實,但壯兒這事可能還有點挽救餘地,不說把他塞給別人吧,那就獨立出去自己住唄,不必天天看見徐循,這個問題似乎就可以解決了,壯兒起碼不必陷入道德困局,一定要在生恩和養恩裡選。

在壯兒還小還不記事的時候如此安排,那倒也不失爲一個辦法,不過現在他都六歲了,又那麼早熟懂事,徐循很懷疑這一招的作用。她決心日後當面問問皇帝,便道,那我是捨不得的,壯兒還小呢,現在出去住,就有人照顧也掛心呀,起碼等他十歲了再說吧。

正說着,竹簾一掀,壯兒倒趕巧進來——夏日天熱,竹簾都放下來遮陽,徐循倒是沒看到他走過來。她怕壯兒聽到錢嬤嬤的話,一時還有些尷尬,不過壯兒是面色如常,給徐循行了禮,便解釋道,今日先生中暑,上到一半便告退了,我臨了些字,就先回來了。

今年夏天是特別熱。徐循也想起來道,你白日上課,別穿得這麼齊整了——對了,花兒,前幾天送去叫給做的半袖送來沒有?

花兒笑道,今早剛送來,奴婢放到壯兒屋裡了。

徐循遂叮囑壯兒道,你若覺得熱了,便讓姆姆給你拿新衣裳穿,那是西洋布做的短袖子,下頭就光着腿也行,再不行就打盆水泡腳,總之是別熱着中暑了。

壯兒現在還穿着紮實的兩件套,雖然都是菲薄的羅衫,但徐循看了也覺得熱得不行,忙讓人捧了新下的西瓜來給他吃,又令人去給點點和先生送冰點。至於她自己,身處陰涼室內,穿的又是紗衫,倒還覺得可以。

壯兒今日心情不錯,秀秀氣氣地吃了一片瓜以後,還主動要了徐循手裡的艾虎來玩,難得笑道,娘編的這個,好好玩,隨便就散開了。

自從去年那事以後,徐循待他雖然一如既往,但壯兒總顯得有幾分生疏寡言,如今日這般攀談,十分少見。徐循也有些高興,那本來,我也纔剛學呢,你要不要和錢嬤嬤學學?

壯兒瞅了錢嬤嬤一眼,錢嬤嬤對他點了點頭,嘴角卻並未上勾,他便垂下頭道,我手也笨,學不好。

好玩嘛。徐循笑道,你看,我編的老虎還會跑呢。

她拿着艾虎,從桌上跑到壯兒臉上撞他,老虎還會吃人呢,把你給吃掉啦!

壯兒被她弄得癢得很,竟哈哈笑了幾聲,掙扎道,我纔不要!老虎吃你不吃我!

鬧了一會,徐循到底硬拉他坐下來編艾虎,壯兒也就從命了,兩人坐在桌邊上,一邊編,他一邊道,高先生說,今年入夏以來天氣熱、雨水多,到了秋天收成就不會好,是這樣嗎?

這也要看雨水到底是多還是少了……徐循道,若是大水,南方要發洪水的話,那就是沒收成了。

唔,壯兒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又說,米先生今日也告假沒來,高先生說他打擺子了。娘,什麼叫打擺子啊?

打擺子就是一種病。徐循皺了皺眉,道,得了以後每天早上都會打擺子——那米先生請醫生看了沒有啊?

請了。壯兒說,我也問高先生呢,高先生說應該肯定是請了的。

只是開蒙而已,選的都是一般的翰林,雖說地位清貴,但俸祿不高,品級也就不過如此。米翰林只怕未必能請動太醫院的國手給他看病,徐循道,嗯,對了,你的伴伴呢?

開蒙以後,就會有大伴了,不過居住在母親跟前的皇子,和大伴的關係相對較一般,壯兒就不粘他的大伴,他道,不知道呢,我進院子後就直接來您這了。

早有人出去傳話,沒有多久,壯兒的大伴邱大德便進來給徐循請了安,徐循道,你今日散值以後去米翰林家問問,若是沒請太醫,便上太醫院去帶個話。診金就別讓米先生家操心了。

宮裡往外賞賜物件不便,但賣個面子還是極容易的,邱大德穩重道,奴婢知道該怎麼辦,請娘娘安心。奴婢一定爲殿下轉達孝心問候。

他是馬十的徒弟,當日直接被馬十引薦過來空降到此的,徐循冷眼考察了一段時間,見他性子沉穩,甚至近乎古拙,然而幾件事情都辦得不錯,倒也是暗暗點頭,又對壯兒道,你有什麼話要帶給先生的?

壯兒道,請先生快些好,我還等着您來給我上《千家詩》呢。

他進境也不下於點點,而且因爲是男孩,要求高,算上韓女史給開蒙的時間,半年多吧,就已經開始學千家詩了。

打發走了邱大德,不多時點點回來,鬧着要吃西瓜,大家自然是一片歡聲笑語。第二日邱大德去探望了米翰林,回說米翰林家事豐厚,已經請了太醫,請徐循不必擔心。徐循點了點頭,又問道,米翰林家裡,就他一人得了瘧疾?

也不是,那街坊裡已經有幾戶得了的,奴婢過去時,正遇上街坊良醫出診。邱大德道,不過米翰林病況還行,聽其意思,再吃幾貼藥也就能痊癒了。

瘧疾就是如此,一旦發作就是一個街坊一個街坊,而且越是天熱、潮溼,發起來就越快。徐循小時候家裡就發過一次,嚇得徐師母拖兒帶女回了孃家,在山裡躲到了中秋節纔回來。概因小兒體弱,一旦染上了很容易夭折。徐循現在膝下一雙兒女,如何不擔心這個?聽說米翰林病情輕,料應無妨,方纔放下心來,放過此事,繼續預備端午節。

誰知道,這種事病起突然,真是防不勝防,當晚還好好的呢,第二天便有傳言,說是外廷有內侍開始打擺子了,第三日邱大德上值時候,顏色就不對:他之前被派去探望米翰林,難免留心瘧疾消息,生怕自己也染上了,據他說,景山西面一排屋子,已經有七八個發病的了。

打擺子這病,起病最快,劉太醫立刻就被叫到宮裡來了,皇帝也被徐循請來,他是在軍中呆過的人,一聽徐循述說就沉了臉,現在聽劉太醫回話,也是一臉擔心。若是間日,那倒無妨了,多數還好,若是三日瘧,那就兇。如今宮裡諸位,看來還是間日瘧,只要按時用醫用藥,料應無妨的。

徐循本來還糾結呢,這回可好,不用選了,她乾脆道,好,那就把此事交給劉太醫了。

她看了皇帝一眼,見皇帝沒說話,便道,內安樂堂那兩個大夫,實在庸碌不堪,當此絕對不能信用。內廷多人聚居,一旦病情擴散,後果難以設想。我意將他二人撤換,以你和周太醫爲主——

又扭頭道,大哥,你看如何?

皇帝點頭道,如此也好,另外有什麼可以預防的湯藥也熬煮出來大家分食——先給孩子們吃些。

他有些心神不寧,嘆了口氣又道,你先做主吧,我到文華殿那邊去。

他這估計是要去開內閣會議,佈置防疫工作了。徐循也不詫異,雖然應對瘧疾似乎是毫無辦法,但好歹要搞搞,不然真的流行起來,北京城簡直要臭氣熏天了,更不知道這一次要死上多少人。京城的火災、水災和疫病,皇帝一直都是很掛心的。

送走皇帝,徐循和劉太醫商量片刻,便定下方針,她直接手書一令,派人到內書堂把那些沒畢業的醫科生調來,隨劉太醫一道去接管內安樂堂。

連續第三天沒睡好,我人發飄的

抱歉大家等了7分鐘……我去睡了|

38 挑剔43 美差第278章 佳媳第232章 疫病第288章 逼宮第246章 害死第190章 帶勁45 疼寵39 委屈第242章 先別看第269章 選秀85 升職48 同居90 下棋第155章 博弈第183章 晉封第171章 雪崩第226章 不振第161章 回宮74 鬧心105 糊塗賞賜88 清醒第143章 驚訝75 索要103 盛寵第288章 逼宮100 莊妃75 索要第232章 疫病第142章 富貴126 太平第242章 先別看63 體面88 清醒身家第179章 喜事第216章 北斗體面第193章 醫藥39 委屈103 盛寵第241章 便當第150章 對戰125 雙元44 行李100 莊妃侍寢30 算學第165章 愉快110 亮劍第290章 決斷第237章 捧殺培訓第214章 爲難69 死人第280章 無奈36 和睦第180章 吐血第148章 踏實73 溫泉盛會78 着急131 重輕98 風向第168章 躺槍30 算學第143章 驚訝第275章 心術95 分封87 堅壁第168章 躺槍68 抄檢108 震怒128 福運第289章 頭疼32 內媚第214章 爲難第152章 失望第153章 回去41 侍膳23 複雜77 怨恨第218章 進化初見第153章 回去第163章 涸魚第199章 富貴第166章 恭讓第282章 胡鬧26 藍寶第258章 複雜87 堅壁破瓜44 行李第194章 深喉25 賞賜61 惱火第207章 威望74 鬧心
38 挑剔43 美差第278章 佳媳第232章 疫病第288章 逼宮第246章 害死第190章 帶勁45 疼寵39 委屈第242章 先別看第269章 選秀85 升職48 同居90 下棋第155章 博弈第183章 晉封第171章 雪崩第226章 不振第161章 回宮74 鬧心105 糊塗賞賜88 清醒第143章 驚訝75 索要103 盛寵第288章 逼宮100 莊妃75 索要第232章 疫病第142章 富貴126 太平第242章 先別看63 體面88 清醒身家第179章 喜事第216章 北斗體面第193章 醫藥39 委屈103 盛寵第241章 便當第150章 對戰125 雙元44 行李100 莊妃侍寢30 算學第165章 愉快110 亮劍第290章 決斷第237章 捧殺培訓第214章 爲難69 死人第280章 無奈36 和睦第180章 吐血第148章 踏實73 溫泉盛會78 着急131 重輕98 風向第168章 躺槍30 算學第143章 驚訝第275章 心術95 分封87 堅壁第168章 躺槍68 抄檢108 震怒128 福運第289章 頭疼32 內媚第214章 爲難第152章 失望第153章 回去41 侍膳23 複雜77 怨恨第218章 進化初見第153章 回去第163章 涸魚第199章 富貴第166章 恭讓第282章 胡鬧26 藍寶第258章 複雜87 堅壁破瓜44 行李第194章 深喉25 賞賜61 惱火第207章 威望74 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