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沒什麼,就是想點事。”回過神來,張璇衡趕忙興奮的將自己的推斷說給了餘政興二人聽。
餘組長始終以一種若有所思的表情傾聽,最終沉重的“嗯……”了一聲,又嘆了口氣。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是另一件案子了……目前除了她可能拿走了齊詩雨的睡裙,除此之外那人的行動都和兇殺案本身沒有必然聯繫。”餘政興陷入了複雜的思緒,片刻後重新問向張璇衡:“你覺得這兩件事有關聯嗎?”
“我覺得很有關聯……可還沒想到關聯在哪。”張璇衡支支吾吾了一下,終於還是說道:“你看,你不覺得那女人的行爲疑點太重了?爲什麼她會知道吳紅山當晚去殺死了齊詩雨,又特意去回收那件睡裙呢?這樣吧,我們下一步就用監控錄像再驗證下猜測,看看她有沒有在第三個雨天開始繼續跟蹤——如果沒有,那這個人就相當可疑了。至少能說明,她是知道兇手今晚要實施行動的。”
“的確。”餘政興也發現了這整件事的怪異感;“如果能知道那女人的動機,或許會好辦得多。”
“我們目前好像沒什麼辦法知道她是誰……必須換個新的思路。”監控室明亮的燈光下,張璇衡想得腦袋都生疼:只要還能找出調查方向,就有可能突破思維困境:“再等會兒,讓我想想。”
思路堵塞之餘,他拿出手機,準備看看在白狐社區的私信是否有回覆。
如同預料之中,毫無反應。或許等那人終於上線看到回覆,這案子都要過去好幾個月了。
算了,反正我也看到心理諮詢記錄、瞭解到齊詩雨爲什麼會得恐雨症了……張璇衡重新將手機揣回兜裡,不再惦記這件事:還是再看一遍筆記吧……一定還有什麼疏漏的地方。
張璇衡的習慣是,將許多可能有用的細節都用那大概只有他自己認識的潦草筆跡記錄在筆記本上。
他堅信這能爲他在關鍵時刻提供靈感,不遺漏重大細節。
動機……張璇衡邊翻着筆記,邊沉思起來:如果能知道那跟蹤者的動機就好了。
到目前爲止,有哪部分信息可以用作推斷動機?
翻着翻着,張璇衡翻到了齊詩雨曾經服刑的記錄。就在這一頁將被他不當回事的翻過去時,手指卻不由自主的停住了。
那一頁中,他記下了齊詩雨曾經入獄服刑。
根據推理,那女人很可能是出於復仇心理才這麼做……
那麼此事會不會和齊詩雨當年入獄有關?
齊詩雨,曾在上大學時過失致人死亡。
有沒有可能……是死者的親朋好友想要爲此報復她,所以才……?
覺得自己很可能找對了調查方向,他盯着筆記紙,陷入沉思。
“想到什麼了?”餘政興見到張璇衡又擺出這幅若有所思的樣子,明白他想出關鍵問題了。
“我得看看齊詩雨當年過失殺人案的卷宗。”張璇衡灌了口檸檬水,提出要求:“那個跟蹤她的人,也許和當年那位死者關係很好。如今做的一切,就是爲了復仇。”
張璇衡的推測,在吳紅山聽來分外可信。卷宗很快便在餘政興的安排下被傳了過來,直接就能在監控室內的電腦觀看。
齊詩雨,在2014年1月16日和一名叫做劉小元的男子在潛影山區一棟橋樑上發生爭執,失手將其推下山崖。隨後,她報警自首。警察們發現屍首後,將其刑事拘留。
接下來,便是一系列取證、訴訟……整個過程進行得不算順利。
爭執點就在這個“過失致人死亡”上。
卷宗中記錄,整個案件是隻有一名目擊者的。
此人就是跟她一起去爬山遠足的吳紅山——齊詩雨當時的男朋友。
死者的家屬們不能認可這種一邊倒的說辭,覺得吳紅山作爲兇手的男友,一定會幫她僞造證詞。他們認爲,劉小元是被故意推下山崖的,而不是什麼“因大雨造成橋面溼滑,被齊詩雨推了一下後意外失去平衡,沒能穩住身子反而朝後摔去,墜下橋樑。”
這後來,則是一系列取證。因爲通過社會關係調查,發現齊詩雨二人確實未曾與劉小元有過接觸,再結合現場痕跡分析,實在沒證據說她就是故意要殺死劉小元的,最終在種種綜合判斷下,判處齊詩雨三年有期徒刑。
……讀到這裡,張璇衡放下了卷宗。
整個事件中,有兩個線索非常值得注意。
其一,是唯一的證人:吳紅山。
他目擊了整個過程。也出面做了證詞。
其二,是案發當天,在下大雨。
這兩樣線索,是否能說明什麼至關重要的問題呢……?
張璇衡決定整理一下思路,拿出筆記本,詢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當前案件,最核心的疑點在哪?
他邊思考,邊在筆記上寫出了以下幾點。
一:吳紅山殺死齊詩雨的真正動機是什麼?
二:爲何他偏偏選擇在昨夜殺死齊詩雨?有什麼讓他不得不這樣做的理由嗎?
三:他是不是從誰那兒得到了什麼消息,所以才策劃了這起謀殺?
四:如果有這麼個人,那麼TA以何種理由引起了吳紅山的殺意?
五:這個人如果就是那位跟蹤者,那麼那失蹤的睡裙又意味着什麼?
六:這位跟蹤者,又是爲何對齊詩雨仇恨至此?
我現在來做演繹推理——張璇衡轉了轉筆,冷靜的思考着目前案件中幾大核心問題:當年那案件,絕沒有看上去這麼簡單。背後肯定隱藏了什麼不爲人知的秘密……
而那秘密,就是吳紅山要隱瞞殺人動機的原因。
那麼,吳紅山在害怕什麼?
既然吳紅山有更深一層的殺人動機,那麼不妨再和三件事聯想起來:跟蹤者對齊詩雨因某種原因有着仇恨、齊詩雨入獄期間吳紅山沒來探望過她、齊詩雨出獄後吳紅山重新接近她試圖重歸於好。
三件如今顯得怪異無比的事情,顯然都和當年劉小元的死亡有聯繫。
那麼……吳紅山當年說的,真的是實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