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給臉不要臉

劉吉府上。

覃吉作爲皇帝的特使,親自到首輔家中,把皇帝要劉吉做的一件事,以私下的方式,詳細進行說明。

也就是要冊封張巒爲壽寧侯,並準備同時冊封張鶴齡和張延齡爲伯。

劉吉聽到這消息,異常驚訝,他一時間似乎沒想明白,皇帝爲什麼要讓人私下裡來找他,並由他去請奏和撰寫冊封的詔書,就好像不知道他跟張巒有恩怨一般。

劉吉眉頭深鎖,問道:“覃公公,這是陛下的意思嗎?身爲帝王,豈能不知朝綱穩定的重要性?以張來瞻爲侯爵,這倒是能理解,畢竟是皇后之父嘛,但以其兩個兒子爲伯,卻是何道理?”

覃吉一臉認真地道:“這的確是陛下的意思。要是劉閣老有意見的話,最好是找個時間入宮去問詢陛下……”

“莫非此事,不能拿到朝堂上公開說?”

劉吉顯得很不忿。

明知道我不喜歡張家人,還讓我出來當這個好人?

我之前帶頭參劾張巒,準備把張巒給掀翻,現在突然讓我改變立場,去捧張家人的臭腳,那外人會怎麼想?

本來名聲就夠臭了,又是“劉棉花”,又是什麼“紙糊三閣老”,把我當奸佞一般對待。如果再做了眼前事,那我在朝中豈不是不用混了?

覃吉一臉認真地搖了搖頭,道:“陛下不希望這件事鬧大,更希望劉閣老能主動替君上分憂。

“如今朝中人,意見不一,以您這個首輔提出來,最合適不過。同時……張國丈入閣之事,最好也由您一併提出。”

劉吉黑着臉道:“以閣臣爲侯爺,自大明立國以來,就未曾有過。要是想有世襲的爵位,就必須得卸掉文職,豈有文臣武將一肩挑的道理?

“敢問那位張國丈,是有本事上戰場,統兵打勝仗?還是說他能輔弼朝政,以一人之力支撐起大明江山?”

“您……”

覃吉很無奈。

這話聽起來怎麼倒像是一個忠直的大臣,在與昏君或者奸佞據理力爭,以確保大明江山社稷的穩定?

但……

是個人都知道,你劉吉不是那塊料。

這話從你劉吉口中說出來,不覺得太過荒唐了嗎?

劉吉起身道:“這件事,在下寧死不從。”

“誒誒誒……”

覃吉招呼道:“劉閣老,您別爲難老朽啊……您這般決絕,讓老朽回去後怎麼跟陛下交待?陛下可是斟酌再三,才指定您出來說話,如果您……”

聽到這裡,劉吉更來氣了,同時也確定了一件事:原來皇帝也知道這件事很荒唐,既想讓他岳父入閣,又想給他岳父封侯,還想給他兩個小舅子封伯。見沒人願意出來破壞規則,纔想到我?

既如此,那我更不能同意了!

我可不能挖坑把自己埋了。

畢竟張巒入閣,利益受損最大的那個人就是我。

是不是我不同意出面幫忙說項,朝中就再也沒人能擔此重任,張巒入閣之事也就無人提及,最後張巒就要悻悻地回去當他的富貴閒人?

對!

堅決不能給自己找麻煩。

劉吉義正詞嚴道:“請覃公公回去後,如實跟陛下稟明,在下一心爲大明、爲陛下着想,絕無私心。

“如果陛下堅持認爲這其中有何不妥之處,大不了在下辭官回鄉便是。”

“啊?”

覃吉臉色別提有多尷尬了。

我不過是代表皇帝來跟你商議一番,結果你一點兒都不配合,真不給面子啊!

劉吉道:“李孜省馬上就要回朝……這種奸佞小人,絕對不能留他在朝中,繼續敗壞朝政。

“煩請轉告陛下,在下會出面,替那些被他禍害過的官員參劾李孜省,令其不能在朝中立足。有這樣的奸佞之臣在,朝廷永無寧日。”

覃吉看出來了,劉吉是一點兒顏面都不給他留。

他只能無奈起身,道:“劉閣老,希望您能好好考慮一下……明日我再來問您的意見可好?”

“不必了。”

劉吉一擺手道,“老朽心意已定,再如何施壓也無用。覃公公,你便如此回稟陛下便可!”

……

……

覃吉離開劉府,並沒有着急回宮。

他覺得可能是自己執政經驗不足,事情纔沒落實,所以還是得找個“高人”求教一下,而他本能就想起了目前尚未正式官宣致仕的懷恩。

既然懷恩名義上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是他的頂頭上司,他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登門去問一下,這件事到底該怎麼處理。

當懷恩得知覃吉到來時,本能地以爲是皇帝讓他來宣旨,確定他正式賦閒養老的,等知曉覃吉只是來問詢一下他的意見,且還不是皇帝授意他這麼做的時候,懷恩頗有些無語。

“厚方,你都是事實執掌司禮監的人了,怎在大事上,還沒有自己的決斷呢?”懷恩怒其不爭地說道。

我退了,把內相的職位交到你手上,結果你遇到事自己辦不成,還跑來求教我一個賦閒的老人?

你是怎麼好意思來的?

難道你不知道,其實我也不想讓張來瞻入閣麼?

明白你的,知道你是個厚道人,從來不會避忌什麼朝見與黨派紛爭。

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是來故意找茬的呢。

覃吉無奈道:“陛下可能是有意要說和張國丈和劉閣老,這才讓我親自登門,誰曾想,劉閣老並無化解恩怨的意思,準備執拗到底了。”

“他們之間有矛盾嗎?”

懷恩問道。

“嗯?”

覃吉聞言一怔。

心裡在想,難道是我的政治覺悟不夠高,竟不知劉吉和張巒本是盟友?那就是……他們在人前裝模作樣,其實暗地裡好到穿一條褲子?

這可能嗎?

懷恩道:“厚方,這我就不得不說你了……你看待問題,還是太過膚淺和片面。”

“懷公公教訓得是。”

覃吉拿出虛心受教的態度,拱手道。

但其實眼下的他,根本就不用受這窩囊氣。

懷恩搖頭嘆息:“那劉吉就算再多做個十年首輔,怕也跟張來瞻不在一條道上,或者說,他的道行遠遠不夠……”

覃吉眨了眨眼睛,迷茫地問道:“您的意思是說,劉閣老不夠道行?”

“呵呵。”

懷恩笑道,“你當我爲何回朝後,明知道張來瞻是我舉主的情況下,還要跟他置氣?我是個白眼狼,還是閒得慌?難道我不知道,他是陛下的岳父,在陛下登基這件事上,他立下過汗馬功勞?”

覃吉心說,可不是麼?我也覺得你純粹就是閒得沒事幹!你跟人家一個國丈較什麼勁兒?

人家跟皇帝,可是砸斷骨頭連着筋呢。

懷恩道:“正是因爲我看出來,張來瞻未來在朝中的前途不可限量,他既能成爲陛下身邊最受信任之人,還能把朝堂上下所有官員都玩弄於股掌之上,讓他做十年閣臣,怕是朝中再無人能壓制他。一旦陛下政務上有所倦怠,那張來瞻就可以一手遮天,比之當年的王莽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能嗎?”

覃吉也很好奇。

被你說的,怎麼張來瞻就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一般?

有這麼神通廣大嗎?

可爲何我總覺得,咱倆說的好像不是同一個人。

難道是因爲我平時跟張來瞻私下接觸太多,瞭解他骨子裡自帶的懶散與不羈,而你平時在公共場合所見到的他,卻英明神武,運籌帷幄幾乎無所不能,因此認知方面截然不同所致?

懷恩點頭道:“他會的。如果單純只是張來瞻一人,我還不那麼擔心,但背後有個小國舅張延齡,此子陰謀算計,真非一般人能及。

“你說有這麼一對父子在,但凡是他們一心爲大明着想還好,若是他們有異心,那……唉!”

有些話,其實懷恩不用說得太過周到詳細。

大概意思表達出來,像覃吉這樣一心爲皇家服務的人,自然就明白是怎麼回事,甚至可能在某些細節上,覃吉的理解和體會更深。

覃吉道:“陛下馬上要給張國丈賜爵,同時還有張家兩位小國舅。”

“這些都是題外話。”懷恩怏怏不樂道,“陛下這麼做,本無可厚非,畢竟陛下愛屋及烏,深愛皇后,對皇后一家倚重也就是必然的事情。或許正因爲從前的陛下身邊缺少強有力的臂助,纔會讓他如此珍惜皇后一家人吧。”

“那我……”

覃吉的意思,我該怎麼去跟皇帝說?又或者,我怎麼幫皇帝完成這差事?最好讓劉吉乖乖就範,站出來替張家人說話?

懷恩道:“我覺得,劉吉是時候離開朝堂了。”

“啊?”

覃吉大吃一驚。

懷恩無奈道:“莫要以爲我是在說氣話,這是真實所感。想那劉吉,本身就不做實事,卻靠資歷在朝中位列文臣之首。

“如果張來瞻入閣後,他倒戈過去,聯手張來瞻對付徐溥等人,壓制東宮講官,統一翰林院中的認知,操控輿論,那該如何?”

覃吉道:“所以說,不能留劉吉在朝了?”

“對。”

懷恩斬釘截鐵地道,“如果陛下問及你對劉吉的意見,你就照實說——這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佞臣,早在先皇時,就仗着有萬安、樑芳等人爲其撐腰,危害朝廷。如今陛下登基,萬象更新,絕對不能留這種人在朝。”

覃吉一時間臉色尷尬。

我來問你意見,你就給我出這麼個釜底抽薪的“損招”?

你不是怕張來瞻崛起嗎?

你如此着急讓劉吉倒臺,確定不是在幫張來瞻掃除異己?

“回去吧。”

懷恩一擺手道,“沒有陛下的吩咐,以後就不要再來了。陛下可不喜歡你來聽我的意見……

“厚方,我已經認命,這一仗我打輸了!輸在我無法取得陛下的絕對信任。陛下始終認爲,我是外人。但你……不是!陛下與你相處多年,以後規勸陛下的重擔,就交到你身上了。”

……

……

覃吉從懷恩府上出來,心裡很不是個滋味兒。

替懷恩惋惜之餘,又覺得自己遇到了挑戰,人家懷恩致仕後,在家中一邊養病一邊安靜地等死,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公公,現在要回宮嗎?”

扈從問道。

覃吉這纔回過神來,擡頭看了眼皇宮方向,道:“立即回宮。若有人問及,定不要說我來過此處!”

……

……

乾清宮內。

覃吉把劉吉的意思,如實傳達給朱祐樘知曉。

朱祐樘臉色明顯帶着不悅,問道:“老伴,你說他爲何非要給朕找麻煩?讓他在背後請奏,回頭再寫一道敕令,真有那麼難嗎?”

顯然皇帝不能理解,你劉吉到底是在較什麼勁兒?又有啥憑仗?

如果沒有張巒的存在,或者說沒有徐溥的對比,皇帝或許還覺得劉吉是個能人,畢竟在他那“英明神武”的父親手下當過閣臣的人,水平料想不會很差。

但凡事就怕有對比。

現在的皇帝心裡其實已經很清楚了,劉吉在內閣屬於佔着茅坑不拉屎的那種人,尸位素餐,踢還不好意思踢,因爲資歷確實太深了。讓你在背後做點兒實事,聯絡一下君臣情義,你還故作清高,賣弄起自己來了?

我呸!

覃吉想到懷恩對自己的忠告,也認爲之前自己太過膽小怕事了。

於是乎他拿出了自己勇敢的一面,直言不諱道:“回陛下,以老奴料想,劉閣老大概不願讓張國丈入閣,同時也不希望張國丈一家在朝中地位得到擢升,免得影響到他在朝中的威望。”

說完這番話,覃吉感覺自己好像徹底解脫了。

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說完後卻又有些後悔,心想,我剛纔都說了些什麼?那是我該說的話嗎?要是陛下因此而對劉閣老產生嫌棄,把人趕走,那我豈不成了罪人?

朱祐樘臨時轉變話題,問道:“岳父的病現在怎麼樣了?能進宮來,讓我跟他好好談談嗎?”

“恐怕……還不行。”

覃吉顯得很無奈。

那位張國丈的病確實沒好,這是他親眼見過的,而張家小國舅人又不在京師,皇帝好像徹底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朱祐樘感慨道:“難道封岳父爲壽寧侯,這件事真有那麼難嗎?要不你去問問岳父,看誰在背後能幫忙轉圜一下?

“這件事,總不能讓我自個兒在朝會上提出來吧?那像什麼話?”

覃吉道:“回陛下,其實朝中已有人提出了……”

“哦?何人哪?”

朱祐樘也很驚訝。

劉吉這邊拒不配合,張巒那邊又好像有意躲避,就在自己爲誰能幫張家人提請爵位時,這邊竟已經有人提前發聲了?

覃吉一臉認真地道:“乃吏部右侍郎徐瓊。”

“對啊,我怎麼把他給忘了?”

朱祐樘頓時感覺輕鬆了許多,終於有人能替他分憂了,欣慰之餘,他問道,“不知徐瓊是怎麼提請的?”

覃吉道:“徐侍郎請奏的是早日冊封張家爵位,並沒有提及是要封侯還是封伯,也未幫張家兩位小國舅爭取過,或許是他覺得……兩位國舅尚年幼,還不到賜爵的年歲吧。”

朱祐樘點了點頭,道:“如此提請,也算合理。那再跟他說一句,讓他幫鶴齡和延齡爭取一下,改一下說辭,應該不難吧?”

覃吉問道:“陛下,此事是否該徵求一下張國丈本人的意見呢?”

“老伴,你認爲不妥嗎?”

朱祐樘很好奇。

怎麼看起來,你覃吉似乎也在阻礙這件事推行。

覃吉急忙道:“回陛下,奴婢只是認爲,如今這時候,能讓張國丈順利入閣,會比什麼事都更加重要。

“封爵遲早可進行,再者兩位小國舅尚且年幼,未曾給朝廷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再給他們一些歷練的機會,建功立業,以便得到朝中人的認可。”

朱祐樘奇怪地問道:“身爲國舅,還要做事和歷練,得到別人的認可才行嗎?”

這下覃吉徹底明白了皇帝是什麼意思。

朱祐樘想給兩個小舅子封爵,絕對不是因爲張延齡辦事能力強,或者說是很討喜,純粹就是因爲……皇帝把倆小舅子當成自己弟弟對待。

從關係上來說,可能比弟弟還要親。

這導致他這個做皇帝的,覺得應該饋贈弟弟一點兒東西,心裡纔會舒坦。

至於張延齡能辦事,那純屬就是錦上添花,並不妨礙皇帝要給其賜爵的想法。

換句話說,哪怕張家兩兄弟就是倆窩囊廢加草包,沒事喜歡添亂、惹事,也不會影響皇帝把他們當自己人,不影響皇帝要給他們賜爵。

覃吉道:“陛下,事情不是得一步步來嗎?”

“嗯。”

這次朱祐樘出奇地沒有動怒。

或者說,皇帝也看出來了,現在要一次給張家父子三人賜爵,連劉吉這樣喜歡當牆頭草的廢物,都不樂意配合。

在這種情況下,賜爵的事似乎就得一步步進行,且要找到更爲適合的、願意打配合之人……而徐瓊這個吏部右侍郎,怎麼看,好像在資歷上都顯得不足。

朱祐樘道:“老伴,你去找徐卿家,跟他說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聽聽他的意思,讓他酌情辦理。朝會上由他提出來,後續我自會配合,岳父入閣之事需及早敲定,畢竟已經耽擱很久了。”

“是。”

覃吉趕緊領命。

348.第348章 已到變局時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第467章 爭論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第27章 前恭後倨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第804章 秀恩愛第44章 穿針引線第737章 拿紅塵俗世當和尚廟第622章 賣個破綻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第751章 量身打造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第609章 欣然接受第36章 各取所需第648章 聖旨到第446章 論功封官(祝元旦快樂!)第586章 雙簧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701章 試探第655章 自己人第406章 好戲子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329.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667章 誘敵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403章 都在等第195章 難得糊塗(求月票)第525章 滔天的功勞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第500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719章 追求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第800章 親疏遠近自有分辨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第50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590章 好人言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169.第169章 小諸葛(求票)第495章 十萬火急第27章 前恭後倨第713章 狡獪第449章 國舅得當大官第671章 見好就收第14章 慕名而來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496章 老夫要弄死你第626章 對立235.第235章 鬧着耍第497章 跳樑小醜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611章 宦海浮沉第614章 東宮私話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第8章 實踐出真知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8章 實踐出真知第27章 前恭後倨393.第393章 站一邊(求月票)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632章 不保守第9章 投機主義者第652章 主內主外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第753章 軟腳蝦第511章 人心第545章 最大的問題第594章 動手不動口第517章 高枝第529章 透徹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573章 硬骨頭啃不動(求月票)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704章 場面人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781章 找藉口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第4章 鐵公雞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686章 輿論第768章 交情值幾個錢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492章 瞠目結舌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217章 親迎禮第583章 都不乾淨227.第227章 互毆
348.第348章 已到變局時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第467章 爭論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第27章 前恭後倨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第804章 秀恩愛第44章 穿針引線第737章 拿紅塵俗世當和尚廟第622章 賣個破綻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第751章 量身打造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第609章 欣然接受第36章 各取所需第648章 聖旨到第446章 論功封官(祝元旦快樂!)第586章 雙簧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701章 試探第655章 自己人第406章 好戲子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329.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667章 誘敵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403章 都在等第195章 難得糊塗(求月票)第525章 滔天的功勞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第500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719章 追求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第800章 親疏遠近自有分辨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第50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590章 好人言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169.第169章 小諸葛(求票)第495章 十萬火急第27章 前恭後倨第713章 狡獪第449章 國舅得當大官第671章 見好就收第14章 慕名而來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496章 老夫要弄死你第626章 對立235.第235章 鬧着耍第497章 跳樑小醜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611章 宦海浮沉第614章 東宮私話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第8章 實踐出真知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8章 實踐出真知第27章 前恭後倨393.第393章 站一邊(求月票)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632章 不保守第9章 投機主義者第652章 主內主外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第753章 軟腳蝦第511章 人心第545章 最大的問題第594章 動手不動口第517章 高枝第529章 透徹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573章 硬骨頭啃不動(求月票)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704章 場面人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781章 找藉口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第4章 鐵公雞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686章 輿論第768章 交情值幾個錢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492章 瞠目結舌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217章 親迎禮第583章 都不乾淨227.第227章 互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