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投資

張延齡從皇宮出來後,直接帶着李榮去了京郊的煤炭廠,因爲接下來就要大面積推廣蒸汽織布機,需要用到大批煤炭。

想要提高織布機的生產效率,上動力裝置是必然的選擇,如此就得用到燃料,這也是西山產出的煤一個大的去處。

“二公子,新機器要用到蜂窩煤嗎?那東西確實很好使,四五個煤就能用上一天,關鍵是次日不用重新生火,很方便。如今京師中很多人家,都在用呢。”李榮看着路上滿載着蜂窩煤的人力車和馬車,笑着說道。

張延齡搖頭:“蒸汽機用蜂窩煤還是太過奢侈了……大批量用煤,只要做到合理的洗煤,基本上就可以用……對了,李公公,最近工坊那邊的營收賬目,是否一切正常?”

隨着皇宮織布工坊的連續擴張,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陸續有人上下其手,從整個生產和銷售環節中漁利。

本來事情是由張延齡主持和負責,但隨着時間推移,皇宮體系的人逐漸把控了權力,因爲皇帝和皇后不可能隨時盯着,最後只能派出專人負責,涉及到工坊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可伸手的地方很多。

李榮對於賬目方面的事應該很清楚,但他是否會留心,或者說,他是否會從中牟利都不一定。

李榮恭敬地道:“可能還得回去整理後,才能把賬本交給您。”

“嗯。”

張延齡點頭道,“不着急。其實我只是問問,並不是要審查賬目……我的人調查到,最近市面上出現了大批新布料,有的甚至不知從何而來,價格壓得很低,已屬於低價傾銷了……回頭可能你是得派人去好好查查。”

一旦有人在生產環節牟利,就必定要把竊取的大批成品布料轉賣出去變現。

本來這些布料拉去南方銷售,張延齡是不可能看出問題的,怪就怪在經手人做事太過粗糙,或者說肆無忌憚,覺得他們做的事很隱秘,一般人看不出來。

但誰讓他們碰到張延齡這個怪胎呢?

李榮道:“二公子,既有問題,您爲何不當面跟陛下提出來?”

張延齡搖頭:“我也不知是否真有人在大批兜售贓物,對於低價傾銷布匹的來源我也不太清楚。李公公,如今您提督東廠,應該找人去好好查查,免得回頭被陛下問及答不上來,遭到詰難。”

“是。”

李榮以領命的姿態道。

……

……

大批煤炭從西山運到京師來。

雖然路途不是很遠,但因爲運輸條件落後,使得成本居高不下,而建立一條從西山到京城的簡易運輸軌道,在張延齡看來,有其必要性。

修一條鐵路,造火車,成本和時間很長,見到成效的週期也長。

再加上投資巨大,建設中途會遭遇各種問題,諸如破壞風水、影響莊稼還有安全方面存在問題等等,要做成還是很困難的。

離開煤炭廠,張延齡出來時正好看到在外等候見他的秦昭。

“秦當家。”

張延齡主動打過招呼。

秦昭趕緊還禮。

二人一起往隔壁貨棧方向走。

積水潭周圍,這種貨棧的數量非常多,而眼前因爲蜂窩煤的流行,導致京師周邊任何貨棧和邸店,都能見到大批蜂窩煤堆積。

秦昭道:“二公子,如今新產出的煤炭已源源不斷運到京城來,最初經手此生意的,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已看到回報。眼下在通州、北直隸和山東等地,對於煤炭的需求也非常大。”

張延齡笑了笑,道:“朝廷對於民間開礦,只負責徵收稅賦,至於採出來的煤要運送去哪兒,並無限制。地域上,只要這生意能做,就可以推進。”

秦昭點頭道:“話雖如此,但官府那邊,會出現各種吃拿卡要的情況。”

這就不得不提到這年頭官府的權力實在太大了,任何商品,尤其像煤炭這種大宗商品到了地方後,必定會出現官府設卡甚至從中漁利的情況,目的就是讓你塞銀子,銀子給少了就直接扣押貨物。

當官府擁有隨意搶劫商賈的權力時,不能全指望當官的慈悲爲懷,不去搶你。

很多人的想法是,你有權力你也搶,既然今天是我當權,爲什麼要放過這些唾手可得的好處呢?

張延齡不能說自己有多高尚,其實經他之手發展出的很多產業,全都是因爲背後有權力撐腰,才能做起來,而徽商及晉商想方設法靠攏他,也正是因爲他背後的權力,讓地方官府望而生畏。

擁有強大的靠山,尤其這靠山的權力還通行整個大明,那肯定是不帶絲毫猶豫地往最大靠山的方向靠攏。

他們也想直接靠攏皇帝,奈何皇帝不會給他們機會。

而張延齡其實算得上是皇帝的代言人。

張延齡道:“對於此,我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以後遇到這樣的事,倒是可以報上來,我想辦法幫你解決。”

地方官府想要盤剝商賈,你找我撐腰,我目前沒有太好的方法應對。

強龍不壓地頭蛇,想我人在京師,對於地方上發生的事情根本就是鞭長莫及。

他又提醒:“目前京師周遭,以及江南靠近南京的地方,情況要好上許多,至於別的省份,暫時可以不將煤運送過去。除非商賈在地方上有背景比較強大的靠山,或者直接就是官商那種。”

不是說地方官府盤剝,生意就做不下去。

如果是布政使的小舅子、知府的姐夫之類的人要做這生意,還會被盤剝嗎?

其實就是要通過關係,把商品賣給這羣人,讓他們在地方上進行販售,至於從中賺多少,那得看他們的本事……

千古以來地域保護這事兒,是沒辦法直接用公權力一次性解決的。

一切就在於這年頭權力下放的時效性太差,可能一件事報到中樞來,朝廷再派人去幹涉,可能地方官都換人了。

就算時間趕得及,恐怕被盤剝的人早就傾家蕩產甚至人間消失了。

“嗯。”

秦昭點頭道,“那二公子,您對此有何長遠的計劃呢?”

張延齡道:“秦當家,不瞞你說,我的眼光其實還是有些短淺的……目前我只打算把京師周遭的生意做好。如果等將來,非得把生意鋪到大明的每個角落,那時我再去煩心吧。”

其實也就是變相說明,無論怎麼樣,只要大明政治體制不改革,地方官擁有的權力不變,這事我是根本無能爲力的。

而要改變這一切,除非我把我姐夫的江山給推翻了,自己建立一個王朝,實施君主立憲制,實施三權分立,甚至還得經過幾十年普法教育,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監察體制,還得保證這套監察體制內部不發生問題……我不是神仙,不是來徹底改造大明的,我只是國舅爺,利用現有的朝政體系去實現部分目標而已。

秦昭道:“二公子,聽說您最近要造海船,不知妾身有什麼地方能幫得上忙嗎?”

“秦當家,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上忙?”

張延齡笑着道,“亦或者,你覺得,你想參與到這場出海的生意中來?實話告訴你吧,造船之事,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必定會帶來大筆利潤,但背後蘊藏的政策風險,可要比開幾個煤礦,高得多。”

秦昭問道:“朝中人支持您這麼做嗎?”

張延齡笑着搖了搖頭:“當然不會支持,所以一切都得靠我自籌錢糧,我這邊只能獲得陛下的支持。一切都得等見到成果後,陛下才會去跟朝中人說。在這之前,都是我一個人單打獨鬥。”

“妾身也想參與其中。”

秦昭顯得很果決,道,“如果能做一件功在千秋之事,又能與二公子您並肩作戰,妾身認爲這便是當下最好的投資。至於身家性命,還有所謂的政策風險,都不是妾身關心的事情。”

……

……

次日。

城南一處工坊內。

沈祿在前引領,把王越給帶了進來,見到正在裡面指導鑄炮的張延齡。

工坊並不大,因爲造的是樣炮,裡面的工匠不多,但外圍保護的人卻不少。

王越進來後,感覺一切都很新奇,四下巡視一圈後,終於等到張延齡把手頭事完成,過來相見。

“在下王世昌,見過張國舅。”

王越主動向張延齡行禮。

張延齡還禮道:“王公客氣了。”

“不敢當。”

王越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在張延齡這裡受到一定禮遇,還能允許他來到這麼機密的地方,頓時感覺顏面有光。

隨即幾人入內落座。

沈祿笑着道:“延齡賢侄,這不是令尊說過,有關朝廷三邊總制的人選,接下來還要再行商議?

“陛下對軍政之事極爲重視,需要一位有能力,且德高望重之人坐鎮固原,總攝三邊,如今朝堂上下能符合此條件的人少之又少,而王公就是其中佼佼者。”

張延齡心想,你有必要把話說得這麼直白嗎?

王越道:“沈參議過譽了……老朽不過是一個賦閒在家,曾經犯過大錯,堪堪能功過相抵的老人罷了。”

沈祿感慨道:“王公如此說,可真是太謙虛了……生平對韃靼用兵,從無敗績,朝野誰不敬仰?如今朝官中誰在軍事上的表現,能與您相提並論?”

張延齡看看沈祿,又瞧瞧王越,心說怎麼這就吹噓起來了?

考慮過我的感受麼?

“王公,不知您對於炮戰,有什麼具體的研究嗎?”

張延齡問道。

王越看了看外邊院子裡擺放着的火炮零部件,沉穩地道:“與韃靼交戰,火炮作爲大規模殺傷武器,若用得恰當,會令三軍將士士氣大增,進而步步爲營……戰場上將會無往而不利。”

“那要是以火炮和神槍、神銃作爲主要作戰手段,而逐漸放棄弓弩和長矛等冷兵器呢?”張延齡再問。

“這……”

王越有些疑惑。

我是來找張家人溝通,請託幫忙去跟皇帝說情,讓我有機會當上三邊總制的。

怎麼突然就跟我提起什麼火炮、火銃了?

大明的火炮和火銃雖然威力不俗,但神機營始終不能佔據戰場主導,很多時候還是得靠冷兵器摧城拔寨。

這算什麼?

對我的考校麼?

“王公請見諒。”

張延齡耐心解釋,“陛下登基後,希望大明邊軍中能顯著增加火器使用規模。接下來要以火器作爲戰場主導,並以此與韃靼人正面交鋒,進而推進軍事改革。陛下非常需要一位懂行的人出面,到三邊主持一切。”

告訴皇帝任命三邊總督的目的是什麼,並不是給你出難題,全因爲皇帝真就是這麼想的。

就算你王越對於冷兵器到熱兵器過渡和改革有自己的意見,也先保留,現在就問你想不想要這職位?

想要的話,哪怕你是爲了迎合皇帝,你也得說點兒東西出來,讓皇帝覺得,你是最合適的改革推手,你纔有機會到西北去當這個三邊總制。

如果你非得堅持你自己那一套,哪怕你以前的功勞再大,領兵和作戰經驗再豐富,皇帝也不會用你。

王越連忙道:“老朽軍旅多年,對於火器的運用,還是非常瞭解的。”

張延齡笑道:“那王公爲何不回去,寫一份有關這方面的奏疏,主動上達天聽,讓陛下知道你對軍事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呢?”

不是給你出難題,而是提前把考題告訴你了。

你王越行不行,千萬別指望別人替你說好話,你得靠自己的真本事去獲取。

沈祿好奇地問道:“賢侄,你的意思是……誰對於火器更爲了解,對於圍繞熱兵器的戰法更精通,就能總制三邊軍務?”

“這個……”

張延齡笑着搖了搖頭,道,“姑父,你這麼問我,我如何能回答你呢?最終的決定權,仍舊在陛下手上,要經過朝中大臣商議後才能決定。

“不過,眼下對於誰能勝任,始終還存在爭議,我想陛下很快就會把相關命題,也就是說……對於總制三邊軍務的要求,詳細列出來。”

沈祿好似明白了什麼,點頭道:“那就是說,後續會不斷有人選往上報,最後綜合各人所長,對其能力的展示,商討最終會用誰?”

王越也很好奇。

他作爲曾經的兵部尚書,卻對政治極度不敏感,甚至連這個問題都得沈祿問出口才最終明白過來。

82.第8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18章 活菩薩127.第127章 新任務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513章 知交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757章 父不慈女不孝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725章 聽個響84.第84章 看走眼182.第182章 今非昔比第752章 豎子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504章 情難自己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第614章 東宮私話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第770章 只是點綴第564章 賞臉(求月票)74.第74章 高深莫測張神醫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第512章 以進爲退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47章 街知巷聞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79.第79章 人窮志短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685章 勝似黨羽第783章 用不上了第625章 一舉兩得第467章 爭論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373.第373章 當壞人的不是我第34章 趕赴京城第599章 萬全之策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244.第244章 催更第569章 老鼠屎(求月票)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715章 志趣高潔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80.第80章 關係戶?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第771章 頂樑柱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234.第234章 拷問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第436章 搶飯碗第581章 探牢第508章 我說了算(求月票)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437章 沒有野心的張學士第674章 再撤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191章 受冊(求票)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798章 運籌第209章 渾然天成第40章 禮下於人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572章 清官清名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第695章 態度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第22章 誤會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50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496章 老夫要弄死你第712章 有備無患
82.第8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18章 活菩薩127.第127章 新任務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513章 知交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757章 父不慈女不孝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725章 聽個響84.第84章 看走眼182.第182章 今非昔比第752章 豎子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504章 情難自己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第614章 東宮私話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第770章 只是點綴第564章 賞臉(求月票)74.第74章 高深莫測張神醫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第512章 以進爲退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47章 街知巷聞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79.第79章 人窮志短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685章 勝似黨羽第783章 用不上了第625章 一舉兩得第467章 爭論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373.第373章 當壞人的不是我第34章 趕赴京城第599章 萬全之策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244.第244章 催更第569章 老鼠屎(求月票)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715章 志趣高潔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80.第80章 關係戶?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第771章 頂樑柱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234.第234章 拷問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第436章 搶飯碗第581章 探牢第508章 我說了算(求月票)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437章 沒有野心的張學士第674章 再撤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191章 受冊(求票)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798章 運籌第209章 渾然天成第40章 禮下於人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572章 清官清名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第695章 態度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第22章 誤會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50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496章 老夫要弄死你第712章 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