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芳情赴末途

大周宮城,幹陽宮。

日當正午,皇城浩渺,陽光耀眼,映照宮牆,紅豔似火。

殿宇疊嶂,氣象萬千,檐頂瑞獸,藍綠琉璃,光華璀璨。

幹陽宮恢弘森嚴,常有手捧奏章的內侍,俯首恭行的朱紫大臣,頻繁進出大殿,聆聽聖訓,傳達天聽。

這裡的每一塊烏亮京磚,每一根硃紅樑柱,每一段雕欄玉砌,似乎都散發君臨天下的儼然氣息。

大殿之中,焚香嫋嫋,沁人心扉,除了批閱奏摺的嘉昭帝,只有兩個隨侍宮娥,再無他人,一片寂靜。

此事,殿門處腳步響起,內侍副總管郭霖輕步走進大殿,手捧幾份灰白色密劄。

他走到御案之前,說道:“啓奏聖上,中車司神京檔口上呈密劄,請聖上御覽。”

嘉昭帝正專心翻閱手中奏摺,並沒有顧上說話,只是將手掌微壓,郭霖馬上會意,將幾份密劄小心擺在御案上。

只是過去一會兒,嘉昭帝批閱完手中奏章,隨手拿起一份秘劄。

那上面記載進士御街誇官軼事,禮部恩榮宴各部官員赴宴情形,並沒有異常之事,嘉昭帝只是隨意瀏覽。

問道:“郭霖,昨日禮部恩榮宴上,可有什麼其他見聞?”

郭霖回道:“啓奏聖上,昨日禮部恩榮宴十分榮盛圓滿,盡彰聖上隆恩浩蕩。

康順王爺代聖上主持大宴,雍容大度,和暢倜儻,文彩精華,盡顯皇家風範,爲赴宴官員進士讚譽。”

嘉昭帝微微一笑:“朕這位十一皇弟,雖然是皇胄血脈,但骨子裡卻是個文人。

他自幼沉浸書畫詞章,這些年潛心治學,撰書集註,頗有建樹,是皇族中罕見的才子。

旁人以爲李氏皇族只出武略治平之才,有了十一皇弟,他們當知皇家也不乏文曲風華。”

郭霖知道聖上幾位兄弟之中,他與康順王爺感情親厚,甚至還在大宗正忠順王爺之上。

至於其中原因,是因聖上生母身份低微,原是景秀宮一名宮女,因樣貌出衆,得永安帝寵愛才生下皇子。

聖上因生母不顯,在永安帝諸皇子中位份普通,幼年時頗受冷遇,樣樣也不出彩,兄弟之間人緣寡淡。

當時只有年幼的十一皇子,天真無邪,沉浸文事,心無旁騖,會與當今親近往來,兩兄弟十分投緣,和旁人皆爲不同。

十六年前神京大變,康順王爺不過十齡童子,雖不像忠順王爺那樣附翼從龍,因還是不懂人事的孩童,自然毫無沾惹。

聖上登基之後,對這位幼弟更是不改初衷,康順王年滿十五歲,就敕封王爵之位,可算深得聖眷。

郭霖微笑說道:“聖上所言極是,康順王爺才華橫溢,也是因身份所限,否則下場春闈,只怕也是狀元之材。

王爺在恩榮宴上,曾向一甲三人舉杯慶賀,對榜眼賈琮更是多有青睞,觥籌之間,敘舊之言,親厚勝於旁人。”

嘉昭帝說道:“朕記得第十一皇弟好像和賈琮頗有淵源?”

郭霖說道:“聖上記得很對,當年賈琮年方十歲,康順王便慧眼識珠,破例邀請他參加楠溪文會。

賈琮因在文會上做詠梅詞,才從默默無聞,得以聲名鵲起。

他也是在那文會上與柳靜庵堂相識,否則他也無緣做文宗弟子。

要是這般追根溯源起來,康順王爺當真是賈琮命中貴人。”

……

郭霖又繼續說道:“昨日禮部恩榮宴上,賈琮是今科三百進士之中,唯一被封五品翰林侍講學士之人。

他與翰林學士葛宏正同列,不管是官員隊列,還是設宴座位,他都位居四品京卿之上,新晉進士之中獨領風騷。

這兩日市井之中,將此番景象傳爲美談,如今已街知巷聞。

奴婢想着聖上只點了他爲榜眼,如點了他爲狀元,只怕風光愈發一時無二了。”

嘉昭帝微微沉吟,說道:“今科進士之中,賈琮是特例,不要說本朝,前朝都未曾有過。

他已連中三元,二元及第,舉業榮盛,冠蓋同倫,又是文宗弟子,世爵貴勳,書法詞章驚動天下。

本次春闈他又中頭名會元,他如果不能名列一甲,只怕比會試舞弊案,更能讓人質疑本次春闈之試。

但他只要進入一甲,就必須官拜翰林,以他五品正職官身,就不得不突破翰林常規。

所以,於公,於私,於大局,他都不適宜點爲狀元。

朕要治平大周萬里河山,就須盡收天下士人之心,科舉是治政國器,非爲一時一人之名利彰顯。

貴庶同列,清正中允,世無遺珠,方是科舉掄才之真諦。

萬千榮盛降於一人,絕非吉兆,更非人君明智之舉。

再說,朕雖沒點賈琮爲狀元,但是他今日之榮耀,比之大魁天下張文旭,有過之而無不及,朕也算沒虧待他。”

郭霖連忙說道:“旁人着眼一時之得失,但聖上着眼乃天下大勢,權衡利弊,明鑑人心,聖君所爲。”

……

嘉昭帝翻閱其中一份秘劄,上面記錄兩名工匠意圖竊密之事,中車司密探訪查市井,暫時並無所獲……

問道:“最近火器工坊營造之事,進展如何?”

郭霖說道:“啓稟聖上,工坊爲完成聖上下達營造之務,所需增補工匠和火器耗材,皆已就位。

賈琮奉聖諭,對新式火器營造之秘,慎重處之,所有工坊工匠都簽訂契約,在年底之前,都不許踏出工坊一步。

眼下工坊包括賈琮在內,只有六名火器司主事官員,可以每日照常從工坊上下值。

其中除管事錢槐是舉人出身,其他五人都是正經科甲進士,都是根底清楚之人。

這些人在入司之前,都經過賈琮盤問篩選,事後又經過錦衣衛和中車司兩輪清查,確定無虞,都是可靠之人。”

嘉昭帝說道:“後膛火槍,國之重器,事關重大,事事不可輕忽,可有防患之策?”

郭霖低頭說道:“日常都有眼線布控,關注出入動向,聖上請放心。”

嘉昭帝問道:“賈琮進士及第,官封翰林,這兩日賈家兩府,多半賓客盈門吧?”

郭霖說道:“啓稟聖上,正是如此,賈家東府如今賈琮長姐持家,清簡低調,不崇奢靡,家規嚴謹。

東府所用家奴都是開府舊人,數年未曾增減,中車司一時未得眼線……”

嘉昭帝神情喜怒不明,說道:“既然未得眼線,暫時不用費心思,賈琮擅長稽案尋蹤,只怕比你的人精明許多。”

郭霖心中一動,聖上對賈琮着實看重,擔心中車司在東府安插眼線,會被心思縝密的賈琮看破,讓君臣之間生出戒備……

說道:“奴婢遵旨,雖然東府未布眼線,但賈琮爲東西兩府共主,兩府以小門連通,日常往來頻繁。

因此東府之事並不難探知……”

郭霖看了嘉昭帝一眼,見皇帝已放下秘劄,端起御案上的茶盅,意態閒適的喝了一口。

看着倒是難得悠閒之狀,像是隨意聽自己說些散話見聞……

郭霖微微定了定神,繼續說道:“如今東府除了賈琮、賈迎春姐弟之外,賈家幾位閨閣千金,也都在東府入住。

其中還有賈家的幾位姻親,一位是賈史太夫人外孫女,兩淮鹽運林如海的獨女林黛玉。

另一位是已故尚書令長房嫡長女史湘雲,保齡候史鼐赴任金陵兵部,她便寄居在賈家東府。

還有一位賈琮嫡母邢氏之娘年內侄女邢岫煙,是當初賈琮從江南帶回,如今也住在東府。

賈琮此人日常出入低調,除上下值工部官衙和城外火器工坊,極少有交際應酬,多在東府安居度日。”

嘉昭帝淡淡說道:“史家、林家都和賈家血脈相連,又都是官宦世家,朝堂幹臣,可是比金陵甄家有根底的多。”

郭霖聽了嘉昭帝話語,心中有些凜然,金陵甄家因甄老太妃的緣故,與上皇淵源十分特殊。

聖上重用賈琮火器之才,但甄老太妃生前偏相中了賈琮,一力促成賈琮和甄芳青的姻緣。

這樁姻緣與聖上籌謀相悖,自然心生不快。

自從金陵甄家牽扯火器私造之事,諸般隔閡疊加,聖上對甄家愈發嫌隙深沉……

郭霖說道:“聖上說起甄家,奴婢倒是想到一事,甄芳青得太上皇恩賜,在皇陵爲甄老太妃守制半年,如今時限已到。”

今早她遞了條子入宮,求見太上皇,以爲歸鄉辭行。”

嘉昭帝聽了郭霖的話,並沒有做詢問迴應。

問道:“許坤花了不少功夫,工匠竊取火器要密一案,至今未有突破,金陵王彰江那邊可有進展?”

郭霖回道:“金陵中車司檔口上報,七日前王彰江帶領精幹人手,連夜趕赴福建泉州。

據說王彰江得到相關密報,要抓捕一名火器私造舊案嫌犯,只是兩地路途遙遠,目前還沒消息送達。”

嘉昭帝目光微微一亮,說道:“你傳朕口諭給許坤,神京之事不可鬆懈,金陵火器私造舊案不容沉痾。

讓他盯緊金陵的動靜,派出快馬緹騎,暢通音訊,王彰江一旦有所斬獲,立即回報宮中。

火器乃軍國要務,社稷藩籬,不容宵小私慾覬覦,但有忤逆之舉,絕不姑息,以儆效尤!”

……

神京,城東皇陵別苑。

院落里人來人往,顯得異常忙碌,劉顯家的指揮奴僕小廝,將各類行李裝箱,分別裝上馬車。

別苑正房之中,甄芳青穿淡藍卉紋緞面對襟褙子,雪色薄綢交領小衣,米黃宮繡折枝菊瓣馬面裙,明麗嬌豔,風姿綽約。

她手上拿一冊精美的褐色封皮書卷,正在興致盎然默默誦讀,一雙秋水明眸,時常露出讚歎欣然之情。

丫鬟蓓兒看了心裡稀罕,問道:“姑娘,琮三爺送了這麼些禮物,你都不瞧,怎麼光看這本書,是什麼好東西?”

甄芳青微笑道:“玉章這次得中榜眼之喜,我讓劉大娘送禮道賀,還給他留信,求他手書下場所寫文章,以爲拜讀。

他便手書裝訂了這本冊子送我,果然每篇都是不世宏文,會元榜眼名不虛傳。”

蓓兒笑道:“那是自然的,琮三爺現在可是翰林學士,寫的文章自然是極好的。”

屋子中間地上,放着兩個寬大的黑漆木箱,裡面整齊擺了各色禮物。

色彩明麗絢爛的上等貢緞,精緻的水磨菱花銅鏡,各色上等的胭脂水粉,女兒家用的香羅汗巾,繡工雅緻的上等帕子。

兩盒三十年份的遼東野參,幾張上等的熊裘貂皮,各類新式的香水、香水胰子、牙膏牙刷子等等。

丫鬟蓓兒一邊收拾箱子裡的禮品,笑道:“姑娘,沒想到琮三爺還挺細心的,你瞧他送的胭脂水粉、汗巾、帕子。

都是女兒家得用的上等東西,他一個爺們居然還懂這些,可見對姑娘很放在心上的,事事都幫姑娘想到。”

甄芳青聽了蓓兒的話,忍不住噗嗤一笑,說道:“瞧你這話說的,玉章雖然是個細心之人。

但人家又不是登徒子,怎麼可能連女兒家用胭脂水粉的事,都能琢磨得一清二楚。

禮物雖然是玉章讓人送來,但必定是他姐姐迎春姑娘置辦的。

玉章也是個生來享福的,雖還沒成親成家,卻有個這樣貼心的長姐,幫他事無鉅細的思量,讓他不用操一點心。”

蓓兒聽了這話,明眸一亮,說道:“姑娘,我也去過賈家兩次,劉大娘去的就更多了。

我們都聽說過,琮三爺父親已故,他的嫡母寡居不管事的,如今伯爵府就是迎春姑娘當家。

琮三爺什麼都聽他姐姐的,迎春姑娘置辦這麼細緻得體禮數,說明她也很喜歡姑娘,這豈不是好事。

姑娘當初和琮三爺賜婚,如不是三爺生父突然亡故,宮裡也不會因孝道撤回賜婚。

如今琮三爺已經丁憂起復,姑娘也守完老太妃半年大孝,眼下不正是時候,宮中會不會重提賜婚之事?

即便琮三爺還有三年守制,只要賜婚不成婚,也就不會違背孝道,姑娘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甄芳青聽了這話,神情微微一愣,悠悠說道:“那裡會有這麼簡單的事,當初玉章因父喪,被聖上撤奪賜婚。

雖說其中礙着孝道的緣故,內裡不過是宮中因勢利導罷了,天子並不喜賈家和甄家聯姻。”

蓓兒神情不解,問道:“姑娘從小在宮中受老太妃教養,太上皇也很喜歡姑娘,不然就不會給姑娘賜婚了。

怎麼天子還不喜兩家做親家?”

甄芳青說道:“太上皇是太上皇,聖上是聖上,有些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玉章是聖上最器重的臣子,聖上重用他的火器之才,並視新式火器爲社稷屏障。

可是大房三哥偏牽扯火器盜運私造,犯了聖上大忌,聖上怎麼會讓玉章也甄家牽扯上關係。

這其中還有不少隱晦的緣由,總之一言難盡。”

蓓兒似乎有些不信,問道:“姑娘,你和三爺都未婚嫁,即便宮中不賜婚,咱們自己兩家還不能做親?”

甄芳青見蓓兒問得天真,微微苦笑:“我和玉章都是世家子弟,身上都擔着家業榮辱,婚姻大事哪會這麼兒戲。

他才這般年紀,就已中了榜眼封了翰林,光彩奪目,前程無量。

他要是真和我定了鴛盟,只怕就要斷送大好仕途,他能有今日可不容易,我也不願意這樣……”

蓓兒聽自己姑娘說到最後,聲音低沉,微微發顫,似乎有說不盡的傷感……

……

皇陵別苑南向官道上,一匹快馬正在飛快奔馳,馬上騎士跑到別苑門口,才猛然勒停了馬匹。

那騎士是個二十出頭的精壯漢子,他飛身跳下馬鞍,渾身大汗,一臉疲憊,像是遠道一路奔波而來。

他小跑進了外院,看到劉顯家的正指揮小廝搬運貨物。

嚷道:“劉大娘,劉管事讓我從金陵送來急信,要馬上交給三姑娘!”

內院正房之中,甄芳青看了劉顯送來的急信,一張俏臉微微蒼白,神情異常凝重。

劉顯家的問道:“三姑娘,送信的王海,是我當家的心腹跟班。

他奉了當家的吩咐,日夜兼程送信過來,不敢有半日耽擱。

三姑娘,我當家信中到底說了什麼事情,會要緊成這個樣子?”

甄芳青說道:“大娘應該清楚,三哥去世之後,我查看來往賬目,發現三哥的管事陳銎,揹着家裡做下許違矩之事。

爲了清理家業,免受他的牽連,他的事都被舉告到官府,他人也被下獄問罪。

但陳銎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是海雲閣的管事。

三哥在海雲閣庫房私藏奧斯曼精鐵,就是陳銎這個兒子操持,此人叫陳榮。

陳銎落罪下獄之後,陳榮因僥倖得知消息,便私逃出了金陵城。

因此人只是個管事,他私逃出走,我們甄家自己不提,官府也注意不到這個人。

但新任錦衣衛千戶王彰江,是個極厲害的人物,不知用了什麼手段,抽絲剝繭,竟想到逃走的陳榮身上。

只是陳榮逃走後杳無音訊,錦衣衛一直無法將他擒獲。

其實按我的私心,希望他永遠不要被抓到,因爲他一旦被抓,在錦衣衛的酷刑之下,還有什麼不會說的。

到時三哥私造火槍之事,多半就會被落了實證,那時我甄家就會舉步維艱。

顯叔在信中說,陳銎入獄之後,被官府判刺配閩越服苦役,但他的老婆還在留在金陵討生活。

大概是六七日前,錦衣衛的人突然抓了陳銎婆娘,還下了錦衣衛大獄。

之後王彰江帶了很多錦衣衛人手,調集金陵水監司船隻連夜南下。

顯叔花了銀子找關係打探,知道王彰江的船去了泉州!

而且,陳銎的婆娘至今還關在錦衣衛大獄,其中情形十分蹊蹺。

顯叔猜測錦衣衛可能探知陳榮下落,所以纔會將陳銎婆娘下獄,多半是刑訊問供,從陳銎婆娘口中印證。

王彰江堂堂錦衣千戶,都要親自帶人南下,必定因爲事關重大。

他一直在查甄家之事,這個陳榮就是關鍵。”

劉顯家的聽了這話,也是神情大變。

但又說道:“三姑娘,這些話雖聽着有理,但只是我當家的猜測,會不會他過於小心了?”

甄芳青搖了搖頭,說道:“我相信顯叔猜的沒錯!

因爲王彰江離開金陵之後,看護甄家大宅的錦衣衛人手,一下多了一倍有餘,一副如臨大敵之狀。”

甄家所有主子奴僕出入,都被錦衣衛嚴密監視,像是生怕會有人走脫似的,這太不尋常了。”

劉顯家的聽了這話,不敢再有幻想,一臉焦急的說道:“三姑娘,這該怎麼辦呢?”

甄芳青神情黯然,說道:“該來的終歸躲不過,只要陳榮落網,錦衣衛有太多的手段,讓甄家萬劫不復。

我會馬上寫信,讓顯叔做好準備。

王彰江六天前下泉州,就算他到了地方,馬上能夠抓到陳榮,還要算上審訊取證的時間。

神京這邊要收到確切的消息,最快也要五天之後。

神京已成風險之地,老太妃大孝已過,我也該回去了。

今早我已向宮中上了條子,明日一早入宮向太上皇辭行,明日日落我們就啓程迴歸。

還有一事,大娘你跑一趟伯爵府,幫我送一封信給玉章……”

第434章 神京涌暗流第228章 引勢利如刀第694章 七夕洗嬌嬈第613章 會榜證人心第605章 金陵生鉅變第440章 利刃映寒光第306章 無冕的軍權第746章 情仇何沾身第636章 血戾鑑生死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529章 閨閣污春心第464章 天聽驚姻緣第691章 深危動千里第251章 陌上舊情重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639章 風波難靖平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383章 香閨慰私語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558章 撥雲現深危第733章 情癡多不倫第193章 玉尊天籟音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186章 緇衣承芳澤第655章 傳臚賜翰林第五章 嘉順王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144章 諸事皆有因第六十二章 國法與家法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四章 探春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245章 除惡言梟然(恭賀新春)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571章 設局欺妄念第332章 建功賞殊榮第317章 富貴多波譎第274章 家主的傳承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441章 姻緣皆命數第566章 化劫伴孽緣第384章 同乘相磋磨第383章 香閨慰私語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205章 懷柔難收心第642章 大案落塵埃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785章 音書驚舊顏第580章 房闈入窈窕第二十七章 母爲花魁第538章 魍魎引天威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二章 月例第529章 閨閣污春心第585章 妙語斷枝蔓第610章 迷情亂人心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227章 誅心鎮安府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791章 覬覦論生死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735章 情劫欲入魔第109章 宣旨榮禧堂第五十五章 泓秀夜探第669章 風雨不眠夜第八十八章 孤清生緣法第170章 江流掩芳魂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597章 掄才問錚心第198章 情義分真僞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十三章 豪門水太深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134章 弘法隱貶斥第681章 策馬情慾酣第727章 聘娶謀家財第301章 卓功蓋三軍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576章 情愛各自緣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577章 何以言肖母第231章 蓄勢可焚天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717章 分戶與襲爵第528章 紅顏逾情歡第546章 勢起推事院第458章 榮國孽情生
第434章 神京涌暗流第228章 引勢利如刀第694章 七夕洗嬌嬈第613章 會榜證人心第605章 金陵生鉅變第440章 利刃映寒光第306章 無冕的軍權第746章 情仇何沾身第636章 血戾鑑生死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529章 閨閣污春心第464章 天聽驚姻緣第691章 深危動千里第251章 陌上舊情重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639章 風波難靖平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383章 香閨慰私語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558章 撥雲現深危第733章 情癡多不倫第193章 玉尊天籟音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186章 緇衣承芳澤第655章 傳臚賜翰林第五章 嘉順王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144章 諸事皆有因第六十二章 國法與家法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四章 探春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245章 除惡言梟然(恭賀新春)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571章 設局欺妄念第332章 建功賞殊榮第317章 富貴多波譎第274章 家主的傳承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441章 姻緣皆命數第566章 化劫伴孽緣第384章 同乘相磋磨第383章 香閨慰私語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205章 懷柔難收心第642章 大案落塵埃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785章 音書驚舊顏第580章 房闈入窈窕第二十七章 母爲花魁第538章 魍魎引天威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二章 月例第529章 閨閣污春心第585章 妙語斷枝蔓第610章 迷情亂人心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227章 誅心鎮安府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791章 覬覦論生死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735章 情劫欲入魔第109章 宣旨榮禧堂第五十五章 泓秀夜探第669章 風雨不眠夜第八十八章 孤清生緣法第170章 江流掩芳魂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597章 掄才問錚心第198章 情義分真僞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十三章 豪門水太深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134章 弘法隱貶斥第681章 策馬情慾酣第727章 聘娶謀家財第301章 卓功蓋三軍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576章 情愛各自緣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577章 何以言肖母第231章 蓄勢可焚天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717章 分戶與襲爵第528章 紅顏逾情歡第546章 勢起推事院第458章 榮國孽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