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音書驚舊顏

神京,慶逾坊,夏府。

夏姑娘突然厲聲訓斥,將陳婆子嚇得一哆唆,下意識噗通跪倒在地。

說道:“姑娘,我膽子再大也不敢騙姑娘,姑爺的確是說好的……”

夏姑娘喝道:“你給我住口,不知死活的老貨,打量我年輕好欺負,真是瞎了你的狗眼。

我去過賈府多次,他府上各人做派,我比你清楚百倍,寶玉日常懶於讀書,經常挨他老子打罵。

要不是他這種樣子,琮哥兒和他一樣年紀,連進士都中了,他怎麼連個秀才都不是。

寧榮街上花一兩銀子,他不愛讀書的各種奇談怪論,就能打聽一清二楚。

我送四書五經給他,賈老太太和二太太沒法說出不好,寶玉這卻絕不會說好。

就你這老貨的蠢樣子,也敢在我跟前扯謊,我看你是皮癢癢了。

寶蟾,去外院叫兩個小廝進來,帶上繩索和家杖,到堂屋聽我吩咐。

這老貨再敢扯謊,我也不要她性命,只打斷她一條腿,丟出門喂狗,看她還怎麼給我娘跑腿。”

寶蟾見自己姑娘發飆,殺氣騰騰的模樣,嚇得小腿肚子發軟,不敢有半分怠慢,連忙去外院叫人。

陳婆子聽了夏姑娘的話,已嚇得渾身發抖,三魂七魄丟了一半。

她是夏家家養的老奴,從小看着姑娘長到大,最清楚這小姑奶奶不好惹。

不僅是個一等烈貨,腦子十分精明厲害,和太太一個模子出來,而且做事肆無忌憚。

如今太太正好不在家,這姑娘要是發起脾氣,沒人管得住她,自己一條老命就要交代了。

這會子她哪裡還敢隱瞞,磕頭如搗蒜,嘴裡不住的哀求討饒。

夏姑娘冷冷說道:“把事情從實說清楚,還有一字一句扯謊,我就剝了你的皮!”

陳婆子戰戰兢兢說道:“老奴再不敢說謊,姑娘送書本子給姑爺,他確實有些不高興。

還說了兩句怎麼得了,又說什麼閨閣奇秀,還說什麼祿蠹,這些文詞我也聽不懂意思。

但我估摸像是說姑娘不好,後來賈老太太和二太太,便說姑爺身子不舒服,讓丫鬟扶着去房裡休息。

姑爺後頭的話就被打斷,再沒有說下去,老奴這會句句都是真的,不敢隱瞞姑娘半句。”

陳婆子說完話,肚裡已悔得腸子都青了,不該聽賈家那死丫鬟挑唆,竟在姑娘跟前扯謊。

姑娘知道自己送禮到賈家,還被姑爺說歪話,依着姑娘霸道潑辣的脾氣,還不會氣得半死。

如今她還沒嫁入賈家,自然不好找姑爺的麻煩,多半要找自己作踐發泄,誰讓自己起先扯謊。

陳婆子正喪魂落魄,等着姑娘大發河東獅吼,自己要就此大吃苦頭。

只是等了一會兒,兩個外院小廝已拿了繩索家杖進來,姑娘這邊卻沒有動靜。

陳婆子大着膽子擡頭去看,見自己姑娘神情古怪,嘴裡唸叨着祿蠹兩字,翻來覆去不知什麼意思。

夏姑娘突然對陳婆子揮手,說道:“滾出去,下回再敢和我扯謊,你可給我仔細着!”

陳婆子如蒙大赦,對着夏姑娘磕了兩個響頭,屁滾尿流便逃出了內院。

……

寶蟾將兩個小廝打發走,見自己姑娘神情古怪,嘴裡來回唸叨什麼祿蠹,不知在想些什麼。

按照常理寶玉說姑娘壞話,姑娘該生氣罵人才是,可她卻一點都不氣,實在有些奇怪。

正當寶蟾心中納悶之際,夏姑娘像是想通了什麼,笑道:“我總算明白,寶玉這東西爲何會說祿蠹。”

寶蟾但凡和寶玉相關之事,她都挺感興趣,順口問道:“姑娘想明白什麼緣故?”

夏姑娘說道:“前番我讓人花銀子打聽,都說寶玉讀書是個棒槌,更是個下流懶貨。

賈琮和他同歲,人家都入了翰林,他卻連個秀才都考不上,他老子因此老作踐他,經常打的他下不來牀。

還讓他跪在內院榮慶堂口,讓來往親戚女眷看他出醜,他那老子可真是個人物。

比寶玉那蠢的吃土的老孃,他的老子可是強了太多了,實在是個乾脆利落人。

要是他娘早些死了,沒人寵着寶玉這玩意,讓他老子管教他,他可能不會像現在這麼沒用。

聽說他老子最喜歡賈琮,對賈琮就像親兒子一樣,反而對寶玉這親兒子,十分不得勁。

你說寶玉該多妒忌賈琮,他讀書又是個榆木腦瓜,偏生賈琮讀書這麼厲害。

每次我們去賈家走動,這兩堂兄弟都不怎麼說話,可知這兩人很不對付。

賈琮即是兄長,又是兩府家主,本事又大的沒邊,寶玉見到他對半不敢說話。

但是背地裡氣不過,多半暗中要罵他祿蠹,所以他也是習慣成自然。”

寶蟾好奇問道:“姑娘,什麼是祿蠹?”

夏姑娘不屑說道:“祿蠹都不知道,你和寶玉一個德性,都是沒用的棒槌,尋常也不愛認字讀書。

祿蠹就是專罵讀書的人話,只有那些不會讀書的憨貨,纔會這樣去罵會讀書的人。”

寶蟾聽了雖不服氣,卻連個屁都不敢放。

只是心裡不停吐槽,這世上讀書人多金貴,難道滿大街不讀書的,全部都是棒槌不成,這也是沒道理的話。

姑娘見了賈琮這種讀書人,也是中了毒着了魔,只是她再怎麼發浪,也只能嫁給寶玉。

那個賈琮她能見到幾次,人家估計都不記得她是誰,姑娘裡外都是瞎折騰。

夏姑娘繼續說道:“我送書本子給寶玉,故意勸他讀書進學,他便氣急敗壞,依樣畫葫蘆也罵我是祿蠹。”

寶蟾糯糯說道:“寶二爺是不該這樣罵姑娘,可能他真不喜歡讀書吧……”

她小心翼翼替寶玉辯解,一邊去看自己姑娘神情,見她似乎並不生氣,臉上還有幾分歡喜,看着十分古怪。

夏姑娘俏臉微暈,頗有幾分動人,癡癡說道:“我也是祿蠹,他也是祿蠹,這倒也是一樁般配。

至少他該知道的,我比寶玉這玩意兒有見識,知道男兒讀書仕途纔是正途……”

寶蟾聽夏姑娘自言自語,她也聽得似懂非懂,但她只是能聽出,姑娘似乎心裡挺樂意的。

姑娘被寶二爺罵祿蠹,不是應該生氣嗎,怎麼還歡喜起來,必定又想到賈琮發起浪來。

寶蟾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姑娘如今越來越瘋了,這以後成親過門,還不知會怎麼鬧呢……

……

伯爵府,賈琮院。

這日清晨,天尚未大亮,外頭飄起雪花,便再沒有停下。

等到午時過後,天空依舊陰沉黯淡,院子內外積滿皚皚白雪。

賈琮從會同館返回,比往常日落時分,還要稍早一些。

這段時間每日都去艾麗家中走動,因爲過了年後,艾麗要陪着母親南下。

兩人會分開較長一段時間,艾麗言行之間,對他頗多依戀,賈琮便常去陪伴說話。

之後特地往金陵傳信,讓金陵鑫春號在六合置辦宅邸,讓艾麗母女回鄉之後,能有穩妥安定住處。

那日他用飛羽向金陵傳書,言說薛家店鋪之事,時間也過去五六日,金陵鑫春號必已收到消息。

這日下午他在艾麗家中,剛好收到金陵飛羽回信,曲泓秀和秦可卿就店鋪租用,回覆相關詳盡內容。

賈琮看過信件之後,沒在艾麗家中耽擱時間,提前回府找寶釵商議事情。

他在書房將書信重新看過一遍,便讓晴雯去給寶釵傳話。

沒過去多久時間,便見院子裡倩影晃動,傳來輕盈的踩雪聲。

書房的門被推開,寶釵俏臉紅暈,笑意盈盈,身上披着大紅牡丹團花斗篷,顯得格外綽約動人。

進屋解下大紅團花斗篷,露出蜜合色緞面交領長襖,裡面是大紅交領中衣,下身繫着粉藍繡花長裙。

黑油光亮的秀髮挽着纂兒,插了一支點翠步搖鳳釵,鬢邊戴朵精緻粉色宮花,頗爲俏麗奪目。

行走之間,身姿婀娜,步移扶柳,清豔雋美,讓賈琮不由眼睛一亮

寶釵笑道:“我聽晴雯說,金陵那邊已來了回信,聽着倒有些奇怪,怎麼就能這麼快。

我記得琮兄弟寄出書信,也不過才五六日時間,尋常情形不過纔剛送到金陵,這會子竟已能來回。”

賈琮聽了微微一愣,他對飛羽之事,多少覺得需要保留。

至於其中緣故,是飛羽對鑫春號商路擴張,所起作用非常巨大,是一樁難以估量的優勢。

適當對其有所保留,總歸是利大於弊……

說道:“鑫春號在江南的生意,攤子鋪的越發大了,書信消息傳遞也愈發要緊。

我曾兩次下金陵辦差,熟悉沿途軍民驛站信件傳遞,多少也留下一些人情。

鑫春號揹着皇商的牌子,在各地驛站專門配置快馬人手,所以信件傳遞比尋常快許多。”寶釵聽了微微奇怪,即便快馬飛馳,兩地畢竟相隔千里,六天便可來回,也實在是神速了。

不過她一向欽佩賈琮的能爲,以爲他必定有他的法子,只是略微思慮,也便不放在心上。

……

賈琮笑道:“我說還是寶姐姐有眼光,秀姐來信說的明白。

她看上了評事街、鳳起街、高醇老街等四處店鋪。

竟和寶姐姐當初提到幾處,幾乎一模一樣,你們兩人也算英雄所見略同。”

寶釵笑道:“我一個女兒家,算哪門子英雄,書上看了一些見識,外頭的事一知半解,瞎子摸象罷了。

只要在金陵做過生意,待的時間長久些,就會知那幾處地方,都是金陵的旺市,曲姑娘自然也會中意。”

賈琮說道:“秀姐在信中提到,這幾處店鋪如今都還開張。

如果出租是否會虧損生意,寶姐姐可曾有考慮過,想過該如何處置?”

寶釵說道:“這幾次店鋪雖還開張,但生意已有些慘淡,這一年多上交賬目,只不過稍有盈利。

按這幾間店鋪所處地段,這等盈利已等同虧利,還不如全價出租來的爽利。

這幾間鋪子的存貨,可以分派到薛家其他店鋪分銷,掐頭去尾算計,薛家也是有賺無賠。

如今我們一家定居神京,家中生意總會照顧不周,適當收攏一些,更有益於家業長傳。

只盼着我哥哥爭氣安分些,或將來子嗣能出人物,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

賈琮聽寶釵此言,心中頗有些感慨,賈家的親眷姊妹,似乎都有相似情形和煩惱。

探春爲弟弟賈環操盡心思,寶釵爲哥哥薛蟠殫精竭慮,紈絝無能的寶玉,也有個爲家門捨棄年華的元春。

到底是賈家的親眷女兒太過出衆,她們的兄弟輩相比之下,就顯得愈發頹廢窩囊。

……

賈琮笑道:“既然寶姐姐都思慮妥當,那便再好不過。

這些店鋪要騰空出租,店裡人員存貨都要整頓清理,這些事都頗費周折。

如果只讓店鋪的掌櫃夥計,獨自料理這些事務,只怕會有失察之處。

需薛家另有精幹之人介入,纔不容易出紕漏”

寶釵說道:“琮兄弟說的沒錯,這些店鋪掌櫃夥計,牽扯其中生計利益。

店鋪出租等同他們丟了飯碗,難免會生出陰霾私利之心,只讓他們打理處置,易生不測變故。

前日我剛收到寶琴來信,說是臘月之前,二叔便帶她和蝌兄弟回金陵過年。

這事情正好可以拜託二叔料理,這是再合適不過的事。

我父親過世之後,二叔在族中頗有威望,爲人處事,頗有些手段,老鋪子的掌櫃都忌他三分。”

賈琮聽了寶釵這話,不由想起去年榮慶堂上,曾見過這位薛二老爺。

此人相貌俊雅,談吐舉止,十分不俗,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按照這位薛二老爺的形容氣度,薛寶釵說他頗有手段,賈琮一點都不會懷疑。

他不知怎麼突然想到,哪位薛家二房小姐,早就有耳聞的薛寶琴。

當時兩人並未見面,薛寶琴因身體抱恙,一直坐在馬車中未露面。

但薛家二房臨行之時,那車簾掀開的驚鴻一瞥,讓賈琮記憶猶新。

又和寶釵聊了其他雜事,賈琮親自磨墨蘸筆,寶釵在書案前坐下,執筆便給二叔寫信。

……

寶釵寫完給薛遠的書信,笑道:“薛家店鋪部分出租,開春後家中剩餘生意,也要重新清算梳理。

我聽寶琴信中說起,明年入冬之前,二叔大概都會在金陵,正好請二叔代爲整頓打理。”

賈琮好奇問道:“明年入冬之後,薛二老爺又要遠行遊商?”

寶釵笑道:“這回二叔可不是出門遊商,而是要送女出嫁。

上年寶琴和梅翰林家定親,明年寶琴就到及笄之年,早則明年入冬,晚則後年開春,就要送嫁入京。

二叔和蝌兄弟都要同行的,到時薛家兩房人口,可是又要聚到一起。

琮兄弟,梅翰林名諱瑾林,他還是你翰林院同僚,這倒是一樁巧事,琮兄弟可認識此人?”

賈琮笑道:“我這個翰林學士,不過佔了個名頭,不在翰林院擔任固定職司,每日只是去卯露臉。

翰林院人口衆多,倒不是個個都熟悉,不過我剛入院的時候,葛大人給我引薦過各房主官。

其中就有這位梅翰林,此人沉穩,話語不多,但卻給我留下印象

他是正六品翰林侍講,據說在翰林院已十年,從未被外放,是院中老資歷人物。

葛大人說他學養深厚,精研典籍,曾在宮中上書房侍講。

趙王、寧王都受過他教誨,在翰林院中算是有根底的人物。

只是我和他不過一面之緣,從沒有什麼言談交情罷了,不過梅家也是京中有名書香門第。”

賈琮自嘲說道:“比起賈家驟然而得的翰林門第,梅家已出過兩代進士,翰林學養深厚許多。”

寶釵微笑道:“照琮兄弟這般說來,梅翰林聽着倒很體面,怪不得二叔會和他家結親……”

……

賈琮也寫了封給曲泓秀的書信,此時日頭已西沉,只在遠方留下霞光,窗外也漸漸昏暗。

英蓮拿火摺子進書房,將書案旁八角燭臺點亮,房間裡輝映暖融融光芒,將她的小臉映照分外嬌豔。

賈琮說道:“寶姐姐,時候也不早了,不如就留下用個便飯。”

寶釵笑道:“早聽說琮兄弟院裡,日常飲食都偏南菜口味,我今日就叨擾一次。”

她又讓金釧回梨香院傳話,告知薛姨媽不回去用飯。

賈琮又叫來齡官,讓她吩咐廚房上些南貨菜餚,必定合寶釵的口味。

等到堂屋裡開始掌燈,遊廊檐頭燈籠也被點亮,院子裡響起急促腳步聲。

原是王熙鳳院裡粗使丫頭,得了平兒吩咐來和晴雯傳話。

說是年尾西府賬目繁雜,她和五兒留王熙鳳屋裡用飯,晚上盤點好賬目再回。

晴雯讓小丫頭去廚房傳話,今晚酌量增減飯菜,又見齡官從書房出來,說是寶姑娘今日留飯。

晴雯聽了往書房一望,尋思往日林姑娘、三姑娘常去書房,寶姑娘可是去的極少。

笑道:“二姑娘、林姑娘、三姑娘經常留飯,她們和咱們混的熟,都一桌擠着熱鬧,也不用太忌諱。

寶姑娘畢竟是外親,又是第一次留飯,總歸要多些禮數,讓三爺也體面些。

咱們去西廂房擡張閒置小案,專給三爺和寶姑娘用,我們大桌上坐着便是。”

齡官笑道:“還是晴雯姐姐想的周到。”

兩人擡過小案安置,齡官再去廚房督促張羅菜餚。

書房裡賈琮和寶釵只聊了盞茶功夫,齡官便進來請他們用飯。

兩人進了堂屋,寶釵見堂中一張圓桌,另外設了一張精緻小案,分明專給自己和賈琮用。

想來也是自己日常少來的緣故,思慮頗爲周到。

案上已擺了烘焙金絲鰻塊、火腿燉肘肉、炒枸杞芽兒、香菇炒素雞等五六道菜,還有一碗荷花蓮葉羹。

寶釵笑道:“琮兄弟過的精細日子,身邊丫頭都好生細心,事事都幫你想到,一點不用你操心。”

兩人落座用飯,寶釵只吃過小碗飯,各色菜式倒吃的可口,也只是淺嘗即止,並不太過量。

她又陪着賈琮小酌兩杯,俏臉微有了紅暈,就此停下酒盅,燭光映照之下,愈發顯得嬌美醉人。

兩人又聊些金陵舊事,彼此談鋒交融,話語默契投機,很是其樂融融。

寶釵笑道:“當初金陵剛見琮兄弟,你忙着抄寫經文,又是各種公務繁忙,也沒有多少空閒時間。

本該陪你走走金陵典故,那時也沒有多少便利,倒是我怠慢了地主之誼。”

賈琮笑道:“這也不當什麼事情,以後總還會有機緣的。”

寶釵說道:“你們爺們做的朝廷大事,可以天南地北闖蕩。

我們這些閨閣二門難邁,一輩子能去多少地方,像曲姑娘這樣的能爲福分,可不是每個女子都有的。

像是琮兄弟說的那種機緣,不知那年那月才得有呢……”

第242章 傾覆護舊情第221章 寶珠的來歷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六十二章 國法與家法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七十三章 親疏心自知第一百章 廷奏黜功名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602章 草船難引箭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163章 詞賦起波瀾第670章 往事不復轍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785章 音書驚舊顏第804章 靈前問情心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183章 才略可謀國第166章 文華動江南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638章 攻守勢相易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695章 乞巧傳私隱第211章 閱卷東華樓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402章 姻事溝壑深第165章 歧路各自緣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711章 房闈多情事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499章 落罪待承爵第485章 危難入神京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407章 死生難契闊第777章 陰私誣春情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190章 推功封孝勳第385章 夜航擁情殤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568章 殿試可擬題第370章 玄墓有梅花第二十七章 母爲花魁第754章 芳心警家業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765章 冬夜月溶溶第464章 天聽驚姻緣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280章 遼鎮平遠侯第六章 歷史拐進支路第405章 女妖精真多第240章 其勢不可奪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三十二章 禍從天降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605章 金陵生鉅變第780章 朽木不可雕第611章 書齋恣意狂第716章 同房多旖旎第698章 弦月照闈情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805章 閨閣慕瓊玉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355章 情緣定有無第131章 翠眉染朱脣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382章 仇隙生旖旎第八十六章 陌上人如玉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244章 榮國難逃咎(恭賀新春)第540章 狹邪窺私情第768章 夜宴探迷離第674章 福孽皆自招第773章 寒夜錦被暖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594章 梨香映海棠第226章 囹圄錐心苦第697章 子嗣搏野望第248章 一書換一命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729章 內宅逞奸計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794章 情禍生怨偶第226章 囹圄錐心苦第289章 大捷建奇功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344章 刑獄大理寺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753章 夜深情香暖第177章 傳訛起波瀾第三十一章 風雪夜歸人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
第242章 傾覆護舊情第221章 寶珠的來歷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六十二章 國法與家法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七十三章 親疏心自知第一百章 廷奏黜功名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602章 草船難引箭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163章 詞賦起波瀾第670章 往事不復轍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785章 音書驚舊顏第804章 靈前問情心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183章 才略可謀國第166章 文華動江南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638章 攻守勢相易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695章 乞巧傳私隱第211章 閱卷東華樓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402章 姻事溝壑深第165章 歧路各自緣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711章 房闈多情事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499章 落罪待承爵第485章 危難入神京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407章 死生難契闊第777章 陰私誣春情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190章 推功封孝勳第385章 夜航擁情殤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568章 殿試可擬題第370章 玄墓有梅花第二十七章 母爲花魁第754章 芳心警家業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765章 冬夜月溶溶第464章 天聽驚姻緣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280章 遼鎮平遠侯第六章 歷史拐進支路第405章 女妖精真多第240章 其勢不可奪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三十二章 禍從天降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605章 金陵生鉅變第780章 朽木不可雕第611章 書齋恣意狂第716章 同房多旖旎第698章 弦月照闈情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805章 閨閣慕瓊玉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355章 情緣定有無第131章 翠眉染朱脣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382章 仇隙生旖旎第八十六章 陌上人如玉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244章 榮國難逃咎(恭賀新春)第540章 狹邪窺私情第768章 夜宴探迷離第674章 福孽皆自招第773章 寒夜錦被暖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594章 梨香映海棠第226章 囹圄錐心苦第697章 子嗣搏野望第248章 一書換一命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729章 內宅逞奸計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794章 情禍生怨偶第226章 囹圄錐心苦第289章 大捷建奇功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344章 刑獄大理寺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753章 夜深情香暖第177章 傳訛起波瀾第三十一章 風雪夜歸人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