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大案落塵埃

榮國府,榮慶堂。

眼下已入初夏,榮慶堂正中酸枝木羅漢牀,兩側十六張楠木雕花座椅,換掉了織金團花紅緞棉緞,換上清軟的玉紗綾羅軟墊。

兩邊碧紗櫥隔斷屏風,從厚重的花梨鑲貝山水聯屏,換成清涼精緻的雲瑕暗花玻璃屏風。

堂中所有的窗簾帷幔,從秋冬的華貴厚重色調,換成春夏適應的素雅清軟色調,微風拂來,美輪美奐,耳目一新。

自從賈琮襲爵,大房管家,二房遷入東路院,賈母的榮慶堂一應用度,不僅沒有打了折扣,還比以前更加精緻細膩。

一年四季,榮慶堂一應用具,常換常新,令人身處其間,倍感舒適。

之所以有這樣的景象,也是王熙鳳管家的要緊手段。

如今雖大房襲爵掌家,二房已遷東路院旁落。

但賈母在賈家輩份最尊,誥命最高,不管哪房當家,賈母都是榮國府的門面。

賈琮襲爵之後,王熙鳳重新管家,她得了賈琮的意思,將榮國府過度奢靡之處,逐步裁減整頓。

唯獨賈母榮慶堂的用度,還是依照以往慣例,王熙鳳甚至花費不少心思,在用度照舊之下,日常得用之物更加精緻。

因爲王熙鳳心中清楚,大房襲爵掌家,賈母心中頗有失落,只有將老太太哄好了,大房執家會少不少麻煩。

自己那位姑媽即便上躥下跳,也挑不出半點閒話。

況且每年年節,勳貴老親上門走動,少不了進出榮慶堂拜望賈母,榮慶堂相當於榮國府門面,花些用度銀子也都在刀口上。

賈琮即便不用王熙鳳明說,心中也是明鏡一樣,自然清楚賈母便是榮國府吉祥物,好好供着,少去理會,萬事大吉。

再說,家中姊妹每日出入榮慶堂問安閒話,一年到頭呆的時間可不少,王熙鳳將榮慶堂搞得門面鮮亮,賈琮也是樂見其成。

倒是賈琮的正堂榮禧堂,因他只在東府安居,不像原先賈政和王夫人入住,還要養一大幫丫鬟婆子。

如今榮禧堂除小紅帶幾個丫鬟料理,日常都是空置,倒是節省了一筆用度,兩廂比較之下,外人更挑不出毛病。

或許正是這樣的原由,賈琮承爵大半年以來,賈母從剛開始的失落不安,頗爲兒子賈政、嫡孫寶玉不平。

到賈琮和王熙鳳待她一如往常,王熙鳳一樣的孝順熱絡,賈琮依舊禮數不缺略顯疏遠,賈母也就漸漸習慣了眼前一切。

賈母生於貴勳豪門,嫁於公候大族,見多了門第權勢之事。

如今她也看得清楚,賈家子弟中前程最盛,自然就是賈琮。

賈家的孫女輩之中,將來能像她這般嫁入高門,夫家權貴耀眼,必定就是二孫女迎春,誰讓她攤上琮哥兒這樣的兄弟。

雖如今迎春捨不得兄弟,回絕議親,不太願意嫁人,但賈母看來這也不當事情,過得幾年孫女多半就轉了心思。

賈母想到這些,便覺得自己當初同意讓迎春入東府,實在是明智之舉,不然怎麼有今日點石成金的一日。

她神情和藹的對迎春說道:“二丫頭,這幾日我也聽到些風聲,說這次會科舉鬧出舞弊大案。

很多舉人貢士都下了大獄,連朝廷官員都牽扯了不少,事情像是鬧得很大。

那進士皇榜也拖了許久,朝廷都沒貼出來,外頭說的怎麼邪性的都有,琮哥兒的功名可是沒什麼妨礙吧?”

迎春微笑說道:“這次會試舞弊案雖鬧得兇,牽扯了不少舉子和官員,但對琮弟沒半點影響。

老太太你想啊,這會子皇上還給琮弟這麼體面的封賞,可見什麼舞弊案和他沒半點關係,老太太儘管放心就是。”

黛玉也笑道:“我也聽三哥哥說了,說舞弊案鬧了不少天,眼下事情快要平息下來,月底之前必定會重新放榜。

外祖母就等着聽喜訊,用不了多少時間,三哥哥就是正經的進士及第,多風光的一件好事。”

……

寶玉聽了秋紋傳信,把因麝月之言而惹出羞惱,暫時都拋之腦後,拿起那套西廂記準備向黛玉獻寶。

他知道黛玉性情文雅靈秀,目下無塵,不拘俗流,必定會喜歡西廂這等奇書。

雖然前番鬧出偌大狼狽,父親賈政嚴厲訓斥,王夫人籌謀和夏家議親,寶玉多半也清楚,自己和黛玉已無可能。

但是他心中覬覦多年,哪裡能一時放開,找到些由頭,正想着要去招惹親近……

他一路抱着書本興沖沖而來,經過穿山遊廊,廊下掛的鸚鵡畫眉,嘰嘰喳喳叫喚,聽在耳邊也不嫌吵鬧,反而覺得悅耳。

突然前面橫插出一道人影,寶玉因走得太急,一下停不下腳步,被那人撞了肩膀,手中的書撒了一地。

他氣得就要惱怒踹人,但看到來人身材苗條,秀眉彎彎,清麗脫俗,一下便換了臉色。

笑道:“原來是紫鵑姐姐,這是從哪裡來,怎麼沒跟着林妹妹?”

紫鵑看清是寶玉,嚇了一跳,下意識退開一步,想到上次寶玉撒潑發癲,至今記憶猶新,如今想起還有些害怕。

紫鵑看了地上散落的書本,正是幾本西廂記,她原先也不識字,但跟着黛玉多年,自然也學到一些文墨,些許幾個字還認得。

她知道這條遊廊,正通往榮慶堂,如今姑娘可正在那裡……

問道:“二爺急匆匆的,這是要去哪裡?”

寶玉知道紫鵑是黛玉的心腹,而且生得也好看,因此對她客氣的很,哪裡會怪她撞到自己。

他一邊撿上地上的書冊,笑道:“我得了一本好書,想着林妹妹必定喜歡,這就要給她送去呢。”

紫鵑聽了寶玉這話,不禁有些頭疼,寶二爺難道就沒瞧出來,姑娘一直躲着他還不及,他何必又去招惹。

姑娘說話厲害,要是言語又招寶玉犯病,老太太跟前就不好看了……

紫鵑看了一眼寶玉手中西廂記,明眸微微一轉,說道:“寶二爺的書,姑娘也是有的,二爺還是自己留着吧。”

寶玉聽了這話,微微一楞,心裡有些不高興,說道:“這書可有些稀罕,不太容易得,林妹妹怎麼會有呢?”

寶玉之所以有這話,倒也不是胡說,西廂記雖是奇書,但在當下世道,不屬正統書經典籍,被歸於野話俚本一類。

歷來被正經士林學人輕視,表面上只有戲藝匠人,纔會對西廂記津津樂道。

但是西廂文辭淳雅和韻,故事旖旎動人,自有它引人之處,那些讀書人表面鄙視,背地裡樂此不疲,也並不奇怪。

而豪門大戶的女子,許多都是識文斷字,對西廂之類的情愛故事,更是頗爲着迷,深宅無趣,尋來閱讀,都是常事。

因此,在正經的書鋪裡,西廂雖不明擺着發賣,但各家都備有存貨。

而且凡會買西廂的顧客,不管戲藝大家,還是富家千金,都是不差銀錢之人,導致此類書籍洛陽紙貴,價錢不低,常常一書難尋。

寶玉這套西廂,也是讓茗煙花了許多功夫得到的,因此纔會有方纔之言。

紫鵑是黛玉的貼身丫鬟,自然最懂自己姑娘的所想,滿心裝的都是三爺,根本容不下別人。

更不用說寶玉言行荒唐可笑,雖自說爲憐香惜玉,內裡自己就是天王,他人都要仰其鼻息,一味遷就他纔好,讓人對他避之不及。

紫鵑對黛玉忠心,自然要幫她擋駕,說道:“瞧二爺這話說的,這西廂在外頭稀罕,在東府卻是常見的書。

原先三爺身邊的齡官姑娘就有,有一回姑娘見了便借來看,三爺見姑娘喜歡,便外頭買了一套送姑娘。

那書日日擺在姑娘書桌上,姑娘得閒就會拿來翻翻,再熟悉不過,所以二爺這書還是自己留着。”

寶玉聽了紫鵑這話,氣得臉色有些發白,內心充斥失意沮喪,只覺老天不同,差點就要大哭大叫起來。

他好不容易弄了一套西廂,本以爲能借此討黛玉歡心,沒想到賈琮早就送了給林妹妹,怎麼哪裡都有他啊。

寶玉心中悲憤,賈琮這種祿蠹之人,就會做這等附庸風雅之事,順這林妹妹的心思討她歡心,當真無恥!

紫鵑見寶玉又發起呆,擔心他撒潑發癲,到時罪名栽到自己頭上,便急匆匆離開。

寶玉呆站在那裡,自怨自艾一陣,終究放不下去見黛玉的衝動,叫住路過的一個丫鬟,讓她把書送回自己院裡,便去了榮慶堂。

他剛到了榮慶堂門口,想着除了西廂記之外,還有什麼精緻的話題,可以逗林妹妹開心,讓妹妹也知道自己不比賈琮差……

守門的丫鬟見寶玉過來,連忙門口,寶玉正好聽到黛玉靈秀悅耳的聲音。

“我也聽三哥哥說了,說舞弊案鬧了不少天,眼下事情快要平息下來,月底之前必定會重新放榜。”

“外祖母就等着聽喜訊,用不了多少時間,三哥哥就是正經的進士及第,多風光的一件好事。”

寶玉乍聽見黛玉的聲音,心中正忍不住十分陶醉,但一下就變了臉色。

林妹妹怎麼也說這種混賬話,這勞什子進士就這等稀罕,人人都要拿來說上一說,當真俗不可耐!

且黛玉話語中透着由衷的喜悅,甚至還有一絲隱約的自豪,讓寶玉如同身陷夢魘,覺得自己一定聽錯了,這不是林妹妹說的話……

……

神京,推事院衙門,周君興官廨。

自都察院御史孫守正當庭彈劾會試舞弊之舉,周君興大趁其便,在會試舞弊案偵緝之中,無往不利,囂張跋扈,意氣風發。

但最終卻樂極生悲,他做夢都沒想到,原本以爲是軟骨頭的吳樑,竟然在證貢林兆和之時,憤然自盡。

吳樑之死,讓周君興在舞弊案上下的功夫,幾乎付之東流,使整個舞弊案陷入尷尬局面,他不僅無功,反而有過,一下被打回原形。

事發當日,他知事態嚴重,只不過稍有猶豫,便慢了大理寺一步,讓大理寺卿韋觀繇先進宮告了刁狀。

等他剛到幹陽殿時,聖上已經龍顏震怒,他在殿門口跪了二個時辰,雙腿幾乎失去知覺,聖上依舊不願召見。

最後只是派郭霖將自己訓斥一頓,便轟出宮門,當真狼狽不堪,或許是他請罪姿態誠懇,總算免去一場大禍。

本來他想在偵緝春闈官員違矩之事發力,在聖上面前重新挽回臉面和功勞。

可萬萬沒想到,突然鬧出七十三名舉子聯名上告一事,一份記錄官員不軌之舉的述狀附錄,完全打亂了他的企圖。

大理寺依照這份述狀附錄,只在數天之內,就訊問數十名春闈官員,其中二十餘名官員因貪鄙受賂而下獄。

大理寺雷厲風行之舉,完全佔盡先機,讓周君興根本無用武之地。

而這幾日早朝之上,周君興觀風看勢,察覺大理寺查糾春闈官員不軌,事態囂然攀升,已到了聖上承受的極限。

想起吳樑之死,給他造成衝擊尚未淡去,他更不敢在這個時候火上澆油,輕舉妄動。

即便推事院已失去舞弊案主審之位,依然兼有協助大理寺陪審之職,周君興也表現出低調退卻姿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最近不管大理寺審訊徐亮雄,還是審問一衆獲罪的春闈官員,周君興都不太出面,只是讓自己心腹鄭英權出面理事。

……

這天他像往常一樣,在官廨有些聊賴的處理衙務,等到窗口開始射入夕陽餘暉,門外響起熟悉的腳步聲,接着便是鄭英權的身影。

每日日落時分,鄭英權都會從大理寺返回,向周君興彙報本日事態進展。

周君興問道:“英權,今日案件有何進展?”

鄭英權說道:“徐亮雄雖然入獄多日,但一直在獄中鳴冤,不肯認供自己有舞弊之舉,只是舉子取巧使奸,纔會生出舞弊之禍。

他是正三品的高官,沒有定罪之前,大理寺也不敢妄動刑罰,吳樑死後,聖上終於失去了耐心,昨日已下口諭施刑。

大理寺雖已對徐亮雄用刑,但他在獄中封閉多日,還不知吳樑已死,所以心存僥倖,也清楚自己一旦招供,便要萬劫不復。

昨日折騰一天,他都抵死不肯認供,今日宮中催促,大理寺便對徐亮雄上了大刑,今日午時他已認供畫押。

加之禮部解析九名舞弊舉子策卷應答之法,兩廂印證之下。

現下已經確證,徐亮雄臨時接任主考官,因編制策論制題只有一夜時間,倉促之間借用早先擬題之題旨。

雖然詞句措辭大不相同,但依舊被受其點撥的吳樑等人可乘之機,其失職泄題之罪,無可辯駁。

雖然未有蓄意舞弊,也從未受過考生賄賂,但最多逃過死罪,活罪難捨,這位左侍郎已經完了……

屬下倒是有些疑惑,舞弊案件牽連如此地步,大理寺居然讓徐亮雄逃脫死罪,有些不合常理。”

周君興冷笑道:“韋觀繇是隻老狐狸,他可不是無能之輩,徐亮雄能逃脫死罪,是事出有因。

一是徐亮雄嘉昭十三年才升到戶部左侍郎,正是仕途炙熱之時。

他這樣的人物,只會在積攢功績上下功夫,以便登上六部魁首之位,不會做貪污蓄意舞弊的蠢事,自毀前程。”

正因他想靠榮任科舉主考官,積蓄擴大名望,好爲將來仕途助力,纔會在會試之前接受舉子拜謁,好爲人師,出題指點。

意外接任主考官後,因制題時間倉促,爲制題不顯平庸,留下士林笑柄,纔會心存僥倖,借用以前得意擬題題旨,讓人有可乘之機,招來滔天之禍。

所以他沒有蓄意舞弊,的確是實情。

但舞弊案牽連如此之大,聖上沒有殺他泄憤,是因爲吳樑之死,會試舞弊案之內幕,已引起朝野士民非議懷疑。

如果徐亮雄坐實蓄意舞弊,在天下士民心中,大周吏治竟敗壞如此,朝廷威信顏面何存,聖上豈能容忍。

徐亮雄所定罪名,與其說其罪如此,不如說是聖上授意,大勢所需。

他的性命根本無足輕重,聖上想要拿去還不簡單。

聖上需要舞弊案儘快塵埃落地,重拿輕放,最好快些讓人遺忘……”

鄭英權心中凜然,自己這位上官,雖然手段陰森,做事不擇手段,但並不是一味兇戾蠻幹,城府心計,眼光銳利,同樣不凡。

……

鄭英權繼續說道:“自從那日林兆和押回大理寺獄,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大理寺請了醫士給他治療刑傷,雖有訊問,但再未上刑。

大理寺正楊宏斌親自帶人,去林兆和居所仔細搜查,並未找到任何涉及舞弊的證物。

所以大理寺以證供虛妄無名,定判林兆和無罪,這兩日就會開釋。

大人,林兆和是否舞弊,暫且別論,但細想事情前後,此人身陷囹圄,依舊不露絲毫破綻,全身而退,頗不簡單。”

周君興想到單日在刑房之中,一個文弱士人,酷刑之下連慘叫都吝嗇發出,就像失去了痛覺,還有目睹吳樑之死,那目眥欲裂的可怕表情。

即便周君興生性殘酷,心中也微微發寒……

鄭英權又說道:“大理寺審定林兆和時,楊宏斌曾提到過周嚴,因是周嚴的述狀,纔將林兆和牽連其中……”

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721章 家宅多隱患第361章 世情有甄賈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255章 制九鎮之位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548章 由來亂姻緣第205章 懷柔難收心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379章 行權中車司第606章 奪機叩青雲第565章 鴛盟得覓處第164章 逝水譜新章第379章 行權中車司第109章 宣旨榮禧堂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576章 情愛各自緣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十一章 榮慶堂第415章 刃寒情幽涼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549章 刀斬野鴛鴦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第301章 卓功蓋三軍第504章 宣詔震榮國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709章 靈巧招人怨第五十四章 五兒晴雯第七章 討銀第589章 綺怨並禍因第807章 風雪滿弓刀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616章 皇榜題名時第574章 心正破萬法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574章 心正破萬法第218章 朝議顯聖心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216章 護情有深意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215章 世事多兇險第530章 梨香亂姻緣第747章 議和多魍魎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244章 榮國難逃咎(恭賀新春)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567章 清歡問葬花第659章 雋彩滿城唱第七十四章 不進榮慶堂第577章 何以言肖母第804章 靈前問情心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599章 策問勘世道第669章 風雨不眠夜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752章 戲語問檀郎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270章 永鎮有奇謀第233章 豪門多齷齪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734章 坡上梵鈴唱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695章 乞巧傳私隱第751章 棒打亂鴛鴦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105章 中車揭私隱第231章 蓄勢可焚天第123章 臨別贈繡帕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539章 鴛盟存真假第552章 房闈生情靡第217章 時勢多悲歡第389章 諸事露隱憂第五十章 青山書院第636章 血戾鑑生死第584章 筆硯訴癡情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417章 視死猶如生第709章 靈巧招人怨第726章 神算窺天機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649章 榮盛隱深危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542章 危緣自有途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549章 刀斬野鴛鴦第439章 全功於一役
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721章 家宅多隱患第361章 世情有甄賈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255章 制九鎮之位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548章 由來亂姻緣第205章 懷柔難收心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379章 行權中車司第606章 奪機叩青雲第565章 鴛盟得覓處第164章 逝水譜新章第379章 行權中車司第109章 宣旨榮禧堂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576章 情愛各自緣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十一章 榮慶堂第415章 刃寒情幽涼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549章 刀斬野鴛鴦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第301章 卓功蓋三軍第504章 宣詔震榮國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709章 靈巧招人怨第五十四章 五兒晴雯第七章 討銀第589章 綺怨並禍因第807章 風雪滿弓刀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616章 皇榜題名時第574章 心正破萬法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574章 心正破萬法第218章 朝議顯聖心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216章 護情有深意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215章 世事多兇險第530章 梨香亂姻緣第747章 議和多魍魎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244章 榮國難逃咎(恭賀新春)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567章 清歡問葬花第659章 雋彩滿城唱第七十四章 不進榮慶堂第577章 何以言肖母第804章 靈前問情心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599章 策問勘世道第669章 風雨不眠夜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752章 戲語問檀郎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270章 永鎮有奇謀第233章 豪門多齷齪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734章 坡上梵鈴唱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695章 乞巧傳私隱第751章 棒打亂鴛鴦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105章 中車揭私隱第231章 蓄勢可焚天第123章 臨別贈繡帕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539章 鴛盟存真假第552章 房闈生情靡第217章 時勢多悲歡第389章 諸事露隱憂第五十章 青山書院第636章 血戾鑑生死第584章 筆硯訴癡情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417章 視死猶如生第709章 靈巧招人怨第726章 神算窺天機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649章 榮盛隱深危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542章 危緣自有途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549章 刀斬野鴛鴦第439章 全功於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