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雨夜侵鴻雁

寧榮街,伯爵府,外院正堂。

賈琮說道:“賈甄兩家本是金陵世交,我和甄姑娘有過姻緣之約,離別送行不過應有禮數。

當日送行之時,我兩人只是閒談家門趨勢,世家情誼,並沒有談起什麼特別話語。

甄姑娘離開神京便是返回金陵,並沒有提起要去其他地方,甄姑娘言語舉止一切如常。

本官仔細思量當日情形,並無任何異常之處,看來本官是幫不上吳評事了。”

吳宏圖聽了賈琮話語,雖有一點失望,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這位威遠伯是位稽事斷案的高手,曾在金陵屢破大案,素有睿智多謀之名。

自己並不奢望從他口裡得到什麼……

吳宏圖拿出隨身紙筆,將兩人談話詳細筆錄,又問了賈琮其他話語,賈琮自然回答得滴水不漏。

但他也不算有意欺瞞,因爲他對吳宏圖所言,幾乎都是真話。

當日送行之時,甄芳青和她只聊家門趣事、兒女情長,對她的籌謀更是隻字未提。

或許從那個時候,她多半料想到今日之局,自己不知道事情,也更容易置身事外。

他清楚楊宏斌派人上門問話的用意,既是堂堂正正例行公事,也是在隱晦提醒自己。

他和甄芳青關係特殊,甄芳青已隱落罪名,兇險叵測,讓自己不要牽聯進去……

吳宏圖問詢過事情,便要起身告辭。

臨走之前說道:“聖上對甄芳青之事,甚爲在意,遂下詔大理寺嚴查此事。

但念及甄老太妃遺澤,給離世之人留下體面,即是嚴查也是密查。

還請伯爺對今日之事,守口如瓶,勿要傳揚,下官叨擾告退。”

賈琮看到吳宏圖的背影,在淅瀝密集的雨幕中漸漸遠去,他的神情變得凝重。

當初甄大太太送銀入京藏匿,是在甄應嘉革職查辦之後,彼時朝廷已頒下定罪抄家聖旨。

所以甄家大房藏匿私銀,難逃刑律,罪加一等,名正言順。

但甄芳青抽調處置家產,卻遠在甄家事發之前,從法理上難以界定入罪,至多也是居心蓄意之名。

嘉昭帝對此事這般大動干戈,讓大理寺介入稽查,其中已有惱羞成怒之情。

賈琮仔細思量此事,大概也能揣摩到嘉昭帝的心思。

皇帝因金陵火槍私造之事,因勢利導嚴辦金陵甄家。

就是要藉此震懾鬼蜮魍魎,覬覦私造火器之舉,一人之罪足以抄家滅族。

也是對隱勢極大的江南豪強士族,予以恐嚇警示之意。

江南六州一府,前有杜家,後有甄家,有敢越雷池一步者,朝廷絕不會姑息養奸,並給予雷霆重擊!

但是甄芳青未雨綢繆,在嘉昭帝借勢發作之前,早早將甄家家業抽取大半。

讓皇帝震懾打壓江南士族的謀劃,成爲一記名不副實的空拳,皇帝豈能不暗中惱怒。

所以嘉昭帝纔會讓大理寺嚴查此事,找尋甄芳青的下落,但又要求此事秘查。

畢竟走露出風聲,皇帝臉面上頗爲難堪。

本要以獅子搏兔之力,上演一場震懾宵小的大戲。

卻讓個姑娘家一番手段,早就暗中拆光了臺子,讓皇帝、錦衣衛、三法司都下不了臺面。

賈琮心中不禁有些擔憂,即便他已去信金陵鑫春號,讓曲弘秀給予甄芳青襄助。

但嘉昭帝已動用三法司介入此事,錦衣衛及各地官府,必定也會加大搜索力度。

甄芳青要想還能藏匿不出,全身而退,就變得難於預料。

一旦她落入官府手中,即便有太上皇的存在,以當今皇帝的手段,只怕後果也不堪設想。

……

神京城東,一座精緻二進小院,這裡是艾麗和母親徐氏的新住處。

賈琮打着雨傘,身邊沒帶小廝家奴,獨自走入寂靜清幽的小巷,敲響小院的門鈸。

沒過一會兒,院門便被打開,出來個雪膚明眸的窈窕少女。

她衣着有些與衆不同,不是姑娘家常穿的褙子對襟,而是穿件淡藍繡花蜀錦胡袍。

苗條高挑,膚白如玉,腰上系艾綠單色浸香汗巾,纖腰盈盈一握,更顯身段娉婷婀娜。

她見了賈琮神情欣喜,說道:“今天好日子,倒想着過來串門。”

日常賈琮帶艾麗出門,她都會帶着頭巾帷帽,因如今在家,自然沒有這些東西。

艾麗滿頭棕褐色秀髮,紮了一根長長髮辮,隨意及腰垂掛着,清風吹拂,鬢角青絲,輕撫柔嫣。

即便在陰雨黯淡的天色,那滿頭暗金秀髮,依舊閃着動人光暈,更襯得眉眼深邃,肌膚瑩潤如雪。

賈琮笑道:“這些日子忙着上下衙,今日因府上有事,早一個時辰下衙,便過來走動。”

自從賈琮承襲榮國爵,接收西府所有家產,這所宅院便是西府一處產業。

據說是榮國賈代善在世時添置的房宅,以前何人住過,即便西府老奴也說不清楚。

之前這所宅院空置十多年,等到賈琮接管西府家業,便將這所宅院清理修整,請艾麗母女遷居入住。

如今鑫春號各地分號,都已站穩腳跟,在當地商號之中嶄露頭角,名聲遐邇。

遼東、金陵、姑蘇、鄞州、福州等地分號,更成爲鑫春號重要的商貨財源匯通之地。

各地分號的信息傳送,日益頻繁,信息的快速流通,也變得愈發重要。

賈琮和艾麗建立的飛羽信站,除了遼東、金陵、姑蘇三地信站,由曲弘秀、王德全、周廣成直接控制。

其餘各地分號和飛羽信站,皆互不相屬,各自獨立設置,通過既定規程,進行消息傳送和流動。

艾麗每隔數月時間,便從鑫春號收養孤兒之中,挑選心思敏銳的姑娘,傳授訓禽技巧。

這些姑娘經過艾麗數月的教培,便被各自派往各地飛羽信站,負責各地信息來往傳送。

只選女子也有個中緣故,因女子心思細膩耐心,比起男子更加血脈柔和,容易被禽類接受。

因此女子習練訓禽之技,比起男子更加事半功倍。

艾麗當年得父親傳授技藝,在她父親還在世之時,艾麗便已青出於藍。

對禽類的感知召喚之能,已隱隱超過她的父親,便是出於這樣的原因。

不管是訓養禽鳥,還是傳授技藝,都需要一個寬敞的住所場地。

這也是賈琮接艾麗母女遷居的原因。

……

宅邸後院有兩間聯通的廂房,房間的四壁多開了兩排窗戶,還加裝了鐵絲細網。

廂房裡整齊擺放許多鳥籠,分類飼養着不少禽鳥。

即便如此房內也沒多少異味,想來是艾麗愛惜禽鳥,每日勤於清掃的原因。

原本艾麗母女入住此間,因宅邸面積比以前大許多,賈琮本想買兩個丫鬟來伺候。

卻被徐氏惋惜謝絕,宅邸裡外都是母女自己動手打理。

徐氏見賈琮上門,便去烹製了一壺新茶,親自提進後院。

她一進入內院,見賈琮和女兒並肩而坐,兩人正逗弄一隻孵化月餘的紅隼。

雖然彼此相守以禮,只是輕聲說笑,但眉宇神情,有說不出的親暱。

每次賈琮過來走動,女兒便會有說有笑,顯得特別開心。

徐氏也曾年輕過,自然明白女兒心思,卻從不說破。

她心中有些微微嘆息,不動聲色提了茶水過去。

沒過去多久,後院騰空飛起一隻海東青,穿雲振翅,翩翩向南飛去。

……

姑蘇,察院街。

這裡是姑蘇的繁華街區,因此地曾設江南督察分院,如今衙門雖已不在,名稱卻一直沿用。

街道依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似乎與往日並沒有兩樣。

但街上幾家老鋪掌櫃夥計,因見多了街麪人羣,察覺最近幾日,街上多了生面孔,老在路上來回晃悠。

還有人和他們打聽街面宅邸的主人,這些人看起來臉色兇相,雖然未表露身份。 但這些常年坐鎮店鋪的掌櫃,都是見多識廣之人,多少認出這些人言行舉止,多半是官府中人。

自然不敢對他們有所隱瞞,便告訴他們東首第三座府邸,據說是哪家富商的別院。

這所宅邸雖富麗精美,但日常都是空置,只有兩個守宅的老奴居住。

前些時候來了四五輛車馬,入住一位千金小姐,但都是深居簡出,附近街坊都沒朝過面。

這些人住了一段時間,又突然搬走,依舊留下兩個老僕人看守宅邸。

這些市井謀生的店鋪掌櫃,見多了官府爲緝拿要犯,便裝遊走探聽消息,也是常有之事。

他們本以爲這事很快就會過去,沒想第二日街面便涌入許多錦衣校尉。

不僅闖入那所宅邸四處搜查,還將兩個看守宅邸的老奴抓走,從此再沒見他們出現。

之後的幾天時間,從察院街到胥門沿途,時常有錦衣衛遊騎沿途查問。

據說那位入住的小姐,從察院街宅邸離開,便是從胥門離開姑蘇城。

有人說察院街宅邸的那位小姐,是一位潛逃的朝廷欽犯,如今正被錦衣衛追捕。

也有人說這位千金小姐,其實是東海累犯海匪喬裝,意圖入姑蘇之地搶掠作案。

一時城中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各家大戶小姐都被家人約束,足不出戶,以免鬧出是非。

不日姑蘇府衙便張貼告示,凡能提供察院街宅邸主人去向信息,官府予以重賞。

之後幾日時間,不時有人府衙告密,想要獲得官府賞銀。

但這些人不是語焉不詳,所言對追緝嫌犯並無助益,便是乾脆穿鑿附會,意圖賺取賞金。

錦衣衛在城中鬧了幾天,始終一無所獲,便漸漸消停下去,據說開始向姑蘇城外各地搜索……

……

姑蘇城南郊縣山村,日暮時分,細雨如絲,夜色將臨。

這裡距姑蘇城五十里,遠離城郭繁華,四下一片幽靜,恍如遺世獨立。

一騎快馬從北而來,馬蹄聲如密集的鼓點,在鄉間小路震響不息。

快馬跑到一處清幽別緻的宅邸前,馬上騎士飛身下馬……

……

宅邸內院之中,燭火搖曳之下,甄芳青和甄二太太,正陪着一位老婦人閒話。

這老夫人正是多日之前,金陵城中已傳言亡故的甄老太太。

老太太正拉着甄芳青的手,說道:“芳青,好在你足夠機敏,沒有貿然回到金陵,不然如今也要遭殃。

現在必定也被官府押解到通州,千金大小姐要落到這種田地,我這老東西活着也沒趣味了。”

甄芳青說道:“老太太,甄家大廈將傾,顧及老太太年事已高,實在受不得折騰,才用這種辦法接你老出來。

家中少了一個老太太,還不太引人注目,其他親眷我卻無能爲力。

一旦勉強行事,再次觸怒朝廷,甄家可就一個都活不成了。”

甄老太太說道:“我懂你的意思,自然明白你的苦衷,甄家敗落,滿門被抄。

你能保全自己,已是極好的事情,爲甄家保留最後一份體面和香火,實在不該再奢求其他。

我原本以爲這條老命必定沒了,如今還好好的活着,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我就怨大太太糊塗,節骨眼上居然捨命不捨財,竟運銀子去神京藏匿,害得一大家子都沒好下場。

他們兩個老的我也不管了,就是心痛我的寶玉,好端端的跟着爹媽受罪。

他才十五歲,從小養尊處優,如今要去嶺南這等蠻荒之地,哪裡受得了這份苦。”

甄芳青說道:“老太太不需太多擔憂,寶玉畢竟還年輕,將來必定能回來孝順你。

等此事風聲過去,我會派得力的人去嶺南,暗中予以關照。

雖不能像以前那樣富貴,但保他衣食無憂,平安無事,總還是可以的。

寶玉以前都是在內宅嬉戲,實在有些荒廢時光,如今有了這番磨難,對他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說不得他因此有所領悟,從此勤勉爲人,將來有個好前程,老太太豈不歡喜。”

甄老太太只是寵溺孫子的老婦,哪裡會去想這些,只要她的寶玉太太平平,她就心滿意足。

祖孫兩個正在閒聊,突然劉顯家的過來回話,說金陵那邊有人送來急信。

甄芳青聽說金陵二字,臉色微微一變,急忙帶着劉顯家的去了書房。

書案上已擺了兩份書信,一份書信來自神京,送到鑫春號江南總店,當日就被快馬連夜轉送過來。

這封信還是未拆封的,是賈琮用飛羽從神京寄出。

他雖知道甄芳青在姑蘇,卻不知她具體住處,所以只能寄到金陵轉送。

好在飛羽傳遞速度,遠高於軍驛快馬,即便耽擱一夜時間,必定也趕在大理寺人馬南下之前。

信中敘述甄芳青所行之事,已驚動當今聖上,大理寺已立案稽查,錦衣衛和各地官府,必定加大搜拿力度。

姑蘇在陪都官府行權範圍,也不再是安穩之地,勸說她往福州暫避,鑫春號可以爲她搭建退路。

另一份信是姑蘇分號寫給曲泓秀,敘述近日姑蘇城內一系列變故,也被鑫春號同時轉送。

信中敘述錦衣衛突襲察院街一處宅邸,姑蘇城內大肆搜拿一名女犯。

這封信是姑蘇分號鄒敏兒寫給曲泓秀,這份信只是日常店鋪商事溝通,信中偶爾提起此事。

鄒敏兒雖聽說甄芳青的名字,卻並不知她就在姑蘇。

但曲泓秀一看內容,便知道錦衣衛要搜拿之人,必定就是甄芳青,所以纔會把書信轉送過來。

……

甄芳青看過兩份書信,臉上神情凝重,將兩份書信點燃,付之一炬。

劉顯家的見她臉色不好,問道:“三姑娘,送信的人連夜從金陵趕來,中途換了兩匹馬。

這等緊急送信,是不是說了什麼要緊事?”

甄芳青說道:“陪都戶部查抄甄家產業,已經發現其中端倪,此事已驚動當今聖上。

宮中已下昭諭,命大理寺派人南下稽查。

前幾日錦衣衛在姑蘇城內大肆搜尋,想找到我們的去向蹤跡。”

劉顯家的聽了這話,臉色也是大變,問道:“姑娘,這風聲聽着有些不對,姑娘要早些想想對策。”

甄芳青說道:“這裡已不是久留之地,有人建議我去往福州暫避。”

劉顯家的聽了目光一亮,說道:“福州倒是好去處,那裡遠離江南,比這裡可要安穩許多。”

甄芳青搖了搖頭,說道:“我們真的要去福州,他的人手便要介入此事,以後就會給他留下把柄……”

劉顯家的聽甄芳青言語隱晦,並沒說明建議她去福州的是何人,她自然也不敢多問。

……

甄芳青看着地上的灰燼,心中思緒翻轉,此去福州路途遙遠,鑫春號必要沿路打點,確保自己一路無虞。

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玉章的人這般程度介入事情,極可能給他留下隱患。

當今聖上是極厲害的人物,玉章又是他重用的臣子,必定對他頗多留意。

如今自己事發,皇帝定會在意他和自己的關係,只怕已對他多有關注。

他從神京送出書信,就已經爲自己擔了風險,這便足夠了,也不枉自己一直想着他……

何必因爲自己的事情,給他多生隱患,萬一壞了他的前程,自己必要終身不安。

只有找個一勞永逸的法子,才能徹底消了眼前之禍,於人於己都是好處。

她對劉顯家的說道:“大娘,今晚你就帶人收拾行李,明日午時全部要歸置妥當。

你讓顯叔天亮就出去打聽,這兩日海上水文風浪情形,希望能有風平浪靜的日子。

明日日落之後,我們就離開這裡,我先去和太太和老太太說明。”

劉顯家的臉色吃驚,問道:“姑娘,你這是準備去哪裡?”

甄芳青幽幽說道:“我準備出海,我在海山渚預留了船隻……”(本章完)

第571章 設局欺妄念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744章 夜宴卜花籤(二)第212章 恩科放榜時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700章 大禍從天降第五章 嘉順王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二章 月例第582章 參心難賦情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二十五章 卜相驚悚第八十二章 盼歸情義篤第563章 無由說癡情第548章 由來亂姻緣第156章 事了心猶寒第197章 譭譽由天心第十二章 問話第九十三章 禮部東牆下第345章 紈絝多生禍第697章 子嗣搏野望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三十五章 黛玉讀詞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五十七章 啓子入局深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234章 君臣弈忠奸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628章 大魁卻榮盛第四章 探春第591章 奇醫斷奇毒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532章 嬌橫謀情郎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241章 除爵與封爵第495章 君臣定爵資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337章 貴女牽權勢第747章 議和多魍魎第261章 輿圖牽情長第802章 雪擁錦被香第622章 吉日雙登科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660章 奇變榮慶堂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118章 龍潭港血案第192章 封誥難入祠第205章 懷柔難收心第513章 倉皇東路院第662章 筆墨藏柔情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523章 除歲有清歡(一)第六十七章 讀書紅袖香第726章 神算窺天機第733章 情癡多不倫第710章 情綿玉生香第741章 東窗顯端倪第118章 龍潭港血案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156章 事了心猶寒第112章 書山再啓程第五十二章 有命償命第620章 神術解情竇第三十七章 再傳噩耗第337章 貴女牽權勢第492章 深危動千里第543章 金風迎玉露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762章 雪道可覓蹤第379章 行權中車司第354章 青春色窈窕第七章 討銀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622章 吉日雙登科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810章 巧言正家風第191章 師徒論天心第232章 內外顯危局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419章 煙火隱復生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764章 鬢香皆同倫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五十八章 夜黑女兒香第734章 坡上梵鈴唱第163章 詞賦起波瀾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
第571章 設局欺妄念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744章 夜宴卜花籤(二)第212章 恩科放榜時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700章 大禍從天降第五章 嘉順王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二章 月例第582章 參心難賦情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二十五章 卜相驚悚第八十二章 盼歸情義篤第563章 無由說癡情第548章 由來亂姻緣第156章 事了心猶寒第197章 譭譽由天心第十二章 問話第九十三章 禮部東牆下第345章 紈絝多生禍第697章 子嗣搏野望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三十五章 黛玉讀詞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五十七章 啓子入局深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234章 君臣弈忠奸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628章 大魁卻榮盛第四章 探春第591章 奇醫斷奇毒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532章 嬌橫謀情郎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241章 除爵與封爵第495章 君臣定爵資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337章 貴女牽權勢第747章 議和多魍魎第261章 輿圖牽情長第802章 雪擁錦被香第622章 吉日雙登科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660章 奇變榮慶堂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118章 龍潭港血案第192章 封誥難入祠第205章 懷柔難收心第513章 倉皇東路院第662章 筆墨藏柔情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523章 除歲有清歡(一)第六十七章 讀書紅袖香第726章 神算窺天機第733章 情癡多不倫第710章 情綿玉生香第741章 東窗顯端倪第118章 龍潭港血案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156章 事了心猶寒第112章 書山再啓程第五十二章 有命償命第620章 神術解情竇第三十七章 再傳噩耗第337章 貴女牽權勢第492章 深危動千里第543章 金風迎玉露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762章 雪道可覓蹤第379章 行權中車司第354章 青春色窈窕第七章 討銀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622章 吉日雙登科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810章 巧言正家風第191章 師徒論天心第232章 內外顯危局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419章 煙火隱復生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764章 鬢香皆同倫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五十八章 夜黑女兒香第734章 坡上梵鈴唱第163章 詞賦起波瀾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