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

“母親,待我想想。下人通報時姨丈也沒避着我們,我聽得有唸到,有戶部的員外郎,內庫司左司庫大使,內庫司左提調,有寶器局、內織染局、銀作局、巾帽局、針工局各處提領太監。都派人持着帖子過來,代表他們的主子老爺向姨丈問好。對了,還有一位提知寶符閣太監,派了他侄子給薛姨丈問安。此人盤桓最久,姨丈也待其最久,最後還讓蟠哥兒並管家親自送到府門外。”

聽到這裡,原本斜依着靠枕的王夫人不由坐直了身子,“寶符閣提知太監,寶玉,你聽到是他的侄子嗎?”

“我聽得真切,是他的親侄兒。母親,這太監很要緊嗎?”

“要緊啊,我的癡兒。這寶符閣是保存聖上印璽的所在,提知太監林受用,僅在東西六宮都知,乾清宮守,上書房提知之下,也是內相之一啊。”

“那母親何不趕緊跟薛姨媽說說,請託薛姨丈,跟林太監勾兌一二,幫大姐兒說上幾句話也好啊。”

“我的癡兒,那有這般簡單的事情。你暫且莫管,我自有主張。”

“母親,既然找到了門路,何不趕緊入手,讓姐姐早日脫了那醃舎難堪的境地。”

“你放心,大姐兒也是爲娘身上下來的一塊肉,我如何不心痛。而且大姐兒牽扯着榮國府的榮華富貴和我兒的前程,我自當會用心去處理的。”

賈寶玉原本就不喜這種事情,只是牽扯到最親近的大姐,這才上心了幾分。聽得母親說會妥善處理,沒多久就忘到腦後,繼續想起明日與寶釵相見的場景。羣芳相會,鶯鶯燕燕,比起處理那些糟心穢污的人情世故,簡直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獄。

第二日,賈寶玉早早就起來,在丫鬟襲人的服侍下,洗漱完畢,然後由襲人、秋紋等人操辦衣冠穿着。匆匆吃過早飯,就坐在房裡等着。

過了不知多久,聽得有小廝茗煙跑來通報,薛姨媽一行已經被接進了榮國府,正往榮禧堂這邊過來。

賈寶玉不由更是心急,站在那裡團團轉。襲人見了不由笑了,“爺今日是爲何,像是拉磨的驢兒一般。”

“我是不是驢兒,你不是最清楚嗎?”賈寶玉隨口答道。

“呸!”襲人臉上一紅,啐口罵道,“爺如此這般孟浪,小心別人聽了去。”她左右看了看,幸好沒有外人。

賈寶玉不明就裡,問道:“不是你說驢兒嗎?我洗澡睡覺,都是你和秋紋伺候着的,我是不是驢兒,你們不是最清楚嗎?”

襲人連忙說道:“我的爺,不要再說了,小心旁人聽了去,傳到外人的耳朵裡去,人家還指不定說我們如何狐媚妖惑主子呢。”

頓了一下,襲人繼續說道:“老太太身邊的那些丫鬟又要指出來一批,肯定有幾個留在你身邊。我的爺,以後這樣的混賬話少說,免得傳到老太太和太太耳朵裡,只怕我們得脫了一層皮,請爺體恤我們這些做下人的。”

“姐姐說的這是什麼混賬話,你們是我最親近的人,如何會害了你們。以後我這話少說,只是這些你嘴裡的混賬話,我也不大清楚方寸,以後要你多提醒我。”

“放心吧,我的爺。”襲人伸手整理了一下賈寶玉的小辮子,更把自己當成是賈寶玉的貼心人了。

過了一會,有婆子丫鬟來通報,“老太太喚寶二爺過去,與薛姨媽、薛大爺和寶姑娘見面。”

“只喚我嗎?”

“哪裡,還喚了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姑娘,林姑娘,昨日請來的史姑娘,以及大少奶奶和蘭少爺。”

“連嫂子和侄兒都一併請來了。”賈寶玉詫異道。他的寡嫂李紈向來甚少出來拜會客人,想不到今日老太太也把她給喚出來了。不過想想,他大哥賈珠也是薛姨媽的親外甥啊,人雖然不在了,但還有遺孀孤子在啊,當然要出來拜見。

“那璉二嫂呢?”

“璉二奶奶,早就和大太太,二太太,東府的大太太和大奶奶,在老太太跟前候着。”

“哦,珍嫂嫂和蓉兒媳婦也來了,想必珍哥兒,蓉侄兒也都來了。”

“是的爺,珍老爺,蓉大爺,還有璉二爺,在外屋陪着薛家的蟠少爺說話。”

這就對了,按照賈母愛熱鬧的興致,來了要緊的親戚,自然是賈家東西兩府全體出動。大家也知道她的性子,都順着來,就當哄老太太開心。

走進榮禧堂西院大廳裡,看到賈母等人都坐在那裡,左手邊坐着一女子,十二三歲,穿着一身粉金百花豔陽綢窄衫,外面罩着一件五彩縷絲煙紗褂,下穿着翡翠碧荷繡邊褶裙。粉臉蘊春,丹脣含笑,體態微盈,姿態脫俗,真個是瑤池王母御花園裡的百花仙子下凡。

薛寶釵也在看着走進的少年表弟,聞名已久的賈府銜玉公子。只見他頭上週圍一轉的短髮,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髮,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着銀紅撒花半舊衫子,帶着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隨身之物;下身半露松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薄底尖角紅鞋。面如美玉,脣若含丹,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看到賈寶玉目光炯炯地看向自己,薛寶釵不由臉色微紅,低下來頭來。

賈寶玉先給賈母行禮。賈母揮揮手道:“這是你的薛姨媽,快點叫人。”

稍後又說,“這是你薛家的表姐,名喚寶釵,快來見過。”

“你可是新來的寶姐姐?”賈寶玉拱手道。

“我就是寶釵,見過寶玉兄弟。”薛寶釵落落大方道。

寶玉大笑道:“什麼丸藥這麼好聞?好姐姐,也給我一丸嚐嚐。”

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
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