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卻說北靜郡王水溶想了多日終於想通,喊來鍾珩,答應放他去廬州。鍾珩十分歡喜感激,連連下拜。水溶話鋒一轉,笑道:“你也不小了,該娶個媳婦了。”

鍾珩紅着臉說:“此事叔父做主。”

水溶想了想,道:“既是在廬州任武職,沒有人手也不成。你帶幾個兄弟去吧。”

鍾珩大喜:“王爺,此話當真?”

水溶嘆道:“你替小王做事多年,小王竟沒想過你的終身大事,是小王的不是

。兄弟們若有與你一般安穩心思的,讓他們跟着你吧。”

鍾珩忙躬身致謝,又道:“王爺若有心出兵海外,不如往交趾、暹羅等南洋諸國去,橫豎王爺有水軍。如今諸王都想去東瀛撈一把,何必跟他們搶?”

水溶奇道:“怎麼他們都去東瀛呢?不是陳王吳王霍晟都撈過了,能剩下多少?他們怎麼不去高麗?”

鍾珩道:“一則倭寇數百年擾我疆土、殺我百姓,打東瀛頗名正言順;二則東瀛這會子國力正弱、比別處好打,且富戶也不少、一兩趟搶不完;三則東瀛有銀礦。只是那些銀礦多數已開採上百年,想來剩的不多。實在縱然將銀礦都得了去,還得有人挖不是?王爺直去交趾、暹羅開國庫豈不好?”銀礦之事乃是賈琮當日在鄂州去廬州的路上隨口說的,他記住了。

水溶驚道:“你竟有這份見識!倒是小瞧了你。”乃又嘆一聲,“也是,許多年了……”他忽然笑起來。

鍾珩莫名道:“王爺何故發笑?”

水溶笑道:“從前琮兒時常說幾句俏皮話兒。‘曾有一塊珍貴的桂花糕放在我跟前,我不曾好生珍惜,直至掉到地下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鍾珩啼笑皆非道:“屬下也聽過,說的不是桂花糕,是綠豆湯。什麼上天再給他一次機會,他就對廚房說三個字,少放糖。”

水溶道:“我方纔便想到了這個。曾經有一員難得的大將放在我跟前,我不曾好生珍惜,直至他辭去才後悔莫及。”

鍾珩垂頭道:“屬下有負王爺大恩,來日定當回報。”

水溶搖頭道:“無須放在心上。”又嘆一聲,揮手讓他走了。鍾珩再行了個禮,撤身而去。

次日,鍾珩起身趕回山寨,將自己尋到叔父、有心去廬州過安穩日子說給衆兄弟,衆人百般不捨。鍾珩道:“今王爺有意出兵海外,兄弟們若奮勇殺敵,必能成一番事業。”又問可有人願意同他一道去廬州。有從前跟着那個趙頭領、這幾年與他交情親密的十幾個兄弟站出來說願意同他一道;反而是早年他自己從平安州收服的那些,彼此互視了半日,沒人肯跟他走。鍾珩輕嘆一聲,向衆人拱手道別,領着十幾個兄弟起身了。

一路到了廬州,去客棧一問,鍾威已買好鋪子搬走了。鍾珩等人遂趕往茶樓。到了後頭一瞧,鍾威正在教導小廬王功夫。王爺雖個子矮小,招式亦有些亂,卻用心的很,鍾珩瞧着頗爲寬慰。一時廬王瞧見了他,“嗷”的大喊一聲撲了過來。鍾珩笑抱了小弟子在懷中,滿心歡喜。後叔侄相聚不必細說。

過了些日子有人來報,說廬州城外新近來了一夥山匪,連着劫掠了兩處糧倉、多家富戶,幸而不曾傷人。廬王立命安撫使杜得渠前往剿匪。杜得渠本來不痛快他們在城中開那麼多學堂,只索要兵餉、不肯動身。曾櫝無奈,只得與廬王等人商議先從別處挪些錢給他。廬王不高興,氣鼓鼓的尋鍾珩發牢騷:“最討厭那個杜得渠了!不好生練兵,成日只想着謀算銀錢。”鍾珩只做沒聽見,命他好生習武。廬王只得撅着嘴扎馬步,所幸扎得還算穩。

待廬王下了學,鍾珩回到茶樓向鍾威道:“叔父,不過是羣山賊,不如您領着我去瞧瞧?”

鍾威立時明白其意,輕笑道:“也罷,我這胳膊腿兒還沒老。”

叔侄二人稍作收拾,兩騎出城,一路奔向土匪所盤踞之處而去,日頭西墜之時到了山腳下。以鍾威的本事,單人上山手刃匪首絕非難事;因今日領了侄兒,須得教導他些子,便費了些功夫。好在鍾珩也做了多年山匪,閃展騰挪不在話下。並鍾珩對匪道極熟悉,輕而易舉尋到了匪窩。

這會子已是冬日,天黑極早,天上掛着個明晃晃的月亮

。山匪窩不過是隨意搭出的帳篷。鍾威擡目望了一眼,讚道:“竟排了三才陣!這匪首是個能人。若能收服,還是別殺了的好。”

鍾珩瞧了瞧,笑道:“平素我們寨子行軍在外便是這般陣勢。這就是三才陣麼?”

鍾威心下惻然,半晌才說:“你竟不習兵法!偏也能排出三才陣來。可見天資不遜於人。明日起我便教你軍中常用的陣法。”鍾珩抿嘴應“是”。

他二人乃悄然繞過巡邏的兩個山匪潛到後頭,先看了看帳篷。鍾威又贊:“好帳篷!”乃側耳聽了聽,裡頭沒有人聲,偏前頭守着兩個人,笑道,“放錢財之處。”遂以匕首劃破帳篷鑽了進去,果然見裡頭齊齊整整碼着一個個的箱子,顯見是從人家庫房搬出來的。

鍾珩掃了一眼,覺得古怪,又多瞧了幾眼。鍾威問道:“可瞧出何處不妥來了?”

鍾珩道:“這些箱子竟不是成堆的。尋常山匪劫掠了東西哪會這般齊整擺着?倒像是擱在庫房似的。”

鍾威道:“或是這家大王心思細呢?”

“那也不該高一摞低一摞。”鍾珩掀開些他叔父劃開的帳篷口子,多漏些月光進來,道,“且每摞的箱子怎麼皆是一般樣式?難道土匪劫了財物還依着來處的人家分麼?”

鍾威道:“你在匪道多年,皆是在劫掠客商,少與旁人往來。也有一種匪人是數個小夥結成大夥作案,分贓時依着哪一家是哪一夥爲主分的。”

乃悄然靠近帳篷門,門口有兩個守着的山匪在扯閒話。鍾珩壓根沒瞧見他叔父怎麼出的手,那兩個人已倒下了,心下暗地裡咂舌,又有幾分歡喜。二人出了帳篷,鍾威道:“將這二人帶去後頭審審。”

鍾珩點點頭,垂目一瞧,愣了:“丁老四!”再看旁邊另一位,“王柱子!怎麼是他們?”

鍾威皺眉:“你認得?”

鍾珩道:“是我從前手下的人。”因思忖片刻,輕身往另一處帳篷走了幾步,一眼又認出來了。轉頭回來告訴鍾威,“都是我的人。”

鍾威思忖片刻,笑道:“我大略知道方纔那帳篷爲何像庫房了。”

遂回身搖醒了那兩個山匪。他二人渾渾噩噩睜開眼一瞧,大喜:“鐘頭領!你竟來了!”

鍾珩瞧着他們問道:“怎麼回事?”

他二人不答,大喊道:“鐘頭領來了——鐘頭領來了——”霎時驚動了一大片,無數山匪紛紛從帳中鑽了出來,嚷嚷着,“鐘頭領在哪裡——”

不多時有個矮胖子匆匆跑了過來,向鍾珩抱拳道:“正想着這幾日就去尋頭領的,您老倒是先來了!”

鍾珩心下隱約有了些念頭,沒好氣的問:“快說!怎麼回事?”

那矮胖子笑着與衆山匪一道請他到前頭大帳去,還給他們叔侄倆倒了兩碗熱水,方從頭說來。

這些人原先並非水溶的下屬,乃是平安州的尋常山匪。當年趙頭領欲打劫榮國府、平安州送往長安高家給賈太君的壽禮,特施計命鍾珩收服了他們,又命鍾珩領着他們先圍困住壽禮車隊,自己再領着人來救援,好讓押運壽禮的高英疏於防範、再趁夜出手打劫。不想鍾珩另有心思,榮國府的一羣小少年也不簡單。後這些山匪都跟着鍾珩投了水溶。因水溶原先的兵馬皆是正經的朝廷兵卒,多少有些不大瞧得上這幫正經的土匪,平素也不與水溶的人在一個山頭呆着。雖都是鍾珩領着,兩邊人馬不甚往來。

約莫月餘前,盤龍山寨主葛樵忽然去了他們寨中,早早告訴了諸位兄弟,鍾珩因家裡的緣故怕是不能再做山匪了

。衆人大驚,立時憂心新換的頭領會瞧不上他們、輜重財物皆偏心那些人。

葛樵便說:“我只這麼一說,你們只這麼一聽。廬州之主廬王年幼,兵馬皆在安撫使杜得渠手中。杜得渠貪婪成性,不大聽廬王的話。兄弟們都知道,鐘頭領本事高超。俗話說,懷才如懷孕,只要有了,早晚被人看出來。鐘頭領到了廬王治下,早晚被人家當作大賢請去當武官。只是,他一有本事,二沒有官職,三沒有功勞,四沒有手下,必被那個杜得渠欺負。”衆兄弟面面相覷。他遂笑道,“各位如若惦記鐘頭領,不如搬家去廬州,打劫些富戶,再聯絡鐘頭領,讓他單人獨騎上山招安數百山匪,在廬王和廬州百姓跟前大大的露一把臉。如此一來,他功勞有了、手下也有了,還愁沒有官職、沒有前程?你們跟着他正經做了朝廷官兵,閒暇時分偷偷換身衣裳重操舊業,豈不好?”

衆人一聽,都說這個主意好。只是他們明面上還是水溶的人。故此那會子鍾威問誰有意與他一道來廬州,沒人吭聲;實在暗暗都拿定了主意,只待鍾威一走,他們跟着拔營起寨、一路到了廬州,依計行事。

當年榮國府請鍾珩去見他叔父便是盤龍山柳湘蓮搭的線。旁人不知道,鍾珩自然知道盤龍山與榮國府有瓜葛,此事顯見是賈家那哥倆的主意。不禁啞然失笑:“竟是又欠了他一個人情!”乃看了看大夥兒,“你們當真願意跟着我?”

衆兄弟個個歡喜異常,齊聲高喊:“願意!跟着鐘頭領!”

“好。”鍾珩道,“既是大夥兒肯跟着姓鐘的,我必不會辜負你們!”

“跟着鐘頭領——跟着鐘頭領——”歡呼聲一浪浪的,驚得山上宿鳥撲棱棱飛起一片。鍾威在旁暗暗點頭,心中得意無比。

次日一大早,鍾家叔侄二人領着一大羣山匪,壓着許多山匪在廬州打劫來的財物浩浩蕩蕩回到廬州城。滿城如炸開了滾油一般!大街上人人都在議論:教授廬王千歲習武的那位鍾大俠並悅志茶樓的那位鍾老闆,皆是當世難得的英雄!兩人雙騎,夜闖匪窩,與七百多山匪交手。山匪先是車輪戰,後來一擁而上,悉數讓他們打趴下了!這羣山匪被他們收服了!如今廬王已下了招安令,將這些山匪收編做廬王親衛營,就命鍾珩大俠爲忠顯校尉統領此營。並又命遭了賊的富戶悉數來廬王府領取被劫走的財物,一件不少原物送還。那些遭了難的富戶個個歡喜得涕淚橫流,齊聲稱頌兩位鍾大俠乃是神仙下界救苦救難的。

如此英雄,全都沒有媳婦!!尤其是小鐘校尉,年歲輕輕、武藝高強、模樣兒又俊、統領了廬王的親衛營、還是廬王的武師父!前途簡直不用算、是個人都知道。滿城的大姑娘誰不想嫁給他?區區三天的功夫,悅志茶樓的門檻踏斷了兩條!都是媒婆乾的。

鍾威樂得嘴都合不上。茶樓的生意也不管了,每日只見各色媒公媒婆、看各種畫像、精挑細選選侄兒媳婦。只是裡頭兩家有些怪。一家從前乃是京中翰林院的翰林,因朝中大變、心中鬱郁,近日來領着全家來的廬州;另一家是從揚州過來的大富商,十分有錢。倒不是說這兩家的女孩兒不好,鍾威只覺得他們犯不着求着與鍾珩結親。鍾珩再如何英雄也不過是個武夫,有些高攀不上。

他遂往京城放了只鴿子,讓施黎查查這兩戶人家。不想施黎做事極快,沒過多久便有鴿子傳信過來:那翰林是北靜郡王水溶的人,水王爺曾救過他全家性命,他入翰林院也是水溶的門路。那富商乃是廬王舅父曾櫝之姐夫。鍾威瞧見了不言不語,只將這信拿給鍾珩看。

鍾珩大驚:“北靜王爺!他謀我的親事做什麼?”

“我侄兒是個將才,他從前不查;偏他已允了你離寨之後方明白,心中極是惋惜,又想拉攏於你。”鍾威乃冷笑道,“琮三爺臨走之前還叮囑我,曾家有五女,皆是用來拉攏人家的。他們若要將女兒與你結親,讓我最好莫要答應。咱們爺倆都是老實人,算計他們家不過。誰知人家壓根兒捨不得拿自家的女孩兒給咱們家。”

鍾珩默然片刻,緩緩搖頭,嘆了口氣。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六章第182章 第九百八十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204章 第一千零二章第五百零一章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六百四十三章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170章 第九百六十八章第九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九章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五百四十九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129章 第九百二十七章第七百二十六章第155章 第九百五十三章第六十章第137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33章 第八百三十一章第144章 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八百章第五百一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70章 第八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二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七百四十一章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六章第八百章第五百八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二章第七百零八章第125章 第九百二十三章第86章 第八百八十四章第51章 第八百四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五章第132章 第九百三十章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八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88章 第八百八十六章第五百九十九章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二百九十九章第四百四十三章第八章第八十六章第四百五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七章第四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六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四章第六百六十一章第114章 第九百一十二章四百五十八章第170章 第九百六十八章第七百零七章第20章 第八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一章第二十一章第七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三十二章第143章 第九百四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37章 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五百三十六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三十四章第六百零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六章第182章 第九百八十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204章 第一千零二章第五百零一章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六百四十三章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170章 第九百六十八章第九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九章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五百四十九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129章 第九百二十七章第七百二十六章第155章 第九百五十三章第六十章第137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33章 第八百三十一章第144章 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八百章第五百一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70章 第八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二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七百四十一章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六章第八百章第五百八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二章第七百零八章第125章 第九百二十三章第86章 第八百八十四章第51章 第八百四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五章第132章 第九百三十章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八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88章 第八百八十六章第五百九十九章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二百九十九章第四百四十三章第八章第八十六章第四百五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七章第四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六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四章第六百六十一章第114章 第九百一十二章四百五十八章第170章 第九百六十八章第七百零七章第20章 第八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一章第二十一章第七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三十二章第143章 第九百四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37章 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五百三十六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三十四章第六百零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