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五萬大軍定東都

東都城下,焦土未散的刑場上,蕭蒲剌曳魯與阿里答的半具身體被捆綁在黢黑的炮管之上。

鮮血如雨滴般落在炮口下面的草地上,腥臭的氣息四溢,但是兩人並沒有死絕。

仔細傾聽的話,隱約還能聽到兩人低聲的哀鳴。

這種瀕死未死,卻時刻承受着巨大痛苦的狀態,或許還能持續一段時間。

而看到這一幕的,除了部分金州軍士兵之外,還有那些被俘虜的東都軍和北海軍的將領。

“嘶~”

看着炮管上的兩具正從胸腔滴血的身體,牙裡辛神情驚駭,倒吸一口涼氣。

“這就是雷神柱的威力嗎?”

人羣中傳來壓抑的抽氣聲,一名北海軍千戶顫抖着擦拭臉上的血漬,喉結上下滾動:“莫不是金州軍真能借天神之力?”

其他將領也紛紛低聲說道:“怪不得連堅固的東都城都被轟塌了。”

“如此神兵利器,天下何人能敵?”

此起彼伏的低語裡,衆人望着那兩門尚在冒煙的巨炮,神情更加驚悚凝重。

很快,衆人被押解至城牆之上。

一身簡單黑袍的李驍,負手立於戰旗之下,身旁的舒律烏瑾王妃披着素白衣衫,眼尾還凝着未乾的淚痕。

牙裡辛等人強壓下心中火炮帶來的震顫,撫胸躬身行禮,齊聲說道:“末將見過王妃。”

“見過李都督。”

而李驍就這般淡淡的目光看着他們,一句話不說,卻有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在這些人的身上。

隨着時間的流逝,有的將領額頭上甚至滲出了冷汗,雙腿都在開始不自覺的打擺。

以前的時候,他們對李驍雖然也滿是敬畏,但卻從未在李驍身上感受到如此強烈的氣勢。

甚至李驍此時攝給他們的威勢,都還在曾經的蕭思摩之上。

終於,幾個呼吸之後,一名北海軍千戶首先承受不住李驍目光的壓力,撲通的跪倒在地上。

隨即便引起了連鎖反應,所有將領在李驍面前跪倒了一片。

一名千戶顫抖的聲音說道:“王妃,李都督,我等該死,誤信奸佞,以至於害了大王性命。”

“萬死難贖啊!”

說罷,其他人也都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悔恨的向李驍和舒律烏瑾請罪。

舒律烏瑾擡手拭淚,哀慼的目光看向李驍。

通過剛剛短暫的交流,她已經知道了李驍對這些人的態度。

於是便以蕭思摩未亡人的身份,悲聲說道:“你們雖有過錯,但也是被人欺騙,罪不至死。”

“況且,大王臨終前也說過,他不怪你們,只希望你們能及時醒悟,以免繼續同室操戈,害的更多的北疆勇士死於自己人手中。”

最後這句話自然不是蕭思摩說的,而是舒律烏瑾瞎編的,但這個時候就需要這麼一個臺階。

而這句謊言也如重錘般砸在衆將心中。

牙裡辛喉頭哽咽,帶着衆人齊刷刷轉向臨時搭建的靈柩,悲號聲哭着:“大王啊~我等有愧於您啊。”

“萬死難贖,萬死難贖。”

李驍就這樣靜靜的看着他們的表演,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夠了。”

“給本都站起來。”

“哭哭啼啼的像一羣娘們,哪還有點北疆漢子的樣子?”

話音落下,哭嚎聲戛然而止,衆將如驚弓之鳥般瑟縮着擡頭。

只見李驍眯起眼睛,視線如刀刃掃過每張驚惶的面孔:“蕭蒲剌曳魯謀逆作亂,東都陷落,你們罪責難逃。”

“但既然大哥留下遺言,不欲怪罪你等,本都也自當遵從大哥的意願。”

“又念及你們及時改邪歸正,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李驍的聲音頓了頓,沉聲說道:“等到打敗七河草原的王廷軍主力,你們每人去領一百軍棍。”

聽到李驍的話,牙裡辛等人心中紛紛鬆了一口氣,趕忙的跪謝說道:“謝大都督寬容。”

這些人都是東都和北海的將領,是蕭思摩的人,李驍並沒有打算殺了他們。

畢竟當前的主要敵人還是王廷軍。

若是殺了這些將領,雖然不至於引起東都軍和北海軍的士兵大規模叛亂。

但是因爲骨幹的缺失,短時間內,這些軍隊定然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大敵當前,李驍還需要這些軍隊爲自己出力呢。

“我等必誓死殺敵,護我北疆,不負大王在天之靈。”

“沒錯,末將定要砍下耶律直魯古的腦袋,爲大王報仇。”

“末將願聽從大都督之命!”

“末將願聽從大都督之名。”

衆將紛紛喝道,能走到這個地步的人,即便是性格比較憨厚,但也絕對不傻。

心裡都明白,李驍之所以放過他們,就是需要他們對付王廷軍主力。

而且這對於他們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機會。

若是立下了戰功,功過相抵,連那一百軍棍也能免了。

“回去之後,便去集結各自的兵馬歸營,明日一早,出發七河草原。”李驍沉聲道。

“遵命。”衆將齊喝。

東都之戰,金州軍共計俘虜了兩千六百多名東都軍,以及四千五百多名北海軍。

真正死在金州軍手中的人,並不算太多。

李驍對這些人進行了簡單的整編。

北海軍中的三名千戶,依舊統帥各自的人馬,但卻分別編入了金州三鎮,暫時屬於都統直接管轄。

剩下的一千五百名北海軍,原本乃是阿里答親自統領。

李驍將阿里答的心腹將領全部清除之後,又將這些士兵全部打散。

和張二狗那些庫裡軍一樣,分別編入每一個什戶之中。

李驍打算將這一部分北海軍逐漸同化掉。

至於那三名北海千戶,也擺脫不了這般命運。

李驍雖然會保留他們千戶的職位,但是卻會在戰爭之後,逐步的將他們麾下原本的百戶調派到其他漢人千戶麾下。

然後調撥部分漢人百戶歸入他們統領。

慢慢的實現對這三個千戶的絕對控制。

至於東都軍,除了不久前俘虜的兩千六百多人之外,在之前的王廷軍決戰中,金州軍也同樣解救了將近兩千名左右的東都軍戰俘。

這些人也會被打散,安置進入金州三鎮之中。

如此一來,金州軍麾下的軍戶數量便達到了五十個,若是加上大漠都督府麾下的幾個千戶,足可達到至少五十四個。

而且之前的伊犁之戰中,並非所有東都士兵都被斬殺或者俘虜。

大部分都只是逃散了而已,今後的這段時間,定然會有很多士兵返回東都。

金州軍至少還能增加一到兩個千戶。

總之,吞併了東都和北海的兵馬之後,李驍目前在東都能夠動用的總兵力,達到了將近五萬人。

但是吞併了這些人之後,除了糧食之外的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漢人的比重又變小了。”

李驍趕走了所有人,獨自站在城牆上,目光望向茫茫無盡的東都草原,輕聲呢喃說道。

金州軍雖然是一個多民族勢力組成的政權,但卻一直是以漢民族爲主導。

李驍必須時刻保證漢人的數量,能夠對其他民族實現絕對的壓制。

否則很容易會造成金州內部的分裂。

“等到北疆穩定之後,必須要去西夏再走一趟。”

“金州的漢人需要補血啊。”李驍呢喃的聲音說道。

西夏的存在,對於金州來說就是一個大號的血庫。

金州漢人的補充除了對其他民族的同化之外,最主要還是依賴對西夏的搶掠。

……

第二日清晨,晨曦刺破草原的薄霧,東都城外驟然響起蒼涼的牛角號聲。

豁然間,大地開始了震顫。

在金色的日月戰旗獵獵翻卷中,兩萬金州鐵騎如潮水漫過焦土,鐵蹄踏碎殘霜,從大營中奔騰而出,向着西南方向的七河草原疾行而去。

揚起的塵霧中,身穿三色棉甲的精銳老兵與雜色甲冑的新編士卒涇渭分明。

一萬兩千名三鎮老兵身披黃、紅、白三色棉甲,宛如三股奔涌的洪流。

相比之下,八千新編三鎮士卒的裝束,則是顯得格外雜亂。

這八千人中,包括三千剛剛納入鎮兵序列的庫裡軍,和五千東都及北海的士兵。

經過了一天時間的緊張整編,這些人算是勉強融入了金州軍中。

雖然比不上金州老兵之間的配合默契,但是卻也能知曉自己所處的編制。

知道什戶長是誰,戰友是誰。

剩下的,就要靠着在路上慢慢磨合。

而除了這兩萬三鎮騎兵之外,此次出征的還有一萬庫裡軍和三千大漠軍。共計三萬三千大軍,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

除此之外,就是四十門便於攜帶的虎尊炮,百十斤重量,用馬車便能拉着走。

至於那二十門神威大炮,則是被李驍留在了東都。

一起留下的還有李大山所指揮的兵馬。

“六叔,東都城就交給你了。”

“守好它,絕不能讓康里人越過東都,威脅到金州。”

清晨的涼風掠過陣列,戰旗獵獵作響。

金州軍的先鋒部隊已經走出了很遠,李驍則是還站在大營門外,向李大山交代着事情。

“放心,大都督,有這一萬多大軍在手,末將定然不會讓康裡狗崽子好過。”李大山沉聲說道,臉龐之上滿是堅定之色。

攻破東都之後,李驍命令錦衣衛對蕭蒲剌曳魯和阿里答進行了連夜審訊。

蕭蒲剌曳魯很奸詐,說出來的話半真半假。

但是阿里答卻彷彿認命了一般,只想早點死,所以在審訊過程中非常配合,問什麼說什麼。

而他透露出的最重要一件事情,便是蕭蒲剌曳魯已經聯繫了康里人。

因爲蕭蒲剌曳魯在最初行動的時候,不確定自己能否控制住北疆的軍隊,從而驅逐王廷軍。

所以爲了保險起見,便勾結上了耶律兀思突,讓其聯繫其他的康裡部落,組建聯軍,東進劫掠北疆。

用康里人去對付王廷軍,從而火中取栗。

等到與康里人聯手打敗了王廷軍之後,大不了用一些財物和奴隸將康里人打發回去。

畢竟王廷是想要吞併北疆,而康里人的目的只是劫掠而已,蕭蒲剌曳魯完全可以誘之以利,成爲自己手中的刀子。

如今,蕭蒲剌曳魯雖然已經死了,但是康里人的大軍卻已經集結來北疆了。

根據阿里答所說,此次並非只有耶律兀思突的部落,而是聯絡了很多部落,組建了一支三萬人左右的大軍。

準備趁北疆內亂之機,劫掠北疆的牛羊、人口。

面對這種嚴峻的局面,李驍當機立斷,決定採用逐個擊破的方式。

先率領金州軍主力,解決掉王廷軍,隨後再滅了康里人。

此次出征,李驍帶走了三萬三千主力大軍,只給李大山留下了六千金州老兵、六千名庫裡軍,以及四千名東都軍。

共計一萬六千人和二十門神威大炮。

“東都交給六叔你,我放心。”看着李大山堅定的臉龐,李驍輕輕的點頭說道。

“若是那些東喀喇汗國的戰俘趁機生亂,不必猶豫,直接斬殺便可。“

李大山雖然手握一萬六千大軍,但是還要看管一萬多名戰俘,更要迎擊三萬康裡聯軍。

壓力可謂是非常巨大。

李驍給他的命令則是,若是實在事不可爲,可以放棄東都,保存兵力爲重,等待李驍回來。

“放心,大都督。”李大山重重的點頭。

隨即,李驍又擡起頭來,看向了旁邊的舒律烏瑾,輕輕點頭說道:“王妃,保重。”

舒律烏瑾今天穿上了一件比較豔麗喜慶的衣服,是專門來爲李驍壯行的。

臉龐之上略施粉黛,眼眸婉轉,看向李驍,輕聲說道:“一定要平安回來。”

“阿蠻和她肚子裡的孩子還在等着你呢。”

李驍微微點頭一笑:“區區耶律直魯古那個蠢貨,還留不下我李驍。”

“等我回來!”

說罷,大手一揮,率領着麾下的三千武衛軍離開了大營,隨着騎兵大軍前進的方向,衝向了七河草原。

……

伊犁戰爭開始之後,耶律直魯古的王廷大軍便如黑色潮水般越過伊犁河,進入了七河北部草原。

在缺少援兵的情況下,七河都督九猛安合倉促集結的守軍,在這場力量懸殊的絞殺中逐漸潰敗。

他率領殘部且戰且退,在每一處河岸邊構築防線,試圖以水爲盾阻擋王廷軍的鋒芒。

然而除了寬闊的伊犁河,其餘河道不過是草原上的涓涓細流,甚至在後世都已經斷流消失了。

無法提供真正的天塹防護。

所以,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王廷的大軍便已經殺到了思渾河南岸。

這條後世被稱作阿克蘇河的水道,此刻成了分割七河殘軍生死的界線。

北岸,九猛安合站在一處山丘之上,望着南岸密密麻麻的王廷軍營帳,神情中卻滿是疲倦和麻木。

一個月的征戰,消耗了這位沙場宿將大量的精氣神。

身上的鎧甲滿是乾涸的血污和破洞,渾身臭烘烘的,都已經忘記多久沒有洗過澡了。

唯一沒有改變的,或許便是那雙如同鷹隼般犀利的眼眸,正在仔細的打量着對岸王廷軍的動向。

輕聲的呢喃說道:“不能再退了。”

九猛安合攥緊腰間染血的彎刀,目光又望向身後衆多疲憊不堪的將士們。

過了思渾河就是列普瑟河,那是東都的最後一道屏障。

若是王廷軍越過了這兩條河流,那麼東都將再也無險可守,王廷大軍足以直逼東都城下。

而就在這個時候,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正是九猛安合的親兵。

“有沒有東都的消息傳來,援軍什麼時候抵達?”

九猛安合手握彎刀,沙啞的聲音急切問道。

就在前不久,他曾經派人聯繫過東都。

可是傳回來的消息,卻讓他大吃一驚。

蕭思摩病重,東都由大王子蕭達魯主事。

同時,蕭達魯也傳信給他,要求他儘可能的阻擋住王廷軍主力的進攻。

等到金州軍、北海軍和大漠軍抵達東都之後,便可趁勢反擊。

先解決掉耶律制心率領的東喀喇汗國軍隊,然後大軍便可支援七河。

而在此之後,他便與東都徹底失去了聯繫。

每一次派去的信使,都會遭到耶律制心麾下的王廷騎兵阻攔,消息無法傳遞到東都去。

現如今,九猛安合真的要頂不住了。

若是再沒有援軍抵達的話,王廷大軍便能越過思渾河,長驅直入,與耶律制心的軍隊會師了。

但好在這一次,親兵沒有讓九猛安合失望,還沒等戰馬挺穩,便直接跳躍下來,對着九猛安合撫胸說道:“都督,好消息,好消息啊。”

“聯繫上東都了?”九猛安合目露精光的問道。

親兵輕輕搖頭:“暫時還沒有。”

“我們這一次沒有遭到王廷騎兵的阻攔,而是遇見了一夥王廷逃兵。”

“逃兵?”聽到這兩個字,九猛安閤眼眸猛然間睜大。

急切的聲音問道:“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事情?”

騎兵面帶興奮的說道:“我們抓住了一名逃兵,逼問之下才得知。”

“金州都督李驍帥軍抵達了東都,與王廷軍決戰,已經大敗王廷軍。”

“就連皇子耶律制心都被李都督活捉了。”

聽到這話,九猛安合的臉色瞬間大喜,激動的拍着大腿說道:“好,好,太好了。”

“李驍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哈哈哈哈~”

九猛安合大笑起來,壓抑在心中已久的鬱悶,此刻終於釋放乾淨了。

他知道李驍的本事,更清楚金州軍的厲害。

更重要的是李驍的身份,他是蕭燕燕的夫君,屬於蕭家外戚。

只要他到了東都,那麼東都就亂不起來。

況且此時耶律制心的大軍已經崩潰,李驍定然已經與蕭達魯的大軍匯合在了一起,正在向七河支援而來。

“這盤棋,終於被盤活了。”九猛安合笑道。

旁邊的親兵同樣激動道:“隊頭派我趕緊回來報信,他則是帶人繼續向東都城趕去,準備與李都督和大王子取得聯繫。”

“另外,就是那個被抓的王廷逃兵交代,金州軍好像能請來雷公……”

聽完親兵的描述,九猛安合呵呵一笑,搖頭說道:“這些蠢貨,簡直愚昧。”

“哪有什麼雷神?分明就是火藥罷了。”

在西征的時候,李驍擔任左路軍統帥,而九猛安合則是擔任副帥。

他曾經見識過金州軍使用火藥,炸開了虎思斡耳朵的城門。

所以此時並沒有任何的大驚小怪。

反而得幸於金州軍如此威力的火藥,定然也能打的對面的王廷軍損失慘重。

“傳令下去,從今日起,派人在思渾河北岸嚴密防守,絕不允許東都方向的一兵一卒渡河。”九猛安合大笑說道。

當初耶律制心麾下的王廷騎兵能夠阻攔七河和東都的聯繫,那麼九猛安合也同樣能夠阻攔王廷逃兵南下。

他要耶律直魯古變成聾子瞎子,在不知道耶律制心大軍慘敗的情況下,給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第282章 高昌政變,貴妃探親第52章 七堡聯防,兵匪一家第38章 夫君,救我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186章 四帝之母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167章 根基已成,軍制改革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87章 金州副都督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286章 高昌滅國,北疆軍肆虐哈密力第44章 捨己爲堡第239章 把‘合羅川’殺成地名第253章 鎮國神器,血戰焉支山第42章 誅滅侯家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150章 湯谷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52章 七堡聯防,兵匪一家第290章 稱王?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32章 戰鬥結束,斬草除根第74章 選兵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295章 鐵騎出徵,北疆軍必勝【爲額咖喱盟第67章 金州局勢第34章 雷霆手段,殺雞儆猴第213章 大纛向前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62章 五崖寨破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252章 軍功爵制,整編戰俘第222章 蕭燕燕要生了第82章 狼煙起第130章 武衛親軍,白甲軍第3章 河西堡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10章 河西鐵騎,衝鋒!第50章 折蘭騎兵第265章 北疆廣納英豪,懼戰的夏軍第191章 長生天,請賜予我復仇的力量吧第217章 北疆都護府第235章 取一捧北疆的土,喝一碗北疆的水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37章 侯寨第76章 等我回來第156章 回鶻戰神,叫門王子第133章 七河之殤,白魔鬼第121章 大姐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263章 扼甘涼之咽喉,控河西之門戶第62章 五崖寨破第197章 東都淪陷,北海軍兵變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30章 窮途末路第112章 密詔第189章 狗皮帽,破皮襖,蒙古鐵騎第222章 蕭燕燕要生了第247章 論功行賞,錢糧和女人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142章 洗劫皇宮,直魯古暴怒第148章 金刀駙馬,洞房花燭第5章 夜半來客第109章 凜冬將至,餓殍盈野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214章 蕩平康裡聯軍第224章 屠城,三日不封刀第104章 大爭之世,金州變革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90章 國之重器第279章 屯墾團,分糧分地分女人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56章 回鶻戰神,叫門王子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第214章 蕩平康裡聯軍第172章 一妻二妾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308章 北疆人的狼子野心,血肉磨盤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71章 聯姻第241章 北疆蠻族南下,西夏朝野震驚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
第282章 高昌政變,貴妃探親第52章 七堡聯防,兵匪一家第38章 夫君,救我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186章 四帝之母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167章 根基已成,軍制改革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87章 金州副都督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286章 高昌滅國,北疆軍肆虐哈密力第44章 捨己爲堡第239章 把‘合羅川’殺成地名第253章 鎮國神器,血戰焉支山第42章 誅滅侯家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150章 湯谷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52章 七堡聯防,兵匪一家第290章 稱王?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32章 戰鬥結束,斬草除根第74章 選兵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295章 鐵騎出徵,北疆軍必勝【爲額咖喱盟第67章 金州局勢第34章 雷霆手段,殺雞儆猴第213章 大纛向前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62章 五崖寨破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252章 軍功爵制,整編戰俘第222章 蕭燕燕要生了第82章 狼煙起第130章 武衛親軍,白甲軍第3章 河西堡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10章 河西鐵騎,衝鋒!第50章 折蘭騎兵第265章 北疆廣納英豪,懼戰的夏軍第191章 長生天,請賜予我復仇的力量吧第217章 北疆都護府第235章 取一捧北疆的土,喝一碗北疆的水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37章 侯寨第76章 等我回來第156章 回鶻戰神,叫門王子第133章 七河之殤,白魔鬼第121章 大姐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263章 扼甘涼之咽喉,控河西之門戶第62章 五崖寨破第197章 東都淪陷,北海軍兵變第256章 焚城,大勝第30章 窮途末路第112章 密詔第189章 狗皮帽,破皮襖,蒙古鐵騎第222章 蕭燕燕要生了第247章 論功行賞,錢糧和女人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142章 洗劫皇宮,直魯古暴怒第148章 金刀駙馬,洞房花燭第5章 夜半來客第109章 凜冬將至,餓殍盈野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214章 蕩平康裡聯軍第224章 屠城,三日不封刀第104章 大爭之世,金州變革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90章 國之重器第279章 屯墾團,分糧分地分女人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56章 回鶻戰神,叫門王子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第214章 蕩平康裡聯軍第172章 一妻二妾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308章 北疆人的狼子野心,血肉磨盤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71章 聯姻第241章 北疆蠻族南下,西夏朝野震驚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