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郭桓案爆發!

第80章 郭桓案爆發!

朱元璋等的不耐煩了,召見了戶部右侍郎傅友文(傅友德堂弟),問爲何沒有災民來,傅友德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而隨後召見的戶部左侍郎郭桓倒是給了朱元璋答案,也就是“據各戶所申,人各有田不多,皆非無田之戶,系是有產之家,不敢受賑”,意思是這些人雖然沒多少田地,但還是有的,不符合賑災標準所以不敢來。

朱元璋很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裡一定是有什麼問題的。

大概率是地方的士紳跟官吏有勾結,貪墨了本應發給佃戶或貧民的賑災錢糧,而糧長們既不敢讓這些沒領到賑災錢糧的百姓進京,又沒辦法讓沒受災的百姓冒充災民進京,只好找藉口拖延。

爲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朱元璋派出了錦衣衛前往調查,然而令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原本他以爲這只是每次災情都會發生的賑災錢糧貪墨案,然而卻牽扯出了更大的案子。

錦衣衛一開始查出來的,是一個叫做唐謙的糧長勾結官吏所進行的謊報災情案件,因爲地方上有受災百姓向官府告災反而被官府抓了,被抓百姓的宗族不服,來府裡告狀,正好遇到了前來調查的錦衣衛。

錦衣衛經過詳細調查,發現是糧長唐謙等人花錢買通了縣衙裡的胥吏、差役以及督糧官,讓他們不要將百姓報的災情上報上去,這些縣衙的官吏收了唐謙等人的錢,就一直以農忙爲由拖延,直到唐謙等人聽說其他州縣的糧長,如葛德潤、顧常、陸仲和等人的報災得到了批准,稅糧也因此獲得免除,才讓縣衙跟進,向府裡遞交了報災文書。

本來,糧長唐謙等人報的是一萬石該徵稅糧裡有六千石因爲遭災無法繳納,而到了縣裡,就成了七千石,到了府裡,大筆一揮,直接九千石。

於是錦衣衛順藤摸瓜,直接把松江府挖了個底朝天。

然而挖着挖着,錦衣衛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爲這裡面被隱瞞的稅糧,竟然牽扯出了數位朝堂要員。

——————

京城,戶部衙門。

衙門裡肅靜的氣氛,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喧囂所打破。

幾十名身着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衝進大堂,他們步伐矯健,眼神冷峻,渾身上下散發着一股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堂內當值的幾名官吏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手足無措,但一名郎中還是站出來喝道:“戶部衙門重地,你們來幹什麼的?”

帶頭的錦衣衛只是冷冷地揮了下手,兩側錦衣衛排開。

“錦衣衛辦差,閒雜人等閃開。”

緊接着,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大步流星地走進大堂,他目光如炬,掃視了一圈堂內的人員,眼見目標不在,於是讓錦衣衛們進去搜查。

“拿下戶部左侍郎郭桓!”

郭桓此刻正在案前審閱文件,聽到錦衣衛們的呼喊,他瞬間感覺一陣頭暈目眩,腦子陷入一片空白。

他下意識地想要逃跑,可他一介文人,哪裡能跑得過錦衣衛?

從房間裡翻窗出來,沒跑幾步,就被三四個錦衣衛按在了地上。

郭桓擡起頭,映入眼簾的是錦衣衛們冷峻的面孔,和已經出鞘的明晃晃的繡春刀。

他心中一陣驚恐,錦衣衛出馬,意味着此事已經驚動了皇帝,這一次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此時的郭桓,心中充滿了懊悔,他痛恨自己爲何如此放縱貪慾。

其實郭桓曾經也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而且深受朱元璋的賞識,他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步步攀升至戶部左侍郎的高位,戶部尚書一日沒到位,戶部就還是他說了算。

在今天之前,郭桓都可以說是前途一片光明,假以時日必定能夠平步青雲位極人臣。

可惜,他沒能抵擋住貪婪的侵蝕,逐漸走上了不歸路。

面對錦衣衛的森嚴陣仗,郭桓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勝算,乾脆也不掙扎了,一灘爛泥般任由錦衣衛將自己褪去烏紗、官袍,就地逮拿。

戶部右侍郎傅友文,則一直跟一衆不涉案的戶部官員們站在旁邊,冷眼旁觀着這一切。

他與郭桓雖然同爲戶部侍郎,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卻並不和睦,傅友文是標準的淮西集團成員,而且是淮西集團裡難得的文官,怎麼可能甘於屈居人下?

如今看到郭桓被錦衣衛押走,低下頭的傅友文,不禁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傅友文知道他終於可以擺脫這個強勁的對手了,很快,他就能夠有機會取代郭桓的位置,甚至成爲戶部真正的掌權者。

朱元璋下詔令有名的酷吏,審刑司右審刑吳庸主理此案,吳庸心領神會,開始對郭桓和涉案人員嚴刑拷打。

沒多久,郭桓等人就挨不住酷刑,對貪墨救災糧和盜賣官糧一事供認不諱。

經過審理,郭桓及其黨羽,貪墨和盜賣的糧食多達七百萬石,而大明一年夏秋稅糧也就兩千八百萬石,雖然這裡面也有屈打成招,把其他人的鍋背到了自己身上的水分,但也可以說是蟲豸中的蟲豸了。

而基於酷吏的本能,吳庸開始暗示郭桓攀咬更多的人,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尚書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等尚書、侍郎級別的官員被牽扯了進來。

朱元璋罕見地沒有下令殺人,但案件的徹查卻沒有停下來。

很快,就查出了戶部與地方布政使司,以及府縣一級的官吏,勾結基層糧長、倉官做假賬,貪污錢糧,甚至往糧食中注水增重來逃避檢查,逃不過就直接火龍燒倉,以致存糧盡毀的惡劣情況。

郭桓案的規模進一步地擴大了,開始波及基層,而負責地方稅糧收儲的糧長們首當其衝。

而江南、浙江、江西等地的糧長,作爲當地最富裕的存在,十分之八都因此獲罪入獄,再加上地方胥吏、差役,郭桓案的涉案人員暴增到了驚人的上萬之衆。

而科道言官們也罕見地達成了一致,聯名向朱元璋上疏,直言民怨沸騰,天下不安,懇請結案。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288章 釜山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92章 父與子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57章 “斡脫”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90章 雪夜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96章 南北朝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
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288章 釜山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92章 父與子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57章 “斡脫”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90章 雪夜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96章 南北朝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