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

打防禦戰,應該是針對不善於攻城的騎兵,或者是草原部隊,這樣的部隊,別說是重新建設城堡,就算是苗家莊原有的城防,都有巨大的防禦作用。

在西夏,遼,北宋三國之中,北宋是守城最好的,也同時是攻城最好,只不過西夏和遼國,沒有那麼多的堅城讓北宋來攻佔,所以能力就顯示在守城上面。

只有細緻瞭解雲翼軍的戰鬥力,還有了解宋史的趙信,才明白,雲翼軍攻城的可怕。

作爲大宋最精銳的禁軍,雲翼軍又屬於禁軍之中的邊軍,除了擁有大規模的守城武器之外,也擁有的攻城器,甚至數量非常龐大。

除了沒有井欄之外,井欄屬於特定的攻城器,一般情況下,需要藉助一些部件來製造,不會作爲常備攻城器,其他的常備攻城器衝車,投石車,擋箭車之類的常規攻城器,都是有,雲梯也是大量的擁有。

攻城訓練也是雲翼軍的常規訓練之一,每隔一月,都會專門進行一次演練,目標正是保州城,可以說,在同等的兵力條件下,拿下一個普通的縣城,超過一倍的前提下,拿下保州都沒又問題,更別說苗家莊這樣,連寨子都不算一個土圍子。

趙信最不應該打的,就是守城這個主意,因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白手起家,從無做起,趙信哪怕有天大的本事,幾個月的時間,也最多拉起六七百人的隊伍,跟2500人的雲翼軍比起來,都有四倍以上的差距,更別說更大規模混入的有心者。

爲了以防萬一,幕後黑手肯定會派遣精銳前來的,他們混入雲翼軍之中,加上雲翼軍裹來的精壯,恐怕真的會超過10倍,這個數字,多嚴密的城防都不可能。

這個是普通意義上面的認知,就目前最會守城的大宋,也鮮有藉助着城防,抵禦10倍敵人的實例,哪怕對手是不善攻城的西夏軍,可是趙信偏偏選擇了這麼一個方法,原因很簡單,棱堡,這一種從來都沒有在中國出現的城防,最能夠發揮出長弓手的威力,防禦力大成的堡壘,是必然的選擇。

棱堡建設起來,這種城防,什麼投石車,衝車,甚至是雲梯,都望洋興嘆,就算製作出的井欄,一般的井欄是城牆高度的,這樣能夠讓弓箭手獲得跟城內一樣的視野和高度,可是冷兵器時代,最強的城防,不但防禦力強大,也最容易發揮出弓箭手的特點。

弓箭手,在野戰之中的弱點,放在攻城戰之中,都會變成強勢的地方,棱堡跟長弓手的組合,更是如此,在後勤保障完善的前提下,長弓手是最鋒利箭,足以讓絕大部分這個時代的攻城器,產生不了任何的作用,擋箭車,衝車,甚至是雲梯,都不能夠擋住的長弓的銳利。

一個良好的防禦體系,能夠把弓箭手的戰鬥力提升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弓箭手,作爲一個攻強守弱的兵種,當他可以全心全意發揮出攻擊力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兵種能夠跟他相比,長弓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把攻擊力發揮到了極點。

棱堡特殊的設置,讓正面的硬攻,對於攻擊者來說,是一個噩夢,在掘土作業的,挖掘圍困的方法被找到之前,棱堡在歐洲被稱爲不可能被攻破的城堡,曾經有六七萬人,攻擊的不足500人的棱堡,長達數年沒有攻破的記錄,數萬人無功而返,在棱堡之下丟下了無數屍體,造就了棱堡的強大。

這是後話,趙信肯定會向棱堡上面靠,能不能建成,那就要看接下來的試驗,磚,水泥,任何一個部分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棱堡。

早期的棱堡,都是巨石加上的特殊粘合劑,形成的牢固如同石壁的結構,施工難度大,耗時久,只有磚和水泥形成的結構,能夠快速的完成,如果這個上面出現問題的話,那就只能夠尋常的結構,那樣耗費的人員會更多,花費會更大,防護度也沒有棱堡那麼高。

嘆息一聲幾,趙信明白了,任重而道遠,丹木死了,不必擔心有一個可怕的神射手在旁邊,落月弓現在在孫吉手中的,就算是同樣丹木帶着落月弓來襲,也未必是孫吉的對手。

可是對手的招數卻層出不窮,雲翼軍造反,對於這個時代,不熟悉歷史的人,這句話講出去就是一個笑話,可是得到了歷史的提點,趙信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法。

或許,古墓之中的那一個屍體,就是因爲保州兵變落下的,也只有2500人以上,甚至是5000精銳的軍事力量,突如其來的圍困,讓強如孫吉,都無法帶着趙信離開,可能從兵變到兵發苗家莊,只會有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有五百騎軍堵住大門,就算是孫吉,也出不去了。

就算目前,趙信提前知道,如果沒有卡牌系統,沒有提前訓練的長弓手,恐怕也是要多遠跑多遠,5000甚至是以上的軍事力量,總量比苗家莊的人都要多了,這不是苗家莊所能夠抵擋的。

趙信現在唯一擔心的是,他穿越的這個蝴蝶,會不會掀起翅膀,按照史料記載,1044年四五月份發動的保州兵變,距離現在差不多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丹木的死亡,會不會讓這個兵變提前。

他到底有多少時間,這需要情報的支持,煽動雲翼軍造反,肯定要從軍餉上面入手的,北宋官制的缺陷,讓高層很少下去體察民情的,即便有,也不會時時刻刻的體察,反正趙信要注意,只要有沸騰的民意,最終發動的時間就不多了,這是唯一一個優勢。

要賺錢了,除了情報的需要,還有就是卡牌系統的需要,卡牌系統神通廣大,幫助他成功的度過了難關,就是死要錢,是成本的130%,他要武裝好整個的苗家莊,需要的錢可能就是3000貫,甚至是5000貫,一個能夠對付2500人的軍隊,最少要700以上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哪怕不能拿出來訓練,總要準備。

按照一個軍隊,從頭到尾的20貫來說,這不多,700人的話,就是1.4萬貫,比他們之前現金最多的時候,都要多的多,原來可能要按部就班,有120名長弓手,再輔佐一定長矛手,就可以對付500以下的精銳,現在,這個數字上升到了10倍,花費就不止提升十倍。

軍事器械上面的投入,只是一個起點,關鍵是訓練,武器的磨損,箭矢的耗費,日常的花銷,甚至是賞金,這可是真正的細水長流,只要這個部隊存在,就一定會花費,海量的花費。

軍隊上面的投入,還只是一個部分而已,更關鍵的事情,還在後面的,要想徹底的發揮出長弓的威力,必須要興建一個穩定的防禦,實際上,對於長弓手來說,最能夠發揮它實力的,就是固定的防禦。

苗家莊同意,在苗家莊內部建立一個堅固的城堡,這是最好的選擇,等於是把苗家莊分成內外城,增加防禦力量,原來核心的宅子,比起外部還要強大,可是實在是太小了,是以家宅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堡壘,要想擴張,必須要把宅子擴大5倍以上。

宅子附近,是苗家莊的核心,是人口最醜米的地方,可是趙信也知道一般的鄉民,有一點故土難離,已經形成的家園,很難的在改變,那麼只能夠退而求其次,興建一個城堡了,苗家莊還是太大了點,這樣不利於防守。

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
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