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

見到陸承啓這麼高興,老實人李誡卻絲毫“不解風情”,來了一句:“可是這白疊子……嗯,是棉花,所產並不多……”

陸承啓聞言一愣,原本高興的表情僵在那裡,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好。這也是他高興得太早了,這棉花的經濟價值尚未被古人發現,又怎麼會去種植呢?再說了,也只有南邊的百姓,才漸漸意識到,這棉花是比起用植物纖維製成的麻質衣服更能保暖。

即便如此,棉花的傳播途徑還是非常緩慢的。據李誡所說,已然陸續在黃河長江流域中發現有種植棉花的,但也只是播種在地力不足的貧瘠土地上,打得棉花十分稀少,一畝地裡面,能不能製成十餘件衣裳都難說。

而這時候是沒有紡棉的紡車的,製成衣裳,也不過是把麻質衣裳縫製兩層,裡面填充棉絮,顯得鼓鼓囊囊的,十分臃腫。可禦寒效果,顯而易見,私底下李誡也曾懷疑,陸承啓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難道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這個念頭只存在了不到半刻鐘,便給李誡拋諸腦後了。他是一個極其重視綱常的臣子,暗地裡議論帝王,那是十分不敬的。

在綜合了各地工部衙門的報告,李誡發現,棉花的種植範圍已經遍佈秦嶺以南,除了盛產絲綢的蘇杭之外,南邊的百姓都意識到了棉花的好處。有餘地者,皆種植一兩畝地,以備嚴寒冬日。

陸承啓明白了棉花生產的尷尬,皺着眉說道:“李卿可有解決辦法?”

李誡從袖子裡面,掏出一個剛剛採摘下來不久的棉花。看着這個細小的棉球,陸承啓更是眉頭大皺。記憶裡的棉花,應該比這個大得多啊!怪不得李誡說產量小了,這麼一點點的棉花,就算種上十幾畝地,也不一定有多少收成啊!

陸承啓小心翼翼地問道:“這是可收成的棉花?”

李誡說道:“回陛下,沒錯,這是從京兆府農戶家中求購而來的棉花,據傳是從天竺傳來的。此物生長極爲迅速,即便是三月中旬播種,七月便能收成。臣前些時日親赴田中查看,發現此物極其消耗地力,若事後沒休耕土地,恐日後種植糧食,減產甚多。”

陸承啓也知道棉花是極其消耗地力的農作物,思索了一番道:“李卿大可宣傳棉花的優勢,同時告誡農戶,勿要在肥沃土地上種植既可。棉花若能精耕細作,產量定可提升。奈何這棉花如此之小,可還有其他品種不成?”

李誡一愣,他不明白“品種”是何意,沒有任何思慮就問道:“敢問陛下,‘品種’一詞,作何解?”

陸承啓也知道,他有些用詞,古人是聽不明白的,往往需要解釋很多次,才能明白他的意思。至於品種一詞怎麼解釋,陸承啓頗覺得無力,思索了良久,才儘量用淺白的語句說道:“就是尚有另外一種棉花,比這種大的多的,想來產量會高一些……”

李誡明白了,他也不敢肯定,還有沒有這種棉花,只是說道:“臣不知,需得假以時日,才能得知。陛下放心,臣已知曉棉花之用,確實有利於民。若能製成棉衣,我大順百姓冬日便可輕而易舉抵禦嚴寒,無人再凍死街頭了……”

聽得李誡這麼一說,陸承啓心中也有些愧疚。哪怕是在後世,極度嚴寒天氣下,凍死的流浪漢也是時常發生的,更何況是物質匱乏的古代!哪怕有一間茅屋,四面漏風,大雪壓頂之時,也難保不被凍死啊!

陸承啓聽得李誡如此掛心百姓,即羞愧,又欣慰。這可是繼徐崇光之後,又一個能爲百姓着想的官員啊!陸承啓終於感到自己不再孤獨了,這樣的臣子,哪怕再多兩個,他也就不是一個人在對這個時代宣戰了。

在古代改革之所以這麼難,都是因爲頑固派的阻力實在太大,既得利益集團不肯有半步退讓。這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要對頑固派宣戰,要對既得利益集團宣戰,還要對整一個時代宣戰!要想讓歷史慣性剎住車,單單靠一個人,是不可能的。哪怕你是皇帝,能用強權暫時壓住。但在你百年後,你敢保證你所創立的東西還在?

正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這麼強勢,他以爲自己已經把子孫當皇帝的框架搭建好了,子孫只需要登上皇位就好了。結果呢,他罷了丞相,內閣首輔出來了;他嚴懲貪官,結果明代貪官,是歷朝歷代中最多的;他同情農民,降低稅賦,但有明一代,農稅卻高得嚇人,最終導致農民破產……諸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

是朱元璋錯了嗎?不,他很偉大,敢向時代宣戰,也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他還是沒有跳出歷史的侷限性,也沒讓歷史慣性偏離原有的軌道。畢竟幾千年的帝制深入人心,歷史慣性太大了,大到不是依靠個人力量能推動的。強如朱元璋,好像也不行。

所以,當陸承啓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便開始物色隊友了。目前看來,徐崇光還是一個好幫手,現在又多了一個李誡。再加上唐勳、蘇頌、沈括等人,陸承啓前進的道路上,並不孤單。

聽了李誡的話,陸承啓感慨良多,接過話頭說道:“是啊,若做到這一步,哪怕朕花費再多心思,也是值得的。當然,此事就得拜託李卿了。朕早已把棉花一事,全權授予於你。朕想看到,三年之內,大順的百姓,都能穿得上棉衣!”

李誡聽得陸承啓畫下的大餅,心中也激情澎湃。他不過二十多歲,正是渴望建功立業之時,富有激情而又奮勇前進,當即躬身而拜說道:“陛下重託,臣定當盡心去辦!”

陸承啓連忙起身把他扶起來,說道:“李卿,不可如此!朕也考慮過,你年紀太輕,便身居高位,恐有人不服。若再無一番政績,不足以服衆。棉花一事,便是你大展身手之時!”(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十七章:內閣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625章:租房難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
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十七章:內閣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625章:租房難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