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

見到陸承啓這麼高興,老實人李誡卻絲毫“不解風情”,來了一句:“可是這白疊子……嗯,是棉花,所產並不多……”

陸承啓聞言一愣,原本高興的表情僵在那裡,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好。這也是他高興得太早了,這棉花的經濟價值尚未被古人發現,又怎麼會去種植呢?再說了,也只有南邊的百姓,才漸漸意識到,這棉花是比起用植物纖維製成的麻質衣服更能保暖。

即便如此,棉花的傳播途徑還是非常緩慢的。據李誡所說,已然陸續在黃河長江流域中發現有種植棉花的,但也只是播種在地力不足的貧瘠土地上,打得棉花十分稀少,一畝地裡面,能不能製成十餘件衣裳都難說。

而這時候是沒有紡棉的紡車的,製成衣裳,也不過是把麻質衣裳縫製兩層,裡面填充棉絮,顯得鼓鼓囊囊的,十分臃腫。可禦寒效果,顯而易見,私底下李誡也曾懷疑,陸承啓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難道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這個念頭只存在了不到半刻鐘,便給李誡拋諸腦後了。他是一個極其重視綱常的臣子,暗地裡議論帝王,那是十分不敬的。

在綜合了各地工部衙門的報告,李誡發現,棉花的種植範圍已經遍佈秦嶺以南,除了盛產絲綢的蘇杭之外,南邊的百姓都意識到了棉花的好處。有餘地者,皆種植一兩畝地,以備嚴寒冬日。

陸承啓明白了棉花生產的尷尬,皺着眉說道:“李卿可有解決辦法?”

李誡從袖子裡面,掏出一個剛剛採摘下來不久的棉花。看着這個細小的棉球,陸承啓更是眉頭大皺。記憶裡的棉花,應該比這個大得多啊!怪不得李誡說產量小了,這麼一點點的棉花,就算種上十幾畝地,也不一定有多少收成啊!

陸承啓小心翼翼地問道:“這是可收成的棉花?”

李誡說道:“回陛下,沒錯,這是從京兆府農戶家中求購而來的棉花,據傳是從天竺傳來的。此物生長極爲迅速,即便是三月中旬播種,七月便能收成。臣前些時日親赴田中查看,發現此物極其消耗地力,若事後沒休耕土地,恐日後種植糧食,減產甚多。”

陸承啓也知道棉花是極其消耗地力的農作物,思索了一番道:“李卿大可宣傳棉花的優勢,同時告誡農戶,勿要在肥沃土地上種植既可。棉花若能精耕細作,產量定可提升。奈何這棉花如此之小,可還有其他品種不成?”

李誡一愣,他不明白“品種”是何意,沒有任何思慮就問道:“敢問陛下,‘品種’一詞,作何解?”

陸承啓也知道,他有些用詞,古人是聽不明白的,往往需要解釋很多次,才能明白他的意思。至於品種一詞怎麼解釋,陸承啓頗覺得無力,思索了良久,才儘量用淺白的語句說道:“就是尚有另外一種棉花,比這種大的多的,想來產量會高一些……”

李誡明白了,他也不敢肯定,還有沒有這種棉花,只是說道:“臣不知,需得假以時日,才能得知。陛下放心,臣已知曉棉花之用,確實有利於民。若能製成棉衣,我大順百姓冬日便可輕而易舉抵禦嚴寒,無人再凍死街頭了……”

聽得李誡這麼一說,陸承啓心中也有些愧疚。哪怕是在後世,極度嚴寒天氣下,凍死的流浪漢也是時常發生的,更何況是物質匱乏的古代!哪怕有一間茅屋,四面漏風,大雪壓頂之時,也難保不被凍死啊!

陸承啓聽得李誡如此掛心百姓,即羞愧,又欣慰。這可是繼徐崇光之後,又一個能爲百姓着想的官員啊!陸承啓終於感到自己不再孤獨了,這樣的臣子,哪怕再多兩個,他也就不是一個人在對這個時代宣戰了。

在古代改革之所以這麼難,都是因爲頑固派的阻力實在太大,既得利益集團不肯有半步退讓。這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要對頑固派宣戰,要對既得利益集團宣戰,還要對整一個時代宣戰!要想讓歷史慣性剎住車,單單靠一個人,是不可能的。哪怕你是皇帝,能用強權暫時壓住。但在你百年後,你敢保證你所創立的東西還在?

正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這麼強勢,他以爲自己已經把子孫當皇帝的框架搭建好了,子孫只需要登上皇位就好了。結果呢,他罷了丞相,內閣首輔出來了;他嚴懲貪官,結果明代貪官,是歷朝歷代中最多的;他同情農民,降低稅賦,但有明一代,農稅卻高得嚇人,最終導致農民破產……諸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

是朱元璋錯了嗎?不,他很偉大,敢向時代宣戰,也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他還是沒有跳出歷史的侷限性,也沒讓歷史慣性偏離原有的軌道。畢竟幾千年的帝制深入人心,歷史慣性太大了,大到不是依靠個人力量能推動的。強如朱元璋,好像也不行。

所以,當陸承啓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便開始物色隊友了。目前看來,徐崇光還是一個好幫手,現在又多了一個李誡。再加上唐勳、蘇頌、沈括等人,陸承啓前進的道路上,並不孤單。

聽了李誡的話,陸承啓感慨良多,接過話頭說道:“是啊,若做到這一步,哪怕朕花費再多心思,也是值得的。當然,此事就得拜託李卿了。朕早已把棉花一事,全權授予於你。朕想看到,三年之內,大順的百姓,都能穿得上棉衣!”

李誡聽得陸承啓畫下的大餅,心中也激情澎湃。他不過二十多歲,正是渴望建功立業之時,富有激情而又奮勇前進,當即躬身而拜說道:“陛下重託,臣定當盡心去辦!”

陸承啓連忙起身把他扶起來,說道:“李卿,不可如此!朕也考慮過,你年紀太輕,便身居高位,恐有人不服。若再無一番政績,不足以服衆。棉花一事,便是你大展身手之時!”(未完待續。)

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612章:梯田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
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612章:梯田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