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

遼國亡了。

在耶律洪基下了退位詔書後,遼國就成了歷史。

獻俘過後,耶律洪基等一百多人,被安排在上林苑旁邊的一個大莊園裡面,雖說衣食無憂,但外面卻有無數禁軍把守着。這個莊園,入得出不得。如無意外,這些遼國皇室,是會被囚禁至老死的。

但耶律洪基不會寂寞,因爲有一個人,比他早到了好幾年——交趾的大越太子李仁宗。大越皇帝李日尊已經死了,但他的兒子卻在這裡休養生息。李仁宗到這裡的時候,才兩三歲,十餘年過去了,他已經長成了一個小夥子。

聽聞耶律洪基來了,李仁宗也是精研漢文化之人,連忙上前拜候,甚至還做主,把他的姊姊,許配給了耶律浚。

兩個親家真的是“一見如故”,“肝膽相照”,抱頭痛哭不已。

痛哭過後,耶律洪基也接受了現實,在這個莊園裡面悠閒地生活起來。

耶律洪基和李仁宗成了忘年交,兩人無話不談,把酒言歡,下棋寫詩,研論歌賦。一日,耶律洪基和李仁宗在樹蔭下,又各自抱着一壺剛剛推出市場的“燒酒”,下起了圍棋來。

盤裡的黑白子,耶律洪基好似又見到了當日千軍萬馬奔騰的景象,心中感慨良多:“你說,下一個到來的皇帝,是誰?”

李仁宗一愣,然後頗爲落寞地說道:“我不理那些俗事了,在這裡還想着外面,自尋煩惱啊!”

耶律洪基執意地說道:“我都來了,其他人還能跑得掉?依我麗王回鶻王黑汗王都得來!還有那個什麼東瀛天皇?他肯定會被記恨上的,沒什麼事取個天皇的名字,不是自尋苦惱嗎!”

李仁宗不確定地說道:“其餘的我不清楚,但回鶻有什麼‘回回炮’,比大順也不弱啊!”

耶律洪基哂笑道:“‘回回炮’?不還是投石機!就算威力大些,能打到幾裡?大順的火炮,能打得到十里遠!”

李仁宗嘆了口氣:“大順還是崛起了,就沒有我們生存的餘地了……”

耶律洪基也落寞地喝了一口猛烈的燒酒,半睜着朦朧醉眼,苦笑道:“是啊,朕的大遼都亡了,說這些也沒用了……”

兩人也沒心思下棋了,你一口酒,我一口酒地喝着,很快便雙雙醉了,抱在一起,抱頭痛哭。後來雙方家眷來拉,怎麼都拉不開。

長安城,皇宮內。

兩個風塵僕僕的官員,正被6承啓召見着。

“兩位卿家,辛苦了!”6承啓情真意切地說道,“你們爲大順,做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豐功偉績啊!朕代天下百姓,謝過兩位卿家!”

說罷,6承啓對他們鞠了一躬,嚇得這兩人手忙腳亂,連忙把6承啓扶直了身子:“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這兩人,正是工部尚書李誡和欽天監監正陳荀。他們奔波勞累,主持黃河疏浚,挖通大運河的工作,已逾十餘年。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今有李誡陳荀挖運河,十餘年不曾回京。

大順的運河,拓寬開深山陽瀆,又開通濟渠,連結洛黃汴泗諸水達於淮河。而後又拓寬浚深江南運河以達杭州,同時由洛陽附近鑿永濟渠通衛河,經臨清轉幽州,再挖通濟州河會通河,並建設閘壩,渠化河道。大運河全線通航之後,大大縮短了航道,甚至連通了長安洛陽和幽州三地,不僅使得黃河之水有去處,不會再氾濫成災,還使得長江連通了黃河,水運更加便利。

雖然糜費頗多,至今已然用去了萬萬貫錢財。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明眼人都來,大運河對於商業展的意義。

再加上海運,即便日後長安不產糧了,江南的糧食,也能源源不斷地輸送過來。

整個中原,連成了一片,互通有無。

有了大運河,6承啓更有信心了。他知道,只要有大運河在,堅持種樹,保持水土,就不怕黃河氾濫了。有大運河在,南方的糧食也能補給北方,在小冰河時期,這更爲重要。有了糧食,百姓也不會揭竿而起。再一個,就是商業。路通則財通,隨着大運河的開通,沿線全都是經濟繁榮的地方。

百姓一旦富裕起來了,還怕沒有錢銀買東西嗎!

“使得,絕對使得!”

6承啓緩緩直起了身子,沉聲說道:“兩位卿家的功績,朕記得一清二楚。洪祥五年,天降暴雨,黃河將決口,是你們化險爲夷;洪祥八年,黃河沿岸雨水過多,也是因爲運河之故,方能排險解難;洪祥十年七月辛卯,大名府館陶永濟清陽澶州水位告急,也是你們身體力行,親自督陣,才能保得住黃河沒有決口。次年,大名府之夏津雖決口,但也不過漫上了一些而已,不成大患。洪祥十三年,天再降暴雨,卻始終奈何不得黃河水位,非大運河之功耶?”

陳荀和李誡都被感動了,他們沒想到6承啓真的記得清清楚楚,紅着眼眶說道:“陛下謬讚,臣惶恐!”

“非也,兩位卿家的功勞,曠古絕今,朕也比之不上。這並非謬讚,而是你們實至名歸!”6承啓感慨地說道,他知道後世自來水有多缺,要是沒有南水北調工程,恐怕北方的人口要直接減少一半。雖然大運河挖掘破費人工錢銀,可一旦挖通了,那就是對民族的大功!

民族英雄不僅僅是霍去病,陳荀和李誡也是!

“朕決定了,封李卿爲少傅,陳卿爲少保!”6承啓拋下一枚重磅炸彈。

“陛下,萬萬不可!”李誡大爲吃驚,雖然他知道6承啓肯定會厚賞,可沒想到會厚重到這個地步。雖然少傅少保是虛銜,沒有實職。可那還是太子名義上的老師啊!一日爲師,終生爲父,日後太子即位,他們豈不是位極人臣?

陳荀見李誡這樣,內心稍有不滿。但他也知道,朝中政治鬥爭那是殺人不見血,他們佔據高位,絕對是高處不勝寒。一個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不要說了,朕意已決。”6承啓堅定地說道,“朕要讓天下人知道,大運河是朕最英明的決定!”

皇帝都這麼說了,他們也堅持不了己見。這些年來,6承啓威嚴日盛,已經很少人能左右他的想法了。雖然6承啓也意識到這是不妥的,但爲了那雄偉的志向,他還是得這樣做。不就是獨斷朝綱嗎?他有着越千年的見識,是能將大順帶上正軌的!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一章:悲催皇帝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一百零二章:伏擊 上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615章:密旨到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九十五章:大勝
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一章:悲催皇帝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一百零二章:伏擊 上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615章:密旨到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九十五章: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