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

前往雁門郡汾陽宮的路途漫長而遙遠,一路上還需jing惕突厥狼騎的襲擊,故而領兵的李世民,李芷婉皆不敢怠慢,謹慎而行。

這時二十萬突厥鐵騎南下的消息已在太原郡內傳來,沿路所經之村鎮,已是人去樓空,大批大批鄉民百姓被迫放棄,一片青綠的田地,背離家園,遷至附近塢堡中躲避。

而待路經婁煩郡時,這裡更已是風聲鶴唳。

大股大股郡兵鄉兵,民夫輔兵,從阡陌而出,猶如百川匯流一般,蜂擁於官道之上,與李家騎兵並道而行,同赴戎機。

李重九騎乘在馬上,只見身側步卒們肩扛着粗製的長槍陌刀,打着綁腿,光着腳躡足並肩而行。

這些人也不知自己裝備簡陋,若是碰上了兇狠突厥狼騎,恐怕只有被屠殺的份,但仍是以燕趙漢子特有的樸實,堅毅地看向遠方的重山,毫不猶豫地行駛自己的使命。

李重九亦不過是其中一員,突厥犯邊,幷州邊州四郡,戰火齊燃,郡內每一個男丁皆必須上陣迎敵。

就算逃到懷荒鎮,但是自己的父親,還有鏢局的衆兄弟,亦必須上陣,這時李重九絕不能拋下他們。

騎兵迅速穿越了鄉兵,李重九回首望去,只見身後一片煙塵遮天蔽目。

夜間駐於雁門郡與婁煩郡交界之地。

越緊接北方,衆人似乎耳邊已遙遙聽到胡騎啾啾之聲。朔風吹來,刁斗夜響,軍營之中瀰漫着一股肅殺之氣,騎兵們皆是抓緊時間,捧起鐵馬盂吃飯,用布槽餵食戰馬,兵器皆是整齊地陳列在甲牀中,從騾馬上卸下。

縱然是隻有一千兩百人,但李世民將軍營分作五營,東南西北各一營,拱衛中軍。

營壘之間挖着壕溝,間隔森嚴,可見李家兄妹治軍嚴謹。

李重九所在軍營居北,這裡有一片亂石灘,不利於騎兵進攻。故而李世民將戰力較弱,李重九的鏢師騎隊安置在此。

受到軍營這股肅殺之氣影響,初次從軍出征的李重九,不免亦是難以睡眠,披衣而起。

除了大帳,只見月sè之下,李世民正披着鐵衣,手持一根馬槊,立下營門之前。而營門崗哨旁,自己的鏢師,竟打起了瞌睡。

李重九搖了搖頭,若是自己訓練的蒼頭軍絕不至如此。

當下李重九連忙走上去,搖醒那打瞌睡的鏢師。對方一見李重九,心知犯錯,當下惶恐。

李重九看向李世民,正要開口。

對方卻伸手一止,言道:“重九兄,貴部不比正式軍人,不必嚴加苛責。”

聽對方這麼說,李重九更是無言以對。

李世民當下言道:“剛剛接到不好的消息,今ri四撒而去的斥候騎兵返回報告,方圓幾十裡之內,寥無人煙。”

李重九亦是一震,按照道理,突厥犯邊,邊郡的百姓,會有意識地向南,逃亡至內地,但眼下毫無一人,情況顯然十分惡劣。

李重九默然了一會,問道:“二公子,眼下局勢,是否對我十分不利。”

李世民沉吟言道:“我大隋府兵jing銳,皆在三徵高句麗時喪盡了,眼下邊郡兵卒,已遠非當年隨越國公征討靈州時可比。”

“而突厥十年生聚,又有始畢可汗這強而有力的頭狼率領,此消彼長之下……”

李重九身子一震,沒想到李世民亦十分不樂觀。

李世民笑了笑,言道:“李兄,不必擔心,我們深入雁門,並非與突厥人交戰,而是覓得突厥主力位置所在後,與左屯衛大將軍的兵馬會合即可。”

次ri千二騎兵五更出發,深入雁門郡境內,尋覓突厥主力。巍巍的呂梁山脈山峰在側,遠處可見數道黑煙,筆直衝天而起。

撒去的斥候回稟,告之着火之處,乃是數個廢棄的村落。村中皆被燒成一片白地,百姓卻不知去向。

李世民心覺奇怪,當下前去查看,結果搜尋之下,在村落東面,發現異狀。

數頭軍犬,在沙土中拋出半截人手來,原來沙土之下,乃是活埋村民的深坑。一個村子無論男女老幼皆被突厥人活埋。

“斬盡突厥狗!”

衆軍士見此暴行,皆是大怒。

衆人上馬復行,待快至黃昏時,突然發現數騎,他們遠遠一見隊伍後,高呼着停步,立即奔來。

李世民,李重九一併迎上。

對方血染戰袍,一副神情焦灼的模樣,對李世民言道:“快,跟我走,定襄縣遭遇兩萬突厥狼騎圍攻,明府命我冒死突圍求援,請貴軍立即增援!”

“不!”李世民斷然拒絕言道,“我有軍令在身,不可分兵。”

對方亦是有個有脾氣的漢子,當下一拽李世民的馬繮,直扯得那匹突厥好馬,一聲痛嘶。

對方將身子一橫,坐在李世民馬前,用手作刀,斬向自己的脖子,喝道:“要麼答允,要麼就砍了老子。”

李世民左右一併按刀,李世民伸手攔之,言道:“確實沒有欺瞞,有軍令在身,況且突厥鐵騎有兩萬之衆,我這點兵馬,就算去了也沒用。”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城內可有五千軍民啊!五千!”對方將手一劃,比着五個手指。李家幾名騎兵將此人,強行拉至一邊丟下。

“抱歉!”李世民道了一聲以後,神sè無情地搖了搖頭,重新催馬。

騎兵繼續前行,馬蹄踢踏起塵土從此人身旁而過。

對方跪伏在地上,朝李世民的背影大聲喊道:“五千軍民啊,哪怕就去城下看一眼也好啊!看一眼吧!”

“求求將軍,去看一眼吧!”

說着這名漢子失聲,跌在坡上痛哭。

李重九一旁看了不由心底一糾,李世民的決定,正確無疑,但是自己看着此名軍漢,卻不由鼻子一酸。

李重九於馬上,數度回首看着對方,那名軍漢十指深插在黃土之中,跪在地上,孤獨無望地呆望着自己一行的背影。

越行越遠,終於一陣黃沙揚起,將李重九的視線隔斷。

進入雁門郡二ri之後,李世民襲擊一支突厥遊騎,竟抓到了一個突厥吐屯,嚴刑拷問下,終於突厥主力的所在,被探清。

除了始畢可汗率着jing銳的附離軍,定在汾陽宮下之外,其餘突厥各部,皆是席捲了整個雁門郡。

而這時候,各方面的消息,已陸續匯來。

數ri之內,除了崞縣以及一座偏僻小城外,雁門郡四十一城被攻陷三十九城。

而距離雁門郡最近的婁煩郡,馬邑郡,待聞之突厥圍困汾陽宮,皆是派出郡兵邊軍赴援,但是還遠未至汾陽宮,在靠近雁門郡的位置,於外周的突厥遊騎激戰,皆是……皆是大勝。

沒錯,消息傳來是大勝,只是奇怪,這些郡兵‘大勝’之後,不僅沒有向汾陽宮方向繼續挺進,反而還後退數裡,一副等待後續援軍的模樣。

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大結局明天更新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
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大結局明天更新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