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

聽李重九提到李密二字,三人皆是略有所思。

蘇素言道:“若李密奪取東都,則竇建德,李淵都奉魏公爲天下之主,這已是衆所周知的事,眼下反隋大業,我等當然可爲魏公之奧援。”

“此言差矣,東都位於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如何能自守,若論及王霸之地,哪裡及得關中。”盧子遷說了一番大道理,顯出了他對天下形勢的見地。

蘇素言道:“盧公不可這麼說,只有因人成事,哪裡有因地而成事,豈不聞古人有云,在德而不在險?”

盧子遷冷笑言道:“在德不在險?李密殺有恩於他的翟讓,這難道就叫德?”

溫彥博當下言道:“朝廷無道,天下如沸,自有了揭竿而起,可惜山東王薄,河北高士達,渤海格謙皆不能撼動朝廷根本。唯有魏公初起瓦崗不過數千人,收服河北黎陽倉後得衆二十萬,攻回洛倉有又得衆二十萬,現在麾下有山東反王孟讓,郝孝德、王德仁皆是歸附,足有五十萬士卒。何況李密世代簪纓,足以號令羣雄,其勢暫非李淵可以爭鋒的。”

溫彥博也是猶豫了一番後說出了這一番秉公之言。

盧子遷看了一眼溫彥博,笑道:“溫司馬何處此言,聽聞唐公對令弟溫大有甚爲器重,將二子世民託付之,而令兄大雅與弟大有共掌機密。而足下是否爲他們三思一二。”

溫彥博皺眉言道:“盧公何出此言,在下不過就事言事罷了。”

盧子遷見其餘趙,高二人有所意動,心道可不能將這二人都給蘇素,溫彥博你一言,我一語說過去了,不能說服李重九不要緊,若是讓自己兩個盟友也被李重九拉攏過去了,纔是糟糕,不,應該是被李密拉攏過去了。畢竟眼下李密是最有可能奪取天下的人物啊。

盧子遷於是言道:“我賭魏公攻不下關中,薛世雄雖去,但是天子已遣江都通守王世充將江、淮勁卒北上,同時又令將軍王隆帥邛黃蠻,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韋霽、河南大使虎牙郎將王辯,河內通守孟善誼、河陽郡尉獨孤武都等各帥所領同赴東都,相知討李密。東都有二十萬大軍,李密如何破之。”

“使君乃是明智之人,輕易將一切壓在李密身上,不是太短視了嗎?”

李重九轉而言道,“但李淵也不一定真能取了關中,盧公將賭注亦全數壓在一人身上,不也是太冒險了嗎?盧公,真是所謂不可以私心而廢公。”

正待衆人商議之時,突然一人上郡守府來向李重九稟告,言道:“使君,魏公來使!”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皆是霍然而起,李密突然派使者前來,這是作何?

李重九一抖袖袍,笑着言道:“正好,我估摸着ri子,也就在這幾ri了。”

“你……”盧子遷突然sè變,但立即按捺下去。

李重九笑着看着在場的涿郡三大士族首領,他們也是久經風浪的人物,初時的驚愕一過,隨即就定下來。

李重九當下對趙何然,高徐道二人,言道:“正好,大家也在這裡,我們就一併去見見魏公的使者,聽他說什麼。”

當下李重九於中堂接見了,李密的使者。

李密使者一併三人,魏徵,祖君彥他都是認得的,還有一人則是戴着林宗巾,寬袍大袖頗有魏晉名士之風。

李重九魏徵,祖君彥都在這人左右,說明此人乃是正使,並且身份高於魏徵,祖君彥,在和他的年紀對應,一下就猜出對方何人。

當下李重九抱拳言道:“這位莫不是爲魏公一言奪下豫州的房長史嗎?”

替李密說降豫州乃是房彥藻最爲驕傲之事,聽李重九一言叫出,當下十分高興,笑着言道:“正是區區,不想拙名能入使君之耳,真是榮幸。”

李重九笑了笑,當下言道:“房兄過謙了,來我與你介紹這位乃是范陽盧家的盧子遷盧公,這位乃是涿郡趙家的趙何然趙公,這位乃是漁陽高家的高徐道高公!”

“幸會!”

“幸會!”

房彥藻依着士人的禮儀,一一與他們作揖,而三人亦沒有拿捏架子,避身讓過一揖,再回一揖。

於是李重九將盧,高,趙三人一一介紹,房彥藻亦也知道這三人乃是涿郡士族,當下對李重九不由高看一眼,心道李重九佔據涿郡不過十幾ri,卻收復了當地士族民心,實乃不易。

房彥藻不知實際上,他乃是恰逢其會。

對於范陽盧氏的盧子遷,房彥藻不免青眼有加,當下單獨言道:“盧公真是久仰大名。”

盧子遷當下也沒有拂了這位李密麾下頭號文臣的顏面,言道:“房兄千里來涿郡,真是勞苦了,今晚讓老夫爲你設宴接風如何?”

房彥藻聞言哈哈一笑言道:“久聞盧公客氣,房兄是一定要叨嘮的,不過先公而後私,李使君我還是說正事吧,魏公聽聞之你取了涿郡十分欣慰,決定策你爲上柱國,上谷郡公。”

上柱國是武勳,上谷公乃是名爵,賜勳予爵。

李重九聞言將袖袍一攏,朝南面一拜,言道:“李某在此謝過魏公!”

房彥藻,魏徵,祖君彥三人皆是露出欣然的笑意。

隋武陽郡郡守元寶藏以一郡降李密,還有河南道討捕大使裴仁基二人,皆被李密封爲上柱國,並賜爵位。上柱國乃是北朝最高武勳,正如當年八柱國,李密策李重九爲上柱國,也就是視若與元寶藏,裴仁基並駕齊驅,在瓦崗軍之中的地位,遠高於什麼率軍來投靠被封作總管的孟讓,還有什麼新降瓦崗寨的秦瓊,羅士信之輩。

若將來瓦崗軍得天下,他就是開國第一流的勳臣。

盧子遷數人雖是心底早有了準備,但此刻卻是不由震驚。在盧子遷看來,他雖與這李重九相處不久,但憑着自己閱人無數的閱歷,卻看出這個小子對於天下並非是外表看得如此平靜。

但這時趙何然卻第一個反應過來,向李重九拱手言道:“恭喜上谷公,賀喜上谷公。”

趙何然如此說完後,蘇素,溫彥博亦立即道賀,而盧子遷則是鐵青着臉,高徐道亦是略有所思,但二人都是當面向李重九道賀。

李重九當下對房彥藻言道:“魏公真是有意了。不知魏公答允了我的請求嗎?”

房彥藻朗聲一笑言道:“對於李使君勸進魏公,以正位號之事,魏公答覆了東都未平,不可議此。這是魏公給上谷公的密信,可慢慢觀之。”(注一)

衆人聞言恍然,李密現在已是魏國公,正位號,再晉一步就是王了,甚至以他今時今ri的地位,直接稱帝也爲過。但是李密卻拒絕了,說明其人並非是自驕之人。

李重九尚未開口,趙何然卻露出了一臉惋惜的神sè,言道:“昏君無道,魏公這時不出來,天下還有誰當之,還勸魏公早ri決斷。”

衆人一聽,即心道此人真會見風轉舵。房彥藻聞言矜持的點點頭,言道:“趙功曹之言,我必會轉告魏公,在這裡我先替魏公謝過。”

“哪裡?哪裡?”趙何然說完之後,一張胖臉上神sè收斂。如他這一派士族之主,獻媚到這個程度,已經有所偏過了。

李重九於是將李密密信收下。

與對於趙何然的矜持,房彥藻對李重九卻和顏悅sè地言道:“魏公還說了,雖眼下幽州雖有羅藝,高開道未定,但大致已是平復。突厥在北,高句麗在東,此二者都乃是我心腹之患,必須要重將鎮之,幽州百姓也需安居樂業。”

“魏公說李使君現在可稱涿郡郡守,假幽州刺史,待魏公破了東都,到時必然以李使君爲幽州刺史。”

李重九聽了當下言道:“魏公替我考慮也十分周全。”

盧子遷等人見到這一幕,還有什麼懷疑,李重九明顯與李密暗中溝通許久了,他盧子遷可以將涿郡賣給李淵,而李重九亦將涿郡悄悄賣了給李密,換來一個幽州刺史,上柱國大將軍。

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不過盧子遷也算是看明白了,這李重九果真沒有自立,涿鹿天下的野心,否則不會上表給李密勸進。如此既然是趙郡李氏奪取了天下,那也不算什麼。

趙何然,高徐道已是有點琢磨着如何與李密攀上關係,而盧子遷雖是不甘,但心道只要李重九沒有自立,自己也不太好聯合幽州士族反對他,畢竟反李重九,現在就是反李密,一旦李密得了天下,再回頭收拾他們就不好了。

盧子遷,趙何然,高徐道三人自不會知道,按照正常歷史,李密確實沒有攻下東都,坐上皇帝,而這一點李重九卻明白。至於瓦崗軍內,李密,李虎,蘇素與單雄信,王君廓皆是保持着書信往來。

自得知李重九於塞邊自立後,單雄信,王君廓二人皆是十分高興。衆人約定一旦天下平定,衆人重回潞州聚賢莊一聚,到時候各路幷州好漢們再聚,大家不醉不歸。

單雄信,王君廓二人皆是當世豪傑,豪氣干雲,但對於李密,李重九二人而言,此刻想得卻是複雜多了。

注一: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五,竇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圓朗等並遣使奉表勸進,密官屬裴仁基等亦上表請正位號,密曰:“東都未平,不可議此。”(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
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