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

河南開封城。

趙軍大營中,從幽京來急使將文書呈給李重九本人閱覽。

燭火下,衆將都在大帳的兩側,看向李重九的神色。

但見李重九看着書信,突然將之拍在案上,對左右道:“半個月前,突利被頡利擊敗,八萬大軍盡喪,盡餘五千殘兵逃亡松漠都護府尋求庇護。”

聽了李重九的話,衆將都是一驚,這突利也太沒用了吧。頡利一戰就將突利打成這個樣子。

張玄素急問道:“突利若敗,恐怕塞外就無人可制頡利了,依微臣看突利一敗,我松漠都護府就成爲孤軍了,若是頡利追擊,郭將軍就不妙了,他的三萬人馬很難全身而退。”

李重九道:“郭孝恪治軍有素,聞之突利戰敗,必有保全之辦法,就算失利,也不會大敗,朕現在擔心的不是郭孝恪,而是幽京,懷荒鎮,若是突利一敗,我軍在塞北兵力空虛,頡利必然抓住這機會,乘勢南下。”

李重九在塞外重點經營的懷荒,御夷,以及松漠都護府三鎮,這三鎮在足以以鼎足之勢,支撐其幽京的外部防線,無論突厥,契丹,高句麗,奚族無論哪一部從任何一個方向來攻打,都無法繞過這防線。

他的佈局就是以軍爲城,重點佈防三鎮,令突厥大軍不敢輕易繞過兩城,直攻幽京。所以李重九沒有在北魏,北齊所修葺的畿上塞圍的基礎上,將兵力佈防於長城各處隘口上。對於趙國,長城的作用,僅僅是烽火臺一個,上面除了報警嘹望的屯兵外就沒有其他人了。

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節約兵力,不足之處,就是沒有士卒把守隘口,一旦爲突厥騎兵突進將很快打入幽京城下。現在懷荒,御夷鎮的兵力都被李重九抽空南下攻伐李唐了。導致頡利有信心繞過兩鎮。直取幽京。

所以李重九料定頡利必然採取這個辦法,否則他也就妄爲突厥可汗了。

虞世南道:“陛下,懷荒鎮。幽京,都乃是我大趙基石,不可有所閃失,否則全國震動。懇請立即退兵,坐船返師。救援幽京。”

“陛下不可操之過急,”下首姬川道:“李唐雖是退兵,但是河東,河南,川蜀還有十幾萬大軍與我軍對峙,若是退兵,李唐再進攻如何?我軍不是陷入兩面受敵?”

張玄素反駁道:“依微臣看李唐不會。首先馬上就是冬季,不利於用兵,其次李唐今夏作戰,元氣已經大傷,而且兵糧耗盡。絕對無力再發動攻勢。何況我軍已設立三大行臺,獨立作戰,足以應對唐軍小規模的攻勢。”

李重九點了點頭,對其他大將道:“你們有什麼意見,也儘管可以提出與朕商議。”

聽李重九這麼說,衆將亦紛紛出言,大多數人的意見都是退兵救援幽京,並提出種種退兵計劃。

李重九採納衆人的意見道:“諸位愛卿所言有道,朕決定留下王馬漢的翊衛軍爲機動軍團,支援河東,河南,江南三路外,朕率武衛軍,廷衛軍立即返回幽京,另外在陝西的五萬草原騎兵也是一併返回幽京,抵禦突厥。”

李重九從善如流,衆將自是一併齊呼陛下英明。

“那麼陛下,開封城是否還繼續攻打呢?”

李重九道:“開封破城就在頃刻,沒有理由放棄,朕雖離開,但可以由單雄信接替朕爲領軍大將軍,繼續圍困開封。”

單雄信邁步而出道:“末將領命!”

“陛下請放心,城將早已是動搖,城內士紳十分畏懼,城內我軍細作放謠言,說若是不降就掘開汴河水灌開封,據消息傳來,城內都是一夜數驚,現在城內官吏他們已是威脅城將投降,士卒也是人心惶惶,破城就這一兩日了。”虞世南道。

李重九滿意地點點頭,開封城歷史上遭到秦國的水淹,當然在另一個時空李自成攻開封時,也水淹了一次。所以定都開封雖是十分便利,利於南北往來,建都於此可謂是宅中圖大之勢。

但是作爲都城,其防禦力卻遠遠遜色於長安,建康,幽京。但長安,幽京也有不足地方,就是靠近塞外,立都於關中的漢唐,長安都沒少被匈奴,突厥逼近過。而建都於幽京的明王朝,抱着天子守國門的念頭,也是經歷過數次兵臨城下的危境。

所以開封這樣易攻難守之地,對於趙軍而言,要攻下並不是難事,但是李重九仍要親征,就是因爲開封的便利,一旦打通開封就可以貫通通濟渠,這樣江都和洛陽一連接,江淮的稻米和財富就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洛陽,

這樣洛陽有了幽京,江淮支持下,李唐時間拖延越遲,就拿洛陽沒有辦法。

事實上圍困了三日的開封城,在軍議後的第二日,也就是李重九決定率師北進的一日,終於向趙軍投降,城門終於緩緩開啓。

城中長史,司馬以及數十名郡官員皆身穿白衣,匍匐於城道上。

李重九,單雄信策馬上前,開封官吏將守將程嘉會與王要漢二人的人頭,高高地捧起,放在盤子裡。李重九看去二人的首級,皆用石灰抹着,二人面孔都是透着一種不甘心的神情。

ωwш ¤ttka n ¤¢ ○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昨夜開封的官吏,竟設下鴻門宴將二人迎入套中。待他們與部下皆是鼎鼎大醉之際,被開封官吏暗算,二人與幾十名親兵皆是作了刀下鬼。

李重九接過印綬,當下對開封的官吏安撫了一番。現在開封已在掌握中,河南境內李唐各郡縣,也是不斷有官吏宣佈降趙,一時叛亂的烽火,在河南到處點燃,令李淵已是頭大如鬥。

就趁着李淵自顧不暇之際,李重九攻下開封后,沒有休息,而是馬不停蹄地率領武衛軍,廷衛軍兩萬士卒坐上戰艦,從開封出發沿着通濟渠進入黃河,再取道黎陽北上趕往幽京。

並且在河東,王君廓已是接到調令,現在也是率領五萬草原騎兵,趕往幽京。(未完待續。(LWXS520。))

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
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