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

繁時城四周火把通明,李重九所在的山坡之上,四處皆是燃起了松明。

身披鐵甲的額託,疾馳而來,馬頭上懸掛着三顆人頭,一見李重九即一副炫功的模樣稟告言道:“可汗,劉武週一萬多大軍,爲我兩萬多騎兵追殺幾十裡,已是慘敗!”

額託剛剛說完,英賀弗亦是率大軍返回。他拍馬上前來至山上一見李重九即怒氣衝衝地言道:“可汗,我有要事向你單獨稟告!”

李重九言道:“這裡都是心腹之人,儘管直說!”

英賀弗胸口起伏,喝了一皮囊水後,這才言道:“騎兵可汗,尉遲郎將,本率軍追擊劉武周軍本部,本要拿下劉武周人頭時,卻遭到宋金剛的截擊,尉遲郎將卻下令部下不可追擊,結果爲劉武周所走逃入雁門城。”

左右大將聞此都是臉sè微變。其中不少人知道情由,宋金剛乃是尉遲恭的故主,而爲尉遲恭所放,顯然是因私廢公。

不久之後,各前鋒大將皆是返回。山坡之下,都是堆放繳獲的馬匹、器械、錢糧,而押解的劉軍俘虜一列一列從山下而過。

“尉遲郎將,對於放走劉武周之事,你有何解釋?”王馬漢當下問向最遲返軍的尉遲恭。

尉遲恭抱拳向李重九言道:“末將並無徇私,宋金剛本是率軍向繁時縣解糧而來,末將觀其軍軍容嚴謹,而末將所部追擊五十多裡,人疲馬乏,故而沒有擅自追擊。”

“誰不知尉遲郎將勇猛過人,若說因爲宋金剛解糧而來,就退縮,我是不信!”英賀弗大聲言道。

尉遲恭聽英賀弗質疑他,當下黑臉一沉,大喝言道:“你要信某邊信,不信就某也不與你呱噪!”

英賀弗亦是大怒,當下yu拔刀,結果爲左右大將攔住言道:“有話好說,爭執作甚!”

“夠了!”李重九將馬鞭一擲在地,衆將皆是上前請罪。

李重九言道:“尉遲郎將是否有瀆職,沒有實證前,不可妄下判斷。現在誰能告訴我,各自的斬獲如何?”

衆將聞言當下對尉遲恭是否私放劉武周之事按下,各方稟告得出,繁時縣下一戰,劉武周雖逃入了雁門城,但仍未慘敗,一萬多大軍,斬首三百多級,而俘虜卻有六千餘人,其中還有不少大將,劉武周軍軍力最少折損了一半以上。

並且劉武週一敗,番部統軍大將顏也列,率軍來到五臺縣時,城上守軍聞之劉武周敗績,而黑夜之中,不知有多少人馬,因此也是望風而降。顏也列不費吹灰之力,替李重九拿下了五臺縣這座五千多軍民的城池。李重九大喜,當下議功之時將顏也列策爲第一功。

一夜的追擊後,現在天sè已是大明。

繁時縣城下劉武周軍已是盡數而退,李重九率領衆將來至繁時縣城東門千步之外,而三萬大軍也是一併在城下佈陣。而這時城門開了半扇,數騎策馬而出。李重九隻見爲首一人一身白衣布袍,策馬來到李重九眼前,正是雁門郡郡丞陳孝意,之後那員武將自是虎賁郎將王智辨。

以往在雁門郡時陳孝意,王智辨乃是李重九的上官。李重九上前行禮言道:“陳郡丞,王郎將許久不見。”

王智辨見李重九沒有自持身份,微微點頭,正要開口。陳孝意卻袖袍一揮,大聲言道:“李重九率大軍於城下,難道是要攻打本城嗎?”

“大膽,吾太守的名諱也是你隨意稱呼的!”王馬漢當先開口斥道。

陳孝意冷哼一聲言道:“什麼太守,不過自封的,在我眼底與劉武週一般都是亂臣賊子罷了。”

王馬漢大怒言道:“你繁時縣城破在即,若非太守來援,現在早就破城了。爾城中缺糧,太守命人又送來糧食,以解百姓飢餓,現在你倒好了,翻臉不認人了,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我倒是沒見過如此不知廉恥的朝廷忠臣。”

陳孝意一時卻無法反駁,李重九當下言道:“陳郡丞你如何看我不要緊,說我是亂臣賊子我也認了,但繁時縣被圍,你派人求援,可朝廷可曾派過一兵一卒來援,眼下我爲城解圍,你倒說我不是,這又是何道理。”

陳孝意冷笑一聲言道:“若非你貪圖繁時縣一城之地,何必來救援。眼下你兵強馬壯,要入此城,我無話可說。那麼就從我屍身上踏過!人就在此,要殺便殺,吾爲朝廷守節,死而無憾!”

陳孝意此言一出,衆人面面相窺,殺陳孝意沒什麼,但就坐實謀反罪名,如此李重九與劉武周無二。不過衆多人更是不以爲意,反正走到李重九這一步,現在也是割據自立,而割據自立與謀反,也只差一步而已。反正五十步也不能笑百步。

李重九見衆將臉sè,皆紛紛yu要殺陳孝意入城。而溫彥博卻向李重九微微搖了搖頭。李重九問道:“溫司馬有何話說?”

溫彥博低聲言道:“太守,陳孝意能以一座孤城,力敵劉武周大軍半年,足以其在城內深得人心,若是縱然殺之,倒是顯我不義,更成全了他忠義之名。”

鷹揚郎將趙全庭不以爲意地言道:“溫司馬此言差矣,亂世之下,忠義二字何意之有?”

溫彥博搖了搖頭,言道:“亂世之下,人心背離,有人踐踏忠義二字,但也有人更遵循忠義之道,眼前不是最好例子,這天下如陳孝意這般人,恐怕也是不少。”

李重九點了點頭,當下策馬向前一步言道:“陳郡守爲朝廷死節之志甚佩服,如此我就不入此城了。”

陳孝意訝然言道:“李重九,你真肯不入城?”

李重九笑着言道:“此城仍由陳郡守,王郎將鎮守,可不豎我李某人的旗幟,依舊豎大隋旗幟,但需駐我將卒五百人。這是最低要求,若不如此,我部下不會同意,陳郡守如何?”

王智辨一旁言道:“也好,半年圍城,本城守軍死傷過半,守備不足,這五百兵卒正可爲駐守,以防備劉武周。”

聽王智辨這麼說,陳孝意怒瞪了對方一眼,看向李重九,一甩袖言道:“事已如此,再說還有何意,總之我誓死要爲朝廷守住此城。”

說罷陳孝意掩袖而泣。

見陳孝意答允自己條件,李重九點了點頭,李淵起兵謀反在即,而大隋國祚已不足一年,自己根本不用擔心,陳孝意還能爲朝廷盡忠到幾時。史書上,陳孝意城池攻破,被部下所殺,現在自己救下了他xing命,挽救了此城,但半句感謝也沒收到。

不過這一次出兵,可謂收穫頗豐,得五臺,繁時二縣,如此雁門五縣已有三縣掌握在自己手中,併成功遏制了劉武周東進之勢,可謂一舉兩得。於是李重九又加強了五臺,靈丘二縣守軍,加高楚爲虎牙郎將,負責雁門郡守備,高楚率一千郡兵以及一千新募的新軍進駐二縣,同時靈丘縣五百番兵,也歸高楚統帥。

接着李重九率軍回師懷荒鎮,解散麾下番軍。同時李重九心知與劉武周在雁門爭鋒之事,必然爲突厥所知。眼下突厥內部忙於爭奪可汗之位,無暇理睬自己,一旦可汗之位決出,那麼作爲草原上第一大不臣服於突厥的勢力,李重九必然遭到突厥的進攻。要李重九現在面對,四十萬鐵騎的突厥汗國的進攻,即便是眼下勢力已較兩年前,增強了數倍,但暫時還是不可爭鋒。

既然正面不可抗衡,就必須尋找盟友。李重九記得歷史上李唐能擊敗突厥,所賴的一是草原上千年不遇的大雪,突厥牛羊凍死了一大半。二是聯合了漠北的薛延陀部,回紇部,以及東突厥內部突利可汗,一起反對頡利。

突厥語中突利是東的意思,所謂突利可汗,就是負責東方部族的小可汗。歷史上突厥有數位突利可汗,但是李唐策反的,正是現在始畢可汗的兒子,名爲阿史那什鉢苾。

突厥汗位繼承既可以兄終弟及,也有父子相承。現在始畢病重,阿史那什鉢苾卻還太年幼,因此他根本沒有與他幾位叔叔爭奪突厥可汗的資格。而待他長大,叔叔也有自己的兒子,所以阿史那什鉢苾只能作爲小可汗,而失去了大可汗的資格,他如何不心懷怨懟。

至於薛延陀部與回紇部,都位於漠北。其中薛延陀部首領夷男麾下擁有七萬帳勢力,堪稱漠北僅此於突厥的強族,而回紇部人數雖少一點,卻是極爲驍勇擅戰,歷史上貞觀元年時,回紇部與突厥的馬鬣山之戰,回紇以三千之衆大破突厥十萬人馬。

眼下突厥將汗庭從漠北於都斤山,遷至漠南yin山山脈的鐵山,如此突厥在漠北統治力大幅下降。倒是這兩部崛起的大好時機。、當下李重九與額託,英賀弗,室得峰等人商議之後,於是決定向漠北分別派出兩支商隊,準備以鐵器,鹽,糧食等資助他們,讓他們起頭反對突厥。而同時也派出信任的突厥商人,讓他們在與阿史那什鉢苾之間溝通聯繫,以圖分化突厥。

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
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