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

羅士信聽虞世南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的轉彎,不由訝道:“你倒是變臉變得真快。”

虞世南正色言道:“何來變臉,我早有心殺宇文化及此獠,其乃是叛逆之臣,謀逆天子,當初在江都又殺我兄長,我早已於他不共戴天。只是當時妻兒尚在,我怕糟了毒手,這纔不得不委屈從賊。”

“事實上這麼多年,我一直身在曹營心在漢,眼下趙王順應天時,與宇文化及決裂,我自當爲軍前效力,撥亂反正,以還這江山一個郎朗乾坤。”

“好一個郎朗乾坤,真是快人快語。”

此話一出,羅士信見之,上前行禮參拜對方,虞世南初時還以爲是趙軍大將,待看清對方後,卻色變言道:“原來是趙王,你此刻不是在大名軍中。”

李重九身旁只有幾員大將隨行,他見了虞世南笑了笑,言道:“黎陽倉事關我軍攻取河北勝負,我怎麼能不親自前來,不過也正好聽了虞侍郎這一番話,你爲何當初不舉事,眼下被我擒到手中了,說這些不覺得太遲了嗎?”

虞世南背後冷汗浸透,他心知李重九決不可冒犯,哪裡敢將方纔糊弄羅士信的話再說一遍。

當下虞世南言道:“實話於趙王說吧,宇文化及弒君犯了衆怒,童山爲李密一敗,更是大勢已去,現在除了宇文兩兄弟以及幾個心腹,許國之內,早已是人心惶惶,士卒皆思逃亡。而衆臣都是在自謀出路。”

“那敢問虞侍郎的出路是哪裡?”

虞世南老臉一紅,他心底自是打算投奔李唐。除了軍權不能染指,李唐對於朝廷舊吏。世家子弟還是十分優厚的。

虞世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言道:“懇請趙王收容。”

李重九笑了笑扶起虞世南,言道:“虞侍郎有勞了,若你能助我兵不血刃取下黎陽城,你在許國爲黃門侍郎,到趙國依舊爲黃門侍郎,但若是耍什麼花招,也沒關係,我這一次隨船而來的一萬大軍。攻下此城也不過是數日功夫。”

虞世南正色言道:“趙王一定放心,某配合就是。”

說到黎陽倉,就不得不提,李重九當初禍水東引之策。

當時李重九與李淵扯破了臉,於是向李密提議先取河北,再奪山東,復爭洛陽之策。

李密聽後,乘着山東大水饑荒,令徐世績率兵攻打黎陽倉。李密與武陽郡郡丞元寶藏,魏縣義軍李文相合力破黎陽倉。開黎陽倉募兵,旬日得勝兵二十萬。

之後就是宇文化及北上,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糧少。欲取黎陽倉就食,故而棄黎陽城,而令大將徐世績守黎陽倉。宇文化及一出擊攻黎陽倉。李密乘機揮軍從背後襲之宇文化及的大本營滑臺,最後的童山之戰。宇文化及一敗塗地,拱手讓出了爭霸天下的機會。

眼下宇文化及終於得到了黎陽倉。將之氣數多延數年了。

但眼下李神通攻打甚急,宇文化及不得不抽兵前去抵禦。

現在黎陽倉兵力空虛,正給了羅士信奪城的機會。當初羅士信爲瓦崗大將,駐紮在黎陽城中一段日子,故而對黎陽城的地利十分熟悉。

黎陽倉城位於黎陽城西南之處(注一)。

大軍在黎陽渡口上岸,大詩人岑參曾在賦詩,黎陽城南雪正飛,黎陽渡頭人未歸。鄴都唯見古時丘,漳水還如舊日流。在黎陽津對岸就是聞名天下的白馬城,白馬津。

士卒從船上陸續搬下攻城武器,萬一城門不破,就強行攻城。

之後三千精銳士卒先發而行,趙軍士卒在山丘之間緩緩而行,李重九如同一名普通將領一般,徒步而行,他當初在黎陽城小住過一段,他對於黎陽城這一帶地形,也是深有研究。

黎陽城背靠大伾山而建,黃河在大伾山南麓,而黎陽城,黎陽倉皆在大伾山北麓。

黎陽城掘黃河支流爲護城河,黎陽城北門,古時直通鄴城,最爲繁華不過,門前遍植萬歲木,魏文帝曹丕初繼魏王時,率大軍由鄴城出發南下至黎陽時,賦詩道,經歷萬歲林,行行到黎陽。

在李重九戰略中,攻下黎陽倉,就可以從南面包圍洺州。故而他放棄了劉黑闥對峙,率水軍上船,看似退至永濟渠東岸。

事實之上,他聽從張玄素的計策,放棄與劉黑闥決戰於洺州的打算,接着應奉蕭皇后的名義,轉道順水南下,全軍襲擊空虛的黎陽倉。

攻下黎陽倉,對於李重九而言有兩大好處,第一是黎陽倉乃是回洛倉齊名的糧倉,攻取此倉後,李重九不僅這一次攻伐劉黑闥糧草無憂,下一度與李唐中原大戰,無論是出兵山西,洛陽,或者向東平定山東,再沒有兵糧之憂。

第二眼下雖放棄攻打大名的計劃,但佔據黎陽倉,也可以從南面威脅洺州。更可以避免,萬一宇文化及爲李神通攻滅之後,黎陽倉落在李唐手中。

想到這裡,故而李重九率一萬大軍分兵親征黎陽。

時近黃昏,而羅士信,虞世南與一百餘名僞裝成許軍的士卒,前去詐城。而李重九親率精兵來至城牆上燈火照不到的地方埋伏,一旦城門被攻破,就立即一併攻入城中。

這時天色已晚,羅士信,虞世南來到城前時,但北城城門已關了,護城河前的吊橋也是被高高拉起。

見此一幕,虞世南頓時色變。

羅士信惡狠狠瞪了虞世南一眼,虞世南立即扯起喉嚨對着城頭上大喊道:“快開門!”

城下升起了一派燈籠,幾十名許軍弓弩手站到了城牆邊上,城門守將傲慢問道:“哪一個在城下叫門?”

虞世南怒道:“你這渾軍漢,連我都不認識了嗎?走得時候,不是和你說,要給我留門嗎?”

這名城門守將探頭向城下看了一陣,看清了虞世南後,立即一概傲慢之色,言道:“抱歉,原來是虞黃門,軍令所在,入夜之後,一律不許開啓城門,違令者斬城門校尉,以及副將,爲了末將的項上人頭,是否懇請虞黃門在城外留宿一夜,待明日天明瞭,末將再爲你親自賠罪?”

虞世南言道:“放肆,我還有重要軍情入城,稟告城守,你讓我在城外過夜,耽誤了軍機,如何是好?”虞世南在城下指手畫腳,一副你擔當得氣嗎的口吻。

城門守城聽了,當下露出幾分驚恐,言道:“原來虞黃門有軍令在身,還請恕罪,末將知道了。”

見對方答允後,城外的吊橋緩緩放下,虞世南踏過吊橋,神色微喜,羅士信也按捺喜色,與衆士卒一併往腰間按刀,只等城門一開即搶城。

當時城門卻沒有打開,而是從城牆之上,垂下一個吊籃,城門守將言道:“虞黃門可以入城,隨行就留在城外,暫過一夜。”

聞言羅士信等人臉色一變,這吊籃只能容納兩人上城,哪裡容得下這上百人,虞黃門言道:“混賬,連某部下都信不過嗎?今夜我非要往這裡過了。”

羅士信在一旁冷聲言道:“這將軍聽過嗎?以前有個城門官,也是夜半不肯開門,得罪了飛將軍李廣,後這城門官爲李廣所殺。而今你得罪了,虞黃門以後還有好日子過嗎?”

這名城門守城言道:“這位兄弟,好生面生,某以往在黎陽城中,怎麼沒見過,不過想來也是虞黃門的親隨,我一介軍漢高攀不起的,你莫要拿什麼李廣來壓我,我不認識,我只認識軍令二字。”

說完城門守將又正色重複了一遍,言道:“沒有軍令在手,沒有宇文將軍的手令,末將不敢開城,懇請虞黃門見諒。”

聞言虞世南雙腳一軟,幾乎坐在地上,羅士信而是按着刀,心底尋思道,果真作爲許國重城,這兵家必爭之地,黎陽城防衛異常森嚴,不是如此輕易騙城的。

虞世南與羅士信言道:“眼下要奪城已是無望,某與城中羅將軍若信得在下,某與城中城守太常卿歐陽詢交好,此人對宇文化及早有怨心,城中又有交好將領,以及上百粗通武藝的部曲,若能策反他,豈非比某強上百倍。”

羅士信左思右想,冷哼一聲,言道:“也不怕你有詐,你方纔也看見趙王大軍雲集城外,若你要耍詐,數日後強攻破城也是一樣。”

“那是,那是。”虞世南聽羅士信答允當下大喜。

虞世南當坐入吊籃之中,羅士信也一併上了吊籃。虞世南見羅士信右手袖子藏着利刃,卻若無其事的按在自己後心,頓時臉色一僵,言道:“羅將軍,果真有膽有識,某也就捨命陪君子吧。”

說完吊籃緩緩升向城頭,載着羅士信,虞世南二人入城。

這時在城外埋伏的李重九,聽得了羅士信部下稟告,一旁一名將領言道:“羅將軍此舉有幾分冒失了,既然不能騙城,也不能放虞世南入城啊。”

李重九言道:“既騙不開城門,將虞世南留於城外無益,到城內倒還有幾分用途,明日即可見分曉,就算不成,我們損失的也只是一夜時間而已。”

注一:《括地誌》載,黎陽西南有故倉城。

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
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