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

正所謂一將難求,李重九讓徐世績鎮守恆山郡,也是希望他能挑起重擔。

李重九當下決定令徐世績爲屯衛軍虎賁郎將,瓦崗軍揀一萬士卒精銳編入屯衛軍,至於其餘則充入鄉兵。

至於恆山郡定爲上郡,郡守暫空缺,薛萬述則從從五品的記室參軍,提拔爲正五品,恆山郡郡丞,王珪仍任爲記室參軍。

至於齊王楊暕,李重九讓他爲石邑縣縣令。

除了讓徐世績爲大將軍外,李重九留下姬川爲行監軍,二人共掌軍權,至於郭孝恪,與徐世績之父徐蓋,則一併隨李重九返回幽州。

當下徐世績,姬川二人於真定縣城下拜送李重九。

至於尉遲恭則率軍返回太原郡,並留下兩千人馬,駐守井陘關,亦扼守此重鎮。

李重九與薛萬徹率大軍從真定縣,一路返回幽州。

大軍抵達上谷郡,上谷郡郡守趙萬三,郡都尉於迎候范陽縣之後迎候。

趙萬三主要負責與夏國竇建德外交,對於這一次劉黑闥不宣而戰,十分愧疚,當下向李重九請罪。

至於原先駐守上谷郡府軍,由驍衛軍虎賁郎將曇宗,率三千人馬,已趕幽州增援,與劉黑闥已是交戰數陣,處於下風。

涿郡危機的形勢亦是波及到上谷郡,趙萬三已率合郡的鄉兵全數動員,已準備隨時開赴涿郡支援徐武。

事實上之上李重九攻克恆山郡之後,雁門郡高楚稟報,原本在邊界蠢蠢欲動的劉武周。宋金剛人馬,已是消停。收兵回馬邑郡,沒有再過境騷擾。

但是劉黑闥。彷彿視幽州軍如無物,繼續攻打良鄉縣,似有決戰到底的打算。

李重九當下率軍趕回幽州,直到了涿郡地界,前方終於傳來劉黑闥退兵的消息。

聞之消息,幽州軍士卒上下方鬆了一口氣,徐武沒有貿然追擊劉黑闥,而是乘勢率軍收服良鄉縣。

到了此刻,幽州的危機盡去。

劉黑闥一去。李重九此番離開幽州,不僅收得名將徐世績,郭孝恪,以及萬餘瓦崗軍精銳,還繼續太原之後,再攻下李唐的恆山郡,頓時勢力大增。

待看到幽州城城頭,三軍皆是一併歡呼。

三軍一併駐馬稍稍歇息,士卒擦亮鎧甲。將旌旗高舉,奏起得勝的鼓樂,返回幽州。

還未到城下,刺史府長史溫彥博。司馬陳孝意,郡守魏徵,郡守盧承慶。郡長史高徐道,郡司馬林當鋒。薊縣縣令,主薄以及涿郡官吏上下百餘人。還有幽州士族如盧子遷,甚至數千百姓皆是一併於城外迎候。

幽州士卒見遠方密密麻麻等候在城門前人羣,不由激動不已。

這時鼓樂敲得更響亮,士卒們士氣高昂返回幽州。

“恭賀上谷公大勝而歸!”

溫彥博代表幽州官吏,一併上前向李重九行禮,李重九亦是回禮,言道:“有勞各位在城外久候,此次能攻破恆山郡,多賴幽州官吏百姓相助,否則我們也不能如此順利得勝。該是在下謝過衆位纔是。”

衆人聽李重九如此說,當下一併還禮言道:“豈敢,豈敢。”

說話之間,李重九身後,一六馬馱載的車駕,亦是緩緩而來。

上百名身披重甲的騎兵猶如羣星捧月一般在左右護持,其後還有上百步卒,以及鼓吹。

車駕徐徐停下,車駕之上一名美貌的少女翩翩走下車駕。

見到這名少女,一旁幽州官吏士族不由騷動起來,不少人皆是羣情激動。

陳孝意,薛萬述領着衆官吏一併上前。

陳孝意先是拜倒,隆重地行叩拜之禮,聲音顫抖地言道:“微臣原雁門郡郡丞陳孝意,叩見公主殿下,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陳孝意之後,幽州官吏以及不少百姓中不少白髮蒼蒼的宿老長者,皆是向楊娥皇叩拜,山呼千歲。

這一幕換作齊王必有所失措,但楊娥皇從容言道:“陳郡丞,還有衆位無需多禮,平身吧。”

陳孝意又重新叩頭,這一拽官袍,從地上起身,言道:“天子在江都蒙難,微臣等悲痛不已,但無奈身在千里之外,有心無力。今日見公主殿下天顏,實慚愧之。”

楊娥皇言道:“陳郡丞,當初劉武周勢大,你困守孤城,誓不降賊,父皇早已知之,他與母后言,天下大亂反賊四起,但大隋還是有如陳郡丞般的忠貞之士的。”

陳孝意聞言當下掩面,言道:“微臣愧對天子。”

一旁薛萬述抱拳言道:“微臣乃是左御衛大將軍薛諱世雄之長子,家父上個月已是病逝,家父臨終之前,言無顏於九泉之下面對天子。眼下見公主殿下,微臣特來替家父請罪。”

楊娥皇溫言言道:“此非戰之罪,薛家世代忠良,薛老將軍公忠體國,父皇念念在心,必不會怪責。”

薛萬述虎目泛淚言道:“微臣替家父謝過天子,公主殿下。微臣恨不能這就到墳前祭拜家父,將公主的話帶到。”

陳孝意,薛萬述之後,當下涿郡不由官吏,一一上前自薦。

“小吏劉勇,當年天子徵遼東時,負責督造過兵甲,天子曾臨朔宮在接見過小吏,叩拜公主殿下。”

“末將徐周,當年天子徵遼東,爲遼東軍帳下一衝折校尉,與麥鐵杖將軍戰於遼水之畔,末將叩拜公主殿下。”

“老臣乃是涿郡工曹參軍,天子……”

…………

楊娥皇一一見禮,與每一人都溫和說幾句,但見其鳳儀雍容華貴,待人端莊有禮,令所接見每一人都如沐春風。

李重九見此不由心道天家貴胄,就是天家貴胄,我在此三年,對涿郡官吏幽州士族可以說不薄,但也沒見得他們對自己如此恭敬。

但楊娥皇只是區區幾句話,這些人就一個個感激涕零,彷彿恨不能效死一般,更有幾名幽州的士紳更是痛哭流涕不已。

李重九不由感慨,名分大義就是名分大義。

楊廣雖於江都遇刺,但大隋餘烈尚在,兩代之恩澤延綿,否則李淵,王世充,宇文化及即便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仍必須扯出舊朝這張虎皮收攏人心,只有在根基穩固之後,再效王莽,曹操之舉。

ps:這幾天搬家,忙了一點,明天開始兩更補上。

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章 遊獵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
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章 遊獵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