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

涿郡時已近盛夏。

隆隆的朝聞鼓,將涿郡的百姓從沉睡之中驚醒,他們朦朦朧朧的睜開眼睛,這時候東方的天空已是露出了魚肚白。

住在招賢館內的士子們卻比百姓們更早,對於招賢館內的士子們而言,今日可是一個大日子。

在三個月前,郡學祭酒周旭向刺史李重九上文懇請,廣招天下賢才,一改過去徵辟之制,而採用科舉的方式,招納賢良。

李重九親自批覆,答允了周旭的請求,當下以縣學滿三年,可通過考試,稱爲縣試,合格者可入郡學,或者是直接在縣內出仕當官。

至於郡學滿兩年者,可通過考試,稱爲郡試,合格者可入郡守府直接出仕。

除了郡學的士子外,各地在野的賢良,也可以考覈,按名額錄取。

招賢館內已是燈火通明,士子都是一大早起來,除了少數參加與前隋科舉之人外,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還是第一次參加科舉。士子們整理考箱,確認考引。館內的店家更是半夜就爲士子們貼餅,蒸飯,燒湯,一會士子可將之放入考籃之中,帶入考場。

大考在即,士子一個個憂心忡忡,不少人都是一夜沒睡,頂着兩個熊貓眼,還有人則是趕緊將書再溫一遍。

一名穿着洗得發白長衫的年輕士子拿着一煎餅,就着米湯,一口餅一口湯,一旁一名拿着書苦讀的相熟士子見了不由苦笑,言道:“周兄還是真有大將之風啊,絲毫也不緊張。”

對方擡起頭笑了笑,將一碗清湯寡水的米湯,喝得見底,言道:“賀兄,大考在即,不犒勞下自己的五臟廟,怎麼能行。”

這名士子。正是郡學的學生,當日在招賢樓言,此天下大亂之際,士族門閥必會奪取天下的周洲。

當日他在招賢樓的爭辯之後,事後爲周旭訓斥了一番,告誡他以後此事放在心底,不可爲外人而道。否則有大禍。周洲十分感謝周旭對自己的愛護,但日常仍是我行我素,言談無忌。

周旭對這位本家,也只能是又愛又恨。

一旁姓賀的士子笑了笑,當下從自己考籃裡取出五個雞蛋,分了兩個給周洲。言道:“家父給我準備得太多了,分你一點。”

周洲一愣,見對方臉上流露出溫和的笑意,不由心底一陣感動。

周洲家境貧寒,父親幼時見背,家中只有母親一人操持,入郡學後雖是衣食文墨皆有郡府補助。但日子仍是過得緊巴巴的,故而考籃之內,除了兩個炊餅別無他物。

周洲生性豪邁,對此不以爲意。但周洲沒有拒絕同窗的好意,仍從對方手裡接過兩個雞蛋,言道:“早點收拾吧,馬上要入考場了。”

說話間,一名穿着錦袍的士子從二人面前經過。身後還有書童替他提着考籃,考箱。

此人舉止瀟灑,舉止之間自有一股卓爾不羣之風範。周洲自是認得,此人乃是他郡學的同窗,出身涿郡趙氏的趙欣,當日與他在招賢樓辯論過。

其人家世甚好,才華亦是出衆。深得郡學祭酒周旭,以及多位博士的賞識,與周洲在郡學之中可謂比肩,皆是這次科舉一二名的熱門人選。但二人一貫也是彼此看對方不對路。

趙欣看了周洲一眼。轉而對他身旁正看書的人,言道:“賀兄,現在才臨時抱佛腳,不覺太遲了嗎?”

大考之前如此說,分明是乃打擊他人之信心,其用意不易於歹毒。此姓賀的士子名叫賀信,趙欣言畢只見他臉色一白,但對於趙欣這般有深厚背景的同窗不敢招惹,當下敢怒不敢言。

周洲上前言道:“朝聞道,夕可死亦,難道趙兄,不知書不論何時讀都不會太遲的道理嗎?”

趙欣哈哈一笑,正待開口反駁,一旁幾名同爲士族出身的士子,走到趙欣身旁言道:“趙公子,和這等窮酸有何閒聊,我們到門前去,衙門的馬車說不定已是到了。”

趙欣點點頭,回過頭來對二人笑着言道:“希望二位好運吧!”

說罷一甩袖子揚長而去,見對方遠去,賀信憤憤不平地言道:“周兄,你這一次一定要替我們寒門子弟,爭一口氣,讓這些生來眼高於頂的士族子弟們知道,我們寒門之中也是有人才的。”

周洲點了點頭,這時門外車馬粼粼之聲想起,一旁店小二進來言道:“幾位,趕緊了,郡學衙門的馬車都到門外了。”

當下周洲,賀信都是肅容,提起了考籃,揹着考箱,當下隨着店小二大步朝門外而去。

此刻店門之外,天色仍未大明,坊門未開。

坊內一片寂靜。

一羣士子,以及民間賢良,門閥子弟都是聚在招賢樓門外,一輛接着一輛的馬車緩緩駛來。

“上車了!上車了!各位高才,不要誤了時辰。”薊縣縣衙的衙役,捕快也是一併出動,馬車周圍甚至還有披着鐵甲府兵押送。

周洲,賀信二人也是一併上了馬車,與六名士子一併擠在一處。

“坐穩了。”車伕一抖馬鞭,車子就顛簸搖晃的走起。

而在車外,招賢樓的掌櫃,夥計,幫工則是一併站在門前抱拳言道:“望幾位高才,能魚躍龍門,一朝高中!”

周洲,賀信二人臉上都浮起笑意,車內的士子都是彼此打氣,自言一定會的高中。

馬車一路前行,街邊的百姓頓時停下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而到了坊門之前,坊丁亦是開門放行不敢阻攔,而將要出門的百姓攔在了車後。

幽州城的空空曠曠的大街上,上百名府軍步卒護衛着十幾輛馬車在大街上緩緩而行。

大街之上的巡城遊騎見了,不但沒有上前阻攔,還撤開攔街的木柵欄放行,讓士子的車隊快速通過。

不久後十幾輛馬車,停在了郡守府的門前,這據說以後郡試用的貢院還正在建之中,故而涿郡第一次的郡試,選在郡守府之中。

看着郡守府前威武的石獅子。大部分考生都是屏息靜氣。

一旁也有人小聲嘀咕,揣測着這次主考官是何人?

“按道理來說,最有資格主考的應是周祭酒吧,不過爲了避嫌,最不可能也是他。”

“這還不知道,既來了郡守府,郡守府之中。何人最尊,當然是魏郡守。此科舉開幽州之先河,乃是一郡的論才大典,魏郡守即便日理萬機,也該來住持一二吧。”

“若是魏郡守監考,那我等豈非打十二個小心。此人執法無情,萬一有所紕漏,恐怕就此生出頭無望了。”

說到這裡幾名考生都是臉色一白。

“你們都錯了,據我所知,我們都是涿郡本地考生,魏郡守當然也要避嫌,故而最有可能還是刺史府的溫長史。或者是陳司馬二人。”

旁人言道:“輔諸兄,所言有理,溫長史以才學聞名,先帝當年全國招四科舉人,不過十幾人中舉,溫長史乃是其中之一,故而被授予文林郎之職。以他的才學,擔任主考綽綽有餘。”

“這麼說來我在家父那。見溫長史數篇公文,其文辭簡約,對仗工整,描寫鋪排,極爲細膩,頗有北齊文林館之文風,我們模仿此風而作。必可大增考中的希望。”

“真是金玉良言啊,我這就記下,當年文林館的文章,當年西席令我背了不少呢。讓我想想還記得幾首。”

正說話之間,郡守府左中右三面大門都是緩緩開啓,當下所有人都止聲。

大門內走出官吏,兵卒,讓考生排隊進場,一個個檢查考生的考引,戶籍文書,覈對容貌後,再對考籃考箱搜檢一番後,這才放考生入內。

這一路搜檢得十分仔細,耗時十分長,待到了日頭高照,已有了幾分熱氣。

這一番搜檢方完畢,衆考生一併入了大門。

之後在轅門前停下,等候進入考場。

“是,魏郡守!”

“看,還有溫長史!”

幽州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考生之中,不少有士族官吏的子弟,隨過家長在鄉禮飲酒上見過二人,故而一眼認出。

這二人一併前來,那麼到底誰是主考官呢?

衆人紛紛揣測。

“噤聲!”

“噤聲!”

一旁郡守府的官吏大喝言道。

這時魏徵,溫彥博二人退到一邊,舉手作揖,轅門中又是一人前來,看到此人,不少考生都羣情激昂了。

他們在心底暗道,沒想到主考官,居然是李刺史。

只見李重九來到場中,對衆人言道:“諸位有的認得,也有不認得在下,某乃是幽州刺史李重九。”

此言一出衆考生皆是低呼,頓時吵作一團,一旁官吏連忙大喝言道:“噤聲,再亂言者革除郡試資格。”

衆考生這才閉口,李重九微微一笑,言道:“郡試乃是一郡論才大典,幽州郡守府從鄉野賢良,以及郡學之中,各取五名士子,一共十人入郡守府爲官。最優者,授正七品之職,有缺補缺,次者二人,授從七品,有缺補缺,其餘七人授正八品,於郡守府內爲六曹屬吏三年,再行外放地方。”

衆人考生雖早已知道,但聽李重九輕口說出,不由都是激動。

以往士族子弟,布衣出仕,稱爲釋褐,能一上來爲七品,從七品官吏的,都是隻有一流門閥子弟方可的,而眼下以才學論取,實乃是稀罕之事。

衆人眼底不由都生出希望來。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九十章 內附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九十章 內附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