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

一場豪雨降在幽京,大雨打在臨朔宮的屋瓦之上,一陣脆響。

窗沿前,李重九負手看着北方天際,正不斷聚攏的層層烏雲。

“突利果真狼子野心。”李重九將手中義成公主的來信放下。

一旁的溫彥博,薛萬述,王珪相互對視一眼。王珪出首言道:“王上,現在還不是我們與突厥翻臉的時候,我們之前一直是希望李唐能與突厥交鋒,而將禍水東引。”

薛萬述亦言道:“不錯,突利與處羅可汗同牀異夢,我們正需要突利,來牽制處羅,眼下接着義成公主出面,牽頭言和,正是給與兩家下臺階的機會。”

李重九看了薛萬述一眼,拂袖怒道:“突利這一次鼓動大賀咄羅出兵,引我顏也列部叛亂,我方還要主動媾和,你們不要臉面,孤還要臉面。”

溫彥博見李重九動怒,趕忙上前言道:“王上還請息怒,成大事者需堅韌百忍,當年高祖有白登之圍,呂后和親之事,到了漢武之時,積攢百年國力,方擊敗匈奴。李唐乃是我們生死之敵,而突厥之勢,又強於我與李唐,我們現在需結好義成公主,再借助突厥之力,壓制李唐,方纔是上上之策。”

李重九心知衆臣一併反對在這時,趙國與突厥交兵,而他們想坐觀突厥與李唐交戰,這當然是上策。但是突厥處羅可汗,趙言德都是老奸巨猾之人。他們豈非看不出衆臣們的打算。

從國家利益而言,李唐。李趙都希望結好突厥來,攻打對方。而突厥的處羅可汗,正是摸到了自己與李淵的底牌,所以纔在李唐,李趙兩家之間漁利。突厥之前用結好李軌之事,來逼迫李淵獻金,還割讓二郡就範,而今日他們同樣可以利用顏也列部之事。來大做文章。

李重九雙目一眯,在出兵前,他就未雨綢繆,如果說薛萬徹是自己手中一柄寶劍,張玄素就是自己的劍鞘,劍鞘要不要遮住寶劍,要看見張玄素如何判斷當時之形勢了。。

烏侯秦水北岸。趙軍大營。

帶着尖帽的突厥使者,大步走入大營。

一旁趙軍虎賁衛士虎視眈眈,對方卻視若無睹。

進入大帳後,突厥使者先是環視了一番帳內坐立的趙軍衆將。

之後這名突厥使者輕咳一聲,將手中羊皮帛緩緩攤開,言道:“我代替偉大的突利可汗。向你們漢人宣讀最後決定,從今日起,你們隋人全部退過烏侯秦水南岸,兩邊以烏侯秦水爲界,若再踏足烏侯秦水一步。則視爲對突厥的挑釁。同時停止對我們突厥的盟友契丹,奚族三部的攻伐。從今日起,各部友好相處,若有任何一部主動挑釁,皆視作對盟約的背叛,可汗必將聯合其他各部出兵討伐,以維護草原之上可貴的安寧。還有從今日起……”

“夠了!”

薛萬徹霍然而起,目光如劍。

突厥使者言道:“漢人你可知道,若非可墩眷顧,今日你們就要死在我突厥鐵蹄之下嗎?

薛萬徹冷笑一聲,言道:“突利可汗有許多條件,不知你們是否願意聽聽我趙軍的條件。”

突厥使者冷笑一聲言道:“你有何資格談什麼條件!”

薛萬徹言道:“好膽,回去告訴你們可汗,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話,來日決戰!”

此言一出,突厥使者臉色一變,冷笑幾聲言道:“漢人你會後悔今日之決定的。”

說罷這名突厥使者將袖袍重重一甩,大步走出帳外。

突厥使者走後,帳內衆將皆是暗暗叫好,方纔突厥使者入帳時,那盛氣凌人之狀,早令衆人大生不滿了。眼下見薛萬徹怒叱,逐退對方,都是一舒胸頭惡氣。

不過也有數名老成持重的將領,卻以爲薛萬徹此舉大大不妥,眼下的趙國以軍力而論,根本不是突厥之對手,得罪了突厥使者,將來進行決戰風險豈非巨大。

眼下李重九在幽京坐鎮,尉遲恭在太原防備李唐,徐世績在河北威懾劉黑闥,趙國最能打戰的幾人都沒有在。故而這才輪到薛萬徹領兵,衆人皆覺得對方威望資歷皆是不夠,統帥趙國這半數軍力。

眼下趙國的主力,這七萬多大軍皆聚集在烏侯秦水河畔,按照他們的想法,只需能與王君廓大軍會師,從突厥,契丹人面前脫圍而出,即是獲勝了。但薛萬徹將突厥使者轟出,這是要將國運賭於一戰的打算,這決定未免也是太草率了吧。

衆人紛紛側目看向張玄素,趙王以他爲監軍,乃是約束薛萬徹的籠頭,他對於薛萬徹決戰有何看法呢?

有心人看張玄素自突厥使者入帳出帳後,始終都是安之若素的神情,似乎一點也不將此事放在心上。此人十分有城府,衆將也是摸不準他內心到底是如何想的。

倒是薛萬徹看了張玄素一眼,他經過十幾日與張玄素的相處,心底十分佩服對方的智謀見識。故而一貫眼高於頂的薛萬徹,內心對張玄素始終有一份敬意,但見張玄素不語,當下問道:“張舍人意下如何?”

張玄素手撫長鬚,正色言道:“此次興兵,突利實在挑釁在先,大軍無故擊我在後,王上有好生之德,不忍兩家兵戎相見,故而令我能和則和,不能和再戰,但眼下突利狂妄自大,以爲我趙人可欺,我等實是孰不可忍,無需再言和之事,古時有云,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衆位將軍可以勉之。”

“說得好。”

幾位將軍皆是一併擊掌。秦瓊言道:“某是粗人,說不出什麼道道來,張監軍的話句句都說到我們心坎裡。”

羅士信亦言道:“我軍已是忍讓在先了,突利卻以爲我們軟弱可欺,與其如此,倒不如一戰!”

薛萬徹拍案言道:“軍心可用,諸位告之全軍,明日拔營北上,準備與突厥決一死戰。”

次日,薛萬徹命秦瓊,羅士信率三千精兵爲前鋒,突地稽三千靺鞨騎兵爲左翼,郭孝恪爲右翼,近四萬大軍開拔北上。

大軍深入草原五十里,遭遇突厥鐵騎主力。

草原之上,號角長鳴,突厥鐵騎盡出,在遠方列陣而進。

在數不盡的突厥狼騎中央,黑狼大纛之下,幾十名突厥大將如衆星捧月一般,簇擁着突利可汗。

突利今年不過二十歲,十分年輕,但作爲阿史那一族的子弟,他繼承了父親始畢可汗的雄才偉略,就算是他的叔叔處羅可汗,亦不敢小視於他。

這一次他聞之薛萬徹大軍北上後,下令大賀咄羅率契丹,奚族聯軍繼續監視王君廓後,自己親率三萬突厥鐵騎南下攔截薛萬徹的北上援軍。

兩邊大軍都早在數十里開外,就發現了對方的動靜,各自派出踏白軍,斥候相互試探。

黑狼大纛緩緩前進,前方突厥斥候一波又一波地返回,向突利稟告趙軍的位置,以及兵力分佈。

不少突厥斥候回稟之時,身上或是染血或是帶傷,突利聞之原來趙軍的遊騎,踏白軍十分悍勇,一旦發現突厥斥候,就衝上前來拼殺驅逐,不讓其靠近大軍周圍。

突厥的斥候,都是突厥騎兵的精銳,突厥人縱橫草原幾十年,還未見過哪一家的騎兵,敢於在騎戰上挑釁突厥的。

雙方拼殺得十分激烈,突厥騎兵發覺對方騎兵雖不多,但在騎戰上,卻是絲毫不懼。兩家大軍尚未交鋒,雙軍的斥候拼了幾十戰,彼此傷亡了上百騎之多,突厥騎兵雖總體稍占上風,但優勢卻不明顯。

這一次連突利本人亦是有所吃驚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
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