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

通濟渠河邊,李重九立於車前,見輔公佑的兩千江淮軍左右盡爲趙軍包圍,毫無逃生的機會,當下對闞棱問道:‘輔公佑還是不降嗎?‘

闞棱道:‘,陛下,之前微臣勸過輔公佑執迷不悟,不肯投降。‘

王雄誕上前道:“陛下懇請讓微臣再嘗試一次。”

李重九將手一止道:“朕也不是好耐性的人,既然輔公佑要作項羽,那麼朕就成全於他吧,傳令全軍擒殺輔公佑者,封縣侯,賜百貫!”

“諾!”

當下十名傳令騎兵一併上馬,奔馳至各軍,在無數的士卒面前馳過大聲喊道。

“天子有命殺輔公佑者,封縣侯,賜百貫!”

消息一出,衆軍皆是振奮,大趙爵位承襲隋制,依次爲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六等。縣侯雖是最低的爵位,但也對於普通士卒來說,就是從寒門進爲士族的進身之階。故而對三軍來說,聽到這個消息都是振奮不已。

李重九將手一按,四面牛角號吹響,三千餘武衛軍士卒,以及汪華和聞人遂安的近八千士卒,從三面朝輔公佑的兩千殘軍壓來。另外河面上的丹陽水師也是在河面上朝江淮軍拋射箭矢。

這一下等於是四面夾擊。江淮軍殘兵在輔公佑的指揮下,兩千餘士卒沒有投降,反而與上萬趙軍激烈的交戰起來。雖在窮途末路之時,陷入絕境之際,但是輔公佑的兩千江淮軍卻打得異常堅決,令趙軍一時無法得手。

見到這一幕李重九身旁得趙軍將領,對江淮軍士卒的戰鬥力不由都是刮目相看。若非這一次趙軍步步在先,事先掐斷了江淮軍退路。還用新羅百濟水軍攻下江都,恰逢江淮軍內亂,又加上李重九四面楚歌的攻心計。趙軍要一戰而破江淮軍,就算能夠成功。也必然花費甚巨,拖延時久。

現在看到各部陷入苦戰,一旁衆人都是慶幸。不過趙軍優勢是無可逆轉的,急於拿下輔公佑的趙軍士卒一併齊上。

武衛軍的精銳從正面鑿穿了江淮軍的防線,將江淮軍一劈爲二。從李重九這望去,但見趙軍的大旗漸漸覆蓋了江淮軍所在的地方。

半個時辰後,戰場上傳來一陣吶喊聲,但見王雄誕突入中軍。將輔公佑挑下,然後無數身穿赤袍的趙軍士卒蜂擁而上。衆人都知道這一刻,雄踞江淮一時,由杜伏威,輔公佑創立的江淮軍已是落下帷幕了。

大戰之後,李重九坐在大帳內,繳獲之物一樣一樣地呈上,其中包括李淵賜給杜伏威的吳王之印,江南道總管的印綬。

然後就是輔公佑,以及其義子高項以及十幾名江淮軍將領。被五花大綁地押到帳內。

輔公佑一見李重九,昂然不拜道:‘我輔公佑自知難逃一死,給個痛快吧!‘

李重九見了點點頭道:‘輔公敢作敢當。卻是一條好漢,朕可以留你一個全屍,不過朕攻下徐州城後,抄掠城中,卻發覺府庫一空,敢問你將金銀都藏到哪裡了?‘

輔公佑冷笑沒有說話。

張玄素在李重九耳語一陣,李重九點了點頭對輔公佑道:“你要相信,我們要找到這些金銀財寶並不難,只是多花一點時間。若是你肯將財寶獻上。朕答允可以饒你的妻兒不死,改流放遼東如何?”

輔公佑聽了長嘆一聲。將埋藏金銀的地方道出。

至於其餘死戰到底被擒的江淮軍十餘諸將,李重九將這些人一律斬首。至於數百名與他們一併的江淮軍士卒,李重九則判他們充軍懷荒鎮。

處罰這些人之後,就是安置江淮。

這一次破徐州,僅僅是江淮軍俘虜超過一萬之數,而汪華,聞人遂安,左仙遊,以及東陽水師降將人馬更是達到兩萬之衆。

李重九道:“之前平定江淮,本擔憂杜伏威的上募營,丹陽軍和東陽水師難戰,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江淮士卒擅戰,換做不能駕馭者,必是防之,那要多少人馬才足夠。但朕不同,與其防備之,不如用之,既然收得江淮,就不要將此強軍浪費,收編爲己用。”

“陛下聖明。”張玄素,姬川等趙國大臣一併言道。

聽李重九這麼說,王雄誕,闞棱,汪華等人都是面露喜色。

當下闞棱主動上前道:‘陛下,東陽水師已是降服我大趙,而末將和王將軍願意爲陛下招募江淮軍舊將來,重建上募營和丹陽軍,爲大趙平定天下盡一份力。‘

王雄誕亦言道:“微臣也是如此想到。”

李重九聽了哈哈大笑道:‘很好,江淮雖定,但天下未平,朕要掃清寰宇,要將藉助王將軍,闞將軍這樣的人才。來人擬旨!”

“諾!”

當下隨駕的中書舍人王傅,上前一步取出聖旨而來。

李重九道:“王,闞二將助朕平定江淮有功,朕決定以王雄誕爲虎牙郎將,其部爲上募軍,編定三千人馬,闞棱角爲虎牙郎將,其部爲丹陽軍,也編定三千人馬,你們二人歸御衛軍節制。‘

“另外王雄誕擒輔公佑,封爲彭城縣侯,賜錢百官。”

王傅一筆書就聖旨後,一旁內侍官則是奉上玉璽。李重九拿起玉璽在聖旨上蓋印。

王雄誕,闞棱二人都是一併拜下,從李重九手中接過聖旨。

趙軍衆將都是大爲羨慕,宋金剛的御衛軍一下子收得兩員猛將,加上之前隋軍府兵得遼東老卒,戰鬥力一下子突飛猛進,提高了一兩籌不止。

說到這裡,李重九又道:“汪華,聞人遂安聽旨。”

“諾!”

大帳一旁二人一併跪下,李重九道:“你們二人降伏有功,朕決定加汪華爲丹陽郡郡守,聞人遂安爲東海郡都尉,還有左仙遊爲江都郡郡守。”

汪華,聞人遂安二人一併聽命。

虞世南道:“御衛軍原先編定人馬爲一萬五千人,若是加上王,闞兩位將軍,編定人馬爲兩萬一千人。”

李重九道:“不錯,朕正是要加強御衛軍的兵馬,朕還要命宋金剛爲江南道,山東道都督,兩地人馬一併由他節制。”

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七章 遊獵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
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七章 遊獵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