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端午

如今老太太入宮, 如玉將她安排到延福宮去住,恰恰好可以堵宮外那幫老命婦們的嘴。

眼看端午, 賀氏親自下帖, 要請老命婦們入宮一聚。老命婦們入宮,自然要帶那恰豆蔻年華的小女兒們。延福宮使將此事報到如玉面前, 請示該如何佈置。如玉也在忖度老太太的心思, 暗猜她大約是想借此機會看看京中各府適齡的閨秀們,提前爲張君物色一番, 看可有適合納入宮爲妃者。

既走到了這一步,如玉自然也沒想過還能一夫一妻到老。張君還在學着做皇帝, 她也在學着做皇后, 都疲憊無比, 都不知前路究竟在何方。

夜夜他抱走兩個孩子摸上她的牀, 並肩在一處,手時時挽在一起, 可她打心底裡知道,總會有女人躺到他和她的中間,正如蔡香晚所說, 有一個就會有兩個, 一個又一個,他肩負起這突如其來的責任,終將要和她相行愈遠。

她笑呷着茉莉花茶,捧着錦冊輕輕翻閱,對那延福宮使說道:“既命婦們入宮, 必定會帶着自家的閨秀們,延福宮幾重大殿無甚玩頭,於小姑娘們來說,難得入宮一回,不如將延福宮兩側的晏春閣、浣秋閣等處全部放開,如今杜鵑、牡丹、月季、芍藥開的正豔。我見宮裡的小婢子們也都做了許多香包,也都掛出來,比比手藝,大家同樂一日,如何?”

在這些宦官們眼中,新的皇后娘娘,與前一任,她的嫂子很不相同。她尋常並不愛繡飾繁鎖的大袖之衣,今日只着尋常衣服,對襟羽紗長襖,翡翠煙羅綺雲長裙,髮髻挽的高高,不過素釵素飾,連冠也不戴,白而俏麗,笑意融融,無比的親和。

既然最終守不住,又何必白費力氣去哭皇天。如玉將錦冊遞還給延福宮使,看他領着延福宮一羣小內侍與小宮婢磕頭告退,微笑着起身,扶過丫丫道:“走,咱們帶着初一和囡囡去釣魚!”

一歲半的初一愛上了釣魚,皇宮又是個多水的地方,如今如玉整日帶着他和囡囡四處遊玩,裝模作樣釣魚。

到了端午正日子,清清早命婦們就入宮了。從西華門過福寧殿,丫丫和秋迎在大殿外站着,一個個檢閱過去,春妝清透,腕系五彩絲帶,腰綴香包兒的各家閨秀們,真真兒個個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最小的頂多十二三歲,大的也不過丫丫的年紀,總之,這羣新長成的小嬌娥們,帶着對皇宮的憧憬,對年青帝王神秘的嚮往,略有大膽者,踮着腳尖兒望着垂拱殿的方向,要看看皇帝是個什麼相貌,想知道今日一宴,能否與這各色名花中,自己獨獨得皇帝青睞。

至於皇后,在十四五歲小姑娘的心目中,二十多歲的婦人,已經是昨日黃花,全然未曾放在心上。

*

太皇太后是一張九鳳朝陽座椅,如玉側陪在旁,坐一張綵鳳牡丹團刻檀木椅,笑望着一從老命婦顫危危行羣臣大禮,與關內侯夫人點過頭,便去留心那白勇家的老祖母白老夫人。

白勇當初堅定支持張震,如今任西京大營統兵,在朝的地位,猶如張登在前朝的地位。白老夫人果真帶了三個如花似玉的美嬌娥,紗羅相裹,玉飾相圍,聲似鶯啼,在太皇太后面前極盡諂媚,到了如玉這裡,也是誠實拜服。

一瞬間殿中便圍了十幾個小姑娘,如玉用心記着她們的名字,笑的十分溫柔,也捉住一兩個特意讚了一回荷包兒,綵帶兒。

面見還不曾罷,便聽外面宦官一聲高叫:“皇上駕到!”

如玉跟着那站於屏風側的小姑娘們一同擡頭,身着明黃色繡五彩團龍圓領龍袍,戴金冠的皇帝便走了進來。張君膚色白淨,天下間也沒有人能如他一般,適穿亮黃如金的顏色。那金冠居中鑲翠玉,鏤空的金絲網成,輕盈透氣,襯着他整個人越發修挺如柏。

他進殿,除了太皇太后,連如玉都要起身拜伏。

張君一直走到如玉身邊,牽她的手而起,居中坐到她方纔會過那把椅子上,轉身笑問賀氏:“祖母看來今日心情大好,竟請得這麼多小侄女們入宮來,這些皆是咱們朝中重臣、將門之後,梓童想必也備好了要好好招待她們一番,但不知朕可有幸,能與爾等同樂?”

他一邊說,那一羣小姑娘們有的臉兒紅紅,有的帕兒遮面,更有大膽着,一雙秋水朦朧的大眼睛,滋溜溜掃過這年青帝王的臉龐。

她們生的遲,不知永國府的二傻子成長有多艱難,只知道這玉樹臨風俊如謫仙的男子,是世間最尊貴的男人,生着一雙笑盈盈的桃花眼。若那雙眸子不是望着鶴髮雞皮的老太皇太后,而是與自己四目而視,不知該有多幸福。

只有一點不忿處,便是他一隻白淨修長的手,一直握着皇后那細綿綿的小手,不曾鬆開。

如玉叫小嬌娥們那目光掃的有些不好意思,掙了幾番,那知張君手勁兒極足,險險掙脫,又叫他拽了回去。

他忽而回頭,溫聲笑問如玉:“梓童,今日可有什麼好頑的,要叫朕與這些小侄女們一同賞頑?”

和風似的笑,春意朦朧的眼兒,修眉星眸,他就那麼溫柔的望着她。如玉心說瞧瞧,裝的人模狗樣似的,當初在陳家村,我就是叫他這故作的綿順溫和給騙了。跟着他一步步艱難,到如今跳進了火坑裡。

她自然也要演一番帝后恩愛,笑望着那一羣小嬌娥道:“浣秋閣中月季開的正盛,本宮所轄這後宮之中,也多是天真爛漫的小女兒們。她們入宮爲婢,平日辛苦勞作,眼看端午臨近,也繡了許多荷包兒,今日恰在浣秋閣曬香。

也不知諸位妹妹可否有心,與本宮一同去賞頑賞頑?”

衆嬌娥人人都佩有香囊,繡工一個比一個的精巧,自忖絕對不比宮婢們差,自然也想去爭個高低,自然無有不應。

攜手出殿,張君低聲道:“如玉,我叫她們做侄女,你卻叫她們做妹妹,咱們是不是差着輩兒了?”

如玉唔了一聲,輕聲道:“今兒這宴,是你授意祖母辦的吧?這個個兒閉月羞花的妹妹們,你可有選着中意的否?”

張君不敢說果真是自己授意辦的,聲音低低,可憐兮兮小狗兒一般:“妹妹就妹妹吧,你本就是我親孃,要自稱皇太后,我也只能認了。”

說着已到了浣秋閣的門上,一衆白日休沐不服役的小宮婢們也將自己最漂亮的衫子穿着,閣中每條道兒上都拉了綵帶,各式各樣的香包琳琅滿掛,有鯉魚躍龍門,有並蒂花蕊,有牡丹富貴,亦有翠鳥啼春,有巴掌大的,也有一連掛三尺高的,香料也調的極爲複雜,每走過一隻,更是一股異香。

張君道:“我十二歲那年初入京城,野孩子一樣。母親帶着我和老四到南寧府赴宴,當日苑中的小姑娘,大約就有今日這麼多。那一日是中秋,大嫂就有如今這些小丫頭的大,姜璃珠和周燕不過七八歲的小姑娘。

我本有些呆傻,便一直在追逐着看大嫂,想要謝她那一剪子之恩。衣紗着翠的小姑娘們那麼多,從我眼前晃過來,又晃過去,揉碎平日只在佛前貢桌上見過的,我都不敢吃的貢品點心扔進水裡餵魚。她們那時候喜飲一種酸漿,那漿果相國寺外的山上就有,我在五莊觀時,常常攀山上崖去摘那種漿果,摘了幫師父換錢打酒。”

那大約是小嬌娥們最喜歡的玩樂了。浣春閣大殿下的長桌上擺着精緻的點心,小姑娘們自然不興吃它,拿上一塊,也不過揉碎了餵魚而已。

酸漿今日席間也有,小姑娘們啜飲一口,嬌聲相談,不時轉身看一眼那相牽着手私語的皇帝與皇后,漸漸覺得皇帝相貌雖好,但未免有些太不解風情,否則怎麼一眼都不望向她們。

香氛濃郁的荷包盡頭,是一座竹欄翠瓦的小亭子。張君牽着如玉的手進去坐了,見有宮婢擺上酸漿來,啜飲了一口道:“所以其實我回過很多次京城,兜售酸漿果,有好幾次就在永國府門外擦肩而過,母親都沒有認出過我來。若不爲父親某日腦門被驢踢了,忽而憶及還有我這樣一個兒子,也許我將永遠挑着漿果在一座座高門大府外叫買。”

如玉不喜飲那酸漿,也不語。

張君又道:“那時候,你在陳家村,我在五莊觀。”相同的命運軌跡,一步步走向彼此。

“然後,周燕與姜璃珠兩個大約有些不忿,要設計於我,於是給我吃攙了胰子的月餅,這你是知道的。我肚子疼,問了一個小廝茅房在何處,他指了錯的地方,將我指入一羣小姑娘中間,我在裡面沖沖撞撞,爬牆上樹,想要突出南寧府去。”張君笑望着如玉,彷彿在講故事一般:“那些小姑娘們,和如今在這花從間穿棱的小姑娘,都不是我的姑娘。我的姑娘被吊在根鞦韆架上,第一眼看到,與我一樣狼狽,等着我去救她。”

說起當初的狼狽日子,如玉下意識不肯去回憶,汗熱,兩人的手都有些汗津津。她掙得幾掙掙不開,見白府兩個小姑娘彼此壯着膽子走了過來,悄聲道:“張欽澤,你能不能鬆了我的手?”

張君攥的越發緊了。他也在望着那兩個小姑娘:“我與她們,或者說所有的女人之間,隔着千萬重的山,我從來未曾想過邁過去,去認識她們,瞭解她們,或者和她們一起生活。”

一個推着一個,白府那位叫白芝玉的姑娘上前一步,笑嘻嘻說道:“皇后娘娘,我們姐妹也繡了幾個荷包,雖樣子醜陋,卻也是自己一番心意,想要送給初一小皇子頑兒。但不知……”

她們連小初一喜歡魚都知道,胖乎乎的兩隻小金魚荷包,魚鱗層層皆是玉片鑲成,光這原料,已是天價。

兩人對坐,如玉一隻手叫張君攥的死緊,只能使眼色給丫丫,叫她收下。並道:“多謝芝玉姑娘和芝蘭姑娘還想着小皇子,荷包做的可真漂亮,本宮代小皇子謝謝你們!”

張君問道:“芝蘭!今年多大了?”

白芝蘭一陣竊喜,暗道祖母誠不欺我,功夫下在小兒身上,竟就得了皇上青眼,可見皇帝愛子如命是真的。

她道:“回皇上,小女年方二七!”

十四歲的小姑娘,眼角微有吊梢,小巴尖尖,笑的楚楚動人。

張君又問:“可曾許了人家否?”

白芝蘭越發嬌羞,回頭掃一眼妹妹:“未曾!”

張君笑的十分溫和,在如玉看來,張誠在姑娘面前,也沒有他此刻的從容。他道:“可有中意的男子?”

大約皇帝那桃花春意的眼中,所飽含的情愫太多,白芝蘭姑娘生生叫他看羞,垂眸嬌聲:“當然沒有!”

“退下吧!”情調到一半戛然而止,突然到白芝蘭還不曾反應過來,叫芝玉輕輕拉走了。

如玉仍還在笑,但也是皮笑肉不笑。心說瞧瞧,剛纔還說自己不想了解,認識任何一個姑娘,這就□□裸無所避忌,當着自己的面兒恨不能掏那白姑娘的祖宗八代了。

張君抱着不成功便成仁,今夜在福寧殿外長跪一夜的熊膽,見源源不斷有小嬌娥們上前請安面見,一一問過姓名,問過可曾婚配,顯然牢記於胸,一隻手將如玉的手攥的死緊,始終不曾鬆開。

滿苑花開勝錦,如玉已經打定主意從今夜起,福寧殿的大門再不爲張君開放,仍還笑的從容,直到張君問完最後一個小姑娘的名字帶生辰八字,不知從那裡扯來一根蘭草,笑道:“皇上,大約延福宮的宴席已經擺好,小妹妹們也頑乏了,用完午膳叫她們在各宮歇息歇息,晌午送她們出宮,叫她們回家過個團圓節,也好靜待着,看皇上這支蘭草,究竟要點到那個姑娘頭上,可好?”

她說着,輕輕將那蘭草放在他面前,桌子遮着又無人看見,一腳踏過去,踩到張君褲襠裡,疼的他頓時脹紅一張臉,險險要抱地打滾。

第87章 趙鈺之死第5章 獸夾第14章 絹帕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95章 仙姑第9章 修壩第54章 張登第98章 殘屏孤宿第129章 秋意第138章 白綾第117章 秘藥第26章 節婦第94章 遊園第69章 侍疾2第106章 天之神女第20章 山窖第85章 謀局第112章 隔牆之耳第91章 區氏第58章 故事第124章 和悅第113章 九月第79章 雲臺第46章 入府第21章 閨房第40章 歸來第128章 教子第109章 回京第23章 首富第98章 殘屏孤宿第74章 好姝第38章第138章 白綾第84章 喪事第96章 山歌第43章 丟物第72章 公斷第139章 端午第15章 再嫁第35章第11章 找雞第58章 故事第99章 大嫂再嫁第49章 又要跪第108章 初一第61章 畫像第140章 情話第62章 拜佛第142章 果報第52章 功課第6章 錦被第85章 謀局第137章 登基第106章 天之神女第51章 如水第79章 雲臺第47章 大嫂第26章 節婦第54章 張登第63章 捉弄第119章 遭劫第142章 果報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110章 大哥第87章 趙鈺之死第116章 忍辱第109章 回京第72章 公斷第12章 草紙第44章 元寶第3章 桃花第11章 找雞第96章 山歌第32章第129章 秋意第135章 延福宮第27章第4章 被褥第20章 山窖第22章 善惡第121章 招蜂引蝶第95章 仙姑第139章 端午第24章 小屋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91章 區氏第128章 教子第99章 大嫂再嫁第113章 九月第14章 絹帕第104章 行行第77章 女德第21章 閨房第55章 周燕第127章 大孝第27章第95章 仙姑第142章 果報第12章 草紙
第87章 趙鈺之死第5章 獸夾第14章 絹帕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95章 仙姑第9章 修壩第54章 張登第98章 殘屏孤宿第129章 秋意第138章 白綾第117章 秘藥第26章 節婦第94章 遊園第69章 侍疾2第106章 天之神女第20章 山窖第85章 謀局第112章 隔牆之耳第91章 區氏第58章 故事第124章 和悅第113章 九月第79章 雲臺第46章 入府第21章 閨房第40章 歸來第128章 教子第109章 回京第23章 首富第98章 殘屏孤宿第74章 好姝第38章第138章 白綾第84章 喪事第96章 山歌第43章 丟物第72章 公斷第139章 端午第15章 再嫁第35章第11章 找雞第58章 故事第99章 大嫂再嫁第49章 又要跪第108章 初一第61章 畫像第140章 情話第62章 拜佛第142章 果報第52章 功課第6章 錦被第85章 謀局第137章 登基第106章 天之神女第51章 如水第79章 雲臺第47章 大嫂第26章 節婦第54章 張登第63章 捉弄第119章 遭劫第142章 果報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110章 大哥第87章 趙鈺之死第116章 忍辱第109章 回京第72章 公斷第12章 草紙第44章 元寶第3章 桃花第11章 找雞第96章 山歌第32章第129章 秋意第135章 延福宮第27章第4章 被褥第20章 山窖第22章 善惡第121章 招蜂引蝶第95章 仙姑第139章 端午第24章 小屋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91章 區氏第128章 教子第99章 大嫂再嫁第113章 九月第14章 絹帕第104章 行行第77章 女德第21章 閨房第55章 周燕第127章 大孝第27章第95章 仙姑第142章 果報第12章 草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