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侍疾2

區氏着他這一釘子的頂, 總算自己躺下了,揚手道:“去,暖閣那高櫃裡有我的歸脾丸拿來,我嚼得一丸, 怕能好些。”

張君不明究裡,起身大步進了暖閣, 打開高櫃兩扇門,幾匣抽屜抽遍都找不見有裝丸藥的地方,纔要回頭, 忽而覺得身後一暗,卻是門被誰關上了。這暖閣只通臥房, 除了扇窗透點亮光外,再無窗子。

一隻纖手緩緩伸過來,自張君方纔拉開的抽屜中輕輕一撥, 展手在他眼前:“二哥哥,藥在這裡呢。”

唯那窗扇透進來點亮光,姜璃珠捧着只藥, 回頭見門被關了, 推得兩把, 輕聲叫道:“扈媽媽!快開門呀扈媽媽!”

外面靜靜悄悄無人應聲。張君轉到那扇形窗前, 能瞧見外面遮着帷幔的牀, 卻看不見區氏的臉。姜璃珠推了幾把推不開,回頭去看站在窗邊的張君,低聲叫道:“二哥哥!”

她自己其實也很侷促。關於張君這個人, 這些日子在南寧府諸人的嘴中就沒有斷過。她祖父姜世恩與中書令,她的大伯姜順等人無一不是極力誇讚,人人言他二十年後,可入中書,做宰執。

她父親並未出仕,三房在府中最默默無聞,母親區家又早已衰落,此時太子妃有託,也不過是個竭力而爲。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張君果真有入主中書省做宰執的那一天,她也算投機長遠。正是懷着這樣的心,姜璃珠雖還介意小時候張君那傻樣兒,卻也還是懷着好奇心去了開保寺。

直到真真見了張君,她才知道當年那個愣頭愣腦一惹就竄天的瘦猴子,如今生的修鬆一樣挺拔,卓然於塵,便是性格有些古怪,可遠不是小時候那呆頭呆腦的樣子。

她忽而就開哭了:“二哥哥,當年我們幾個太傻,是燕兒說你欺侮了她姐姐,她心裡有氣,才竄着我給你的月餅裡攙……攙……攙胰子的!”

這小丫頭一轉身就把周燕給賣了,不過好在周燕也不會聽到。她低頭正哭着,只覺那股檀香味忽而愈濃,張君一隻手已經伸了過來。他屏着息,低聲道:“姜姑娘,得罪了!”

姜璃珠雙手就去護胸。她雖來了,畢竟世家姑娘,還沒有準備好以身相許,才往後退了兩步,便見眼前忽而一亮,張君竟是將整張門板都卸了下來。

他疾步出暖閣,倒嚇的扈媽媽一跳。區氏畢竟在病中,脖子伸了老長看着,見兒子衝到眼前,低聲道:“璃珠不過想跟你道個歉,門恰好壞了,扈媽正在替你開,你拆門做什麼?嫌不夠丟人是不是?”

張君轉身就要走,卻叫區氏一把扯住袖子。她道:“你方纔的舉動嚇壞了她,進去哄哄璃珠去!”

她蠟黃的臉上一陣陣往外滲着冷汗,如此不顧命的要替兒子撮合。張君盯着自己那隻官袍的袖子,擡眉問道:“母親,您這又是何苦?”

區氏死不放手,張君狠命在扯,姜璃珠越想越傷心,直接就哭出神來了。忽而簾外一陣風動,周昭挺着八個月的孕肚,與如玉兩個走了進來。

如玉也是狹促,聽到暖閣中的隱隱哭聲,再看區氏抓着張君的袖子死不放,便知道是怎麼回事。她看區氏已是強駑之末,怕張君真要背個氣死老母的名聲,過去借着拍區氏背的功夫,從中一劃道:“爺明日要面呈皇上的摺子不是還未寫麼?快回去寫,我在這裡替爺伺候着母親就好。”

張君總算得脫,可自己走了,若如玉要在此受磨搓,他又捨不得,還正猶豫着,如玉眨巴着使個眼色。張君猶豫片刻,終是信瞭如玉,轉身走了。

周昭叫出姜璃珠來,還挺着大肚子,先就深深對她行了個福禮。姜禮珠不過一個伯府姑娘,那裡能受得起國公府世子夫人的禮,連忙避讓道:“姐姐這是做甚,妹妹萬萬當不得,快請起來!”

“聽聞伯府三夫人病重。這是我的失職,接你到此,竟就沒有過問過南寧府的事情。”周昭肘着姜璃珠,將她的手遞給身後自己房裡的婆子,吩咐道:“扶姜妹妹去休息,她母親病重,想必內心焦慮之極,明日一早你們就套車,送她回伯府。”

她回頭道:“侍疾的事情,若母親嫌如玉和香晚做的不好,媳婦雖身子重,卻也不敢懈怠,今夜媳婦便守着母親,如何?”

區氏略怔了怔,一看如玉站在周昭身旁,就知道是她搬了周昭來解張君的困。心早被如玉氣爛了血淋淋的,偏偏還發作不出來,伸手指着如玉道:“你雙身子的人,快回去歇着。既老二家的這樣孝順,便叫她侍疾即可。”

周昭說要侍疾,當然也是隨口說說,做爲長媳,要給如玉和蔡香晚兩個做榜樣而已,聽了區氏這話也走了。如玉早知會是這個結果,拂裙坐到了那鼓凳上,笑盯着區氏問道:“母親是要睡,還是再起來坐會兒,可要解溺否?”

不知爲何,區氏忽而覺得二兒媳婦的目光,恰似當年自己小時候躲懶不肯學規矩時,自家嬤嬤的目光一般。彷彿看透了她的心,冷笑着要看她玩個什麼花樣。區氏冷閉了閉眼,穩定心腸暗道,我纔是這府中的主母,她再奸滑也不過是我兒媳婦,名都未正言都不順,還不是任由我揉搓,我怕她作甚?

既想到此,她也是早準備好要揉搓如玉的,招了招手,扈媽媽已端得大半盆各色雜豆來,遞給如玉道:“二少奶奶,咱們夫人病了,老奴往開保寺祈願,法師說數數佛豆念念佛號,只怕就能好了。夫人此刻睡覺,您便跪在她的牀前,將這半盆豆子挑分了,如何?”

所以,大半盆的豆子,挑一粒念一句佛號,有紅豆綠豆,還有大麥雜糧,這一盆跪在地上挑揀完,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如玉端着盆子,跪到了蒲團上,幾隻銅盞就在區氏的牀頭擺着,她這是打算自己夜不休,也要熬死如玉了。

如玉撿着那佛豆子,一口地藏王菩薩,一口觀世音菩薩,唸的極認真。不一會兒扈嬤嬤熬不住先睡着了,再不一會兒,區氏也在她喃喃而語的低沉聲音中漸漸眯糊。忽而,區氏覺得如玉似是不念了,猛得一下驚醒,強撐着眼睛再看,卻見如玉低眉順眼,仍還念着。

她放了心纔要睡去,忽而又是一聲冷笑。區氏氣的怒火三丈,猛得驚醒,卻見如玉老實本份,兩隻肩膀縮窩在一處,小尼姑唸經般,猶還乖乖的念着。

“母親,快來喝藥?”這一回不是心影,而是真的了。如玉擡起頭,替區氏擦了一把額頭濡溼的汗,手裡捧着碗湯道:“喝了這藥,您就可以放心的去了。您的大兒子眼看人頭落地,張君他將來是要繼承國公府的。我一個鄉婦,往後得做國夫人了,哈哈哈哈……”

區氏忽而從夢中驚醒,倒嚇的如玉一跳。她不疑自己疑神疑鬼在做夢,果真以爲如玉要喂藥毒自己,指着如玉一身又一身的出着冷汗,吼道:“叫她走,叫她快走!”

外面又撲進來個人,捧帕哭着,竟是被禁足在後面小院中的鄧姨娘。纔不過一個多月,她早沒了如玉初入府時那少婦人的風情,進來便哭着跪到了地上,磕着頭道:“夫人勿要再發怒了,奴婢願意在此伺候着夫人,替夫人數佛豆,替夫人嘗湯嘗藥,但求夫人能好起來!”

區氏本就在病中,還有些怔住,醒悟過來才知自己是夢一場。張登剛從樞密院回來,猶還穿着官服,揮手示意如玉退下,一妻一妾,他是準備要自己調停了。

如玉出了院子,秋涼的夜裡遠遠還有哇鳴,她走到竹外軒門上,便見一個年青高瘦的男子,背身在那從青青翠竹畔背身站着。如玉以爲是張君在等自己,快走了幾步,忽而又有些疑心,月光下看不真切,遲疑了片刻,待那人轉過身來,猶還分辯不清究竟是張誠還是張君。

直到這人蹣跚着腳步走近,從他的神態舉止上,如玉才能分辯這是張誠。

“我本來可以殺了你的。”擦肩而過時張誠忽而說道:“可我一念善心,不想造人命。於是你纔能有今天這竹外軒的淡然日子過,能有墨香齋穩坐收銀。趙如玉,爲了當初我那一點善心,去,把我姨娘替出來,你自己不想侍疾,把她那麼個可憐人誆進去做什麼?”

實際上今夜確實該如玉侍疾到天亮。但以區氏的暴性,如玉果真怕三更半夜她和扈媽媽在自己身上加個惡毒法子,墨香齋的銀子還沒收夠,安康還沒中進士她就得死了。

想來想去,鄧姨娘是個極好侍疾的,一則,她能搬動張登,而張登能壓服區氏,把她解脫出來。再則,鄧姨娘自己極願意侍疾,畢竟張誠尚公主在即,若區氏死了,其他三個兒子大事是定的,唯張誠,公主尚到一半,還未進門,原來的努力就白費了。

所以如玉只需叫丫丫跑到小後院裡通個氣,鄧姨娘自會想盡辦法搬動張登,主動請纓侍疾,而如玉,也就可以脫身出來了。

她道:“你不過是看上了法典,想要拿我奇貨可居而已,以爲我不知道?”

張誠道:“拿你當成奇貨可居的可不止我一個人,趙蕩不也一樣?張君不過一個傻子而已,你以爲他能護得住你?”

如玉白了張誠一眼,往前兩步,見他仍還跟着,忽而回頭道:“你二哥來了!”

張誠大貓裝老虎,一聽二哥二字,被揍過的皮肉都還疼着,立時就止了步。

如玉轉身進了竹外軒,心說這府中所有的亂事,也不過是一羣苦瓜瓤子們自己折騰自己罷了。可她爲了張君,也由不得自己不攙和進去。

進屋,張君還在書房裡臨案寫着什麼。如玉自己進了門,側室裡頭熱熱一缶的水,她解了外衣,站在那缶水邊愣了許久,纔要伸腳進去,兩隻手已經從後面伸了過來。

如玉仰脖子吃吃笑着,覺得有股子癢意,想要轉身,卻叫張君兩手壓制着。她解了外衣,脖子上一條紅帶,只掛着件肚兜,紅色的繫帶長長,垂到兩扇蝴蝶骨間,細伶伶的飄蕩着。

自從第一次在秦州成事,到如今,眼看三個月了。在往西京的那段旅途中,是張君唯一放縱過的一段兒,由着自己的性子將如玉捏圓搓扁。可那只是單純的爲了去滿足身爲一個男人的欲/望,牀纔是最舒適的地方,她永遠被他壓在身下。

方纔,他跟着她一路走進來,看她舒臂解衣,看她一點纖腰緩緩扭轉,才驚覺她的背是那麼美。

…………但凡胡言亂語過的地方,你們明白的,往小窩裡找!

頭一次如玉厥過去,確實嚇掉了張君一半的魂,以爲自己用力過猛把自家小媳婦給弄死了。但後來發現但凡自己稍微用力,她都有可能厥過去。這就仿如她總是一逗就水潺潺的地方一樣,是她獨有的體質。

海棠無香,塒魚多刺,她太鮮嫩可口,可也不能總叫他回回盡興,恰是這一點拘着,吊着,叫他不敢狠放肆,否則只怕她果真要叫他弄沒了小命。如玉自昏昏沉沉中總算收回了神,指着張君的鼻尖道:“你娘還在牀上躺着,果真你是冷心冷肺,還敢搬弄這種事情。”

張君揉着如玉的手,這小婦人的容樣兒,聲音,面龐,便是她那略狹促卻又不傷人的性子,他無一不愛,無一不喜。搬弄起來回回不及盡興,又時時的勾着,好在他總算不必夜夜宿在宮中,每夜都可以回來。

他道:“人於天地間,總要有所畏懼,才能謙卑而活。我母親不是,她以自己爲刃,卻是揮刀砍向自己,以此來威懾愛她的人。作爲兒子,或者丈夫,就連祖母,都鬥不過她,只能退避三舍。”

比如說於一般府中的主母們來說,府中老太君的身體,關乎着丈夫,孩子們的前程,就算心中不孝,於面前也不敢違逆。畢竟母死,兒得丁憂三年,官做不得,守於家中,待再出山,已是昨日黃花。

可區氏就不在乎,她不怕婆婆死,也不惜自己的命,那一條命來抗掙,只爲叫兒子丈夫皆卑伏於她的腳下。可事實上搏鬥了這麼些年,丈夫離心,兒子更犟,沒有一個人與她貼心。

如玉忽而想起件事兒來,趴起來說道:“方纔寧王府的人送信來,說宮裡下了旨,叫你明日不必入宮,直接到寧王府商議與西遼結盟之事。我多嘴問了一句,那送信的人還說,你是皇上欽命的結盟欽使。

既你極力反對結盟之事,爲何皇上還要任你爲欽使?”

張君早上在宮中就曾揣磨,寧王所商議的結盟之事,私下出力只怕不是一天兩天,稟到皇帝面前的時候,這事兒基本上就已經成了一半。只是想必連寧王自己也沒曾想到,皇上會欽派他爲欽使。

他一笑道:“你猜?”

如玉趴到張君平滑光潔的胸膛上,伸指勾圈圈逗着他:“皇帝曾贊你至純至性,或者朝中諸人皆以爲他是想將結盟一事的功勞歸到太子那裡去,但我猜他的心思,是想叫你做一個純臣,只忠於他的純臣。

畢竟皇子都已成年,朝臣也皆站隊,或者皇帝覺得我家這小夫君瞧起來傻傻的,喜你這點軸性,也想利用你這點軸性,至少一二年中,他想用你!”

張君閉上眼睛搖頭:“事實上在所有人,包括我父親的眼中,都是這種看法。今天下朝時,我聽聞他已經將西京大營和開封大營的指揮權全部上繳,交給寧王了。”

如玉問道:“這是爲何?”

張君苦笑:“我們永國府,在開國七十年中,一直掌着兵權。到如今,北方整個邊防線上,一位統兵,十幾位將軍,皆是我們張姓幾府的兄弟們。他們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總有一天要遭皇帝忌憚。父親膝下四個兒子,隔壁二叔府上還有兩個,整個張氏族中加起來,幾百條人命,他應當一直在爲這些人尋求一個退路。

而我和老三,是那個退路的試腳石。如今皇上一邊尚公主給張誠,一邊又特准我辦實差,瞧着,似乎是想要讓兵權平穩過度,想放永國一府一條生路一樣。但帝心難測,幾位皇子的心更加難測,我也只有辦好實差,走一步看一步,來慢慢揣磨皇上的意圖!”

“所以,就算你打心眼裡不贊成四國結盟之策,卻也不得不將這件事辦好是不是?”如玉問道。

張君點頭:“恰是這麼回事。”

如玉咬脣一笑,才行過人事的兩頰嫣紅如春桃,一雙眸中全是清水,看的張君心神盪漾,方纔那一度,只舒爽了她一個人,他還在半截子上吊着,這時候便準備又要爬上去。如玉道:“我隱約聽人說,你們兄弟前兩年曾與寧王打過一架,還是爲了大嫂,果真有此事?”

張君一身的血本來皆在小腦袋上,這會兒瞬時又全冒到了大腦袋上。他閉了閉眼,支肘問道:“誰跟你說的?”

如玉見他忽而面色慘白眼神滲人,眼神是她從未見過的陰惻,自己也有些嚇到,低聲道:“也忘了打那兒了,總之聽人這樣說過。”

張君低頭在如玉耳側輕吻着,吻得許久嘆了口氣:“是有那麼件事兒。當時大嫂待字閨中,大哥和寧王都想娶她,寧王是欲要娶她做側妃,大哥卻是一心求娶要做正妻,兩人意見不合打了起來,我是兄弟,自然要幫大哥。”

如玉還要再問,一股熱息撲過來,張君已經封上了她的脣:“這件事情於大嫂聲名有礙,皇上都嚴令不準外傳的,以後你不准問,也不準說,無論任何要在你面前搬弄起這件事來,你都只記得我今天的話,只能信我說的,明白否?”

她叫他逗的唔唔連哼,語不成聲。張君閉上眼睛,憶起將近三年前一架,憶起自己十三歲那年在應天書院面試時,站在趙蕩面前的那句話。以如玉的性子,她不會因爲區氏的暴戾而離開他,不會因爲這府中人的爲難而離開他,更不會因爲自己纔是真正的公主,便轉而投往趙蕩懷抱,去攪動五國掀風弄雲。

但她很有可能因爲自己小時候所做的那些蠢事而離開他。也正是因此,趙蕩纔敢步步而誘吧,他懷揣着那致命的一擊,卻遲遲不拿出來,貓逗老鼠一樣,以神明的方式,小至他夫妻二人,大至五國之間,所謀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局了?

*

次日一早,周燕和姜璃珠二人一同被送走。也不知張登如何調停,鄧姨娘居然盡心竭力的侍疾,而區氏也是坦然接受。對於三個兒媳婦來說,這不得不說是個好消息。臨及九月,於商人們來說,這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月份。

概因田糧皆在九月豐收,隨着農人們有了收成,各行各業隨之水漲船高。如玉的墨香齋雖不做下等百姓的生意,但整個國家的經濟是一個整體,入了九月,生意也格外的好。

像永國府這種大戶人家,封公侯,食皇祿,按理不必經營店鋪,便是有,也是私底下由區氏一人把持。墨香齋是趙蕩送給張君的新婚禮,按道理不必交於公中,但也須得跟區氏說一聲纔是,否則,叫區氏捉住了理,必得要飭斥二房存私房。

如玉當然不會徒生事端,叫區氏拿住把柄。所以墨香端的事兒,她尋個機兒報到了周昭那裡,至於周昭報不報給區事聽,她就不操心了。既有姨娘侍疾,婆婆那裡不過早晚點個卯兒,如玉拿個公主名頭換得一座店面,自然要悉心打理,再請個夫子來教安康讀書,一整天府裡府外,卻比在陳家村的時候還忙。

眼看九九重陽,這天早起如玉和蔡香晚照例要往區氏房中請安。一家的男子們皆上朝了,永國公一妾一通房,皆在區氏房中伺候。區氏纏綿病榻眼看快要一月,好也不能好,壞也不會更壞,她自己也知道一府的人除了鄧姨娘之外皆盼她死,雖整天昏昏沉沉,吃的卻比平日還多,吃飽了便睡,一場病下來倒養的白裡透紅,肌膚都比如玉初來時潤澤了不少。

御醫照例來診脈,幾個兒媳婦並妾室們一併在暖閣中擠着。蔡香晚還在扇窗上捏個帕子望外,忽而一把拉起坐在炕上的如玉,叫道:“你聽,那御醫說的是什麼?”

如玉不明究裡,湊耳去聽。顯然區氏和鄧姨娘也有些不信,御醫重複道:“雖老夫不敢擔保一萬,但夫人這確實是個喜脈,以老夫來看,藥不必再吃了,專心養胎吧。”

蔡香晚忍不住噗嗤一聲,如玉也是大驚,誰能想到婆婆老樹開花,老蚌含珠,竟然就懷孕了。

作者有話要說:  突然發現明天寧王趙鈺就要出場了。。。

所以,張君又要跟他打架了,這次我會正面描述兩人之間的衝突噠!

昨天留言的人多了一半,我說了猜對發紅包,可是看看大家都在猜,就都發了。

但是也可能點漏了沒有發到的,如果昨天留言了而沒有收到紅包的,那就是悲催的被我給漏掉的,舉手舉手,紅包投放。

有點小,不要嫌少哈!

第83章 圍獵第119章 遭劫第113章 九月第25章 青苗稅第96章 山歌第104章 行行第111章 甘爲妾第15章 再嫁第95章 仙姑第140章 情話第95章 仙姑第33章第23章 首富第50章 夫子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07章 督軍第91章 區氏第120章 白馬第116章 忍辱第56章 翰林第59章 瑞王府第110章 大哥第78章 歌者第78章 歌者第96章 山歌第141章 朔方第22章 善惡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19章 遭劫第51章 如水第85章 謀局第39章第55章 周燕第122章 螢火蟲第109章 回京第54章 張登第127章 大孝第2章 里正第36章第80章 公主2第9章 修壩第124章 和悅第109章 回京第120章 白馬第44章 元寶第22章 善惡第15章 再嫁第104章 行行第105章 農夫與蛇第122章 螢火蟲第23章 首富第138章 白綾第76章 浮屠第52章 功課第7章 哥哥第49章 又要跪第80章 公主2第36章第67章 結盟第79章 雲臺第46章 入府第49章 又要跪第128章 教子第98章 殘屏孤宿第142章 果報第8章 再嫁第93章 誘餌第83章 圍獵第61章 畫像第58章 故事第89章 設宴第130章 雪雁第95章 仙姑第12章 草紙第38章第2章 里正第3章 桃花第96章 山歌第65章 中秋2第1章 如玉第104章 行行第85章 謀局第107章 督軍第139章 端午第88章 逼問第55章 周燕第130章 雪雁第17章 往事第136章 兇手第21章 閨房第106章 天之神女第10章 捉弄第31章第45章 進退之儀第78章 歌者第57章 巧遇第107章 督軍第118章 青龍第65章 中秋2第120章 白馬
第83章 圍獵第119章 遭劫第113章 九月第25章 青苗稅第96章 山歌第104章 行行第111章 甘爲妾第15章 再嫁第95章 仙姑第140章 情話第95章 仙姑第33章第23章 首富第50章 夫子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07章 督軍第91章 區氏第120章 白馬第116章 忍辱第56章 翰林第59章 瑞王府第110章 大哥第78章 歌者第78章 歌者第96章 山歌第141章 朔方第22章 善惡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19章 遭劫第51章 如水第85章 謀局第39章第55章 周燕第122章 螢火蟲第109章 回京第54章 張登第127章 大孝第2章 里正第36章第80章 公主2第9章 修壩第124章 和悅第109章 回京第120章 白馬第44章 元寶第22章 善惡第15章 再嫁第104章 行行第105章 農夫與蛇第122章 螢火蟲第23章 首富第138章 白綾第76章 浮屠第52章 功課第7章 哥哥第49章 又要跪第80章 公主2第36章第67章 結盟第79章 雲臺第46章 入府第49章 又要跪第128章 教子第98章 殘屏孤宿第142章 果報第8章 再嫁第93章 誘餌第83章 圍獵第61章 畫像第58章 故事第89章 設宴第130章 雪雁第95章 仙姑第12章 草紙第38章第2章 里正第3章 桃花第96章 山歌第65章 中秋2第1章 如玉第104章 行行第85章 謀局第107章 督軍第139章 端午第88章 逼問第55章 周燕第130章 雪雁第17章 往事第136章 兇手第21章 閨房第106章 天之神女第10章 捉弄第31章第45章 進退之儀第78章 歌者第57章 巧遇第107章 督軍第118章 青龍第65章 中秋2第120章 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