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

見華安執意要前往漳水北岸探查一番,王三無奈,只好同意帶領兩百親兵,護衛華安一同前往。

在華安看來,燕軍主力距離漳水還有很遠的距離,先期抵達的前鋒不會有太多的兵馬,對自己構不成威脅,況且,只要發現危險,隨時可以撤回渡船,而後快速退回漳水南岸。

沒過多久,二十艘運輸船便駛向渡口的邊上,華安與王三,率領二百精銳親衛軍騎兵,奔上運輸船,並下令立即出發,向漳水北岸行去。

在運輸船駛向北岸的過程中,華安看着寬闊的漳水,輕聲道:“漳水足有百丈寬,若是在上面架設一座浮橋,至少也要大半日的工夫吧!”

王三聞言,點頭道:“燕軍以騎兵爲主,並不善於架橋,只怕給他們一日的工夫,他們都未必能架起一座貫通漳水南北的浮橋啊!”說完看向華安。

王三說的沒錯,漳水不僅寬闊,而且水流的速度也不慢,這都給架設浮橋帶來了諸多的困難和挑戰,而且,只有在相對寬闊、水流緩和的地方,纔是利於架設浮橋的位置,而這些地方,自然都在晉魏聯軍的控制之下,燕軍想要架設浮橋,很難躲過晉軍的耳目,從而引來大批的晉軍防守。

華安看向金光閃閃的水面,正色道:“建造戰船費時又費力,燕軍若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鄴城,就必須在要漳水之上搭建浮橋。這是慕容恪最好的選擇,而我軍只要發現燕軍搭建浮橋的位置,便可以作出應對之策。讓燕軍橫渡漳水的企圖無法得逞。”

“王上說的是,我軍只需緊盯住漳水河面的動靜,便可以獲悉燕軍的企圖,從而讓燕國大軍無法渡過漳水。”王三應了一句。

沒過多久,運輸船便抵達了漳水北岸,華安與麾下人馬,策馬登岸。並向渡口不遠處的一處小山包奔去。

在小山包上,華安一行人可以看清周圍方圓數裡的一舉一動。只要燕國兵馬抵達,在樹數裡之外,就可以被發現,從而做好準備。

華安調轉馬頭。看向南面的漳水,輕聲道:“此處高地是個好地方,慕容恪若是將這裡作爲中軍,便可俯視整個漳水兩岸,從而更好的指揮大軍渡河作戰。”

“王上認爲,慕容恪會將此處作爲搭建浮橋的位置?”王三開口問了一句。

華安想了一下,輕聲回道:“此處視野開闊,是極佳的指揮位置,不過。我軍在對岸佈置的兵馬也是最多的,因此,慕容恪會不會將此處作爲搭建浮橋的位置。本王也不好判斷,也許,燕軍會兵分多路,以出其不意的渡過漳水。”

在華安心中,慕容恪爲了迷惑自己,一定會在多個位置。同時搭建浮橋,而在這些方向上。或許只有一處或者幾處是真的渡河方向,而其餘的位置,都是虛張聲勢而已,如何判斷慕容恪真實的渡河方向,對華安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要求華安必須要有清晰的判斷,麾下斥候的探查,也要儘可能的仔細,不能放過絲毫的蛛絲馬跡。

“傳令,讓渡口的船隻順流向東行進,並在東面的泊口駐紮,我們也沿着漳水邊向東行進。”華安大聲命令道。

“王上,這樣會不會太危險了,若是燕國前鋒突然出現,豈不麻煩了。”王三開口勸阻道。

華安擺了擺手,輕聲道:“你不用擔心,我們沿着漳水進發,與船隊一同行進,不會有危險的,萬一出現大批燕國騎兵,大不了游到漳水南岸好了。”說完微微笑了起來。

之所以要沿着漳水北岸一路向東行進,華安的目的便是親自查看這一地段的地理特點,哪個位置適合搭建浮橋,哪個位置樹林茂密,可以隱藏大批的部隊,他都要親自探查一番,並在重要的地段坐上標記,回去之後再仔細分析。

一路探查下來,華安並沒有遇到燕國騎兵,不過,倒是發現了幾處重要的地段,在這幾個地段上,現有的地圖上居然沒有任何的標註,而這些重要的位置,一旦被忽略,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

爲此,華安在第一時間,將這些重要位置的特點標在了,隨身攜帶的地圖之上,準備帶回去之後,再進行仔細的處理。

抵達泊口之後,華安與麾下將士,順利的登上了運輸船,並很快抵達了漳水南岸,在經過一番策馬奔馳之後,便回到了鄴城北門外的大營之中。

返回大營之後,華安將地圖標註不清的事情,告訴了屬下負責測量的官員,並命名他們立即前往漳水南北兩岸,重新對地圖進行測量和標註,並限令他們,一定要在燕軍主力抵達之前,將漳水北岸的重要位置,全都仔細的標註出來。

衆官員領命之後,立即開始準備,並在第一時間前往漳水北岸,開始對漳水北岸的地形,進行重新的測量和標註。

經過整整一日的快速準備,重新繪製好的漳水兩岸地形圖,擺在了華安的面前,讓華安頗爲滿意。

華安對着重新畫好的地圖,開始進行一番仔細的研究,並根據這張新地圖,猜測慕容恪可能的渡河位置。

#####

在滏水北岸的臨水城,燕國主力大軍相繼抵達了這裡,由於華安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臨水城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全部撤往了鄴城周邊,城內所有的食物和可以利用的物品也全部帶走了,實在不方便帶走的物品,則全部燒燬,從而不讓燕軍得到任何的補給。

燕軍主將慕容恪的中軍大帳就設在臨水城之中,而其麾下的主力大軍,則正按照次序依次渡過滏水,並在渡過滏水之後,在滏水的南岸紮下營盤,等待慕容恪下達繼續行進的命令。

在中軍大帳之中,慕容恪根據前方斥候探查的情況,開始分析如何強渡漳水,並擊敗晉魏聯軍,攻下鄴城。

通過斥候的探查,他得知漳水此刻足有百丈之寬,而且深度高達數丈,騎兵根本無法直接渡過,必須依賴運輸船,或者搭建浮橋,才能順利渡過漳水。

而漳水之中的所有渡船,全部被華安調往南岸,若是此刻打造戰船,只怕要耽誤太多的時間,從而造成長久的對峙。

慕容恪知道,自己的二哥是個好大喜功的人,是不會給自己太多的時間攻佔鄴城的,爲此,他只有採取搭建浮橋這一策略。

而搭建可以橫渡漳水的浮橋,需要大量的木材和繩子,這些東西必須立即準備,而且,還要準備足夠的數量,以便同時在漳水的多個位置,一同搭建浮橋。

慕容恪命令麾下的後備軍團,立即開始準備大量的繩索,並讓已經渡過滏水的一支隊伍立即出發,前往漳水北岸,就近砍伐大量的樹木,以作爲搭建浮橋之用,另外,爲了方便小規模部隊的渡河,打造一些小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完命令之後,慕容恪在中軍大帳之中,開始思考橫渡漳水的位置,通過一番觀察和思索,慕容恪發現了多處適宜渡河的位置,並一一比較起了優劣。

“四哥,在漳水所有可以搭建浮橋的位置,都有敵軍兵馬駐守,看來敵將要死守漳水,不讓我軍渡河啊!”慕容霸輕聲分析道。

慕容恪點頭道:“晉軍的確是這個意圖,不過,晉軍多處設防,看似防守的毫無漏洞,實則是分散了兵力,只要我軍集中兵力,從一個方向渡河,便可形成巨大的優勢,並很快在漳水南岸站穩腳跟,進而擊敗晉軍,攻佔鄴城。

“四哥想了這麼久,覺得從何處渡河最好。”慕容霸輕聲問道。

慕容恪看向眼前的地圖,正色道:“最讓敵軍想不到的位置,就是最好的位置,鄴城正北方向的渡口,就是很好的選擇,我軍可以從這裡橫渡漳水,打敗晉軍。”

“四哥,此處駐紮的晉軍兵馬最多,只怕我軍很難從這裡渡過漳水,還是換一處渡口吧!”慕容霸搖頭說道。

慕容恪搖了搖頭,說道:“晉軍主力皆在此處,這我自然知道,不過,只要我軍略作調動,將晉軍主力從此處調離,而後,我軍不就可以從此處順利渡河了嗎?”

“將晉軍主力從此處調離,四哥真的有把握?”慕容霸有些懷疑。

慕容恪笑了笑,指着眼前的地圖,大聲說道:“這裡是合漳渡口,距離鄴城渡口足有三十餘里,在合漳渡口的左右兩側,有十幾處的位置,都適宜架設浮橋,同樣,在鄴城渡口東面幾十裡的位置,也有多處位置,非常適宜大軍渡河,只要我軍主力兵分兩路,向東西兩個方向行進,並讓將士們搭建多處浮橋,準備好兩翼強渡的準備,晉軍主將一定會將鄴城渡口的主力兵馬,調往兩翼方向,以阻擋我軍渡河的企圖,而在晉軍主力全部抵達左右兩翼之後,我軍可以利用夜色,迅速返回鄴城渡口,並立即開始渡河。”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