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

驍勇的燕國主力大軍殺入薊城,並將趙國守將王佗與麾下的千餘將士全部俘虜,並押送到慕容俊的面前。

見麾下大軍攻破薊城,並活捉了無禮的王佗,慕容俊很是得意,並指着王佗的鼻子,怒喝道:“本王一片好意,你不但不降,還殺了本王的使者,該當何罪。”

“哼!”王佗哼了一聲,並不理睬慕容俊,甚至都懶得看慕容俊一眼。

見王佗居然如此藐視自己,慕容俊大怒,下令道:“推下去,砍了。”

兩名親兵聞令,將趙將王佗拖出去斬殺,隨後,便將王佗的人頭送上來。

餘怒未平的燕王慕容俊,看向被俘的千餘趙國將士,心一橫,下令道:“將這些趙國降卒全部坑殺。”

見慕容俊要殺降卒,慕容霸連忙勸阻道:“二哥,萬萬不可,我大燕若要征服中原百姓,必須以德服人,濫殺降卒,會大失中原民心。”

慕容俊聞言,怒氣仍舊未平,並看向身旁的慕容恪,想問問他的意見。

慕容恪頷首道:“二哥,五弟說得對,石虎與諸子苦役晉人百姓,使中原晉人離心,而冉閔稱帝后,立即屠殺鄴城的二十萬六夷百姓,自然惹怒了六夷將士,如今,我大燕國要入主中原,一定不能步石虎諸子與冉閔的後塵,要善待所有百姓,唯由如此,我大燕才能取得民心。從而控制中原之地。”

“王上不能因爲一時怒氣,就置大燕國的江山社稷於不顧,老臣懇請王上。放了這些降卒,以收中原民心。”又一名老臣,也爲千餘趙國降卒求情。

見屬下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都是爲了大燕國的江山考慮,慕容俊終於轉怒爲喜,並揮了揮手,下令道:“放了。將這些降卒全部釋放。”

屬下領命之後,便將被俘虜的千餘趙國將士全部釋放了。

慕容俊與麾下的將領。在薊城之中仔細巡查了一圈,覺得薊城的地理條件非常的優越,至少比龍城強多了,爲了有利於日後進犯中原。將薊城作爲新的都城,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慕容俊看向身旁的將領,輕聲道:“薊城地處幽州中心,南接冀州、西鄰幷州、東北與平州相連、正東連接北海,是個好地方,本王意欲立即遷都,各位以爲如何?”

“龍城地處偏遠,正該遷都,末將支持。”一名將領說道。

“眼下。我軍剛剛攻下薊城,幽州還未完全穩定,遷都是不是要緩一緩。”一名官員。建議推遲。

“王上,薊城的刺史府不夠氣派,我們是不是先要在薊城建設一座氣派的王府,然後再遷都。”一名大臣說道。

“二哥,龍城終究距離中原太遠,還是儘早遷都爲好。”慕容霸說道。

見衆人意見不同。慕容俊看向慕容恪,問道:“四弟。你怎麼看。”

慕容恪思索一下,輕聲道:“薊城是幽州首府,城池頗大,規模不在龍城之下,各種設施齊全,完全可以立即遷都,至於王府,暫時用薊城的刺史府即可,遷都之後,再建新的王府也不遲,還有,我大燕遷都薊城,可以明白的告訴天下人,我大燕志在中原,天下有志之士必然踊躍來投,二哥不必猶豫,可立即着手遷都事宜。”

慕容俊聞言,點了點頭,並立即下令遷都,讓龍城的官員和百姓遷往薊城。

######

就在燕國進軍幽州,並開始遷都薊城的時候,在河北的大片區域,冉閔率領麾下的乞活軍南征北戰,屢屢擊敗石袛麾下的大軍,並斬獲頗多。

在河北之地,憑藉乞活軍的英勇和中原百姓的復仇情緒,冉閔越戰越強,並不斷的壓縮石袛的生存空間,並迫使中原的諸多六夷人馬無法生存,不得不遷回中亞老家,在歸途中,爲了取得足夠的食物,這些嗜血的胡人部落,互相攻伐,並損失慘重,十個返回的胡人之中,僅有一兩個人能夠或者返回中亞老家。

在最鼎盛的時候,冉閔麾下的兵馬高達三十餘萬,鄴城周邊的大片土地,皆被其控制。

爲了徹底的消滅石袛,冉閔率領主力大軍親征襄國,因爲,只要攻破襄國,並殺掉石袛,衆胡聯軍便會成爲一片散沙,河北與中原一帶,便會很快的安定下來。

在冉閔心中,只要有中原作爲依託,憑藉自己的勇武和麾下乞活軍的驍勇善戰,完全可以橫掃天下,建立大一統的大魏帝國。

####

在襄國方向,面對冉閔的越戰越強,石袛十分的恐懼,但爲了生存,他必須組織兵馬與冉閔血戰,這是逃避不了的。

冉閔的十萬主力大軍,已經再一次逼近襄國,而薊城方向也傳來了被燕國主力大軍佔領的消息。

雙重打擊讓石袛大爲恐懼,面對冉閔的乞活軍,他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如今,燕國的二十萬精銳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整個幽州,面對如此強悍的兩路人馬,石袛知道自己是無論如何也抵達不了的。

爲了解決當前的危機,石袛連忙召集相國石琨、大將姚襄、張賀度、張舉、王朗等將領,在宮中商議大事。

見衆將已經到齊,石袛連忙將冉閔大軍逼近襄國,而慕容俊麾下的二十萬精銳,也已經攻取了幽州全境的情況,向衆將說了一遍。

這些情況,諸將自然全都知曉,面對南北兩路強敵,任何一名將領都覺得無力抵擋。

“各位將軍,冉閔與慕容俊南北兩路殺來,我軍該如何抵擋?”石袛說完,眼巴巴的看向面前的諸將。

“皇上,我軍接連被冉閔擊敗,士氣低落,已經無力抵擋兩路人馬的進攻,不如遷都幷州,讓慕容俊與冉閔爭奪河北,此乃保命之計。”一名大將說道。

“遷都以避敵,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石袛顯然不願離開襄國。

衆將皆沒有實力擊敗冉閔與慕容俊,聞言大半低着頭不說話。

見麾下衆將已經被冉閔打怕了,石袛的眼中滿是失望之色,想當初,他的父親石虎是何等的英雄,如今,屍骨未寒,大趙帝國就成了這副摸樣。

“皇上,冉閔不過是一介武夫,不足爲懼,慕容俊南下,也並非是爲了配合冉閔,只要我軍團結一心,完全可以一戰擊敗冉閔,至於慕容俊,纔剛剛攻下幽州,正忙着遷都,短時間內並不會大舉南下。”姚襄正色說道。

“恩,冉閔的確就是一介武夫,姚將軍說的太對了,可有破敵之策。”石袛連忙說道。

姚襄笑了笑,抱拳道:“皇上,冉閔驍勇異常,麾下乞活軍更是精銳,若要破之,必須多管齊下,末將只需三條計策,便可置冉閔於死地。”

“哦,哪三條計策,姚將軍快說說。”石袛興奮的問道。

姚襄嘴角一抹冷笑,輕聲道:“第一條是十面埋伏之計,第二條是反間計,第三條是疑兵之計,三計連環相扣,冉閔再強,也難以應付。”說完自信的看向石袛。

姚襄說的很專業,石袛沒有完全聽明白,便讓姚襄仔細敘述。

原來,姚襄的計策是經過幾個月的深思熟慮,並專門爲冉閔這樣的猛將量身打造的,十面埋伏之計,便是按照當年韓信擒殺項羽的計策,將主力大軍分佈在多個方向,同時向冉閔的主力大軍發起進攻,冉閔若要率軍反擊,被打的一路大軍便立即撤退,而其餘方向的大軍則全力進攻,一旦冉閔轉身回擊身後的大軍,則被回擊的大軍立即撤退,而原先撤退的大軍,則折返回來猛攻冉閔的後背,如此來回攻擊,將會極大的消耗乞活軍的實力,而且,可以保證自身不會遭受太大的損失。

第二條反間計,便是利用冉閔率軍出征,李農留守鄴城的機會,挑撥二人之間的關係,並利用李農與趙將張舉的特殊關係,讓張舉寫一封約期舉事的信件,送往鄴城方向,並故意讓冉閔的士卒截取,從而讓冉閔心生疑竇,不得不撤軍返回鄴城,進而造成大軍的潰敗。

第三條疑兵之計,便是利用馬尾拖拽樹枝,將十幾萬大軍,營造出幾十萬大軍的氣勢,從而讓魏國大軍害怕,此時,若是可以借兵燕國,效果就更佳了。

見姚襄有意要想燕國借兵,石袛不解的問道:“慕容俊剛剛侵佔了我大趙的幽州,是我國的仇敵,我們向其借兵,他如何肯借。”

姚襄笑了笑,抱拳道:“皇上,眼下冉閔的力量已經超過我大趙,這個慕容俊一定清楚,所謂脣亡齒寒,一旦我軍敗亡,冉閔的精銳乞活軍便會對燕國的大軍構成極大的威脅,爲了自身的利益,慕容俊一定不會拒絕派兵幫助我大趙的。”

“皇上,我軍已經無力收復幽州,不如就賣個人情,正式將幽州送給慕容俊,並作爲借兵的條件。”一名官員,小聲說道。

石袛猶豫了一下,心一橫,答應了這個請求,決定正式將幽州送給慕容俊,以換取燕國的援兵,共同對付冉閔的魏國大軍。

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
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