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中央平原了吧?我想,大概很快就能到王城了。
熾風獨自騎在一隻雪白的獨角獸上,沉吟着,他沒有戴兜帽,長而尖的耳朵在寒風中微微地抖動,漸漸地積了一層薄薄的霜。
在他不遠的地方,是一支龐大的軍隊,隊頭到隊尾直直婉延了好幾公里,和他保持着同樣的方向前進着。熾風卻像沒有看到似的,自顧自擡頭望着天上的白雲。
天要晴了,春天似乎要來了。到了王城附近,應該就能看到從落霧森林裡飛出來的鳥兒了吧……
軍隊裡奔出來一個騎兵來到熾風身邊,“駙馬爺,王爺要見你。”
熾風平靜地看了那人一眼,“告訴他稍等。”
那個騎兵奔了回去,而熾風則繼續回過頭欣賞他的風景。過了許久,永陵王自己騎着獨角獸過來了,“熾風。”
這位王爺身材高大,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是一個體格健碩的人。而此刻他騎着一匹高大的獨角獸,獨角獸的身體用珠寶錦緞裝飾得很是精美,而他身上所披的甲冑則更是華麗,只是這樣的甲冑穿在他因爲久疏戰陣而導致的略顯臃腫的身材上,看起來反而像一個搖搖晃晃的碩大的繡球。
熾風看了一眼永陵王,微微點頭致意,之後又把眼光移向了遠方的天空,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永陵王對熾風的態度卻沒有絲毫的惱怒,反而有些遷就,“熾風。王城就在前方,你……真的有把握嗎?”
熾風收回目光,看了永陵王一眼,不鹹不淡地說:“王爺,等到了王城,你想收拾掉的人,我自然會幫你收拾掉,包括那個皇子,還包括,你的那些兄弟。”
永陵王意味深長地看了熾風一眼,拍了拍他的肩頭,說:“賢婿,事成之後,我們共享天下。”
“哦。”熾風淡淡地應了他一聲,一拉繮繩,丟下了永陵王,獨自到一邊去了。
永陵王一直目送着熾風騎着獨角獸走遠,臉上一直是平靜的神色,但是暗地裡卻是咬牙切齒。
可以說,此刻永陵王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這要從二十年前說起,從精靈國的那一次王位的紛爭說起。
精靈國的君主雖是世襲,卻並非像人族皇室的規矩一樣,由長子繼承繼承王位,而是由上一代的君主從所有的繼承人中挑選能力最強的人,來授予皇冠。而且,這種繼承並不是一定要在上一代君主死去之後纔可以開始,一旦下一代的繼承人能夠證明自己在各方面比自己的上一代有更強的能力,而且上一代的當權者也認同這一點,那麼便可以立刻進行王位的繼承。簡而言之,便是能者居之。
也正是這樣的制度,蒼遼皇子在一年前纔可以順利地取代他的叔叔,登上王位。
而在二十年前精靈族面臨着那個最大的危機的時候,這一個制度卻一度引起了動亂。
當時,國王在與魔族的戰爭中戰死,精靈王國急於從下一代中挑選一位新的君主,但是,當時精靈王室的下一代中,包括皇子蒼遼在內,全都只是襁褓中的嬰兒,根本沒有適合繼承王位的人選。於是最後迫於無奈,王室只能從國王的兄弟之中,也就是各位王爺中挑選一位繼承人。但是在如何挑選這個問題上,卻是有諸多的爭論,整個王城分成了各個黨派,各自支持着自己的一個繼承人,爭吵不休。
於是,魔族戰爭硝煙剛停,精靈族的內部卻又開始了另一輪明爭暗鬥。能者居之,最終成了一句虛言。
當時,年輕的永陵王一直跟隨兄長征討魔族,立下赫赫戰功,他在衆多的兄弟中能力和聲望是僅次於已去世的國王永曜的,是最有希望繼承王位的人。不料,最後成爲國王的卻是年長於他但能力平庸的永靖。因爲,永陵王和國王一樣,雖然性格直率,能力出衆,但是在玩弄權術方面,卻要比永靖王差得多,在國王死之前,永靖王就已經以各種方式拉攏了大批的官員,所以在國王死後,他反而成了繼承王位呼聲最高的人。
最後,永靖王成功繼位,成了永靖大帝。永陵王和他的其他兄弟被重新分封了土地,精靈族的一場朝野內亂,算是告一段落。永陵王的封地是富庶的東湖,掌管着全國最大的糧倉,本來應算是除王城之外最好的一塊封地了,這顯然也是永靖大帝爲了拉攏他而給他的補償。但是,不能如願繼承王位的永陵王這二十年來心有鬱結,一直鬱鬱寡歡,對永靖王雖嘴上稱兄道弟,心中卻是恨之入骨。
回到東湖之後的二十年中,他卸去了一身戰甲,開始浸淫於權術之中。他費盡心思,暗中拉攏人心,甚至想出了收集美麗的女孩爲養女來嫁與朝廷高官這種曠世奇招。而糧食富餘的東湖地區,也利於他結集和供養軍隊,總之,這二十年他是做足了政變的準備。
可惜永靖帝繼承王位後,雖一向沉迷酒色,不算是個勵精圖治的人,但是二十年來治理國家也算是中規中矩,無功無過,魔族的軍隊也很配合地沒有再越過青冥河防線一步。所以永陵王雖有心政變,卻苦於沒有藉口。一年一年,就這樣拖沓下來了。
而就在他心中焦急,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年前,更壞的消息傳來:當年的皇子長大成人,入主王城,名正言順地成爲了國王。
蒼遼繼位之後的一年中,永陵王心中鬱悶更盛,因爲當年原本就該屬於他的王城如今幾次易手,卻從來沒有落到他的手中。於是在這一年裡,永陵王一直是心亂如麻,甚至基本失去了理智地考慮問題的心情,在所有的王爺都對新繼位的皇子畢恭畢敬的時候,他卻對皇子的詔令置之不理,擺出了一副幾乎要撕破臉的態度。
後來又傳來了永靖王等各路人馬政變的消息,他收到了王城發來的支援請求,也收到了永靖王要拉他入夥的書信,可是他全都擺在了一邊。因爲他不想幫助蒼遼皇子,更不願幫助他一直恨之入骨的永靖王。他想要的是一個只屬於他自己的王城,但是卻沒有同時和兩邊對抗的信心。所以,他坐擁着強大的軍隊,卻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做。
而就在永陵王猶豫不決的時候,熾風出現了。
熾風的出現,像是給永陵王心裡那一副接近完整的拼圖拼上了最後的,最重要的那一塊。也可以說,永陵王萬事俱備,缺的,只是一點膽氣,而熾風便是給了永陵王那一點膽氣的人。
熾風是王城來的人,是南疆討伐軍的最高統帥,也是蒼遼皇子自幼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本來,憑着這些,永陵王對於熾風是深深的不信任的。
但是,熾風在永陵王府留了三天,三天的時間裡,熾風就幾乎把永陵王給說服了。
這位年輕的少將,幾乎完全看透了他內心的想法,包括他對王城的渴望和對當權者的怨恨,甚至連他心中的掙扎都完全猜透了,這讓他很是吃驚。之後熾風主動提出與他合作幫助他奪取王城,並提出入贅他的王府,成爲他的女婿以證明他的決心。
但是上面的那些都不足以讓老謀深算的永陵王對熾風有一絲信任,直到熾風向他公開了自己的身世,那一刻他有些吃驚,隨後有些慶幸。
原來,那個臉上一直掛着溫和笑容的熾風少將,竟然是那樣的身份。
然後他還和皇子一起長大,最後被皇子冊封成了魔族討伐軍的左將軍……真諷刺啊,永陵王想。
接下來的幾天裡,永陵王一直暗中讓人跟蹤熾風,而熾風的言行和新婚之夜對他女兒的冷言冷語,終於消除了永陵王心中最後的懷疑。
熾風是一個揹負着那樣一段過去的人,他是不可能會對蒼遼皇子存在感情的,永陵王想。
熾風和永陵王的計劃很簡單,那便是剿滅叛軍,殺死永靖王等叛軍頭領,讓王城的軍隊放鬆警惕。然後再趁皇子開城迎接的時機誅殺皇子,佔領王城。這樣,比和永靖王合作,最後再次被重新分封這樣的結果要好得多。但是這其中的許多環節,需要永陵王的龐大的軍隊爲保證,也需要熾風這樣的絕頂高手。比如,誅殺蒼遼皇子的任務,縱觀整個王府,只有熾風能完成。
所以即使在軍隊出發之後,熾風對永陵王的態度越來越冷淡,永陵王卻一直都忍讓下來了,因爲他越來越意識到熾風的重要性,對於成功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離王城越近,永陵王就覺得,離他登基的日子,也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