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形勢

“剛去了趟南邊。”糜晃主動解釋了他的去處:“有故友子弟在軍中供職,故找他們問問洛水之南的情況。”

“如何?”邵勳問道。

“鮮卑人撤了,據說回去找司馬穎要賬。”糜晃笑道。

“多是訛傳吧?”

“也有可能,但真走了。”

“看來,戰爭是真的要結束了。”邵勳神色複雜地說道。

從理智上來說,他覺得投降沒什麼問題。

從感情上來說,他大部分時候都在與河北人廝殺,看到因爲缺糧而失敗,心裡總不是滋味。

不過,似乎也沒什麼。

大夥兵還在。

又不是無條件投降,真把人逼急了,最後吃一頓好的,全軍拉出去,強攻敵軍營壘,勝負猶未可知。

建春門之戰,冀州兵被趕羊一樣驅殺十幾裡,足夠他們長長記性了。

正面野戰,你們不是對手。

“當然要結束了,不結束,司空怎麼秉政?”糜晃說道。

“司空這次氣魄很大啊。”邵勳有些驚訝,因爲這真的不符合司馬越過去的風格。

糜晃猶豫了一下,低聲道:“小郎君當我真去南邊閒逛了?”

邵勳默不作聲,靜靜聽着。

“我是去那邊接人的,這事你不知道。”糜晃說道:“范陽王的信使。”

邵勳點了點頭。糜晃是他的上級,沒有義務什麼事情都告訴他,即便出於職業操守與個人品格,主公的一些密事也不能四處宣揚。

“能說的都說,不能說的你也別問”——這是糜晃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老實人也是有原則的,現在他覺得能說,大概是因爲邵勳愈發靠近司馬越核心圈子了。

“司空正與鄴府談善後,他現在是洛陽朝廷與中軍推出來的主事人,爲了增加談判的勝算,肯定會有所動作。”

“都督豫州諸軍事、范陽王虓、都督幷州諸軍事、東贏公騰,或爲司空從兄,或爲骨肉至親,他們其實很願意看到司空秉政,故可爲外援。”

“另者,司空亦遣使間道前往徐州、青州、宛城等地,拉攏東平王楙、高密王略、彭城王釋,意圖同進同退,共抗司馬穎。”

“皇太弟可以給司馬穎,暫時亦可與他虛與委蛇,待大事抵定之後,司空定要與鄴府爭上一爭的。”

糜晃說完了,邵勳快速消化着這些消息。

司馬越真是個老陰比。

背刺司馬乂,並不是對司馬穎卑躬屈膝,而是自己想上位。

他現在極力拉攏禁軍諸將,並千方百計討好世家大族,取得他們在朝堂上的支持,安定洛陽局面,儘可能讓更多的人團結在他身邊。

在外界,幷州刺史司馬騰、青州刺史司馬略是他的親兄弟。

鎮許昌的司馬虓(堂兄)、鎮宛城的司馬釋(堂兄司馬植之子)更不得了,掌握着不小的兵權。

別看現在很多刺史都掛了都督某州諸軍事的頭銜,但在大晉朝,只有八個老牌都督區掌握着世兵。

這八位都督分別出鎮長安、許昌、宛城、襄陽、壽春、下邳、鄴城、薊城,一一對應着曹魏時期的各個戰略方向。

其中,坐鎮長安、許昌、襄陽、鄴城和薊城的五位都督瓜分了三十萬世兵中的大部分。

所以,都督豫州諸軍事、范陽王司馬虓的分量是很重的,都督沔北諸軍事、彭城王司馬釋的分量輕一些,但也不可忽視。

再算上掌控着幷州的司馬騰、控制青州的司馬略,

東海王的潛勢力已經呼之欲出了。

當然,以上這些人未必都會支持司馬越,畢竟他苟了這麼多年,別人不信任他是正常的。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許昌都督司馬虓應該開始支持他了。

怪不得,怪不得!

至於是司馬越動手前就與司馬虓聯繫上了,還是動手後再聯絡的,那就不知道了,反正邵勳傾向於前者。

都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一系的子孫,勾搭上還是很容易的。

“也就是說,司空早晚要盡起大軍,討伐司馬穎了。那麼,兵從何來呢?他現在能掌握的部隊太少了吧?”邵勳問道。

“這個定然要花些時間。”糜晃也有些不確定,只能含糊說道:“司馬乂都能取得禁軍支持,司空沒理由不行。”

邵勳卻不太樂觀。

公允地說,司馬乂的能力是強於司馬越的,甚至強於司馬穎、司馬顒以及已經死去的司馬冏,他能拉攏禁軍諸將支持,不意味着別人也行。

再者,自從誅殺趙王司馬倫之後,禁軍很明顯有了自己的意志。

在齊王、長沙王火併的時候他們選擇作壁上觀,不參與。

在長沙王、成都王、河間王大戰的時候,又下場了。

等到東海王與成都王再戰,他們會是什麼態度,真的不好說。

有了自己意志的軍隊對上位者而言是可怕的,因爲他們會受利益與本能驅動,不再惟命是從。

好在即便受本能驅動,他們現在也下意識靠攏司馬越,共同對抗外來勢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包括邵勳在內,洛陽王師在劣勢下被迫抱團取暖,暫時形成了一個整體,避免被人清算。至於今後會不會分裂,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中尉司馬當上了?”糜晃不想再談這些事情,轉移話題道。

“估計還得等幾個月,司空讓我先把事情做起來。”邵勳說道。

“不錯,不錯。”糜晃笑道:“以你家這個情況,出個當官的,真的不容易。”

舉孝廉,史書上比比皆是,但不要覺得很容易,那是你把自己代入上層了。

州刺史舉的秀才,有幾個落到普通人手裡?

郡太守察的孝廉,又有幾個給沒有家世的人?

太少太少了,偶有幾個,都能在史書上大書特書。

但九成九的秀才、孝廉名額,卻被士族在臺面下默默瓜分了。史官都不興記,因爲太尋常了,本來就是給他們準備的。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秀才、孝廉已經脫離了本來意義,國家公器,世家大族分肥,如此而已。

“待洛陽事定後,可給家中書信一封,讓他們也高興高興。”糜晃說道。

“屆時家人還得督護多多照拂。”邵勳說道。

“小事,小事。”糜晃很高興。

這是什麼?這是表示親近的意思。

家人都住進糜氏塢堡了,這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節奏。

他們倆人,利益捆綁得太深了。

“我亦已得司空許諾,只要抓了司馬乂,我就是新的東海中尉。”說完,糜晃捋了捋鬍鬚,帶着邵勳快走幾步,遠離人羣之後,方問道:“整軍之事,你有什麼建議?”

糜晃這麼問了,邵勳也不客氣,當即說道:“我會從現有兵士中挑選七隊精壯,與三隊孩童少年一起,編爲一幢, 我親任幢主,吳前當督伯。其餘兵士編入另一幢,楊寶調過去,擔任督伯。”

“司空既許我中尉司馬一職,讓我嚴格選兵並協助練兵,我決定挑選三十名精銳武士,曰‘教導隊’,陳有根任隊主。”

“其他隊主、什長、伍長名單,我會擬一份,交由中尉過目。”

糜晃一聽,比較滿意。

邵勳是有分寸的,他沒有胡亂插手何倫的上軍,只在王秉的下軍做文章,這就很好嘛。

王秉若肯配合便罷,若不肯,到時候下面人不聽他的,上頭還有人拉偏架,定要他好看。

當然,王秉還可以選擇魚死網破,徹底翻臉。

但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想拿着好處卻又不願得罪人,想得美呢。

“過幾日,就把部隊拉回洛陽,辟雍這邊不用守了。”糜晃說道:“再找個機會與王秉好好談談,我覺得他不是那種不識時務之輩。況且,我觀王秉之意,似乎想往禁軍中發展。司空拉攏禁軍之後,定然會想辦法安插自己人,王秉多半還看不上東海國下軍將軍這個職務。”

“哦?難不成他還想當左衛將軍、右衛將軍什麼的?”邵勳問道。

“你不想當?”糜晃奇道。

“不想。”邵勳老實答道。

糜晃大笑:“你真是個怪人。”

邵勳亦笑。

不是自己拉起來的部隊,指揮起來很難得心應手,平時或沒什麼,一旦上了戰陣,就能看出差別了。

空降或繼承得到的官職,與白手起家能是一回事麼?威望差老遠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798章 伏殺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799章 對策第953章 結算(上)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874章 入場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古代屠城第十五章 授旗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十一章 努力第二章 消化(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1056章 西中東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970章 王政(下)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1151章 大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845章 制度第871章 舊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1125章 戶口與改變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1257章 行田(下)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867章 會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六十章 勝敗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908章 阻截第806章 汾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795章 官員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029章 補救(上)第一章 徵辟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八十章 家人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814章 風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947章 入宮(上)第1129章 我忍第1154章 深淺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100章 取捨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798章 伏殺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799章 對策第953章 結算(上)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874章 入場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古代屠城第十五章 授旗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十一章 努力第二章 消化(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1056章 西中東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970章 王政(下)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1151章 大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845章 制度第871章 舊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1125章 戶口與改變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1257章 行田(下)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867章 會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六十章 勝敗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908章 阻截第806章 汾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795章 官員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029章 補救(上)第一章 徵辟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八十章 家人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814章 風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947章 入宮(上)第1129章 我忍第1154章 深淺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100章 取捨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