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

南下過冬,人是分批走的。

第一批是輜重部隊,提前幾天就出發了。

第二批是帝后、三夫人及諸王,在邵勳家宴後第二天出發。

第三批定在二十四日,也就是明天。

吳公邵雍抓緊最後的時間,去到洛陽西南的一處鄉里。

官員都休沐放假了,老百姓卻沒有。

邵雍在村頭遇到了黑稍右營副督董樂,遂與其一同歸家。

“吳公又是來談買賣的?”董樂無奈道。

他是黑稍右營副督,在洛陽、汴梁各有一宅,都是天子賜下的。

眼前這個城外別院則是自己花錢建的,不過沒什麼土地。

洛陽一度有大量荒地,且在度田完畢之後達到了高峰,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黑稍中營、右營在洛陽近郊安家後,整整一萬多戶人分地,至少也有三十畝左右,把荒地瓜分了個七七八八。

總體而言,離洛陽城越近,地越少、價錢越貴。以董樂之能,也不過得了二頃餘,託人自雕陰買了六戶氐羌奴婢,給別院打雜的同時,耕種這二頃多膏腴之地。

董氏別院附近就是黑矟右營家眷的分佈區了。

自然,他們是以村落形式存在,而不是塢堡莊園,因爲他們就是編戶之民,是朝廷稅基。

禁軍士卒的待遇是不錯的。按照最新的標準,一年領糧三十斛,分數次發放。

每年還可得賞賜若干,一般是絹四匹、錢二貫。但不排除有時候會更多,比如出征、會操等等,或者純粹就是天子高興,想多賞一點。

家人一般會有個三十畝田。

洛陽附近水利設施完善,灌溉渠網密集,地力維持得也很好,基本都是上田,畝收很高。如此一來,禁軍士卒的小日子其實是很不錯的,無怪乎別人削尖了腦袋想進來。

除了軍餉及家人耕作的三十畝上田外,禁軍家庭還有一項重要收入,那就是日益興起的鄉村手工業——多半和戰爭有關。

“陛下給十營新軍發放軍資後,洛陽武庫要補缺。”邵雍說道:“我撈了個麩袋買賣,一共兩千條,會做不?”

董樂更無奈了,道:“吳公何憂?禁軍將士哪個沒有麩袋?有時候壞了,就自己縫補。遺失了,便找人重做一個。還是韋皮麩袋嗎?”

“韋”就是經過加工後較爲柔韌的皮,如“韋編三絕”就是用韋皮編連起來的竹簡。

“革”同樣是加工過的皮,但較爲堅硬,做成革帶後可束衣。

平民百姓一般用韋帶束衣,有“布衣韋帶”的說法,皮帶上也沒飾品,比較樸素,體現了等級劃分。官員則用革帶,後漢時預備當官的讀書人也用革帶,如周磐“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

因爲韋皮較爲柔韌,是一種非常好的裝隨身食品的器具。

大梁禁軍現在越來越正規,裝備越來越先進,麩袋人手一個,容積四鬥五升,可纏在身上,行軍征戰時供五天食用。

聽到董樂問是不是韋皮麩袋後,邵雍立刻說道:“自然是韋皮,洛陽武庫裡都是好貨。朝廷要得急,將作監忙不過來,我接了兩千個,你們村做四百個,如何?韋皮、針線之類,明日有人送來。麩袋二月初我來收。”

“一個給幾錢?”董樂問道。

“十錢。 ”

“也罷,我就知會一下。”董樂說道。

“之前做的鞘套抓緊了,正月底我就要。”邵雍又道。

董樂無語,只能點點頭。

這事他一文錢沒撈,卻要去打招呼,實在不得勁。

若吳公有前途的話,那還值得靠上去,但看他一副求財的模樣,擺明是不可能了,實在無奈。

“你們手頭還有別的活麼?”邵雍剛準備離開,又問道。

“沒有。”董樂臉色更苦了,道:“不過蜀公差人來問,有沒有人會織罽。”

“他所差何人?”

“故汝南太守費公幼子費辰費屈己。”

“洛陽哪有人會織罽?就連織機都沒有。”邵雍驚訝道。

“我也是這麼說的。費辰也沒着惱,直接走了,說是要找人做織機去,就桑梓苑那種。先做二十臺出來,去太原分發至相熟的民家,讓他們農閒時學着織罽。”

“你和他很熟?”

“我就是汝南人,回鄉時有過數面之緣。”

邵雍點了點頭。

昔年費立當汝南太守,有“酷吏”之稱,把當地豪族整得五癆七傷,沒想到費家居然落籍汝南了,真不怕被人報復啊。

八弟,哈哈,你也有這一天啊。邵雍開心地笑了起來,邵家“不務正業”的男丁又多了一個。

不過八弟找人織罽確實是條好路子。

羊夫人手頭可掌握着很大的牧場,蓄養的牛羊馬匹數量很驚人,規模最大的就是位於樓煩監附近的牧場了,可能養了數千匹馬、十餘萬牛羊。

汝南也有一個,養的多是馬、驢、騾,另外還有大批夏羊。

夏羊又稱山羊,多黑色,其中公羊稱“羖羊”,母羊稱爲“輸羊”。

這兩種羊都產一種細毛,叫做“絨”,入冬前長出,開春後褪去。

羊絨細且柔,如果織成絨布,可能比圓還要珍貴。

不愧母家姓羊!邵雍悻悻想道。

他既想看到八弟與他一起貨殖,分擔壓力,又不想看到八弟發大財,真是矛盾。

不過這種情緒只是一閃而過,大體上還是很高興的。

與董樂作別後,邵雍回到府中,此時屬吏們也回來了,兩千條麩袋已然落實,遂放下了心。

二十四日,吳蜀巴荊四公一起南下一一十皇子邵恭被冊封爲荊國公,今年十二歲,母劉野那,小字黃頭。

右驍騎衛出動了二千四百騎護送,連帶着嬪御、宮人以及新近南下的拓跋鮮卑諸部子弟,浩浩蕩蕩前往廣成苑過冬。

邵雍在隊伍裡尋了下,看到了元真和阿六敦兄妹。

他們陪父親去了趟平城,然後又回來了,不過另外兩個好像沒來洛陽,還留在王夫人身邊撫養。

醜奴帶着一批中黃門侍衛在側護衛着。開過年來他就十九歲了,邵雍隱約聽聞父親給他定下了一門親事:故成紀縣子吳前孫女、材官校尉吳離之妹。

他還有個妹妹春葵,今年十七歲,明年就要嫁給當陽縣公、代郡太守曹胤之子曹混。

邵雍覺得有些可惜,他經常廝混宮中,與春葵見過不少面,對她還是挺有好感的,只可惜她是父親收的義女,是他的“姐姐”,能怎麼辦啊?

正思慮間,他看到蜀公邵厚湊了過去,片刻之後,他登上了元真、阿六敦兄妹的馬車。

邵雍想了想,大概是去談織罽之事。

而就在此時,荊公邵恭也靠過去了,一番分說之後,同樣擠上了馬車。

壞了!這買賣要被他們做大做強。

涼城、五原、漁陽三國爲他們提供羊毛,上黨劉氏控制的地方也有很多羊毛,這要是讓

他們開辦起工坊,簡直不得了。

父親離開洛陽前,讓人取了數十匹細花?,專門鋪在案几上,如漢時公侯故事,擺明了是要大力推行此物。

一旦形成風潮,圓會供不應求,價錢大漲。

雖然不太可能如漢時竇固花八十萬錢買雜圓十餘匹,但一匹萬錢卻是大有可能之事。

即便將來市面上的圓多了,價錢下來了,但量也上去了,還是一樁好買賣。

想想自己兩千條麩袋才賺幾萬錢,真是不能比啊。

只可惜自己沒這個門路了,只能弄點“辛苦錢”賺賺。

若他在上黨、太原有關係,保管家家戶戶整一臺織機,農閒之餘就給我織罽吧。

夏天收一次,冬天再收一次,一次收個幾萬匹,賣到全天下去,石崇都沒我富。

有這麼多錢,不比諸王爭來鬥去強?

誰當上了天子,也不會拿我怎麼樣,頂多朝廷缺錢的時候進獻一批錢帛,堵住兄長們的嘴。他們也要臉,我這般一點威脅都沒有且還時不時給你送錢的弟弟,打着燈籠都找不着啊。

大隊人馬行軍速度很快。三天後的傍晚,他們已遠遠看到了崆峒山上的廣成宮。

邵勳此時已在山下的園囿中住下了。

這是當年“惠皇后”羊獻容出奔後居住的地方,神龜天子所賜。

邵勳在這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尤其是第一次深入惠皇后的緊迫包容,死命播撒種子的時候,那份心理上的巨大滿足甚至超過了身體的快感,彷彿他玷污了什麼美好的事物一樣。

邵勳身邊的阿姨們,普遍年紀不小,五十以上的很多。羊獻容算是年紀相對較小的,但也奔五十去了,只不過比起同年齡的其他女人,好似天賦異稟般,她的容顏算是逝去最少的了,連身材都沒走樣。

當邵勳半躺在池邊,看到羊獻容在池中戲水時,依然讚歎不已。

可惜他們的女兒沒能活下來,不然定是大美人一個。

“陛下。”外間響起了輕聲呼喚。

女官程氏披上一件紗衣,掀開珠簾,低聲詢問一番後,將一個木盒取了回來。

“直接說。”邵勳看了眼正在瞪他的羊獻容,嘿然一笑。

程氏取出軍報看了下,道:“張將軍以僕固忠臣領橫衝、鐵騎、黃甲、射聲四營,大薄歷陽,直插瓜步。”

“又以蘇寶臣領射鵰、決勝、帳前三營下合肥,趨東關。”

“又以韓忠志(原名破六韓郭落)領振武、

玄甲、馬前三營過芍陂,突入廬江。”

“大軍已然出發。張將軍還在整頓屯田士卒,待機而動。”

邵勳聽完微微點頭,道:“收起來吧,朕無旨意降下。”

程氏遂將軍報收好,交給女史拿出去,然後看了眼羊獻容,終究沒敢下水服侍邵勳,輕手輕腳地離開了。

邵勳閉着眼睛靜靜思索着。

片刻之後察覺有異,卻見羊獻容不知何時已游到他近前,正鳳眼含煞地瞪着他。

“你就那麼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我那女甥?”羊獻容問道:“陪我來湯池,還如此三心二意。”

“哪有此事!”邵勳尷尬道:“我是在思慮要不要讓張碩盡發四郡豪族之兵、屯田之人,萬一打得順手,盡得江北之地,也不無可能。”

話半真半假,因爲邵勳真的想看看能做到哪一步。

第一步騎軍襲擾,這在後世有個專門的軍事術語:火力偵察。

偵查完畢之後,敵方的部署、戰力、士氣也差不多弄清楚了,就可做出下一步決定。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1429章 鹿子苑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1379章 回汴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二十二章 等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1354章 渡河!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841章 主動第1183章 變革第1153章 試探第1080章 邊界線第1363章 船海(上)第1188章 三線第一百章 官身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892章 財政(上)第1331章 薄城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1350章 高爾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中的戰鬥(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1252章 視察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五章 弒君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1409章 西苑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18章 溫與趙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1018章 風角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1241章 去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980章 冊封第819章 階梯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325章 歸正第893章 財政(下)第884章 陣腳第797章 耕戰第1374章 祭祖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1372章 近鄉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912章 鹽池畔第二百章 蛻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1228章 強勢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三章 勸羊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1429章 鹿子苑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1379章 回汴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四十七章 堅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二十二章 等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1354章 渡河!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841章 主動第1183章 變革第1153章 試探第1080章 邊界線第1363章 船海(上)第1188章 三線第一百章 官身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892章 財政(上)第1331章 薄城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1350章 高爾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中的戰鬥(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1252章 視察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五章 弒君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1409章 西苑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18章 溫與趙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1018章 風角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1241章 去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1101章 西苑與樑府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980章 冊封第819章 階梯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325章 歸正第893章 財政(下)第884章 陣腳第797章 耕戰第1374章 祭祖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1372章 近鄉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912章 鹽池畔第二百章 蛻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1228章 強勢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三章 勸羊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