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信

“都開國第十六年了,還有人想不開。”邵勳將奏疏扔在一旁的案几上,說道。

初夏的清風拂過,吹得紙張呼啦啦作響,上面的字跡清晰可見。

“五月二十四日,樑郡下邑縣。臣遣兵曹掾邵資率隨從二十餘人覆核該郡豪強王氏田契。王氏聚宗黨佃客四百餘衆,持鍬鋤弓矢相抗。邵資宣敕未畢,亂石飛矢驟發。小史何峻當胸中箭而歿,縣吏王純右臂折裂,從者五人身被重創。王氏子王岱持戟大呼:‘先人血食之地,焉容寒傖篡奪!’臣聞報星夜馳援,收系兇黨五十七人,然元惡王岱已遁入芒碭山澤……”

“五月二十五日,安豐郡鬆滋縣。臣命法曹參軍邵琳查該縣田簿,見豪民李延所注田畝數與地形迥異。鞫問之下,李延泣曰:‘縣丞劉昶索錢三十萬,許減田三百畝。’法曹即鎖拿劉昶,於其宅中搜出銀三百兩、白璧三雙,皆以葛布裹藏於廁垣。更得私造木印七枚,擅改魚鱗冊二十一卷,隱田五千餘畝。此獠伏罪時猶稱:‘縣中上下皆納賄金,獨罪我耶?’……”

“五月二十八日,弋陽郡西陽縣。漏下三鼓,十數蒙面客翻垣而入,浸油矢射度支曹檔房。賊曹參軍單遷格殺三人,然黃冊焚燬三車。驗屍時得知刺客乃西陽蠻人,蠻酋徐渾不滿部民編入郡府正冊,收買亡命,以爲爪牙,致有此等逆事。臣召門令史謝安問對其言西陽五水蠻自後漢建武年間於南郡東遷,勢力遍佈江夏、弋陽、安豐、竟陵,漢末時至廬江爲亂,晉季張昌又率此蠻於新野造反。臣請調集左神武衛強兵勁卒,剿殺徐渾,震懾不從……”

“五月二十九日,臣遣從事中郎分赴魯郡鄉野,屢見天師道妖人鳴鐸聚民,揚言:‘量田之竿乃抽魂之杖,所記數字即催命符咒!’諸縣愚民信其妖言,聚衆毀丈竿十七具,毆傷書吏。臣雖擒首惡祭酒朱符,然田疇測量已滯……”

女官應氏跪坐於案几後,手忙腳亂地收拾奏疏。

石氏瞟了她一眼,道:“陛下一查就查到泰始初,很多人家業都保不住了,有此反應倒也尋常。”

今日天比較熱,太陽潑灑下的灼灼金光,直燙得人肌膚生疼。

她和應氏身上都穿着清涼的蕉葛布涼衫。

應氏跪坐在那裡,身上的衫子極是寬綽,肩線鬆軟垂墜兩袖闊大如雲。

衫身亦如流水般直瀉而下,腰際僅鬆鬆繫着一條素色絲帶,微風吹過,衣襟便微微漾開,露出裡面堅實又柔膩的風情。

微風停止後,衣襟合攏,卻更加誘人了,蓋因此物極是輕薄透光,半遮半掩之間,衣衫薄似青煙,如同一團雲霧,包裹住了嫋嫋婷婷的身段。

收拾完奏疏後,應氏便斂容靜坐。

她的臉蛋隱有尚未褪去的潮紅,如墨的青絲只用一根玉簪鬆鬆綰起,餘發垂落頸後,玉簪斜斜,將墜未墜,一副潦草匆忙的模樣。

“與之前的那份收一起。”邵勳指了指另外一處,道。

“是。”應氏應了一聲,嗓音沙啞得讓她感到驚訝,更有些羞愧。

她先理了理衣裙下襬,然後捧着奏疏起身。

石氏目光一瞟,案几後地毯上波斯神鳥那火紅色的長喙頂端似乎滴落了什麼。

騷蹄子,方纔一定美死了。

陛下也真是的,一定要坐在她身後,那兩瓣肉就那麼好看?

“陛下。”石氏輕輕坐到邵勳懷裡。

“起來,天那麼熱。”邵勳捏了石氏一把,說道。

石氏有些受傷地站起身,又瞟了一眼回來的應氏,暗道她只是個女官,我卻是美人,心裡一下子平衡了許多。

南風復起,一陣一陣的。

風過處,涼衫輕輕鼓盪,衣袂飄飄。

風停了,清涼之氣便從衣衫的每一道經緯中溢出,彷彿浸透了蕉葉的綠意,濾盡了塵世的煩囂。

這會的邵勳,已經純粹是美學的角度來欣賞了,目光中沒有慾望,只有讚歎。

少婦穿着蕉葛衫,便彷彿披上了一團流動的薄霧,又似披了一身清涼的煙嵐,風起風止,宛如一呼一吸。

那呼吸裡,既有竹林下拂弦的清越,又有流觴曲水邊的微醉。

行走坐臥間,又把身段誘人之處展露出來,彷彿在呼喚男女間最原始的渴望。

妙哉。

邵勳收回目光,道:“擬旨吧。”

應氏又跪坐了下來,背對邵勳。

“漢光武度田,半途而廢,實在可惜,朕豈能蹈此覆轍?昔年第一次度田,河北叛亂都平定了,此等小場面,於我何傷耶?”邵勳說道:“豫州諸郡、諸衛悉聽覆田勸農使幕府調遣,不法官員勿要輕易處置,押來黃沙獄拷問。另着太醫署遣人巡視鄉里,療傷賑饑,揭巫蠱之詐。損毀之簿冊,即刻重造,由黃沙御史監核……”

應氏寫完之後,將詔書遞到邵勳面前。

邵勳接過一看:“昔光武度田而天下洶洶,今刀筆之吏竟需甲冑護身。若不起詔獄以滌貪瀆,興王師而破豪壘,恐度田未竟而禍亂先萌。今處分如下……”

“寫得不錯。”邵勳拍了拍應氏的臉,道:“發往中書省吧。”

應氏遲疑了一下,低頭看着身上的涼衫,赧然道:“陛下……”

“先去擦洗下,再換身衣裙。”邵勳笑道。

應氏如蒙大赦,快步離去。

“煮茶,涼了再送來。”邵勳對石氏吩咐了一句,然後一手墊於腦後,斜倚在胡牀上,拿起另一份奏疏看了起來。

石氏幽怨地離開了。

邵勳慢慢翻閱着三子念柳送來的奏疏,仔細看着。

高昌國收市面上的各色雜銀及外國錢幣,熔鑄龜幣,截至四月底,已鑄造了六萬七千餘枚。

如果在洛陽,這便是六萬餘貫錢,不過在高昌,沒有哪個正常人會覺得一枚龜幣能換千錢。按照念柳的說法他初步定下了一龜幣值五百錢的匯率,但民間似乎有另一種匯率。

看到這裡,邵勳輕笑一聲。官方匯率和黑市匯率不一樣了吧?

黑市匯率純是按照重量以及銀銅比價來判斷的,而官方匯率固然參照了銀銅比價,但又帶點法定的意味,中間是存在利差的。

邵勳想了想,決定一會親手寫封信,讓念柳不要着急,如果有人大肆套利,先掌握情況,然後把人抓起來,該罰錢罰錢,該坐牢坐牢,甚至抄家殺頭也無所謂,一定要讓人膽寒。

翻過這一頁後,邵勳繼續逐字逐句地讀着。

念柳說他五月下旬就要去車師後國境內的金滿鎮,巡視夏宮。

數月之前,邵勳令一部分運糧的巴蜀役徒轉道天山以北,另徵發車師後國人丁,在山後營建金滿城。

夏宮是一座獨立的宮城宮城之外便是金滿內城以及外城了。就型制來說,與高昌城差不太多,就規模大一些而已。

金滿鎮城位於金滿三城西城牆外,是一座獨立的衛城,與金滿三城互爲犄角。

金滿鎮一千戍兵已經招募齊備,算上家人,計一千四百餘口,今年春天就開始了墾荒。

他也知道了裴家有人要西行——事實上這件事在去年十月就已經在私下裡推進了。

裴家人決定落腳高昌,但還有一批跟過來的河東士民決意落腳金滿、蒲類二鎮,因天山北麓不怎麼缺水,利於農事。

念柳的五千兵幾乎全分佈在高昌、伊吾二郡,去年正月開始春耕,收成不怎麼樣,主要原因是灌溉用水不夠。

今年正月又春耕了,估計收成還是不怎麼樣,但比去年好不少,主要原因是開挖了一部分井渠。

他預計明年秋收依然不能自給,但缺口不大了,後年秋收大概率能勉強平衡,前提是這幾年依然持續不斷地開挖井渠。

公函中還提及駐守山後的義從軍又與穿越沙漠而來的匈奴人交手了,斬首千餘級,敵衆潰去。隨即主動出擊,擊破了一個正月裡沒來高昌的烏孫部落——烏孫人在漢時還是國家,而今幾乎散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不再是威脅。

焉耆那邊也打了一仗。

念柳令薛濤、慕容恪各引千騎,與焉耆兵、府兵合擊,擊敗了一股東躥的獪胡兵,殺敵數百。

看到這裡,邵勳又仔細研讀了一遍,準確地說,擊斬了七百二十九名獪胡兵,獲馬千匹。

毫無疑問,這是獪胡的一次試探,結果被狠狠地打回去了。

三年內折損了超過兩千兵,對人數不算很多的獪胡部落而言,是不是有點肉疼了?希望他們能清醒一點,與粟特胡商合作不好麼?人家做買賣,你提供保護,隔絕一路上各路牛鬼蛇神的覬覦,這叫合作共贏。如何抉擇,全看他們自己了。

信的最後,念柳請教了一些貨幣上的問題,比如如何確定該鑄造多少錢幣。

邵勳想了想,忍不住了,起身開始寫信。

他讓念柳派人去集市,儘可能考察、記錄高昌的糧食、布匹、葡萄酒、耕牛、鐵器等剛需物資的價格,然後自己做決定。

而說到布匹,念柳隨公函送來了一段布,稱之爲“細緤”。

緤在此時指的是木棉花織成的布,名曰“緤”。

又稱“吉貝”或“白迭”,多產於寧州南中地區,經常被蜀地商人販來北方,價格昂貴。

正宗棉花織成的布也有,一般是胡商帶來的,往往與木棉布混在一起,通稱緤布。

念柳將之區分了開來,以“細緤”命名,蓋因其織造更加細密。

他打算往中原販賣此物,因爲看起來能賺大錢。

邵勳想了想,在信中贊同了他的想法,但並沒有立刻索要非洲樹棉的種子,因爲他還沒想好。

南方莊園太多了,別真他媽搞成棉花種植園。

寫完信後,他便將其收好,打算回到宮中時讓秘書郎王羲之抄錄存檔。

這個時候,石氏端着茶走了過來。

“不急。”邵勳擺了擺手,又開始手擬詔書,命令把對抗度田的人集中起來,分批流放高昌、遼東以及樂浪、帶方四郡國。

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五章 弒君第二十四章 幫你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二章 行路(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285章 團聚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1184章 服從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1363章 船海(上)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402章 練手(下)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十二章 義務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1301章 控制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1452章 提前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1389章 雙贏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1464章 舅甥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1065章 習家池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1414章 告狀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270章 輯文第1399章 清明(下)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1182章 大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975章 暢談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1081章 人口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1476章 七郡大使第965章 西苑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十五章 幕府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180章 陰館第1141章 小路第九章 火併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都可以談第960章 新官上任(上)第892章 財政(上)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1350章 高爾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
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五章 弒君第二十四章 幫你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二章 行路(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285章 團聚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1184章 服從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1363章 船海(上)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402章 練手(下)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十二章 義務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1301章 控制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1452章 提前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1389章 雙贏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1464章 舅甥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1065章 習家池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1414章 告狀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270章 輯文第1399章 清明(下)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1182章 大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975章 暢談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1081章 人口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1476章 七郡大使第965章 西苑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十五章 幕府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180章 陰館第1141章 小路第九章 火併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都可以談第960章 新官上任(上)第892章 財政(上)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1350章 高爾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