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逼王

邵瑾沒有立刻返回綠柳園,而是臨時改變主意,於五月上旬抵達了陳縣,巡視他父親曾經發家的地方。

沒說的,大部分幕府僚佐也跟了過來。

考慮到過去一段時間比較辛苦,太子給衆人放了假,可在睢陽渠畔休息三日。

謝安特地回了趟陽夏,帶着新交的朋友桓衝。

陽夏其實還有謝家人,但幾乎都不認識謝安,畢竟當初謝氏大部分子弟都去江東了,留下來的也多年沒有聯繫,關係淡漠得很。

敘了一番家誼之後,得知他是謝裒的兒子,總算有幾個老人想起了這麼一號人,出面招待了謝安,並安排了住處。

天色漸晚之後,謝安離開了臨時居住的小院,來到了睢陽渠畔,似乎有些沉默。

桓衝跟在他後面,輕聲說道:“安石,何須如此?昔年我長兄回譙郡,老宅都沒人住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些族人,一聽是從江東回來的,都沒什麼好臉色,紛紛說吳兵劫掠得太狠了。”

謝安啞然失笑,回過頭來,看向桓衝,說道:“吾觀此渠水奔流不息,晝夜不捨。然流經之處,岸石草木,識此水乎?”

桓衝搖頭道:“不識也。”

謝安點了點頭,道:“人事代謝,亦如是耳。吾心若水,何有波瀾?”

桓衝又無奈了。謝安石,你真會裝!明明失落都寫在臉上了。

“昨日庾公召見,歡談半日,扶搖直上之日不遠矣,確實不必太過在意這些。”桓衝說道:“就是不知安石你怎麼想的了。陳郡謝氏、鄢陵庾氏本就離之不遠……”

說這話時,還不斷看向謝安,打量着他的神色。

謝安聞言,一振衣袖,倒揹着雙手踩着木屐,緩步行走在河岸邊,口中說道:“但見青山在眼,便向青山行耳。”

“安石,此言何意?難道是答應了?”桓衝問道。

謝安笑而不語。

桓衝只有十五歲,到底城府不行,有點想打他,讓你裝!

“幼子(桓衝)聽說過鵷鶵嗎?”晚風漸漸大了起來,謝安恰到好處地停下了腳步,憑風而立,飄飄欲仙。

“可是‘惠子相樑’故事中提及的鵷鶵?”桓衝遲疑道。

“正是。”謝安點頭道:“夫鵷鶵發於南海,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桓衝正聽得入神呢,謝安的話音戛然而止,沒下文了。

“想什麼呢?”謝安扭頭看向他,笑道:“回去吧,走了一圈,我又餓了,去將胡餅烤了,你我一人一半。”

桓衝啞然。

謝安方纔還是一副高人形象,這會格調又下來了,讓人無所適從。同時也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爲謝安收放自如,他不及也。

在太子面前,大抵是風度翩翩的有道君子形象。

在他們這些朝夕相處的人面前,則是一副下棋都要賭錢的凡夫俗子形象。

佩服。佩服啊!

二人遂一前一後回家。

走路的時候,桓衝還在反覆咀嚼剛纔那幾句話,快到小院時,彷彿一道驚雷般,他想通了!

謝安石是說他雖然“發於南海”,然後又不得不“飛於北海”,但“非梧桐不止”,再結合他說的“青山在眼”,那麼意思呼之欲出了:他只願投靠太子,只有太子值得他投靠。

這人真是狂!

桓衝悻悻想着,然後又有些糾結,到底要不要原話告訴庾公呢?平心而論,這段時間他和謝安石相處愉快,交情也不錯,不能那麼坑他。但庾公問起來,又該怎麼說呢?好難啊。

不過,謝安石既然敢當着他的面這麼說,顯然是不怎麼在乎的……

一夜無話。

第二天起來後,謝安又來到了睢陽渠畔,仔細打量兩岸風物。

桓衝打着哈欠,問道:“安石,你是不是在看宿麥長勢?”

他昨晚沒睡好,輾轉反側許久,後半夜才迷糊了過去,這會還有點困。

“宿麥青黃,歲歲如是。田疇盈縮,代代不同。這些原本都是謝氏的田地,多年前就已分給流民百姓了。”說話間,謝安扶起一株倒伏的麥穗,又道:“吾所觀者,非穗實之豐歉,乃風過麥浪時——孰伏?孰起?孰化塵泥?”

說到這裡,他看向桓衝,問道:“幼子,近日我聽到許多怨言。庾公回來後,找他的人不少。便是陳郡謝氏,聽聞要清理泰始以來田籍後,亦牢騷滿腹,你——好自爲之。”

說完,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走吧,今日便回陳縣。”

桓衝欲言又止,最後點了點頭。 ******

二人回到陳縣時,太子正在睢陽渠兩岸巡視。

當年邵勳安置的老一代流民大多已經故去,但“陳公”的事蹟依然在遠近傳揚着。

聽說“陳公”的嫡長子過來了,陳縣百姓紛紛過來圍觀,讓邵瑾大受震撼。

“我父收攏安置流民已逾三十年,不意遺澤仍在。”他感慨道。

“殿下,禁軍數次於陳郡募兵,忠勇之處,世所難尋。”督護垣喜在一旁說道:“今殿下於天下諸州度田,分田百姓皆感恩戴德。長此以往,不但府庫豐盈,便是發民成軍,鹹願爲殿下死戰矣。”

邵瑾緩緩點頭,他已經見識過這類事情了。

之前在潁川度田,清理出來部分空地,他優先給了左驍騎衛府兵、左金吾衛府兵餘丁。一時間,兩衛數萬家歡聲雷動,即便沒分到地的人也高興不已,因爲看到了希望。

這其實就是父親派他來度田的目的之一,即施恩,父親確實是在一步步爲他鋪路。

不遠處的河面上出現了一支船隊。

邵瑾放眼望去,大概有十餘艘的樣子,皆滿載,吃水甚深。

“五六月間,就數南下的船隻最多。商徒滿載北貨,迤邐南行。”度支參軍魯尚輕聲介紹道:“到七八月間度支中郎將府南下的船隊會大增,多駛往淮南,準備收取秋糧。”

邵瑾這纔想起淮南安置了不少民屯,遍佈七郡,遂問道:“淮南民屯當有四萬餘戶,而今如何了?”

“回殿下,而今多能自食其力。”魯尚說道:“但天子有詔,數年內不得編爲民戶,尚需移風易俗。”

“移風易俗需要學堂。”邵瑾說道:“孤來陳縣,見得官私學堂十餘,卻不知淮南民屯開辦了多少學堂。”

“今年將開第七所,收錄諸胡孩童數百人。”魯尚說道。

“少了。”邵瑾一擺手,道:“待巡視至淮南時,孤要好好看看,這學堂怎麼開得這般難。”

“北地事務繁重,尚需殿下總攬。淮南度田,遣屬吏爲之即可。”魯尚勸道。

邵瑾沉默片刻,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沒別的原因,淮南開發得還不夠,沒必要去冒險,只不過這話不便公然說出來。

不過前陣子聽幕府兵曹掾邵資提及,淮南皆良田沃壤,稻麥輪作之下,定成“天府之國”,於是便對這個地方很感興趣——邵資出身歷陽邵氏,乃當地一小士族,因姓邵,便上門主動投效,算算碰碰運氣,邵瑾看到後也很親切,直接勾選其爲兵曹掾。

邵瑾很清楚稻麥輪作下農田的收成不是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能比的,而淮南又處於長江以北,安置了大量府兵及民屯,且交通便利,若好生經營,資糧可源源不斷輸入汴梁、洛陽,成爲朝廷直轄下的財賦重地。

他算是記住這個地方了。

“前番俘虜了數萬禿髮鮮卑,而今在何處。”他忽然想起一事,問道。

“依陛下之意,今歲修治滹沱河的鮮卑、高句麗百姓將分批發往徐州、淮南,成爲府兵部曲。”魯尚回道:“禿髮鮮卑四五萬人,一部已發往徐州疏浚河道,堆積垛田,另一部尚在少府手中,不日將發往河北,續治白溝水、滹沱河。”

邵瑾點了點頭。

這會正在河北整治滹沱河的鮮卑、高句麗人之前在幷州治河,那還是他的提議呢。完工之後,雁門、新興二郡軍民歡欣鼓舞,紛紛稱讚他的賢德。

考慮到這批人之前已經在廣陵修治過邗溝了,現在逐步將其編爲府兵部曲,其實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酬勞——毛不能逮着一隻羊薅。

而禿髮推斤一家被檻送洛陽斬首之後,禿髮鮮卑這股勢力算是覆滅了,餘衆被強制東遷,接替慕容鮮卑、高句麗人充當苦力,活躍在各處治河工地上。

毫無疑問,死亡率是很高的,活下來的人也形容枯槁,彷彿失去了生氣一般。轉爲府兵部曲後,日子會好過一些,算是解脫了。

另外,他也對魯尚十分滿意,有問必答,答皆言之有物,顯然腹中是有才學的。

此人也算是老人了,出身扶風魯氏,秦王時代就在,之前不是特別重視他,此番召入覆田勸農使幕府後,便顯示了他實幹方面的才具。

真說起來,這次真看到了不少人才,尤其是謝安石。

太子太師宋公說他是和王導一般的人物,可能不太擅長處理具體的庶務,但他們往往交遊廣闊,能彌合分歧,團結大多數人。

能具體辦事是一種本事,能團結人也是一種本事,如果用對了地方可收奇效,甚至成爲股肱之臣。

邵瑾覺得宋纖有些過譽了,畢竟謝安才二十多歲。但他個人對謝安的觀感不錯,準備給他機會,長期觀察。

五月底,邵瑾返回了襄城。

豫州諸郡度田深入進行,各種事情層出不窮,法曹、兵曹、賊曹、左右司馬忙得腳不沾地,而度田過程中的各類事情,統一彙總成冊,每隔旬日便發往洛陽,交由邵勳覽閱。

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1270章 輯文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十六章 歸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1129章 我忍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1281章 親子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十六章 歸心第五章 學生第969章 王政(上)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275章 門路第959章 考較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827章 後方老登們(爲盟主提拉忒彌斯加更)第1109章 山城(下)第828章 偏師第1238章 散第1029章 補救(上)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十章 亂兵第1239章 進駐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1060章 阻遏第1441章 迫降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十五章 幕府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797章 耕戰第一章 批發第1421章 靠攏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1473章 年前年後(下)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爲盟主小蔡想睡覺加更)第908章 阻截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十六章 汲桑第1249章 上班第1207章 嚴防死守第918章 辦法(上)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1091章 見面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965章 西苑第1006章 居延第1257章 行田(下)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834章 衝鋒!第1061章 合理戰術: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801章 政務第1467章 遠方信息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893章 財政(下)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二章 消化(下)第893章 財政(下)第914章 乖巧第1236章 毒蟲第1429章 鹿子苑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873章 諸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古代屠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
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1270章 輯文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十六章 歸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1129章 我忍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1281章 親子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十六章 歸心第五章 學生第969章 王政(上)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275章 門路第959章 考較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827章 後方老登們(爲盟主提拉忒彌斯加更)第1109章 山城(下)第828章 偏師第1238章 散第1029章 補救(上)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十章 亂兵第1239章 進駐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1060章 阻遏第1441章 迫降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十五章 幕府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797章 耕戰第一章 批發第1421章 靠攏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1473章 年前年後(下)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爲盟主小蔡想睡覺加更)第908章 阻截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十六章 汲桑第1249章 上班第1207章 嚴防死守第918章 辦法(上)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1091章 見面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965章 西苑第1006章 居延第1257章 行田(下)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834章 衝鋒!第1061章 合理戰術: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801章 政務第1467章 遠方信息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893章 財政(下)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二章 消化(下)第893章 財政(下)第914章 乖巧第1236章 毒蟲第1429章 鹿子苑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873章 諸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古代屠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