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切香腸

二月底,新來關中諸胡的草場、農地已基本分配完畢。

此事主要由龍驤將軍幕府從事中郎鄭隆、督護楊會二人操辦。

前者是邵勳的學生,後者出身宜陽楊氏——弘農楊氏的分支,其實就是塢堡帥子弟。

每個部落都劃分了地盤。

沮渠崇部五千口人所在的區域被重新劃爲德勝鄉。

按照邵勳定下的制度,百戶爲裡,五里爲鄉,四家爲鄰,四鄰爲保。這不是說一個鄉只有五百戶,事實上這是最低標準,沮渠崇這個部落就被整體劃分進一個鄉。

鄉有長,以沮渠崇爲鄉長,將來如果立了功,可升官進縣裡,甚至進幕府。

鄉長還有佐,員額有二,這兩個職位由陳郡公府派兩個無品級的舍人充任,協助鄉長管理各項事務。

鄉以下設了十個裡,以六個氏族(相當於血緣宗族)首領爲里正,另提拔四名新里正,皆部落裡較爲出名的勇士。

保長以下由其自推。

另把張角舊壘賜給沮渠崇,作爲他的辦公場所以及農閒時丁壯們操演、集訓的場所。

“鄭隆,你覺得這樣做如何?”邵勳問道。

“已經夠了,再多也不合適,可徐徐圖之。”鄭隆回道。

“曹孟德就只做到了第一步,任官。”邵勳說道:“其實以他當年的實力,或許可以更進一步,但他沒敢這麼做。”

匈奴分爲五部,各派官員管理,下面就是自治了,完全放任。

但就連這五部校尉,很多時候也是由匈奴人自己兼任。

說白了,這叫羈縻統治。

曹操爲什麼沒有編戶齊民?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遵循傳統,畢竟東漢朝廷也是羈縻統治,也可能是圖省事,以利用他們全力對付外敵。

曹操選三郡烏桓,以爲天下名騎。這些人爲他東征西討,立下了多大的功勞?戰鬥力應該是十分強勁的,他應有所忌憚。

匈奴同理,甚至比烏桓更難纏。

如果曹操願意發狠心,拼着內部爆發叛亂,也不是不可以強行做一些事,但他終究沒選擇這麼做。

邵勳足夠狠。

他做好了招誘而來的關中羣胡再次叛亂的思想準備,不然也不會把銀槍、義從二軍帶在身邊了。

我敢屠光你們,你們敢不敢叛亂?

這就是一個誰先眨眼誰輸的遊戲,他不在乎你們這點騎兵,捨得損失掉,大不了回去舔劉野那,對她好點,哄一鬨她,你能奈我何?

要想真正管束起來乃至同化,編戶齊民是必走的一步。哪怕基層管理職位仍由他們自己人擔任,但要把這個制度建立起來,這是最關鍵的。

很多人都喜歡質變,不喜歡量變,其實不同等級的量變,產生的影響也是天差地別的。

量變足夠了,就會產生質變。

這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急躁是要不得的。

“你還有什麼建議?”邵勳看着這個學生,問道。

鄭隆曾經在宜陽三塢幹過,後出任縣吏,再爲縣令,復徵入幕府,可謂歷練多年——當初的小毛頭,現在也奔三了。

“今歲若伐石勒,可調其兵馬出征,諸部渠帥立功後升官走人。”鄭隆建議道。

邵勳沉吟了一下,道:“稍稍有些急躁,等兩三年再說。”

“是,學生急躁了。”鄭隆說道:“還是得先建立幕府威信,讓里正、保長乃至勇士識得幕府,眼裡不再只有頭人,再徐徐圖之。”

“伱知道徐徐圖之就好。”邵勳欣慰道。

做什麼事都想一步到位,那是非常危險的,切香腸、溫水煮青蛙纔是正理。

邵勳甚至沒拿諸鎮將動手,而是以新來投靠的關中胡人做試點,就是因爲他們心氣相對低,相對好擺佈,編戶齊民沒那麼大阻力。

況且,他雖然建立了編戶齊民的制度,但各級官員還是由胡人擔任,反彈相對小一些,因爲看起來似乎還是他們自己管自己。

甚至於,就連沮渠崇那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一定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

慢慢來,先讓他們適應現行的制度、節奏,時間長了,慢慢就會有變化了。

熬鷹、馴馬、馴牛、與女人拉扯,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邵師,將來河北諸鎮將——”鄭隆剛說一半,沮渠崇已帶着兩位鄉佐、十名里正、數十名保長過來致謝,於是果斷閉嘴。

“來了啊。”邵勳轉過身來,看着衆人,然後拍了拍手。

親兵們將馬車拉了過來,車上全是各色布帛。

自沮渠崇以下,人人看着這些絹帛,眼睛都直了。

這不怪他們。

他們有馬騎、有肉吃、有奶喝、有皮裘穿,但真不一定有多少絹帛。對他們而言,這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龍驤將軍幕府督護楊會走了過來,先向邵勳行了一禮,然後看向衆胡,清了清嗓子,道:“牧草返青以後,爾等須得整備兵馬、器械,隨軍出征。陳公念爾辛苦,特發賞賜。下面,點到名者依次上前領賞。”

沮渠崇一怔。

難道不應該把絹帛先給他,再由他來分配賞賜嗎?漢以來及至魏晉,都是這麼做的啊。

諸氏族首領(里正)、保長(部落勇士)紛紛把目光投向沮渠崇。

劉靈悄然上前兩步,站到邵勳身後。

九百餘身着明光鎧的親兵持械肅立,默默看着羣胡。

沮渠崇最終沒說什麼。

楊會暗暗舒了口氣,朝一旁的小吏點了點頭。

“鄉長沮渠崇,賜絹四十匹。”小吏唱道。

“謝明公恩賞。”沮渠崇拜倒於地,大聲道。

“鄉佐水丘憲,賜絹二十匹。”小吏又唱道。

“謝明公恩賞。”水丘憲應道。

他出身陳留,漢時是士族,這會已淪落爲了土豪。陳公提拔他,讓他來協助胡帥管理鄉民,其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沒什麼不滿的,很乾脆就應下了。

“鄉佐蔡澤……”

“里正鐵弗俟,賜絹十匹……”

小吏一一唱完名後,數百匹絹已發放完畢。

“謝明公恩賞。”衆人集體拜倒於地,高呼道。

邵勳沒有說話,而是倒揹着雙手,從衆人面前一一走過。

他走得很慢,有時候會停下來一小會,在沮渠崇面前停頓的時間尤其長。

沮渠崇幾乎把額頭貼到了地上,心中忐忑不安。

諸里正、保長們有人偷瞄沮渠崇,也有人偷瞄邵勳,心中若有所思。

邵勳每走到一人身前,那人就學沮渠崇,把頭低到塵埃裡。

現在他們有更直觀的印象了:和部大沮渠崇比起來,陳公更大。

而且,大夥領到的賞賜也是由陳公發下的,並非部大沮渠崇,甚至不是他去找幕府討價還價得來的。

“恩出於上”這個道理,無論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

在他們過往的生活中,並沒有陳公的身影。現在有了,而且滲入了他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這只是一個開始,爭奪影響力的開始,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

“起來吧。”邵勳說道。

衆人長舒一口氣,紛紛起身。

“牧草返青之際,諸事繁忙,爾等自去吧,用心做事。有功者必賞,有過者必罰,此皆有定規,散了吧。”邵勳又道。

“遵命。”衆人紛紛應道,然後作鳥獸散。

劉靈緊跟在邵勳身後,佩服不已。

陳公什麼話都沒有說,就靠沉默的力量,讓羣胡們心思忐忑,戰戰兢兢。這般深刻的印象,怕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忘不掉。

張賓也在默默觀察。

陳公統御羣胡的手段可真多啊。

能和你們一起吃“心口菜”。

能和你們一起打獵。

能和你們一起談笑飲酒。

但他也有威嚴的一面,還立下了制度。

制度就像套在牛鼻子上的環,初時很不適應,各種不舒服,甚至發脾氣,但適應了以後,好像也不是那麼不可接受了。

這可比曹魏、國朝對胡人的管治更進一步了。

自後漢以來,胡人基本是“野放”的馬,現在要變成槽櫪馬了。

他很感興趣,想看看到底效果如何。

張賓還想起了石勒。對此,他只能微微嘆息。

人和人,終究是有差距的。

石勒平日裡甚至比陳公還忙,生活簡樸,不近女色,昂揚上進,百折不撓。

陳公這個人,生活雖然談不上奢侈,但絕對不簡樸,而且喜歡玩弄女人。但比起軍略、手段來,卻要高出一籌。

當然,兩人最大的差距還是眼光。

陳公的目光彷彿能洞穿歷史迷霧,直中本質,這是兩人差距最大的地方。

勝負分矣。

……

從二月底開始,一直到三月下旬,邵勳一直在趙郡轉悠。前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粗粗把關中降胡安置了下來,並定下了規矩。

接下來,就是繁瑣細緻的水磨功夫了,他不再親身參與。

四月初三這一天,他率軍返回了鄴城,爲南下徐州的大軍送行。

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796章 老人第821章 哭秦庭?第二章 消化(下)第1087章 商屯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六章 巡河(下)第1257章 行田(下)第1178章 軍鎮第948章 入宮(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十五章 濯足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1290章 話聊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1130章 感悟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801章 政務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903章 亂戰(上)第十三章 無題第919章 辦法(下)第十七章 先鋒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四十章 班師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870章 商路第991章 面見(下)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1100章 取捨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1442章 清點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五章 巡河(上)第1081章 人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169章 門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貴第八十章 家人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努力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1315章 調動(下)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一百十章 派別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351章 先搶爲敬
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796章 老人第821章 哭秦庭?第二章 消化(下)第1087章 商屯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六章 巡河(下)第1257章 行田(下)第1178章 軍鎮第948章 入宮(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十五章 濯足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1290章 話聊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1130章 感悟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801章 政務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903章 亂戰(上)第十三章 無題第919章 辦法(下)第十七章 先鋒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四十章 班師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870章 商路第991章 面見(下)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1100章 取捨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1442章 清點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五章 巡河(上)第1081章 人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169章 門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貴第八十章 家人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努力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1315章 調動(下)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一百十章 派別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351章 先搶爲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