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

馬車緩緩通過建春門內御道。

邵勳掀開窗簾看着外間。

高大的太倉最爲醒目。但他知道,內裡空空如也,一如今上司馬熾。

石崇舊宅仍在,易過手,換過主人,但現在無人問津,荒草過膝,一如這個朝廷。

吳王府老舊斑駁,不復往日輝煌氣象,有點風中殘燭的意味,既像司馬宗室,又像樑國十郡範圍內的世家大族。

街道上遍佈銀槍左營軍士,威風凜凜,意氣昂揚。

他們身上散發着濃郁的朝氣,神完氣足,睥睨四方。這是時代變革下不但沒有損失自己利益,還從別人那裡搶得份額的羣體。

世家大族私兵和他們比如何?待遇、地位差遠了。

都督世兵和他們比呢?還是差遠了。

甚至原本的洛陽中軍和他們都比不了,因爲待遇方面還差一些,更何況洛陽中軍並不全是募兵。

邵勳多年來持之以恆,終於讓世家大族割了一點肉,把士兵的分配比例提上去了。

這是他真正的基本盤。

抵達邵府之後,邵勳下了車。

銀槍左營督軍王雀兒親來拜見。

邵勳捶了捶他的肩膀,笑道:“比以前結實多了。”

說完,又看了下王雀兒的臉,道:“更成熟穩重了。”

王雀兒羞赧地笑了笑。

他身邊跟着數十親兵,見到督軍這個樣子,都低下了頭。

王督話不多,說話語氣也不重,但做出的決定卻不可更改。河內大撤退時,親自下令斬殺了幾名潰退的軍校,任誰求情都沒用。

但在陳公面前,卻羞澀得像個少年郎。

邵勳也注意到了王雀兒身後的親兵。

是啊,曾經帶的孩子長大了。

他有妻兒、有親信、有自己的小團體,戰場之上六親不認,指揮若定,建立了自己的威望,結下了自己的恩義。

師徒會面之時,仍能感念當年的一切,關係仍未變質,這就很好了。

“走,到裡面說話,今天都是自己人。”邵勳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一行人遂進了邵府。

吃過午飯後,前些時日在陳郡休整的金正等人也來了。

傍晚時分,銀槍中營的張碩、孫和,騾子軍的徐煜、蔣恪,黑矟軍的侯飛虎等人悉數趕至。

邵勳讓人在後院搭起烤架,一邊炙肉,一邊席地交談。

“自永寧二年(302)始,十四年了。”邵勳接過金正遞來的烤肉,道:“當年之事,歷歷在目。金正,你當年的肚子像個無底洞一樣,怎麼吃都吃不飽。”

此話一出,衆皆大笑。

金正得意洋洋,彷彿能吃是一件很值得誇耀的事情。

“可惜毛二不在,當年就數他最會哭。”

“毛二不記得老兄弟了。前陣子北上幽州見了一面,他坐着牛車、踩着木屐,身上撒滿了薰香,和咱們臭烘烘的兵家子不是一路人。”

“鄭隆、王輝都沒他會裝,閒下來還會一起喝酒。”

“王輝也不太行。年初我從小長安去宛城看他,他的續絃妻出身順陽範氏,席間有幾個範氏子弟,居然給我擺臉色。王輝那狗東西也不勸阻,老子一氣之下走了。”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以後南陽要是有人作亂,他第一個被賣。”

“讀書多了,又娶了個士女,以爲自己也是士人了,哈哈。孫大眼,我兒子以後娶你女兒,如何?”

“你兒子身板太弱,不行。”

衆人又笑。

社會風氣的改變,真的那麼容易嗎?其實很難。

邵勳帶的頭兩批學生(東海人、太原人),如今都有家有室,地位不低,但他們融入士人主導的社會圈子了嗎?未必。

就連劉裕這種猛人,當了皇帝后,都還有人恥笑他的寒門出身。

桓氏一旦從事役門兵家子職業,風評立刻變差。

是,你位高權重、家財萬貫,作爲士人的我不得不依附你、討好你,甚至把女兒嫁給你,但並不妨礙我暗地裡鄙視你出身差。

“好了,少說兩句。”邵勳擺了擺手,說道。

衆人紛紛噤聲。

“多大點事,像個婦人一樣到處說。”邵勳掃了一圈,笑罵道:“文武殊途,有些事沒有辦法。”

“邵師,什麼時候有辦法?”金正藉着酒勁,問道。

“慢慢來,不着急。”邵勳端起酒杯,道:“滿飲此杯。”

衆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氣氛又活絡了起來。

在場的都是武人,但除了少數幾個腦子裡都塞滿了肌肉的莽漢外,絕大多數還是有點想法的,畢竟十幾年前邵勳就教他們認字了。

“金三,伱方纔問什麼時候有辦法,這個問題好。”邵勳放下酒杯,說道:“當哪天我可以不靠士人籌集錢糧,不靠士人管理郡縣,不靠士人爲我宣揚名氣,你們能以兩萬人包打兩百萬人時,就可以了。屆時邵師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甚至直接廢了臺閣,繞過宰相,掌控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部,都不是問題。”

“那太難了……”連金正這種赳赳武夫都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但又忍不住說道:“實在不行,我們都搬樑國去,把陳留、汝南好好清理一番。再把自己人都安插到樑國各個職位上,眼不見爲淨。”

“小兒意氣。”邵勳又笑罵了一句,道:“慢慢來,不要急。”

“邵師,其實金正說得也沒錯。”銀槍中營督軍張碩說道:“樑國十郡,戶口編纂了七七八八,只要有通曉文墨、熟悉民情的官吏,便可直接徵丁課稅,不需要士人。也就陳留、汝南有些麻煩,費些工夫,慢慢磨就是了。”

“天下何止十郡。”邵勳搖了搖頭,道:“罷了,此事容後再議。過兩天,邵師要進宮,爾等好生準備。左營在京,給我穩住洛陽,中營、右營在陳留、陳郡,黑矟軍在河陽,都盯着點地方上的風吹草動。”

“是。”

“喝酒。”邵勳又舉起酒杯。

今日一番試探,他再次確認一手創建的銀槍、黑矟二軍是跟着他走的,這就夠了。

這些年東征西討,能一次性見到這麼多學生骨幹的機會不多。時間久了,他也要摸一摸底,看看他的學生們如今的思想動態。

就今日所見,還可以。

社會風氣的扭轉,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歷史上是南北朝三百年混戰,才徹底剝奪了士族的經濟基礎,打掉了士族的驕傲,讓整個國家的社會形態、風氣、思想爲之一變,漸漸摸索出了一條新路——你讓一個唐朝人去看漢朝的一切,他會覺得有點陌生,反之同理。

邵勳倚爲臂助的學生們,至今仍未被“主流社會”接納。

凡事有利必有弊。

在如今這個關鍵當口,利大於弊。

他如今想做什麼事,需要的是別人的認可——至少是不反對。

核心軍隊認可他做這件事,那麼雜牌部隊就會安分許多。

世家大族認可他做這件事,其他中小世家就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軍隊、官僚、財政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現在他確定核心軍官支持他,士族那邊還需要花費一番功夫。

******

“太尉,你想讓我出醜麼?”飲宴結束後,學生們各自散去,邵勳又在書房接待了王衍。

“太白你總不能一次清談都不參加吧?”王衍無奈道:“老夫爲你準備了幾條精妙的義理,定能大放光彩,繼而名揚四方。”

“不妥。”邵勳擺了擺手。

老登這是在幫他組織清談聚會,利用他的面子邀請諸州“名士”與會。然後利用主持人的身份制定議題,私下給小抄,幫邵勳在玄學上打名氣。

這就是士人的聚會方式,也是獲得他們圈子認可的最好方式。強如劉裕,也要和士人們清談扯淡,被人抓住語言、邏輯漏洞當面懟了,也只好自嘲。

當然,幸好這是北方,邵勳硬是不肯參加的話,問題也不大。

“也罷。”見邵勳態度堅決,王衍只能放棄,道:“不過,下次可不能拒絕。有些事,總要經歷一遭的。唔,其實也出不了醜,有空來老夫家中,惠風精擅此道……”

邵勳驚奇地看了老登一眼。

這是做大事的人!

王衍被他看得臉上有點掛不住,咳嗽了一下,道:“儀典定在三日後,文武公卿皆在,奏嘉禮之樂,天子臨軒冊封。動靜不要弄太大……”

“昔年趙王倫帶了多少人入宮?”邵勳問道。

“五千人。”

“新安之戰結束後,禁軍各部多有缺損。昨日我已讓他們開往城外屯駐。”邵勳說道:“殿中值守之事,由銀槍左營督軍王雀兒負責。最晚明日,六千兵就要自端門而入,護衛天子。我輕車簡從即可,動靜太大確實不好。”

王衍目瞪口呆。

老妻郭氏曾開玩笑說,在無恥方面,邵勳和他棋逢對手。

你都派六千兵護衛宮城了,還“輕車簡從”?

王衍不說話,邵勳也不以爲意,又問道:“京中物議如何?”

“其實沒什麼了。”王衍道:“該知道的,年前就知道了。不該知道的,年後也聽說了。經此數月,應無人再反對,畢竟有前車之鑑。”

王衍提到的“前車之鑑”指的是焦求、李述、許暇等人,或許還有最近的汝南和氏。

被邵勳滅族的世家,十年來只有陳郡何氏(包括汝南郎陵分支)、汝南和氏這兩家。

前者是他初封郡公,拿地頭蛇何氏立威。

後者是他要進位國公,拿皇親國戚和氏立威。

每次都是關鍵時間點,每次都有明面上說得過去的理由,看起來是講規矩的,不至於引起強烈的反彈,但也起到了警告的作用。

他相信王衍說的話是真的,這會真沒傻子再爲天子衝鋒了。

而這其實也是歷史上權臣篡位不一步到位的原因所在,不斷放出風聲,不斷試探,引蛇出洞,清理刺頭,最後禪位時反倒沒什麼事了,水到渠成。

“既如此,三日後行冊封大典。”邵勳說道:“我也等不及了。冊封完後就回汴梁,洛陽這邊麻煩太尉多多照看。”

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883章 融合第909章 擊破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350章 高爾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919章 辦法(下)第944章 祖、王第1279章 摸底第850章 失敗者第1154章 深淺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806章 汾水(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二章 部曲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1301章 控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1104章 閒篇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935章 入城(下)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820章 意見第1254章 書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1368章 釋兵權第818章 支持第1308章 回家(上)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1238章 散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873章 諸路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二百十一章 以後不要打電話給我了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969章 王政(上)第1416章 體會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977章 登基(上)第997章 瀋陽第1189章 收官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1352章 空虛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1257章 行田(下)第1430章 利益第七章 文昌殿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十六章 歸心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957章 西事第1426章 閒言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1305章 三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801章 政務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131章 老羌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
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883章 融合第909章 擊破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350章 高爾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919章 辦法(下)第944章 祖、王第1279章 摸底第850章 失敗者第1154章 深淺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806章 汾水(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二章 部曲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1301章 控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1104章 閒篇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935章 入城(下)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820章 意見第1254章 書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1368章 釋兵權第818章 支持第1308章 回家(上)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1238章 散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873章 諸路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二百十一章 以後不要打電話給我了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969章 王政(上)第1416章 體會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977章 登基(上)第997章 瀋陽第1189章 收官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1352章 空虛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1257章 行田(下)第1430章 利益第七章 文昌殿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十六章 歸心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957章 西事第1426章 閒言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1305章 三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801章 政務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131章 老羌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