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

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 不過,便在太學生準備看呂大臨深入批判的時候,呂大臨卻是止住了,與學生們道:“你們幫我收集一下市面流傳的這些隻言片語,我需要研究一番。

學術之上,斷章取義殊爲不智,在不知道事情全貌之前,只以隻言片語便斷定其學術,這是不負責的。”

太學生們有些失望,不過他們知道呂大臨治學態度極爲嚴謹,有此行爲倒也正常。

但隨即他們又興奮了起來:呂大臨希望深入研究,說明他心中對這蘇允已然是不滿,想要多加研究,一旦發現其學說不妥,定然要起而唾之!

課後,邵伯溫召集起來自己的同窗。

“呂先生的話你們也聽到了,呂先生希望我們收集蘇允的言論,以做一些研究,咱們也正好借這個機會,做一次實事。

接下來,我將會深入市井,將這些言論給收集起來,大家若是感興趣,可以跟著我一起去。

當然,諸位也可以讓家中奴僕在市井之中稍微收集一下,咱們將其彙總起來,提交給呂先生。”

衆人紛紛應了下來,因爲都有吃瓜的心思,行動極快,很快便收集起來一大冊子的隻言片語,邵伯溫等人親自上門交給呂大臨。

呂大臨看著滿滿一冊子的章句,致謝了一下邵伯溫等人,隨後研究了起來。

邵伯溫等人好奇呂大臨會有樣的反應,便在呂大臨屋外徘徊不去。

呂大臨在課堂上的憤怒只是一時的反應,當場怒斥歪理邪說之後,回來之後自己反省了幾天。

不知全貌之前,便對別人的學說妄加指責,這不是做學問的態度!

不過,當他研究邵伯溫交過來的一本章句之後,他又怒了!

“這就是歪理邪說!”

呂大臨這聲怒吼,頓時讓屋外的邵伯溫等人紛紛跑了進來。

呂大臨看了一下邵伯溫等人,道:“你們還沒有走?”

邵伯溫嘿嘿一笑道:“先生,我們想聽聽您對這些章句的看法?”

呂大臨哼了一聲道:“纔剛開始看,須得研究完再說。”

邵伯溫左顧右盼,道:“先生,我有些口渴,能跟您討杯水喝麼?”

呂大臨瞟了一下邵伯溫,哼了一聲道:“你們既然這麼感興趣,那我便看便隨意說說便是。

事先說好了,接下來我所說,只是初接觸之下的第一看法,並不代表我的學術論斷。

其次,這些只是章句,並不代表人家蘇允的整體學問,甚至會有所偏頗,所以我的評論也會有所偏頗,這兩點你們都得記住了。”

邵伯溫期待道:“先生,我們能記錄下來麼,能在對外討論的時候說起你的這些觀點麼?”

呂大臨皺起了眉頭,隨即點點頭道:“可,但必須將我兩點意見先寫下來,與人討論時候,亦要說明這兩點。”

邵伯溫等人大喜,紛紛鋪開紙張,準備記錄呂大臨的評論。

呂大臨也不管他們,只管自己看章句。

不過他一看又怒了:“荒謬!什麼叫“心即理”,什麼又叫“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髮”,什麼又叫“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由道問學,格物才能致知,不窮物理,一無所知,如那村夫愚婦,又知道什麼道理?

便比如一村夫之心,他的心便是宇宙麼,萬事萬物皆由他的心而生髮麼?

又有,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髮,那世間每日皆有人生有人死,然則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一個人的心,又如何能夠影響萬物?”

邵伯溫經義水平在衆多學生之中是最爲出衆的,畢竟他父親是理學大家邵雍,他一聽呂大臨的一連串質疑,便理解了呂大臨的意思,他趕緊提筆寫下:

【蘇氏認爲,“心先於理”,認爲心的良知即萬物對理的判定,心的狀態決定了對事物的認知和行爲,強調“心即理”。

呂先生則認爲“性即理”,天理是萬物本原,必須通過格物致知來窮盡一切知識,達到對理的理解。】

又聽得呂大臨語氣慍怒,道:““不行不足謂之知”“知行合一”……物格而後知致,不知如何能行,不知而行,只能是失敗一途而已,真是誤人子弟!”

邵伯溫趕緊提筆寫下:

【蘇氏曰,不行不足謂之知,知行合一。蘇氏認爲知識與行動不可分割,真正的知識必須通過實踐來驗證,強調“知行合一”。

呂先生則堅持“知先行後”,認爲知識在行動之前,必須先有理論知識的積累,才能夠去行動。】

又聽呂大臨道:“致良知,這裡之致,乃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之意。“

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便如老夫所說,先後次序一變,大意便有了天翻地覆之變。

且先不管他這個,這不過是末節,而根本在於,他以人心代天理,那真是沒有天理了,光是這點,便足以證明他之學說,全是歪理邪道矣!……”

邵伯溫趕緊提筆記下:

【蘇氏認爲,內心的良知是人內心的道德標準和判斷對錯的依據,強調“致良知”。

呂先生則認爲天理是作爲一種客觀的精神存在,天理纔是道德之根本……】

這一日,呂大臨一邊看一邊發出各種評論,邵伯溫將其一一記載了下來,並且在隨後將其整理了出來。

其餘太學生紛紛來借閱抄寫,而這本原本沒有名字的書,在傳播之中漸漸有了一個名字,叫《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

這本書一經面世便十分受歡迎,先是在太學生裡引起了轟動,隨後又經太學生傳入民間,之後幾乎所有讀書人書案上亦是多了一本。

倒不是說民衆都愛從衆,當然這也是個正確的論斷,但這本書能夠流傳出去,是其內容的確是精彩。

蘇允的章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每一句都讓人耳目一新。

而呂大臨的品論皆是以理學角度來評,這時之理學,還不是後世之理學,其傳學範圍還沒有那麼廣,這些言論聽起來亦是新穎。

當然,邵伯溫的功勞也不小,若無他的文筆與總結能力,自不能讓這論述變得如此精彩。 這本書的流行,雖然呂大臨將蘇允的言論批得一無是處,但卻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蘇允的言論雖然被批判,但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論,讓一些早就厭煩當下儒學的人看到了一片新天地,亦是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熱潮。

可以說,這本書看似批判,但實際上起到了宣揚蘇允的唯物辯證主義心學的作用,蘇允的《四書章句集註》一書雖然還沒有面世,但已經是人人都知有一本驚世駭俗之書即將面世矣!

這股熱潮隨著春節與元宵的到來,在節日的狂歡之中,不僅沒有稍減熱度,反而因爲大家的聚會增多,而被瘋狂討論。

在許多年後,許多人都記得,元豐五年這一年的春節元宵長假之中,關鍵詞便是“蘇允”“呂大臨”“四書章句集註”等等,而“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等等也被廣泛傳播。

而後,這本《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也被呈於趙頊的書案之上。

而與之放在一起的是一本厚厚的書冊,封面上寫著:四書章句集註。

蘇允從元豐四年八月下旬入崇文院,如今已經是元豐五年正月下旬,整整五個月的時間,四書章句集註終於有了一份初稿。

趙頊對照著《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將《四書章句集註》讀了一遍,不由得啞然失笑,與孫思恭笑道:“居正果真是促狹。”

孫思恭笑道:“聽說蘇大家極爲喜歡釣魚,老奴自己雖然沒有釣過魚,但聽說釣魚要打窩,餌料亦是要精心烹製,才能夠釣到大魚,想來這次呂先生的確是上鉤了。”

趙頊笑著搖搖頭道:“與叔這次的確冒進了,不知全貌之下,怎麼能夠下定論,他在學術上歷來嚴謹,這一次怎麼就這麼容易上當?”

孫思恭笑道:“蘇大家那些言論,著實是驚世駭俗,在呂先生品論之前,已經是傳播頗廣。

呂先生先後師從橫渠先生與程先生,皆是理學路子,蘇大家拋出來的那些言論,句句都朝著理學的根基狠刨,也怪不得呂先生坐不住。”

趙頊橫了一眼孫思恭道:“你還說你不懂經義?”

孫思恭卻是不慌,嘿嘿笑道:“老奴是不懂,但不妨礙老奴專門尋了人幫老奴看啊。

老奴天天盯著蘇大家,若是蘇大家寫書的進度都看不明白,又如何給官家您彙報呢?”

趙頊只是調侃一下孫思恭,注意力轉而看向《四書章句集註》,感慨道:“此書一出,對於理學來說乃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打擊,朕自小讀書,從不曾讀過一本如此嚴謹的經義!

這幾日,朕看這四書集註,並不敢相信這是五個月時間能夠寫出來的東西。

若不是我看著這本書一點一點寫出來的,朕都要懷疑,這本書至少得經過幾十年的打磨,才能夠這般嚴謹!

禮記兩篇文章,一本論語,一本孟子,所闡述的道理萬千,更有向背而行之處。

一開始說的是一個道理,中途便散爲萬事萬物的道理,到了末尾又合爲一個道理。

把它放開,和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將它收回來看,它又是那麼神秘。”

趙頊起身在殿中興奮疾行,一邊走一邊道:“以後讀書人有福氣啦,先讀《大學》,立其綱領,其他經皆雜說在裡許。

通得《大學》了,去看他經,方見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誠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

有此綱領,以後讀書人讀書事半功倍矣!

有了綱領,便要以《論語》和《孟子》“探其本”。

學者之要務,反求諸己而已。反求諸己,別無要妙,《語》、《孟》二書,精之熟之,求見聖賢所以用意處,佩服而力持之可也。”

趙頊哈的一聲道:“在此書之前,讀書人想要讀書明心見性,非得花上十幾二十年時間不可得,有此書之後,恐怕幾年便可以抵以前十幾二十年之功矣!”

孫思恭趕緊恭喜趙頊,道:“恭喜官家,賀喜官家,如今不僅得一蘇大家,以後更有無數的蘇大家出現,官家以後便不用擔心人才不夠用的情況矣!”

趙頊大笑起來。

去歲西夏樑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導致國內政亂。

趙頊認爲攻佔西夏的良機已至,趁此發動五路伐夏大戰不果,讓他憂心成疾,大病了一場,之後便一直鬱鬱寡歡,到得今日,才由衷感覺到欣喜振奮。

蘇允所寫之《四書章句集註》一書,別看許多理論看似驚世駭俗,但深究之,竟是絲絲入扣,極爲務實,不僅教人怎麼修煉自己,甚至連該如何做事,都有極爲詳盡的指導。

裡面有幾個理論趙頊極爲癡迷,一個叫矛盾論,一個叫實踐論。

這兩個理論闡述得極爲精彩,趙頊常年處理各種複雜的政務,雖說是嫺熟,但從來沒有從理論上去整體分析過。

看了這兩個理論之後,趙頊感覺天靈蓋都被打開了,一種高維的智慧從頭頂灌入。

嗯,醍醐灌頂了。

以前許多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東西,用這兩個理論分析一下,嘿,思路頓時便打開了。

便是這麼神奇。

有這本書來教導天下讀書人,以後大宋朝堂之上盡皆是能臣矣!

與夏人的戰爭一時打敗,那也算不得什麼,只要大宋人才輩出,以後別說西夏,就是遼國,也不是不能彈指滅之!

不過……

趙頊眯起了眼睛。

這麼好的書,若是不能作爲科舉教材,那就太可惜了。

只是現在所用教材乃是王安石所推行的,王安石雖然半退隱於江寧,但新法派還在當政。

若是以蘇允的四書章句集註待之,恐怕要引起新法派的忌憚,他們或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要改轍易弦了?

趙頊皺起了眉頭。

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81章 憤青蘇轍第354章 風雨欲來!第16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今天8k)第157章 解試!(5k哈)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364章 準備略地!第294章 千裡大迂迴!(3k)第396章 羅網!第384章 實力飛躍!(6k哈)第7章 匠氣太重!第245章第405章 故佈疑陣!消磨士氣!第273章 小蘇學士!(4k)第217章 自請守邊!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364章 準備略地!第433章 別來無恙啊,文相公!第343章 蘇學會!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260章 夏州危急!夏州危急!(3k)第311章 蘇大炮重出江湖!第195章 也該動一動!(日萬!)第28章 三成股份第403章 波譎雲詭!第49章 有貴客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95章 踏破賀蘭山缺!(4k哈!)第65章 一樓三苑!第250章 名將費聽晟,高處不勝寒!(42k)第99章 人間清醒第392章 刮目相看!第329章 將敵人搞得少少的!第222章 初抵綏德軍第96章 有仇就報!第244章 全殲!(4k!)第387章 盛唐景象!第85章 三國志第398章 激辨!第5章 我不是粗魯的人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第182章 三元及第!第408章 撕破臉了!第290章 鹽戰(四)第376章 掙錢嘛,不寒磣!第255章 朕之李藥師!(3k哈)第283章 軍改之路困難重重!第415章 官家,你爲何造反?第353章 《蘇學經世錄》第258章 西夏大將葉悖麻!第259章 夏城大變!(3k)第107章 離經叛道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74章 人世間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人?第167章 右司諫!第133章 我們正需要你這個臥龍先生!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160章 三分靠打拚,七分天註定第161章 放榜!第405章 故佈疑陣!消磨士氣!第114章 汴京,汴京!(5K大章,晚上還有)第252章 大勝!大勝!(又是3k!)第146章 賤皮子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451章 眉山有內鬼!第313章 先生何以教我!(4k哈)第232章 希望你是我的韓絳!第44章 驚弓之鳥第456章 北伐西京,南征東京!第454章 蘇允眉山舊事!第12章 婉拒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385章 趙諸葛乃是大宋擎天白玉柱!(6k哈,哈哈,有意思)第89章 婊子無情第450章 耶律洪基驅虎吞狼之計!第293章 規模浩大的政鬥!(54k)第31章 做人還得許吉安第138章 蘇允的野心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323章 朝堂激辯!第422章 神出鬼沒!第85章 三國志第239章 消極防禦!(4k)第101章 我素來敬重穩重的人第448章 大明 大宋 大遼,新的三國鼎立!第395章 渡河而擊!第154章 政治荒誕劇!(51k,好消息,均訂已經過三千!)第56章 大宋人太寬容也是不好!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160章 三分靠打拚,七分天註定第441章 順化渡一戰天下驚!第265章 圍魏救趙?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177章 草臺班子搭建起來了!第227章 漢時飛將軍!第35章 請客!
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81章 憤青蘇轍第354章 風雨欲來!第16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今天8k)第157章 解試!(5k哈)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364章 準備略地!第294章 千裡大迂迴!(3k)第396章 羅網!第384章 實力飛躍!(6k哈)第7章 匠氣太重!第245章第405章 故佈疑陣!消磨士氣!第273章 小蘇學士!(4k)第217章 自請守邊!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364章 準備略地!第433章 別來無恙啊,文相公!第343章 蘇學會!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260章 夏州危急!夏州危急!(3k)第311章 蘇大炮重出江湖!第195章 也該動一動!(日萬!)第28章 三成股份第403章 波譎雲詭!第49章 有貴客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95章 踏破賀蘭山缺!(4k哈!)第65章 一樓三苑!第250章 名將費聽晟,高處不勝寒!(42k)第99章 人間清醒第392章 刮目相看!第329章 將敵人搞得少少的!第222章 初抵綏德軍第96章 有仇就報!第244章 全殲!(4k!)第387章 盛唐景象!第85章 三國志第398章 激辨!第5章 我不是粗魯的人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第182章 三元及第!第408章 撕破臉了!第290章 鹽戰(四)第376章 掙錢嘛,不寒磣!第255章 朕之李藥師!(3k哈)第283章 軍改之路困難重重!第415章 官家,你爲何造反?第353章 《蘇學經世錄》第258章 西夏大將葉悖麻!第259章 夏城大變!(3k)第107章 離經叛道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74章 人世間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人?第167章 右司諫!第133章 我們正需要你這個臥龍先生!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160章 三分靠打拚,七分天註定第161章 放榜!第405章 故佈疑陣!消磨士氣!第114章 汴京,汴京!(5K大章,晚上還有)第252章 大勝!大勝!(又是3k!)第146章 賤皮子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362章 蘇門六子盡是人中龍鳳!第451章 眉山有內鬼!第313章 先生何以教我!(4k哈)第232章 希望你是我的韓絳!第44章 驚弓之鳥第456章 北伐西京,南征東京!第454章 蘇允眉山舊事!第12章 婉拒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385章 趙諸葛乃是大宋擎天白玉柱!(6k哈,哈哈,有意思)第89章 婊子無情第450章 耶律洪基驅虎吞狼之計!第293章 規模浩大的政鬥!(54k)第31章 做人還得許吉安第138章 蘇允的野心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323章 朝堂激辯!第422章 神出鬼沒!第85章 三國志第239章 消極防禦!(4k)第101章 我素來敬重穩重的人第448章 大明 大宋 大遼,新的三國鼎立!第395章 渡河而擊!第154章 政治荒誕劇!(51k,好消息,均訂已經過三千!)第56章 大宋人太寬容也是不好!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160章 三分靠打拚,七分天註定第441章 順化渡一戰天下驚!第265章 圍魏救趙?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177章 草臺班子搭建起來了!第227章 漢時飛將軍!第35章 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