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爭取民心!

同州城內,凜冽的寒風如鬼哭狼嚎般肆虐,卷着塵土與枯枝,肆意地穿梭在大街小巷。

李家那座破舊的小院裡,氣氛壓抑得近乎窒息。

院子當中,年逾古稀的李老爺子坐在一張缺了一角的木凳上,身形佝僂得像張被揉皺的老樹皮。

他的目光渾濁且黯淡,死死盯着緊閉的院門,眉頭擰成了一個死結,額頭上的皺紋好似一道道乾裂的溝壑。

“聽說那靜塞軍,平日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吶。

此番進城,咱這日子怕是要塌了天。”

李老爺子聲音顫抖,帶着幾分沙啞,話語裡滿是對未知災禍的深深恐懼。

一旁,年輕的李大山站在屋檐下,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他上身穿着一件打着補丁的粗布麻衣,肌肉在衣衫下緊繃着,彰顯着年輕的力量與血氣方剛。

他眼神時而堅定,時而閃爍着不安,時不時望向屋內,那裡有他柔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大山的妻子阿秀,正抱着他們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坐在屋內的土炕上,眼神滿是驚惶與無助。

大一些的女兒,不過五六歲的模樣,睜着一雙怯生生的大眼睛,緊緊依偎在母親身旁,往日裡的活潑勁兒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是不安地張望着四周。

阿秀眼眶泛紅,淚水在其中打轉,嘴脣微微顫抖,低聲呢喃:“老天爺啊,求您發發慈悲,保佑咱們一家能躲過這場劫難。”

她將懷中的孩子抱得更緊了,彷彿要用自己的身軀爲孩子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李大山望着屋內的妻兒,又看看院子裡憂心忡忡的父親,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

儘管內心充滿了對靜塞軍的恐懼,但身爲一家之主,他知道自己必須要扛起這份責任。

他在心裡暗自下定決心,若是靜塞軍真敢闖入家中,他就算拼了這條命,也要守護好家人的周全。

這時,一陣猛烈的風聲呼嘯而過,吹得院門口的門板“哐哐”作響,彷彿是那可怕的靜塞軍正在外面猙獰咆哮。

一家人的心跳陡然加快,整個小院瞬間被緊張和恐懼的氛圍徹底籠罩。

黎明的微光還未完全驅散夜色的濃重,同州城的上空便已陰雲密佈,好似一塊沉甸甸的鉛板,壓在每一個人心頭。

城外,靜塞軍如黑色的潮水,密密麻麻地集結着。

士兵們的鎧甲在黯淡的光線下閃爍着冷冽的光,手中的兵器寒光凜冽,似是在迫不及待地宣告着即將到來的戰鬥。

隨着一聲尖銳的號角劃破長空,攻城之戰正式打響。

靜塞軍的投石車率先發動攻擊,巨大的石塊如炮彈般呼嘯着飛向城牆,砸在城牆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城磚簌簌掉落,濺起漫天的塵土。

弓箭手們也毫不示弱,搭弓、拉弦、放箭一氣呵成,密集的箭雨如蝗蟲般撲向城頭,守城的宋軍士兵紛紛舉盾抵擋,可仍有不少人中箭倒地,慘叫聲此起彼伏。

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靜塞軍的雲梯兵迅速向前推進。

他們扛着沉重的雲梯,吶喊着衝向城牆,將雲梯牢牢地架在城牆上。

勇士們如敏捷的猿猴,沿着雲梯攀爬而上,與城牆上的宋軍展開了激烈的近身搏鬥。

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天,鮮血染紅了城牆。

宋軍雖奮力抵抗,但在靜塞軍凌厲的攻勢下,漸漸力不從心。

終於,城門處傳來一聲巨響,靜塞軍的攻城槌成功撞開了城門。

洶涌的士兵們如決堤的洪水般涌入城中,迅速向各個要點突進。

僅僅幾個時辰,靜塞軍便成功控制了通州的局勢,這場奪城之戰落下帷幕。

同州城的百姓們,在聽聞靜塞軍兵臨城下的那一刻起,便陷入了無邊的恐懼與絕望之中。

街頭巷尾瀰漫着令人窒息的恐慌氣息,家家戶戶都在匆忙地做着最後的掙扎與準備。

李老爺子一家亦是如此,在那昏暗狹小的房間裡,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李大山眉頭緊鎖,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他和妻子阿秀正手忙腳亂地翻箱倒櫃。

阿秀的雙手顫抖着,將家中僅有的幾件金銀首飾,小心翼翼地用一塊破舊的布包裹起來。

而後在炕邊的角落裡,費力地掀起一塊鬆動的青磚,把包裹嚴實的首飾藏了進去,又趕緊用土填埋好,用腳反覆踩實,試圖不留一絲痕跡。

李大山則將家中積攢了許久的糧食,一捧一捧地裝進幾個破舊的麻袋,準備趁着夜色,偷偷運到後院那間廢棄的柴房裡,藏在柴草堆下。

李大山藏好糧食,匆匆返回屋內,神色凝重地看向阿秀,沉聲道:“阿秀,把那幾件金銀首飾拿出來。”

阿秀聞言,原本就通紅的眼眶瞬間蓄滿淚水,她抱緊懷中的幼子,下意識地將藏着首飾的角落護在身後,帶着哭腔說道:“大山,這可是咱們家攢了多少年的心血啊,就這麼……”

李大山眉頭擰得更緊,上前一步,蹲在阿秀身旁,聲音雖儘量放柔,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堅決:“阿秀,咱都聽說了,那些軍漢兇狠着呢。

要是進了咱家,什麼東西都沒搜着,一準兒惱羞成怒,到時候,別說這些首飾,怕是咱們一家人的性命都得搭進去。”

阿秀咬着下脣,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雙手顫抖着伸向炕邊角落,費力地再次掀起那塊青磚,拿出包裹。

她輕輕解開破舊的布,露出裡面幾件樸素卻承載着全家希望的首飾,手指輕輕摩挲着,滿是不捨。

Wшw ⊙ttκá n ⊙¢ ○ 李大山看着妻子這般模樣,心中一陣抽痛,卻又無奈,他拿過首飾,重新包好,找了個顯眼卻又不那麼容易被一眼發現的櫃子角落,將其藏好。

李大山一家只是一個縮影。

而城中有女兒的人家,有的心急如焚,匆忙託人說媒,想要趕在靜塞軍入城前,把女兒嫁出去。

哪怕對方家境貧寒,年紀偏大,也顧不得了,只求能尋得一處暫時的庇護之所。

更有一些人家,在絕望的驅使下,做出了令人痛心的決定。

城中有一位張老漢,眼神中透着絕望與決絕,他顫抖着雙手,將家中的麻繩取了出來,逼着自己年輕貌美的兒媳和尚未出閣的女兒懸樑自盡。

兒媳和女兒哭天喊地,苦苦哀求,可張老漢卻心如死灰,老淚縱橫地說道:“孩子啊,爹對不住你們,可落入那靜塞軍手裡,你們會更慘吶,與其受那無盡的屈辱,不如……”

最終,那悽慘的哭聲漸漸沉寂,只留下張老漢癱倒在地,悲痛欲絕的身影。

城門口,靜塞軍的身影漸漸清晰。他們身着冰冷堅硬的鎧甲,手中的利刃閃爍着寒光,整齊的隊列仿若一道鋼鐵長城,散發着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百姓們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許多人下意識地往後退,躲在門後,從門縫中偷偷張望,身體因恐懼而止不住地顫抖。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預想中的燒殺搶掠並未發生。

靜塞軍入城後,迅速而有序地控制了通州的各個要點。

令百姓們驚異的是,所有士兵,包括那些威風凜凜的將領,竟全都在外面露宿。

夜幕降臨,寒風呼嘯,同州下起了凍雨。

雨滴冰冷刺骨,打在地上,濺起一片片水花。

百姓們透過窗戶,看着外面的景象,心中滿是震撼。

只見靜塞軍的士兵們,在雨中挺立,沒有一個人奪門進入百姓家中。

他們或是靠着牆角,或是擠在一起,用簡陋的雨具勉強遮擋着風雨。有的士兵凍得瑟瑟發抖,卻依然堅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將領們也與士兵們一同在雨中,他們的鎧甲早已被雨水打溼,卻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這……這靜塞軍怎麼和官府所說的不一樣?”

一位年輕人驚訝地說道。

“是啊,之前官府可是說了,這靜塞軍可都是些吃人的惡狼!

他們喜好燒殺,搶完錢財,就奪糧食,還會糟蹋咱們的妻女。

可現在看着可不是這麼一回事,看着模樣,他們的紀律可嚴明得很呢,竟是絲毫不擾百姓。”

一位中年婦女也忍不住感嘆。

百姓們心中的恐懼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疑惑與敬佩。

在這個寒冷的雨夜,靜塞軍的舉動,如同溫暖的火光,悄然在同州百姓的心中燃起了一絲別樣的希望。

同州城的清晨,陽光艱難地穿透雲層,灑在經歷了一夜風雨洗禮的大地上。

靜塞軍的士兵們在雨中堅守了一夜,當第一縷曙光出現,他們便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幫助城中百姓恢復生活秩序。

一位年輕的士兵,名叫張勇,他看到街角一位老人正對着雨水澆透倒塌的院牆唉聲嘆氣。

張勇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向老人行了個軍禮,說道:“老人家,莫要發愁,俺們幫您把這院牆修好。”

說罷,他招呼了幾位戰友,一同搬來磚石,開始動手修葺。

他們動作嫺熟,有的負責清理廢墟,有的負責攪拌泥漿,有的則專注於壘砌磚石。

儘管一夜的凍雨讓他們手腳麻木,但他們的眼神中透着堅定與熱忱。

老人站在一旁,眼中滿是感激,嘴脣顫抖着,卻一時說不出話來。在集市上,因戰亂而散落一地的貨物雜亂無章。

幾位靜塞軍將領親自帶領士兵,將貨物一一撿起,歸還給攤主。

一位賣布的大嫂,看着自己攤位上原本被弄得亂七八糟的布匹,在士兵們的整理下變得整整齊齊,眼中閃着淚花:“原以爲你們來了,俺們這日子就毀了,沒想到……”

將領微笑着迴應:“大嫂,莫要見外,守護百姓本就是我們靜塞軍的職責,我們跟普通軍隊是不一樣的。”

城中的街道因雨水沖刷,變得泥濘不堪,行走極爲不便。

靜塞軍組織起大批士兵,運來砂石,填補坑窪之處。

他們不顧腳下的泥濘,彎着腰,一鍬一鍬地將砂石鋪灑在路上,再用木板拍實。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壯着膽子自發地加入進來。

有的送來熱水,給士兵們暖暖身子;有的拿來工具,協助士兵們勞作。

一時間,軍民齊心,場面熱火朝天。

而對於那些在戰亂中受傷的百姓,靜塞軍專門設立了臨時的醫館。

隨軍的軍醫們日夜忙碌,爲傷者診治。

一位腿部受傷的少年,被士兵們小心翼翼地擡進醫館。

軍醫仔細地爲他清理傷口,包紮止血,少年眼中滿是恐懼與痛苦,士兵們圍在一旁,輕聲安慰:“別怕,孩子,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同州城在靜塞軍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漸漸恢復了生機。

百姓們心中對靜塞軍的疑慮與恐懼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感激與信任。

州府衙內,燭火在幽暗中奮力搖曳,光暈如鬼魅般在牆壁上跳動,映照着衆將那一張張急切且興奮的面龐。

鄭年安滿臉漲得通紅,恰似熟透了的番茄,額頭青筋暴起,猶如一條條憤怒的蚯蚓。

他猛地向前跨出一大步,激動地揮舞着粗壯有力的手臂,那手臂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凌厲的弧線,大聲請命道:“經略!我軍士氣此刻正盛,仿若熊熊燃燒的烈火,勢不可擋!

再看那關中局勢,混亂不堪,猶如一盤散沙。

此時若直搗長安,就如同猛虎撲食,定能一舉拿下,成就千秋大業!”

他的聲音雄渾而激昂,在這州府衙內迴盪,仿若洪鐘鳴響。

蘇允聞言笑了笑,點點頭道:“其他人怎麼看?”

此時,平子澄身姿沉穩,邁着不疾不徐的步伐上前一步,拱手而立,朗聲道:“先生,鄭將軍所言自然有道理,可眼下關中百姓仍畏我如匪寇,民心尚未歸附。

若貿然進軍長安,後方根基不穩,恰似大廈將傾,恐有諸多後顧之憂。

依我之見,當先散糧安民,收攬人心,方爲上上之策。”

蘇允聞言點點頭道:“同州糧倉已經控制下來沒有,所得糧秣有多少?”

負責後勤的將領立刻出列,抱拳行禮後,高聲回道:“啓稟經略,同州糧倉已被我軍牢牢掌控。

經初步清點,糧倉內儲備糧秣頗爲可觀,粗略估算,約有五十萬石糧食,另有各類草料無數,足以支撐我軍一段時間的消耗。”

蘇允微微頷首,目光在衆人臉上一一掃過,陷入沉思。平子澄見狀,接着說道:“先生,這五十萬石糧食,正是我們安撫關中百姓的絕佳契機。

我軍可將一部分糧食,分發至同州周邊飽受戰亂之苦的村鎮,讓百姓們親眼看到我軍的善意。

同時,張貼告示,表明我軍此番征戰,意在推翻腐朽朝廷,還百姓太平日子,絕非爲禍一方的流寇。”

鄭年安眉頭一皺,面露急切之色:“平先生,時間不等人吶!長安城內兵力空虛,正是我們長驅直入的好時機。

若將時間耗費在安撫百姓上,萬一朝廷援軍趕到,局勢可就難說了。”

平子澄轉過身,面向鄭年安,耐心解釋道:“鄭將軍,行軍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如今關中大地歷經戰火,百姓流離失所,人心惶惶。

我軍若能在此時伸出援手,給予百姓溫飽,何愁不得民心?

有了民心,這關中之地,便如鐵桶一般穩固,長安自然唾手可得。

反之,即便我們僥倖拿下長安,沒有百姓支持,也不過是無根之萍,難以長久立足。”

蘇允輕輕敲擊着桌面,思索片刻後,沉聲道:“清瀾所言極是。

傳令下去,即刻籌備開倉濟民之事。

挑選精悍士兵,組成運糧隊,攜帶糧食前往同州周邊村鎮。

同時,安排識字之人,隨隊張貼告示,務必將我軍意圖清晰傳達給百姓。”

衆將齊聲領命。

隨後,蘇允又看向平子澄,問道:“長安方面,可有新消息傳來?朝廷援軍動向如何?”

情報將領趕忙上前,呈上一份密信:“啓稟經略,據最新情報,朝廷已得知同州失守,正急調各地軍隊馳援長安。

不過,因各地兵力分散,且路途遙遠,短時間內難以形成有效合力。

目前,距離長安最近的一支援軍,尚在百里之外,預計三日後方能抵達。”

蘇允展開密信,仔細閱讀,神色倒是稍微凝重了起來。

他將密信遞給身旁的平子澄,說道:“看來,留給我們安撫百姓的時間不多了。

三日後,朝廷援軍一到,局勢必將變得複雜。”

平子澄看完密信,目光堅定:“先生放心,三日之內,我們定能在同州周邊打出靜塞軍的名聲,讓百姓知曉我軍與朝廷軍隊的不同。”

蘇允站起身,在廳內來回踱步,片刻後,停下腳步,目光炯炯:“好!諸位,接下來的三日,至關重要。

開倉濟民之事,務必辦得漂亮,讓百姓看到我們的誠意。

同時,加強同州城防,密切關注長安方向的動向,一旦朝廷援軍有所行動,立刻彙報。”

蘇允言辭懇切地說道:“百姓乃立國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乃千古不變之真理。

我軍雖武力強盛,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可若無百姓支持,即便佔領長安,也不過是無根之萍,難以長久穩固。

如今開倉濟貧,能解百姓燃眉之急,讓他們知曉我軍並非殘暴之師,而是仁義之軍。

再張貼《安民告示》,許以助我軍者免三年賦稅,如此一來,百姓必定踊躍響應,我軍後方無憂,再揮師長安,方可萬無一失。”

衆將紛紛拱手說是。

同州城的糧倉前,百姓們如潮水般涌來,排起了一條望不到盡頭的長長隊伍。

他們衣衫襤褸,補丁摞着補丁,破舊的衣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每個人的眼神中既有對食物那如飢似渴的渴望,仿若餓狼見到獵物;

又帶着一絲疑慮,好似驚弓之鳥,生怕這是一場虛幻的美夢。

當一袋袋糧食被髮放到百姓手中時,人羣中先是爆發出一陣短暫的沉默,隨後便響起了陣陣驚歎與感激之聲。

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白髮如霜,身形佝僂,雙手顫抖得如同風中殘燭,他小心翼翼地接過糧食,渾濁的眼中滿是淚水,順着那佈滿皺紋的臉頰緩緩滑落,口中喃喃道:“老天爺開眼吶,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

與此同時,城中各處的牆壁、街巷口,都張貼出了《安民告示》。

一羣百姓如螻蟻般圍在告示前,人頭攢動,議論紛紛。

一位身着長衫的識字書生,站在高處,清了清嗓子,大聲念道:“凡助靜塞軍者,免三年賦稅……”

人羣中頓時炸開了鍋,“真有這等好事?”

“看來這靜塞軍和以前的軍隊不太一樣。”

人們交頭接耳,眼神中既有驚訝,又有一絲期待。

隨着時間的推移,靜塞軍開倉濟貧的消息仿若長了翅膀,傳遍了關中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百姓們對靜塞軍的態度逐漸發生了轉變。

原本緊閉的家門,那冰冷的門板緩緩打開,縫隙中露出的不再是恐懼的目光,而是好奇與友善。

百姓們開始主動與靜塞軍交流,田間勞作的農夫,會熱情地爲路過的士兵遞上一碗清水;

集市擺攤的商販,會向士兵們講述當地的風土人情,甚至爲他們提供敵軍的情報。

更有不少青壯年,懷着滿腔熱血,主動請纓,要求加入靜塞軍。

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裡,一位年輕的後生,身姿矯健如獵豹,揹着破舊的行囊,風塵僕僕地來到靜塞軍的營地。

他目光堅定,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大聲說道:“俺聽說你們是爲百姓着想的軍隊,俺要跟着你們,爲百姓出一份力。”

州府衙內,蘇允看着源源不斷送來的百姓支持的消息,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驅散了冬日的嚴寒。

他緩緩開口:“民心可用,關中可定。待後方穩固,便是我們進軍長安之時!”

第283章 軍改之路困難重重!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85章 三國志第236章 強軍的種子在茁壯成長!第184章 開封府通判!(5K大章哈)第165章 關進小黑屋寫書去!(42k哈!)第35章 請客!第246章 原來三國演義是紀實的啊!(6k!)第186章 我想做你的狗!(5k)第326章 統戰!(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9章 有貴客第424章 長安危矣!第346章 洛陽道統之爭!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20章 臨皋亭第21章 陳季常來啦!第318章 融資!(44k)第229章 用心良苦!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273章 小蘇學士!(4k)第53章 再想想,再想想!第302章 先見之明宋神宗!第136章 學進去了!第4章 投宿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116章 回馬槍!第129章 辯才無雙,江右蘇郎!(哈哈,這章寫得爽!)第415章 官家,你爲何造反?第377章 合作與出路!第59章 柳香蘭第220章 北上!北上!第242章 蘭陵王顯靈?第307章 太學講學!(4k哈)第46章 張狗子的震撼第71章 張清荷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42章 東坡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267章 大仗在即!!(4k哈)第93章 萌生去意!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434章 文彥博必須死!第126章 家書抵萬金(晚上還有一章)第58章 我有一個朋友!第109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求首訂!)第4章 投宿第43章 敲打第383章 拿下延安府!第358章 構陷!第20章 臨皋亭第296章 國戰!國戰!(44k)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348章 大戶最重利益!第25章 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第12章 婉拒第236章 強軍的種子在茁壯成長!第7章 匠氣太重!第357章 蘇允必須死!第136章 學進去了!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396章 羅網!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100章 小人得志!第101章 我素來敬重穩重的人第214章 應當發一分光了!第5章 我不是粗魯的人第231章 猛男蘇允!第417章 佈局!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第175章 故人第427章 潼關!第172章 蘇居正奇貨可居,章參政監守自盜!第59章 柳香蘭第291章 沒有梁氏的大夏,亡了那便亡了!(32k)第132章 太學很牛逼!第310章 趙煦的反擊!第253章 奇襲銀州城!(3k!)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326章 統戰!(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42章 蘭陵王顯靈?第450章 耶律洪基驅虎吞狼之計!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第59章 柳香蘭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442章 拿下河套!順帶拿下定難五州!第75章 元寶兒第443章 狡詐莫過呂惠卿!第373章 耕者有其田!第145章 他是瘋的啊!(嘿嘿,沒想到吧,還有一更,今天將近萬字)第429章 潼關有變!第101章 我素來敬重穩重的人第450章 耶律洪基驅虎吞狼之計!第9章 行路難!第308章 小蘇學士品三國!第164章 躊躇滿志的官家!(VIP字數滿20W,精品徽章,到手!)
第283章 軍改之路困難重重!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85章 三國志第236章 強軍的種子在茁壯成長!第184章 開封府通判!(5K大章哈)第165章 關進小黑屋寫書去!(42k哈!)第35章 請客!第246章 原來三國演義是紀實的啊!(6k!)第186章 我想做你的狗!(5k)第326章 統戰!(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9章 有貴客第424章 長安危矣!第346章 洛陽道統之爭!第24章 掙錢是大事第20章 臨皋亭第21章 陳季常來啦!第318章 融資!(44k)第229章 用心良苦!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273章 小蘇學士!(4k)第53章 再想想,再想想!第302章 先見之明宋神宗!第136章 學進去了!第4章 投宿第425章 決戰前夕!第116章 回馬槍!第129章 辯才無雙,江右蘇郎!(哈哈,這章寫得爽!)第415章 官家,你爲何造反?第377章 合作與出路!第59章 柳香蘭第220章 北上!北上!第242章 蘭陵王顯靈?第307章 太學講學!(4k哈)第46章 張狗子的震撼第71章 張清荷第62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於人第42章 東坡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267章 大仗在即!!(4k哈)第93章 萌生去意!第139章 孟子集註!(先來個3K)第434章 文彥博必須死!第126章 家書抵萬金(晚上還有一章)第58章 我有一個朋友!第109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求首訂!)第4章 投宿第43章 敲打第383章 拿下延安府!第358章 構陷!第20章 臨皋亭第296章 國戰!國戰!(44k)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148章 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第348章 大戶最重利益!第25章 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第12章 婉拒第236章 強軍的種子在茁壯成長!第7章 匠氣太重!第357章 蘇允必須死!第136章 學進去了!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396章 羅網!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100章 小人得志!第101章 我素來敬重穩重的人第214章 應當發一分光了!第5章 我不是粗魯的人第231章 猛男蘇允!第417章 佈局!第171章 《太學呂先生批蘇氏錄》(4k)第175章 故人第427章 潼關!第172章 蘇居正奇貨可居,章參政監守自盜!第59章 柳香蘭第291章 沒有梁氏的大夏,亡了那便亡了!(32k)第132章 太學很牛逼!第310章 趙煦的反擊!第253章 奇襲銀州城!(3k!)第169章 人間好時節!(5k)第326章 統戰!(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42章 蘭陵王顯靈?第450章 耶律洪基驅虎吞狼之計!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第59章 柳香蘭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442章 拿下河套!順帶拿下定難五州!第75章 元寶兒第443章 狡詐莫過呂惠卿!第373章 耕者有其田!第145章 他是瘋的啊!(嘿嘿,沒想到吧,還有一更,今天將近萬字)第429章 潼關有變!第101章 我素來敬重穩重的人第450章 耶律洪基驅虎吞狼之計!第9章 行路難!第308章 小蘇學士品三國!第164章 躊躇滿志的官家!(VIP字數滿20W,精品徽章,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