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

早在近一年前,河西軍便在黃河對岸的綏州延福縣建了一個後勤基地,儲存了大量糧草物資,使延福成爲河西軍進攻關內的跳板,這樣的好處便是河西軍直接向黃河對岸運送兵力,而不用考慮後勤保障問題,能大大節約時間。

關內地區是指關中以北,長城以南的大片區域,包括今天的陝北以及甘肅、寧夏的一部分地區,包括原州、慶州、隴州、延州、銀州、綏州、丹州、鄜州、寧州、坊州、涇州等十一個州,是拱衛關中的北防線。

這十一個州又分爲兩部分,原州、慶州、延州、銀州、綏州、丹州這六個州屬於外圍,相當於關中的外甲,即使被攻破,對關中的威脅還不算很大。

而隴州、鄜州、寧州、坊州、涇州這個五個州則屬於關中的內甲,一旦這五個州被攻破,關中的北大門就打開了,敵軍可以從涇源道和洛水道兩條線路殺進關中。

關中是朱泚統治的核心,朱泚對關內地區極爲重視,所以郭宋攻下朔方後,朱泚便急不可耐地和郭宋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就是爲了保證關內各州的安全。

郭宋大軍殺進關內有三條道,一條是西線,攻克六盤關或者隴山關,這是涇源線,但難度比較大,不僅關隘險要,而且朱泚在這裡屯了三萬重兵把守。

其次便是北線,也就是蕭關,朱泚在蕭關駐防了一萬軍隊,難度也比較大。

第三條便是東線,渡過黃河進入延州,這條線最容易攻入關內,幾乎是不設防,尤其冬天,黃河結冰,河西軍幾乎可以長驅直入。

在郭宋攻下河東道後,北線蕭關和西線隴山關對河西軍的防禦意義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朱泚登基後,各種輿論譴責大約持續了一個多月,便漸漸消失了,時間到了十月初,河西軍開始大舉向靈州增兵,兵力已達三萬人。

這個消息立刻引起了朱泚的警覺,他在御書房召集重臣商議對策。

朱泚的御書房還是原來李適的御書房,李僅從未使用過,朱泚登基後,將御書房裝飾一新,他頗爲勤政,天天坐在御書房內處理朝務。

李僅當皇帝是貪圖皇帝的奢侈享受,而朱泚當皇帝則是貪戀權力,他極爲享受皇帝的排場和做派,更享受皇帝的權力。

“消息確切,河西軍已經向靈武縣增兵三萬,朕很擔心河西軍會進攻蕭關,所以請各位前來商議。”

朱泚說完,目光投向了劉思古,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先詢問劉思古。

劉思古沉吟半晌道:“按理沒有這個必要,他們直接渡黃河殺入延州,這會不會是正常的軍隊調動?”

朱泚有點糊塗了,劉思古確實說得有道理,根本就必須再攻打蕭關,難道真是情報有問題?

“源相國,你的意思呢?”

源休躊躇一下道:“我們兩家簽約停戰協議才一年,郭宋就這麼快撕毀協議?”

劉思古冷笑一聲道:“沒有人質和抵押,協議半點意義都沒有。”

劉思古又對朱泚道:“卑職剛纔想了一想,這有可能是河西軍的聲東擊西,在靈州集結兵力,吸引我們注意力,他們實際上是從延州進兵。”

朱泚恍然大悟,重重一拍大腿,“我怎麼沒有想到?一定就是這麼回事,不行,我必須要派大軍趕赴延州。”

這時,張光晟忍不住道:“或許兩者都有可能,河西軍兩路進軍。”

“上將軍說得對!”

劉思古點點頭,“確實也有這個可能,我們不能大意。”

朱泚點點頭道:“兩條線一起防禦,絕不能掉以輕心!”

朱泚隨即派大將樑庭芬率三萬大軍趕赴延州,同時又向蕭關增兵兩萬.......

蕭關主將依舊是潘農,他已由中郎將一躍升爲大將軍,統率一萬大軍鎮守蕭關,雖然他曾經失守過蕭關,但他是朱泚的親兵出身,跟隨朱泚數十年,深得朱泚的信任,登基後便封他爲原國公、左驍衛大將軍。

潘農剛剛收到劉思古的鷹信,告誡他要加強防範,河西軍很可能會在最近偷襲蕭關,同時告訴他,主公已向蕭關增派兩萬援軍。在援軍未到這段時間,尤其不能有半點掉以輕心。

接到鷹信,潘農立刻行動起來,他將駐軍分爲三班,每班三千人,輪流在蕭關上當值,就算晚上也一樣,另外一千人作爲夜間的補充,實際上,夜晚的守軍人數達到四千人,更勝白天。

一隊隊在關城上來回巡邏,城頭上插滿火把,照如白晝,潘農甚至還在城外埋伏了暗哨,將整個關城的防禦打造如同鐵桶一般。

入夜,潘農在城頭上來回巡視,警惕地望着關城外的動靜,經過去年蕭關失守的教訓,他對夜間尤其防備,河西軍往往是在夜間實施偷襲。

就在這時,城下傳來一聲慘叫‘啊——’,頓時驚動了整個關城。

潘農立刻探身向城外望去,只見黑影一閃,大羣黑影已經消失了,他立刻意識到河西軍要偷襲關城,厲聲喝道:“弓箭手警戒!”

‘當!當!當!’警鐘敲響,無數弓箭手涌到城垛前,箭矢上弦,等待着敵軍出現。

.........

三萬河西軍此時就等候五里外,由靈州兵馬使樑武統率,樑武接到了兩個任務,一個任務是攻下蕭關,大軍南下,佔領原州,第二個任務是第一個任務的修正,如果敵軍重兵在原州集結,那就不用南下佔領原州,只要佔領蕭關,並製造聲勢。

但不管是哪個任務,都必須佔領蕭關,樑武便率軍準備夜攻蕭關。

在去年,河西軍撤離蕭關之時,便在關城牆內安放了一隻大型鐵火雷,只要引爆這隻鐵火雷,關城便坍塌了,執行任務的是中郎將樑駒兒,樑武在耐心等待他的消息。

這時,黑暗中有數百士兵騎馬撤了回來,爲首之人正是樑駒兒,他似乎受了傷,後背插着一支箭,已昏迷不醒。

“怎麼回事?”樑武上前問道。

一名校尉行禮道:“啓稟指揮使,我們摸到城下,但沒想到敵軍在城外埋伏了暗哨,放冷箭射傷了樑將軍!”

樑武心中惱火之極,他回頭喝令道:“傳令大軍進發!”

既然偷襲不成功,那索性就大舉壓上,一樣能壓垮蕭關。

黑夜中,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蕭關殺去。

此時蕭關已如臨大敵,一萬士兵全部上城,站滿了關城和長城,雖然城頭上的火把將城上城下照如白晝,但畢竟是夜晚兩更時分,河西軍又挑了一個沒有月色、烏雲遮蔽的夜晚實施偷襲,五十步外就什麼都看不見了,被濃濃的夜色吞沒,反而從城下看城頭格外清晰。

這時,城下傳來一連串的慘叫聲,這是埋伏在城外的暗哨被河西軍拔掉了,還不等城頭上士兵反應過來,雨點般的箭矢忽然出現在眼前,打了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無數守城士兵紛紛中箭,城頭響起一片慘叫聲,城頭上的士兵才反應過來,紛紛向城外黑暗處放箭,雙方爆發了一場箭矢之戰。

河西軍的兵力是守軍的三倍,壓制住了城頭守軍,守軍只得後退,蹲下向城外放箭,這時,數十名河西軍士兵高舉巨盾疾奔到城下,沿着城牆根奔跑,很快找到了去年留下的記號:一簇灌木叢。

士兵用鐵鉤子鉤出了四塊大青磚,露出了一個黑黝黝的大洞,去年安放的大型鐵火雷依稀看見,士兵們將隨身攜帶的乾草、硫磺填入洞中,又噴射了兩袋火油,這才轉身狂奔。

待他們消失在黑暗之中,十幾只火藥箭同時射進了黑黝黝的牆洞中,火光燃起,只片刻,城牆洞內響起了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城頭上的數百名士兵被炸得飛起來,磚石橫飛,城牆劇烈搖晃,大段城牆轟然坍塌,灰塵和硝煙混在一起,城內外濃煙瀰漫,哭喊聲一片。

樑武戰刀一揮,“殺進城去!”

鐵蹄聲大作,三千河西軍騎兵率先向關城內殺去!

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
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