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

太原城內依舊熙熙攘攘,商業繁盛,一東一西兩支軍隊即將對太原府發動進攻,元氏家族卻一無所知。

和往常一樣,麒麟衛將軍元錚帶着一隊騎兵在太原大街上巡視治安,他很喜歡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看着別人對他畏懼的眼神,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走過一家商鋪時,他忽然聽見一個女人大喊:“大郎,你不要去多事,萬一不是真的,你會倒大黴的!”

“你趕緊放開我,我不說太原就要淪陷了,大家都完蛋!”

元錚一怔,勒住了戰馬,只見店鋪裡一名矮胖的掌櫃奔了出來,作揖道:“將軍,我有個重要情況要稟報將軍!”

“什麼情況?”

“今天一早我兄弟從飛狐陘那邊過來,他說前天在飛狐陘那邊看到了好幾萬軍隊。”

元錚大吃一驚,一把抓住掌櫃的衣襟,“你此話當真?”

“我兄弟是這樣說的,你們不信可以自己去調查。”

“你兄弟在哪裡?”

“我兄弟已經南下了,他讓我趕緊逃命,要爆發戰爭了。”

元錚惡狠狠瞪了他一眼,“不想死的話,就給我把嘴閉牢一點,聽到沒有?”

掌櫃嚇得連連點頭,“聽到了!”

元錚放開他,掌櫃嚇得連滾帶爬向店鋪裡跑去,一名婦人出來接住他,低聲埋怨着。

元錚卻顧不上他們,調轉馬頭向晉陽宮奔去。

晉陽宮是天子行宮,位於太原城北,佔地數百畝,曾一度成爲北唐皇宮,李誦廢帝后,元玄虎搬進了晉陽宮,將它改名爲魏宮,雖然他被封爲並王,但元玄虎真正想要的國號是魏,這纔是他祖先拓跋氏建立的王朝。

元錚來到養心殿,這裡是元玄虎平時呆的地方,事實上,太原藩鎮的政務都是由長子元晉負責,次子元魯掌握軍權,三子元楚掌握財權,而直接統軍大將都是元氏子弟,比如麒麟將軍元錚,飛鷹將軍元韌、龍武將軍元令象等等。

元錚等了片刻,侍衛出來道:“老王爺請將軍進去!”

他快步走進了大殿,卻見老家主元玄虎和元氏三兄弟商議着什麼?

他連忙上前單膝跪下,“卑職參見老王爺和三位叔父!”

元魯眉頭一皺,有些不耐煩地問道:“老五,你到底有什麼急事,非現在見家主不可?”

元錚有些緊張道:“卑職上午在街上訓練,無意中聽到一個消息,有人在飛狐陘發現了數萬軍隊。”

元玄虎原本是半躺着,這句話讓他一下子坐直了身體,他目光凌厲地注視着元錚,“這個消息可屬實?”

“是一個商人說的,他兄弟親眼看見了數萬軍隊,今天上午告訴他,讓他趕緊逃命。”

元玄虎的目光變得凝重起來,他問長子元晉道:“大郎,你怎麼看?”

元晉沉思片刻道:“孩兒覺得這種事情沒必要胡編亂造,應該是真的,我們坐在這裡,不就是商討應對朱滔出兵嗎?”

元魯騰地站起身,“孩兒這就率軍北上!”

“你急什麼!”

元玄虎瞪了兒子一眼,他又問道:“雁門關有多少軍隊?”

元晉連忙道:“有兩千軍隊,婁煩關那邊也有三千軍隊!”

雁門關和婁煩關是北方進入太原府的兩大關隘,從飛狐陘過來,首先要走雁門關,但雁門極爲險峻,易守難攻,那就只能繼續向西行數百里走婁煩關,婁煩關是一條長數十里的穀道,寬達數裡,北面谷口修建高牆關隘,雖然沒有雁門關險峻,但也不是那麼容易攻破。

元玄虎沉思片刻道:“立刻派人去雲州送信,要求回紇按照約定出兵,另外向婁煩關增兵八千,雁門關增兵兩千。”

.........

延福縣黃河碼頭也就是今天吳堡縣黃河渡口,這裡黃河水面不是很寬,寬只有數十丈,但水流十分湍急,最好的辦法並非乘船渡河,而是利用船隻來搭建浮橋。

士兵們在黃河上牽起兩條長長的鐵鏈,一百多艘船並排鎖在黃河上,上面搭上寬木板,便形成了一座浮橋。

但這樣的浮橋也有明顯的弱點,一旦上游有一艘火船漂流下來,就會把整個浮橋燒燬,所以河西軍又在北面一里外拉起一根鐵鏈,專門攔截北面下來的船隻。

當天晚上,三萬大軍浩浩蕩蕩渡過了浮橋,軍隊在東岸一片曠野裡集結,中郎將秦奮率領兩千士兵向北面三十里外的定胡縣疾行而去。

巍巍的呂梁山將太原府和石州一分爲二,拿下石州,河西軍便在河東有了立足之地。

石州最重要的城池是離石縣,但河西軍首先要拿下的城池卻是定胡縣,定胡縣沒有駐軍,但它有一座烽燧,拿下定胡縣就能防止敵軍通過烽火通知太原。

與此同時,指揮使李冰則率五千人星夜行軍,他們的任務是在天亮前拿下離石縣。

五更時分,李冰率領五千士兵終於抵達了離石縣,離石縣是一座大城,人口近二十萬,有駐軍一千人,但有呂梁山脈相隔,北面的朱滔殺不過來,南面的李懷光也過不來,使離石縣沒有感受到任何危險,守軍也就沒有了警惕之心。

城門緊閉,城頭上看不見任何守軍,士兵們將長長的木板鋪在護城河上,一名瘦小的士兵抱着竹竿向城牆疾奔,竹竿的另一頭是三名壯漢,士兵一躍跳上城牆,繼續向上奔跑,竹竿緊緊支撐着他一路向上,士兵攀上了城頭。

他見城頭上左右無人,便扔下了一卷繩梯,士兵們紛紛攀着繩梯向上爬去,不多時,十幾條繩梯接連着拋了下來,越來越多的士兵向城頭攀去。

不多時,離石縣的烽燧率先被拔除,緊接着城門緩緩開啓,吊橋放下,李冰一聲令下,五千騎兵發動了,風馳電掣般向城內奔去........

天色微微亮,郭宋率領大軍抵達了離石縣,城內已經清理完畢,一千守軍在熟睡中成了戰俘,目光茫然地坐在城外空地上,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李冰迎上來行禮道:“啓稟使君,離石縣順利拿下,兄弟們未傷一兵一卒,俘敵一千一百人,烽燧已經拔掉!”

“幹得好!”

郭宋讚許道:“定胡縣烽火有點燃嗎?”

李冰搖搖頭,“沒有點燃!”

雖然不知道定胡縣的情況,但只要定胡縣的烽火沒有點燃,那就意味着定胡縣已被順利南下,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定胡縣沒有守軍,只有幾個老兵負責烽燧,上一次點燃烽燧還是多年前鬧蝗災那一次,時隔多年,烽燧還能不能點燃都成問題。

這時,石州刺史李萬泰被士兵帶上來,李萬泰是效忠元家的官員,朱泚佔領長安後,有的官員逃亡成都,但也有不少官員逃往太原,李萬泰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出任刑部員外郎,到太原後便被任命爲石州刺史。

他原本以爲石州安全無恙,沒想到河西軍居然殺來,令他心中震驚萬分,也沮喪萬分。

他低下頭行禮道:“下官李萬泰參見郭使君!”

郭宋冷冷問道:“我且問你,臨泉縣、方山縣和平夷縣可有駐軍?”

臨泉縣、方山縣和平夷縣是石州另外三座縣城,路程比較遠,郭宋暫時顧不上了。

李萬泰連忙搖頭道:“回稟使君,石州只有一千守軍,都在離石縣。”

“那烽燧呢?它們三縣可有?”

“石州一共六座烽燧,定胡縣和離石縣各有一座,其他四周都在呂梁山穀道內,卑職官房牆上有一幅詳細地圖,可以看到六座烽燧具體地點。”

“倉庫內有多少錢糧物資?”

“有糧食兩萬石,錢三萬貫,其中一萬貫是老錢,其他都是新鑄造的河東錢,還有布帛十萬匹,以及其他若干物資,但兵甲沒有。”

郭宋見他還算老實,便對士兵道:“送他回府中軟禁,不準其出門!”

士兵將李萬泰帶下去了,郭宋這才催馬進了縣城。

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
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