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

河西軍浩浩蕩蕩的船隊抵達了延福縣,家主公孫亮已事先得到消息,趕到了延福縣。

才短短几個月時間,他從各個渠道又搞到了兩千桶火油,派人趕去河西送信,不過他心中有點困惑,爲什麼張諳的來信提到要見一見他的女婿。

公孫亮有兩個女婿,大女婿是綏州刺史,二女婿是延州豪門劉家的嫡長子,公孫亮當然明白,張諳要見的一定是自己的大女婿崔度。

碼頭上,公孫亮遠遠看見了浩浩蕩蕩的船隻,他覺得有點奇怪,船隻吃水都很深,裡面顯然滿載着貨物,既然是來運火油,還滿載這麼多貨物做什麼?

這時,頭船緩緩靠岸,張諳從船上走下來,公孫亮笑着迎了上來,“張參軍,幾個月不見,別來無恙?”

張諳微微笑道:“公孫家主真是信人也!”

公孫亮指指高處的一座觀水亭道:“我準備了幾杯水酒,請張參軍喝一杯。”

“那就多謝了!”

張諳也沒有推遲,跟着他走上了亭子,亭子的位子很高,站在亭子可以前面黃河全境,對岸情形清晰可見,前方還隱隱能看見清水河入黃的河口。

亭子裡已擺下酒菜,站着兩名侍女和一名溫酒童子,兩人坐下,侍女上前給他們斟滿酒。

公孫亮舉起酒杯笑道:“來!爲張使君接風,飲了此杯!”

“幹!”

兩人酒杯一碰,一飲而盡,又吃了幾筷菜,公孫亮這才放下筷子道:“我心中很疑惑,張參軍在信中要見我女婿,是什麼緣故?”

張諳看了一眼旁邊的侍女和童子,公孫亮連忙擺擺手,“你們都下去!”

三人行一禮退下去了,張諳這才緩緩道:“其實我不是我想見你女婿,而是我們使君想見他。”

“啊!郭使君要見我女婿?”公孫亮又驚又喜道。

“公孫家主不會告訴我,你女婿對朱泚忠心耿耿吧!”

“當然不會,朱泚就是叛賊,有人爲了富貴效忠他,但我女婿不會,他出身清河名門,他的家族一向支持正統,我女婿只是丟不下綏州百姓,才忍辱留任至今。”

“如果郭使君招攬他,他可願意?”

“這個我不敢保證,不過郭使君如果和朱泚作戰,他肯定支持郭使君。”

張諳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公孫亮,“這是郭使君的親筆信,家主可以看一看,然後轉給崔刺史。”

公孫亮接過信道:“我讓兄弟安排上貨,我這就去找女婿。”

“延福縣縣令如何?”

公孫亮有些不好意思道:“張參軍不用擔心,延福縣令叫做公孫拓,是我次子,不瞞張參軍說,這個縣令還是我花了幾千貫錢從長安買到的。”

張諳呵呵一笑,“那就最好不過了。”

..........

綏州的州治是上縣,位於延福縣以西,相距約六十里,當天晚上,公孫亮便趕到了上縣,直接來到刺史官衙,刺史官衙的後宅便是刺史府。

聽說岳父大人到來,刺史崔度和娘子一起出門迎接。

“爹爹,過來怎麼不事先說一聲?”女兒公孫氏有些不解地問道。

公孫亮眼睛一瞪道:“我有重要事情找你夫君,你去燒茶,其他就別管了。”

崔度連忙擺手道:“岳父大人請隨小婿去書房!”

崔度年約三十餘歲,身材中等,長得溫文爾雅,他出身清河崔氏旁支,家境不太好,恢復科舉後,他考中了第一屆進士,出任延州膚施縣主簿,就是那時他娶了公孫亮的女兒爲妻,有了公孫家族的財力支持,崔度一路升官,三年前出任綏州刺史。

翁婿二人在書房坐下,公孫亮問道:“賢婿對郭宋瞭解多少?”

“河西節度使郭宋?”

公孫亮點點頭,崔度不知道岳父爲什麼問這個問題,他沉吟一下,決定還是實話實說。

“郭宋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恢復北庭和安西,剿滅沙陀和葛邏祿,這一點我很支持,雖然他名義上效忠朝廷,但實際上已成爲藩鎮,其實也無可非議,都這麼回事,不過有一點我不太贊成,他殺人太狠,党項男子幾乎被他殺絕了,不少無辜者也被誅殺,太殘酷了一點。”

“如果他和朱泚開戰,你支持誰?”

“這個.....其實我都不支持,不過無可選擇的話,我還是偏向郭宋一點,畢竟他對漢人百姓還是很好,尤其六十幾萬流民被他安置得妥妥帖帖,就憑這一點,我還是願意支持他。”

公孫亮沉吟一下道:“有件事我沒有告訴賢婿,其實幾個月前,公孫家族已經完全投靠了郭宋,我還收到了郭宋的親筆信,他承諾將來推薦我的膚施縣公。”

崔度愣住了,岳父家族投靠了郭宋,自己竟然一無所知。

崔度半晌苦笑一聲道:“如果岳父投靠了郭宋,小婿似乎就沒有選擇了,不過郭宋和朱泚簽署了三年內互不侵犯的契約,我也無法公開宣佈綏州歸屬河西吧!”

“這就是我來找你的緣故,你先看看這封信,是郭宋寫給你的親筆信。”

公孫亮從懷中取出信遞給女婿,崔度嚇了一跳,連忙接過信細看。

這時,妻子公孫氏給父親和丈夫送來茶,她也聽到一點點父親和丈夫的談話,她小聲道:“夫君,綏州百姓都很感恩郭宋,當年出現蝗災,綏州很多百姓都逃去豐州,得到郭宋很好的安置,後來他們陸續回鄉,一直對郭宋念念不忘。”

崔度看完了信,點點頭道:“娘子說得很對,我們不能和民心違背。”

崔度又問公孫亮,“岳父大人應該看過了這封信,對吧!”

“確實看過,你怎麼決定?”

“請岳父大人轉告郭宋,我願意支持他,他的軍隊可以隨時進入綏州,按照他的安排,我名義上依舊是長安的屬臣。”

公孫亮大喜,他了解女婿,女婿不會輕易表態,可他一旦表態,就絕不會朝令夕改,值得信任。

他又連忙道:“我估計郭宋是想用延福縣,我們來好好參詳一下,如何把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

..........

郭宋率領的三萬騎兵抵達了綏州和銀州的交界處,黃河邊有一座大鎮,叫做匡州鎮,有近三百戶人家,天色已晚,三萬大軍便駐紮在小鎮外。

士兵們埋鍋做飯,給戰馬喂水喂草料,十分忙碌,士兵們每人都有一條睡袋,不過夏天炎熱,大部分士兵都直接用睡袋當墊子,露天入睡,四周有兩千巡哨騎兵在外圍放哨,監視着遠方的動靜。

這時,一名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一直奔到一頂行軍帳前,騎兵翻身下馬,高舉送信令箭對帳外親兵道:“請稟報使君,延福縣最新消息!”

親兵快步來到帳門前稟報道:“啓稟使君,延福縣有消息送來。”

“讓他進來!”

親兵將送信人搜了身,帶他進了大帳。

大帳內,郭宋正盤腿坐在地圖前沉思,他已經得到消息,三萬幽州軍進入了易州,很明顯,朱滔是想走飛狐陘進入河東,這個情報已是五天之前,現在幽州軍很可能已經出了飛狐陘,郭宋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太原元家。

這時,送信兵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參見使君!”

“一路辛苦了!”郭宋微微笑道。

送信兵取出一封信呈上,“這是張參軍給使君的信。”

親兵將信轉給郭宋,郭宋接過信打開,信中說,綏州刺史崔度決定全面配合河西軍,這個消息很重要,意味着河西軍東征有了後勤重地,同時也意味着關中朱泚在關鍵時刻,將無法得知河西軍東進河東的消息。

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
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