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童郭宋

但他還是忍住了,他已不是原來的郭宋,吃了七天的野菜麪糊粥,他還是想試一試吃皇糧的機會。

老道士見他猶豫,便笑道:“今天我會在外面等你,你來了,我們就走!”

說完,老道士飄然而去,郭宋望着老道士走遠,他卻意外地發現,老道士背上的木劍,竟然是一把西方風格的十字大劍。

這個老道士到底是什麼人?

………..

紫霄天宮是崆峒山最大的道宮,高高在上,但它本身不選道童,它一般是從五個附屬道觀中挑選優秀的道士。

紫霄天宮的五個附屬道觀被稱爲兩宮三觀,分別是赤猿宮、玄虎宮、青牛觀、白羊觀和黃鶴觀。

它們纔是今天的主角,兩宮三院派來的五名真人高高坐在木臺之上,一邊吃茶,一邊面無表情地望着孩童們的表現。

每個孩童大約有二十秒鐘的表現機會,他們必須在二十秒鐘內展現自己的優勢,然後他們的命運就由五個真人決定,是打勾還是打叉。

當然會出現五個真人同時看中某一人的情況,但具體怎麼協調,他們之間早就有默契。

三百二十名待選孩童根據名冊排成了五隊,一隊隊輪流上前,立刻就會知道自己的選道結果。

郭宋排在第四隊,他的前面是韓小五,再前面便是差點將他打死的張虎兒。

“下一個,慶州韋平!”接引院的管事一聲大喊。

一名孩童跌跌撞撞跑上臺,他身體素質一般,不強壯也不瘦弱,他取出承諾書大聲喊道:“小子是慶州第一豪門韋家的祈福道童,家族承諾,每年捐香火錢八十貫。”

五名真人對望一眼,玄虎宮的武妙真人在他名字後面上打了勾,這個道童玄虎宮收下了。

能被選中只有三種情況,要麼有權勢,要麼有錢糧,要麼就是自身體格強壯。

這次有錢的玄虎宮收下了,那麼下一個有錢的就由青牛觀來收,再下一個由白羊觀收下,以此輪流,這是二十多年來選道的規矩,大家都很默契了。

武妙真人身後的道士舉起紅牌,管事立刻喊道:“玄虎宮選中!”

韋平大喜,跪下磕了三個頭,興沖沖退下。

“下一個,歧州馬明明!”

又一名孩童跑上去了,他沒有背景,憋紅了臉,奮力舉起三十斤重的石鎖,石鎖有三十斤、四十斤、五十斤三種。

你要表示自己強壯過人,就必須將四十斤舉過頭頂,或者將五十斤提到胸前,像這個馬明明,只舉起了三十斤,野道可能會要他,但兩宮三觀肯定看不上。

郭宋迅速撇了一眼大門處,大門口站着數十名道士,他們都是野道,等兩宮三觀選道結束後,他們再來撿漏。

郭宋卻沒有找到那個老道士,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回去?

五名真人搖搖頭,在馬明明的名字背後都打了叉,黑牌舉起,管事冷聲道:“未通過!”

馬明明滿臉沮喪地走下臺,快步向大門處走去,此時,他只能指望野道來收自己了。

……….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時辰後便輪到了第四隊。

“下一個,渭州張虎兒!”

張虎兒氣勢洶洶走上選道臺,他毫不猶豫提起五十斤的石鎖,一口氣將它高高舉起。

玄虎宮真人身後的道士舉起了紅牌,管事喊道:“玄虎宮選中!”

張虎兒傲慢地向臺下揮揮拳頭,大搖大擺下去了。

“下一個,靈州韓小五!”

韓小五慌慌張張奔上臺,他深深鞠一躬,奮力舉起了三十斤的石鎖……..

“未通過!”

韓小五低頭向大門處走去,他知道自己通不過,就指望有沒有野道肯收他?

“下一個,靈州郭宋!”

臺下頓時一片鬨笑,有人怪聲怪氣喊道:“郭草大帥上臺拜印!”

臺下笑聲更加放肆。

郭宋走上選道臺,五名真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他們都記得這個孩童,接引院中最瘦弱的一個,居然又來了。

郭宋不等黑牌舉起,立刻掏出自己寫的《道德經》高聲道:“這是用楷書默寫的《道德經》,我還能默《論語》,保證一字不錯!”

大院內頓時安靜下來,衆人面面相覷,這還是十幾年來第一次有人表現自己會寫字,表示自己擅長文道,會有效果嗎?

五名真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就彷彿在看一個卑微吶喊的螞蟻,他們不約而同地在郭宋名字後面打了一個叉,黑牌舉起。

“未通過!”管事面無表情地喊了一聲。

郭宋心中嘆息一聲,還真被老道士說中了,文道式微,武道昌盛,學文沒有前途了。

他慢慢走下選道臺,和其他落榜孩童一樣,向大門處走去,那邊還有另一場選道。

韓小五迎上來小聲道:“我被靜樂宮選中了。”

郭宋點點頭笑道:“恭喜你了!”

“哎!被野道選中,有什麼好恭喜的,你也去試試吧!”

郭宋來到大門口,數十名道長都搖頭後退了一步,也並不是每個道觀都看不上文道,實在是郭宋太瘦弱,進了道觀肯定會是累贅。

一番權衡後,衆道士還是放棄了他。

郭宋步履沉重地向大門外走去,也不知那個老道士還在不在?自己落魄纔來找他,他會不會瞧不起自己?

心情忐忑地走出大門,卻見一株松樹下,老道士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郭宋鼻子一酸,快步走上前,躬身行一禮,“郭宋願跟真人上山!”

………...

崆峒山位於原州平涼縣,爲六盤山支脈,方圓上百里,它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於望駕山前,是從西北進入關中的戰略要地。

這裡山勢雄奇,峰巒疊嶂,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終年煙籠霧鎖,儼如縹緲仙境,自古便有西來第一山之美譽。

郭宋前世來過崆峒山,他知道這座道教名山佔地極大,有大大小小的山峰數十個,最高峰有兩千多米,就算是最著名的五臺峰,也要爬一千多米,就不知道老道士的道觀在哪裡?

他走得很慢,老道士也很有耐心,走走停停,沒有催促他,這時可沒有後世的石階棧道,都是山間小道,又陡又滑,行走十分艱難,有時還要攀爬藤蔓。

走了小半個時辰,郭宋實在走不動了。

www .тTk an .¢O

他氣喘吁吁問道:“老真人,您…..您的道觀在……五臺上嗎?”

老道士搖搖頭,“五臺是吃皇糧的地方,哪裡輪得到我們,我帶你去的清虛宮在香山西麓翠屏峰。”

郭宋心中一涼,香山可是崆峒山的最高峰啊!居然在香山,自己能爬上去嗎?

“怎麼,後悔了?”老道士淡淡問道。

郭宋搖搖頭,“後悔倒沒有,但香山太高遠了,我怕自己爬不上去。”

“爬不上也要爬,我不會幫你,這是你的第一個歷練,就算爬十天,你也要爬進道觀。”

老道士又摸出一塊豆餅遞給他,“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再走!”

郭宋三年來每天只吃一頓飯,他的身體早就習慣了飢餓,此時他也沒有感到異常的飢餓,但有東西吃,肯定能補充體力。

他接過豆餅,坐在一塊石頭上默默啃了起來,老道士又把水壺遞給他,笑道:“看得出你一肚子困惑,但又很沉默,你是不是想不通,會書法,通《論語》,居然在崆峒山沒有立錐之地?”

郭宋點點頭,“文道真的沒落了嗎?”

老道士笑了笑,“準確說,應該是寒門子弟學文沒有前途了,科舉已經停了十幾年,世家豪門把持了仕途,他們學文做官,治理天下,富家子弟學文還能做做幕僚,託人情進官衙當個文吏,可寒門子弟呢?最多做個帳房,或者擺個攤,替人寫寫信之類,養家餬口都困難。”

郭宋沉默片刻道:“這只是暫時的,大唐最終還是得靠文人來恢復秩序,從古自今都是文人居上,可以馬上取天下,卻沒有馬上治天下的道理!”

“你說得沒錯,以後或許會恢復文人地位,但至少二三十年內不會,尤其是大唐北方,千千萬萬的升斗小民用生命悟透了一個道理,只有拳頭硬才能活下去,所以你想活下去,除了練武之外,沒有第二條路。”

“真人意思是說我也要練武?”

老道士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以爲我下山一趟,就是爲了找一個只會吃飯的道童?”

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
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