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

價值三百萬貫的金銀錢終於發行出去了,實際上數量並不多,而承攬金銀錢發行的五家櫃坊都有自己的大客戶,他們通知大客戶優先購買,結果富貴豪門買入金銀錢後都各自儲存起來,根本就不流通於市,價值三百萬貫的金銀錢只有二十餘萬貫在市場上出現,但不到一個月就全部消失了。

畢竟戰爭還在繼續,天下遠未統一,依舊是亂世,條件不錯的人家都想儲存點金銀,金銀錢的出現正好滿足了儲存需求。

這個結果着實出乎大家的預料,之前精心準備的各種方案,一個都沒有用上,連潘遼也自嘲,早知道就直接出售金銀錠了,還費心費力地鑄錢做什麼?

不過有了三百萬貫的錢,郭宋推行的兩大工程,駱駝工程和海船工程開始全面展開。

到十月份時,第一批兩萬頭駱駝抵達了張掖,它們將戰時用於蘭州和張掖之間的物資運輸。

時間漸漸到了十月,這天上午,籌建了三個月的量衡署正式掛牌,從字面上理解,這是管理衡器和量具的部門,但實際上,它是專門制定官營工坊各種製造工藝標準和流程的部門,這必將對推動大唐手工業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

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創新,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在推動生產技術的發展,尤其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從漢朝到明朝,先後出現了《氾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敷農書》、《王禎農書》、《農政全書》等五大農業著作。

至於手工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著作《考工記》,到明朝時,宋應星寫出了代表手工業頂峰的《天工開物》,傳到歐洲後,直接奠定了歐洲工業的基礎。

量衡署的第一個成果就是印刷,早在量衡署籌建期間就完成了。

郭宋一直想大力推廣官學,讓更多的孩子讀書識字,並不是說一定要培養出多少優秀的人才,不需要,只要一個普通百姓識字讀文,他就有勇氣帶着家人去城裡闖蕩,否則一個字不識,連路牌告示都看不懂,很難有勇氣出門,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

但推廣官學遇到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沒有足夠的教材和紙張筆墨,提供足夠的文具紙張產量是一方面,但推廣印刷術也是重中之重,雖然雕版印刷已經在中唐時發明,但現在絕大部分書籍還是靠手抄,印刷的書籍還是太少。

下午時分,郭宋在大羣官員的陪同下,來到了官營印刷坊參觀,這是一座擁有一百多年曆史的官營印刷工坊,早在隋朝時就有了,目前有工匠三百餘人,著名的雕版印刷術就是在這裡發明的。

雕版印刷術也不是突然出現的,它也是從最早的碑刻到石板印刷,然後再慢慢發展爲木板印刷,延續了數百年,一代代工匠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口口相傳,師徒父子相傳,並沒有形成一種標準和規範。

這裡面當然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秘技自珍,絕大部分老工匠除了自己徒弟和兒子外,是絕不會輕易把吃飯的技術傳授給外人,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工匠都來自底層,絕大部分都不識字,寫成書給他們,他們也看不懂。

“這裡最興盛的時候是則天女皇當政之時,那時這裡有一千餘人,日以繼夜的印刷佛經,至少印刷了幾十萬部佛經,傳給天下寺院。”

印刷當然需要技術,要印刷得黑字清晰,墨跡不染,這就是涉及到用墨多少,用紙的選擇,火候的把握,否則讓沒有經驗學徒工去做,保證印刷得一塌糊塗,但印刷術中的技術核心卻是製版,這也是郭宋最關注的。

“那這裡豈不是堆放了大量的雕版?”郭宋笑道。

“正是,請殿下隨我來。”

郭宋來到後院,後院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一角堆滿了丟棄的雕版,都是雕刻失敗的板子,堆積像小山一樣。

正面是三間大屋,一名從事打開鎖,推開門,郭宋在衆人簇擁下走進大屋,裡面一排排木架,上面擺滿了一疊疊雕版,郭宋拾起一塊板子,是《金剛經》的雕版,上面陽文雕刻得蒼勁有力,木質是堅固的棗木,十分黑亮,看來很有些年頭了。

“這是天寶年間刻的《金剛經》,實際上我們原本有三套《金剛經》的板子,神龍年間的板子被蟲蛀壞了,只剩兩套,現在前面印刷用大曆年間的板子,這套天寶年間的板子就作爲備用。”

“這裡一共有多少套板子?”郭宋問道。

“這裡一共有兩千套板子,主要是佛教、道經和儒經,都是常用的板子,很多個人委託刻的詩文板子不在這裡,我們在豐安坊還有一座倉庫,那邊還有四五千套板子,但都不怎麼用了,銷燬了又可惜,就堆在那邊。”

郭宋點點頭,在倉庫裡轉了一圈,裡面濃烈的陳墨氣味讓衆人有些受不了,衆人沒有久呆,直接出了倉庫。

“那是哪裡?”郭宋指着右邊更大一間院子問道。

“回稟殿下,那裡是雕工院,製版的地方。”

“走!看看去。”

郭宋頓時有興趣,帶着衆人來到了雕工院,這裡也三間大房,異常安靜,只見裡面坐着二十幾名雕版匠,正全神貫注地雕刻板子。

見有貴客進來,衆工匠都紛紛放下手中刻刀。

郭宋看了一眼,裡面工匠的年紀都不小了,基本上都是中年以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個都沒有看見。

“他們沒有徒弟嗎?”郭宋奇怪地問道。

“都有徒弟,但徒弟們不在這裡,他們在豐安坊那裡學習雕刻,這裡是在趕製雕版,士部司委託我們印刷三千份《邸報》。”

郭宋有些不解地道:“邸報最多五塊板子就夠了,需要這麼多人一起雕刻嗎?”

“殿下有所不知,士部司後天一早就要我們印好,我們只得把五塊板子再分解成二十小塊,每人雕一小塊,然後拼起來印刷。”

這個辦法不錯,郭宋頓時有興趣,連忙問道:“那是不是雕刻錯一個字,就不用整個板子作廢了,只作廢一小塊就行了?”

“回稟殿下,正是如此。”

猶豫一下,管事又嘆了口氣道:“不過也很可惜,一小塊也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

“各位聽我說!”

郭宋拍拍手掌對二十幾名工匠笑道:“我們探討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晉王開口,所有人都安靜下來,郭宋拾起一塊小板道:“我考慮,如果把板上的每一個字都變成活字,會怎麼樣?”

旁邊的官員們都聽不懂晉王在說什麼,但專業的工匠們卻一聽就懂,房間內頓時一片嘈雜,晉王的建議來得太突然,每個工匠的心思被激活了,都在互相議論。

郭宋說的當然是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在北宋發明後,事實上一直就沒有得到重視,因爲不實用,也沒有必要。

試想一下,一篇文章,我們用活字來拼,需要在幾千個漢字裡找半天,排字的工作量大不說,假如一篇文章出現幾個同樣的字怎麼辦?印刷一本《論語》,需要多少個‘曰’、‘子’‘之’?

印刷結束後,就得把辛辛苦苦拼好的活字拆掉,你還要印刷別的,剛剛拆除,如果掌櫃忽然跑來說,“還要加印五十本。”

或者同時要印刷多本書,每本上百頁,那得準備多少套活字?

說活字沒有必要,是因爲一套雕版可以用很多年,印刷一本《論語》,只需要準備一套雕版,印刷多少本都行,如果手頭沒有雕版,還可以去借。

從古至今的經典儒道釋經文就那麼多,也不用準備多少雕版,私人印刷文集或者小說,花錢製作雕版就是了,加印多少本都可以。

事實上,活字印刷更適合西方,就幾十個字母,容易拼,容易找,尤其字母打字機出現後,活字的真正優勢才充分體現出來。

但郭宋此時說的活字,卻是另一個概念,那就是提高雕版的工作效力,雕版刻錯一個字,整個板子就會報廢,之前都統統白刻了。

但如果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刻,最後把它拼成一個完整的雕版,不用時直接用蓋子封起來,也不會再拆開,依舊是當做一塊雕版來用,這樣刻錯了一個字,只需要再刻一個字就可以了。

實際上,郭宋提出的方案就是雕工們將一塊雕板分割成四份的再細化:既然分割成四塊可以,那爲什麼就不能再細分成每個字一塊?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