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

三月初,潘遼率領第一批官員抵達了長安,他們是從蒲津關下船,然後直接騎馬前往長安,沒有再坐船,天寶渠還有一點點收尾工程,還需要十天左右,但政務官員們已經等不及了。

郭宋將官員們安排到了驛館住下,長安三大官驛,足夠官員們居住了。

衆人放下行李,便跟隨郭宋前去參觀晉王宮的官坊,晉王宮就是興慶宮,比太原的晉陽府大三倍,主要就是湖泊面積大,以及朝房大了不少,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一度搬回興慶宮居住,百官們也轉到興慶宮上朝,興慶宮的朝房能容納整個朝廷。

“殿下,各大朝房有沒有安排好?”潘遼笑問道。

郭宋點點頭,“這些都安排好了,今明兩天大家先好好休息,後天再分配朝房。”

潘遼沉吟一下,“上次殿下信上說,準備在舊長安城給五品以下官員修建官舍,不知進展如何?”

“已經在建了,可能還要一兩個月時間才能建成,這段時間大家可以先住在官驛,不過五品以上官員可以隨時入住官宅,找個機會給大家說一下。”

“卑職明白!”

“科舉情況怎麼樣?”郭宋又笑問道。

潘遼苦笑一聲道:“比最初預計的還要少,只來了不到一萬人,只有七千二百人,都是晉王府下轄各州縣的舉子。”

“什麼原因呢?”郭宋也覺得人數太少,之前預計是來三萬人啊!

“根本原因是去年秋天增加了科舉範圍,殿下增加了《史記》、《漢書》、《呂氏春秋》、《韓非子》、《荀子》五篇,打了很多士子一個措手不及,大家都在拼命攻讀,所以人數銳減也是正常的,錄取人數也隨之減半。”

郭宋點點頭,讀書人不精通曆史,就會變成書呆子,所以今年的科舉內容就開始務實了。

這時,郭宋見衆人沒有跟來,他回頭見大羣官員在議論一座樓閣,便招手道:“大家這邊走,前面就是興慶殿,是主殿!”

他帶着大羣官員浩浩蕩蕩向興慶大殿走去........

春明門外,一名騎馬的男子來到城門處,他翻身下馬,牽馬向城內走去,他穿一身藍色武士服,風塵僕僕,顯然是遠道而來。

春明門城樓上有幾名士兵在關注着下方往來的行人,但城門下面已經沒有士兵把守,這是郭宋拆關撤卡的一部分行動,士兵不再站在城門處把守,但城牆上的依舊對城門保持警戒,防止出現大批青壯入城的情況發生。

這名男子牽馬走進了城門,他見城牆兩邊正在修建房屋,一名官員站在路邊,他便上前問道:“請問哪裡能找到晉王殿下?”

這名官員正是曹萬年,他在巡視官租房的進度,卻有一名陌生的男子問自己哪裡能找到晉王殿下。

曹萬年上下打量他一下,疑惑地問道:“你是什麼人,爲什麼要找晉王殿下?”

年輕男子猶豫一下道:“在下是來送信的,晉王殿下的老友讓我來送一封信。”

曹萬年並沒有就此罷手,他又追問道:“晉王殿下的老友是何人?” •тt kдn •¢O

“是......從前的韓相國。”

原來是韓滉派來的人,曹萬年點點頭,“你是從明州過來?”

“在下是從潤州過來,韓相國已改任潤州刺史。”

“原來如此,你隨我來,晉王殿下在晉王宮內,我可以帶你去。”

曹萬年吩咐官員們幾句,便帶着年輕男子前往晉王宮,晉王宮就在春明門旁邊,來到宮門前,只見大羣官員正三三兩兩從宮內走出,他們參觀完了朝房,現在回驛館休息,有不少官員約好去東市逛街。

曹萬年讓送信男子在宮門前稍候,他匆匆進了朝房。

郭宋已經帶領衆人蔘觀完朝房,正在官房內和幾名高官閒聊。

這時,曹萬年匆匆走了進來,他和衆人打了招呼,又低聲對郭宋道:“韓相國派人來給使君送信。”

郭宋一怔,連忙問道:“送信人在哪裡?”

“在宮外等候!”

郭宋令從事去把送信人帶進來,又對曹萬年道:“曹令臺有時間的話,帶潘長史他們去舊城看看,還有光化門外大街和城牆根官租房,也一併看一看。”

“沒問題,卑職這就帶潘長史前去。”

曹萬年帶着幾名高官走了,這時,從事把送信人帶了進來,送信的年輕男子進來躬身行禮,“參見晉王殿下!”

郭宋見他長得方面大耳,頗有幾分韓滉的影子,便笑問道:“你是韓閣老的什麼人?”

“卑職是韓刺史之孫韓察!”

原來是韓滉的長孫,郭宋笑着請他坐下,“令祖先現在身體可好?”

韓察挨着椅子邊緣坐下,欠身道:“多謝殿下關心,家祖身體還比較硬朗。”

韓察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了郭宋,“這是我祖父的親筆信,請殿下過目。”

郭宋接過信看了一遍,眉頭微微一皺,朱泚竟然在造船,準備大舉進攻江南?

“潤州有多少軍隊?”郭宋問道。

“啓稟殿下,潤州只有三千水軍,三十餘艘千石戰船,另外我祖父招募的兩千士兵,一共只有五千人,而整個兩浙道只有一萬八千州兵,裝備比較差,訓練也不足,無法和朱泚軍隊抗衡。”

郭宋站起身負手走了幾步,這裡面比較複雜,他們也在太原造船,郭宋很清楚造船的進度,一座大型造船工場一年也才能造五到六艘千石戰船,想要打造一支強大的水軍,沒有十年的時間是不可能辦到的,朱泚現在纔打造戰船,那距離他攻打江南的時間還早。

但要奪取江南,也並非一定要打造戰船,如果是自己的話,完全用數千艘槽船在長江中部出其不意過江,一天一夜便能將數萬大軍送過長江,然後一路向東橫掃,江南軍隊擁有三十幾艘戰船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

況且淮西軍隊在淮河內有數百艘戰船,既然拿下了揚州,那麼一路向西進攻,殲滅淮西軍,就能得到數百艘戰船,直接可以渡江南下,爲何還要花數年時間造船?

郭宋着實有些疑惑,不過事出反常必有妖,花幾年時間造船絕不會朱泚的風格,這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郭宋隱隱猜到了朱泚的真實意圖,他是在做給別人看。

那朱泚在做給誰看?

淮西吳少誠嗎?有可能,讓吳少誠以爲他要攻打江南,放鬆警惕。

還是做給江南看,讓江南各州以爲他還要耗費幾年的時間造船。

或者是做給淄青李納看,讓李納以爲他志在江南。

這一招修船策略確實比較高明,一石三鳥,這種策略比較陰柔,很像朱泚軍師劉思古的風格。

郭宋又繼續看信,在信的最後,韓滉希望郭宋能幫助摧毀朱泚的造船工場。

沉思片刻,郭宋問道:“你祖父有沒有向朝廷請求幫助?”

韓察搖搖頭,“祖父說,朝廷連揚州失陷都沒有放在心上,更不用說出兵支援江南,他認爲向朝廷求援沒有意義,連水軍主將羅紫玉也不看好朝廷。”

‘羅紫玉?’

郭宋微微一怔,他還記得這個羅紫玉,當年他和劉晏去揚州辦鹽稅,最後就得到了揚州臨時都尉羅紫玉的支持,他還和自己一起押船前往長安,想不到此人竟然在潤州。

郭宋提筆寫了一封信,交給韓察笑道:“這封信交給你祖父,既然他信得過郭宋,千里迢迢來求援,我豈能讓他失望?”

從事帶韓察下去休息了,郭宋從櫥櫃裡取出一卷地圖,在桌上攤開,這是大曆五年繪製的淮南道和兩浙道地圖,比較精準,郭宋仔細查看地圖,自己的想法沒有錯,僅僅五千士兵,是無法阻攔朱泚大軍南下。

朱泚大軍完全可以從江寧縣以西乘坐槽船渡江,一艘槽船運二十名士兵,幾千艘槽船能運五六萬士兵,一天時間能運到對岸,而從潤州過去至少要用兩天時間,根本來不及攔截。

自己能想到,郭宋相信朱泚和劉思古也一定能想到,到現在還沒有渡江,說明朱泚接下來的戰略目標並不是江南,要麼是淮西,要麼是淄青,從直覺來看,淮西的可能性更大。

郭宋當然不會派軍隊去揚州幫忙,他沉思良久,這種事情還是讓晉衛府去做,或者應採和也可以出手。

郭宋當即令道:“把宋添給我找來!”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
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